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高兴得很

2004年11月27--28周末上市公司与经济政策消息专贴,欢迎添加,讨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8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元指数年底前有望跌破80

      本周,市场上仍旧看空美元,美元指数周五亚洲交易时段下探至81.54的低位,图形上看仍旧处于下降通道之中,除非美元指数能够在短时间内上扬至83.00之上,否则,将继续下挫,年底前有跌破80.00的可能。

    欧元本周一路走高,从周一开盘的1.3035至周五亚洲交易时段上扬至1.3250上方,盘中最高一度涨至1.3330。技术上看,欧元均线系统仍呈现出多头排列,后市虽有上涨空间,但短期内会有明显的回调过程。

    美元兑日元在跌破105以后,日本政府频繁地采取口头干预方式,试图减缓日元的进一步上涨,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日元的涨势。但是,随着日本官员近段时间对目前汇价所表现出来的温和态度,美元兑日元下跌的趋势愈加明显。美元兑日元周三、周四连续两个交易日触及四年半来的低点102.50,周五伦敦早盘更是跌至102.15。后市如果日本政府不采取强硬的措施,中线美元兑日元可能跌破整数大关100。

    周二伦敦早盘英镑大幅上扬,快速突破了1.8640至1.8660的阻力区间,随后英镑继续走强,周四亚洲交易时段基本保持在1.8800上方,周五欧洲交易时段,英镑兑美元上破九个月来的高点1.9000,最高冲至1.9037。预计后市英镑有回调的可能,下档初步支撑位于1.8800,若跌破则将考验关键支撑位1.8670。中线仍可看好英镑,下周料将继续冲击1.9的关口价位,如果能够有效突破,则将上看1.9200的高位。

    澳元本周继续保持强劲的上涨势头,技术上看,10日均线呈现出多头排列,表明后市仍有上涨的空间,但由于超买现象严重,短期内有回调的可能,下档支撑位于0.7780。中线依然看好澳元,目标价位0.8整数关口。建议投资者在澳元汇率调至0.7850附近时建仓买入,持有者则可以继续持有,在0.8之上卖出澳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8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经济进入碰撞轨迹


      世界经济正在进入碰撞轨迹。长期以来是全球经济增长和金融的主要引擎美国挥霍了本国的储蓄,现在又毫无节制地利用世界其他国家的储蓄。东亚地区的中央银行,尤其是日本和中国的中央银行,已成为美国最后可以依靠的出资者。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国家正在使本国的经济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要准确无误地判定爆发点往往是非常困难的。但是,目前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与今天世界其他的东西一样,这也很可能会是“中国制造”。

    美国的经济失衡现象持续加剧人所共知。本国储蓄的极度短缺已导致创纪录的,而且还在不断增加的经常项目赤字。但目前有一个很重要的变化:有别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当时美国的对外赤字是“良性的”,用于以投资为导向的增长,如今的短缺却是“恶性的”,因为美国是在为无节制的政府预算赤字和美国消费者的过度支出筹资。目前,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之高,已使美国的外债到了越来越富爆炸性的程度。纽约大学的鲁里埃尔·鲁比尼(Nouriel Roubini)和牛津大学的布拉德·塞特塞尔(Brad Setser )在最近合写的一篇文章中对这种可能性进行了预测,他们在有关储蓄和经常项目的三个选择性的设想中,把2008 年美国的债务净额设定在相当于GDP40%-50%的范围内。他们指出美国的国际债务到2004年年底可能会接近出口额的300%。试比较,阿根廷和巴西在危机前的债务与出口额比率约为400%。美国正在迅速向“香蕉共和国”靠拢。

    但这只是部分情况。有债务人,就必有债权人。外国对美国固定收益证券的需求成为了其外部融资的主要来源。与普遍的看法相反,这不是一场由热情的海外私人投资者掀起的源源不断的“购买美国债券”的浪潮,而越来越多是外国政府有意识的决策结果。在截至2004 年7月的11个月里,外国官方买入的美国证券总值占美国净流入资金的35% ,是长期正常水平的1倍多,是2000-2002年7.6%比例的4.5 倍。

