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foreverascetic

2004年10月15日(周五)上市公司与经济政策消息专贴,欢迎添加,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15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外贸连续5个月实现顺差 总体扭转逆差趋势



文/张毅  



根据海关总署的最新统计,由于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初级产品进口增速回落等因素,今年9月份我国外贸连续第5个月出现顺差,前3季度我国实现贸易顺差39.3亿美元,总体贸易平衡由逆差转为顺差。



    海关统计显示,今年9月份我国单月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千亿美元,达到1066.1亿美元,相当于1988年全年水平,比去年同期增长27.6%。其中,出口558亿美元,进口508.1亿美元,分别增长33.1%和22.1%;当月实现贸易顺差49.9亿美元。



    今年一季度我国连续3个月出现贸易逆差,累计贸易逆差达84.3亿美元,逆差之大为多年罕见。4月份继续出现逆差。



    随着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初见成效,初级产品进口增速明显回落。自5月份我国首次实现单月贸易顺差,扭转了连续4个月贸易逆差的局面。累计贸易逆差从4月底的107.6亿美元下降到5月底的86.6亿美元,6月底下降到69.1亿美元,7月底下降到48.7亿美元,8月底下降到10.6亿美元。



    根据前9个月的外贸形势,经贸界权威人士预计,今年我国对外贸易有望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全年进出口可大致保持平衡,略有顺差。(新华