    “大买家” 的身份——亚洲的中央银行——已不是什么让人猜不透的秘密。亚洲的中央银行目前持有大约2.2 万亿美元,约占全球官方外汇储备的80%。截至2003年年底,美元资产在这些储备中大约占到了70%。无庸赘述,假如美元在美元持有额大量悬置的情况下继续下跌,资产组合的损失将会是巨大的,其产生的效应相当于亚洲债权国公共福利大幅度下滑。一旦出现这种结果,即使美元是世界储备货币,美国也不会在面临美元贬值或巨大的资产组合损失的情况下,而给予亚洲的中央银行以特别的施舍。这种情况在80年代后期出现过,在不远的将来可能还会出现。

    美国挥霍本国储蓄使自己陷入险境,亚洲的这些出资国也同时在实行同样不计后果的政策,为这些不平衡提供大量的资金。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中国。中国正面临一系列重大政策失误的危险,而这可能会导致亚洲新模式的失败,不能掉以轻心。

    近年来,在面对世界日益加大的压力下,中国坚持联系汇率制。这种权宜做法是正确的——即在融入全球经济和世界金融市场的关键阶段给中国并不发达的金融体制以喘息之机。这是一码事。但是中国目前在利率政策上采取毫不松动的立场,拒绝把被广泛认可的常规政策手段作为抑制经济过热的主要方法。中国更喜欢采用中央计划式的行政命令——控制信贷和项目融资的数量,而不是控制其价格。

    中国不可能两全其美。日益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正依赖中央计划的微观思维来应付宏观问题。这种脱节会造成令人不安的后果。正由于中国外汇储备的巨大规模,中国中央银行要使货币干预不产生副作用越来越困难;这将很可能会削弱央行对国内货币供应的控制。同时,中国保持低利率,将进一步加剧经济过热。货币和利率挂钩的结合还会进一步加剧过热经济当中已经明显存在的压力——不断加剧的通货膨胀,大量的投资悬置,以及一些重要的沿海城市房地产泡沫增加。通过固定价格但试图调整数量的做法,中国的不平衡压力正在以越来越危险的方式释放。

    惟一能让不平衡持续的是世界上的大国都能步调一致。但是,这种越来越脆弱的安排能够持续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美国的负债已经到了危险的境地,而中国出资支持的能力也同样到了危险的境地。中国可能是这个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其现行的一系列宏观政策根本是无法持续的。如果中国不放弃其足以致命的货币和利率挂钩的结构,那么,全球的经济再平衡将会进入极其危险的阶段。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8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再平衡——中国的贡献

      作为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是华尔街的意见领袖,仅最近几个月,他就对明年全球经济增长、布什连任后的美国经济等多项命题作出悲观预测。然而,罗奇对中国经济的预测却是乐观的。

    近日罗奇在北京接受《证券市场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已看到一些软着陆的迹象,但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使它更软一些。中国的软着陆对于不太平衡的中国经济是一个好消息,对全球重新平衡也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最近IMF对中国经济软着陆发表了悲观的看法,但是罗奇认为,IMF报告所引用的数据只是截至今年6月份,目前中国经济减缓的迹象是混合的:一方面信贷急剧收缩,进口开始减缓,另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减缓的速度不那么快了。十分肯定的是,中国需要进一步的政策措施来继续减缓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但这并不是说中央银行就必须在近期内再接着提高利率。实际上,从各方面的表现已看出,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已经减缓,紧缩信贷已在发挥作用。所以,在这点上我们应保持一定的耐心,让信贷的周期发挥作用,进一步观察它的结果。

    对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罗奇认为不管是克里当选还是布什当选,其实对中国的货币政策都会有更多的压力。因为目前世界贸易极度不平衡,世界要采取一些手段解决这个极度的不平衡,中国在这里受到一些压力。因为,中国的货币政策是非常僵硬的,这样就限制了世界其他国家采取一些措施、方法来解决这种不平衡。在解决世界不平衡的过程中每个国家都应做自己份内的事。作为美国来讲应该搞好它的预算赤字,把它修正过来。对于亚洲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就应该采取一个更灵活的货币政策。中国在货币政策改革方面速度是比较慢的,当然它有自己的道理,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适度加快货币调整的速度。

    针对一段时间油价波动对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影响,罗奇表示,即使今后几个月石油价格维持每桶50美元不变,也足以导致在2005年之后世界经济的严重衰退。对于一个经济体来说,面对这样的情况有两个应对措施,第一是尽量节能,第二是寻求可替代的能源。从节能这方面讲,中国问题比较大。因为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的能源消费效率较低。虽然现在转向了核发电,中国在过去几年中已有了一些相应的计划或项目,但能源问题依然会困扰中国经济发展。

    罗奇认为,美元现在不断疲软,在今后的几个月内它还会进一步疲软。如果美元进一步下滑,对中国、亚洲都有影响。相对于疲软的美元趋势,亚洲国家如果不采取一些灵活的货币政策来应对,就会迫使欧元承担由于美元疲软而带来的压力。罗奇特别指出,如果亚洲的货币政策仍然是僵硬不变的,欧元区国家就会对亚洲的合作伙伴采取一些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8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加坡孙聚得捐巨资资助中国农业发展

来自新加坡孙聚得农民教育及慈善基金会有限公司此间宣布,计划将其持有的新加坡森林投资(投资)有限公司三百点三亿股普通股的全部资产无条件捐赠于中国,并将成立一个“孙聚得扶农基金”,希望此笔资金能够资助中国的农村、农民和农业的改革与发展。

    孙聚得农民教育及慈善基金会有限公司是一家根据国际公司法在贝里斯注册及成立的有限公司,持有新加坡森林投资(投资)有限公司三百点三亿股普通股,约占已发行股份的百分之二十六。现计划将持有的全部资产(三百点三亿股)无条件捐赠于中国,以便在改善及提升农民的生活素质及地位上尽一点绵力。

    世界华商促进协会副会长、森林集团主席孙聚得博士表示,自己的基金会此次代表森林集团的捐赠计划是为达成其先父孙炳炎先生的爱国心。

    孙炳炎先生是森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创办人,亦是新加坡森林集团的创始人,曾经创造了“从一棵树到一片森林”的创业神话。他具有逾六十余年项目投资经验,包括酒店业、房地产、建筑业、贸易、金融、种植业及工业(钢铁、食品及建材)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8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欧洲经济支持欧元走好

--------------------------------------------------------------------------------

      欧元持续强势不仅仅是市场投资所产生的

    从今年10月份以来,欧元兑美元持续了近两月的上扬走势,一度达到了1.3329的近十年新高,欧元兑美元已经出现了结构性的调整,这并不仅仅是市场投机所产生的。实际上,美国、欧洲的经济情况和长期发展趋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内在的经济因素支撑了欧元的涨势,从中长期来看,这种支撑将进一步推高欧元。

    欧洲经济持续走好

    今年美国经济已经开始出现一定的增长,但是在布什的经济政策下,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始终居高不下。而且,美国的经济步伐尚显蹒跚,短期内其经济的增长很难抵消双赤字。从中长期来看,赤字情况不改善,美元很难出现稳步的回调走势。

    欧洲经济的增长却已经赶上了世界经济发展的速度。德国的IFO经济景气数据从去年的88已经上升到了目前的94,而欧洲GDP年初的年增长率还是0.8%,目前已经到了2%。欧洲经济的走高从本质上支撑了欧元走高。

    各国货币政策已改变

    美国的公债和股市不再如以前那样吸引投资者。美国股票市场在今年已经没有太多的资金流入,多数资金已经转入到欧洲市场和亚洲市场,而美国公债由于美国开始了升息周期,购买者也相对减少。

    此外,各国目前的货币政策也逐步发生了变化。美国开始希望弱势美元政策,虽然表面上美国的官员仍然声明要强势美元,但现在实际上美国一直在执行弱势美元的政策。同时,其他各国央行开始调整货币储备,最近的俄罗斯央行增持欧元直接推高欧元至1.3200上方,而中国央行也传出了减持美元国债的消息,虽然随后中国央行又否认了该说法,但是近期如果有更多的亚洲及中东地区央行增持欧元,那么欧元仍将继续保持强势。

    总的来说,今年年底到明年上半年,欧元仍将保持强势,1.35可能是近期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阻力位,不排除欧洲央行在该水位进行一定程度干预的可能,但是只要总体经济趋势没有改变,那么欧元仍有希望在明年上半年升至1.38附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30 17:11 , Processed in 0.023496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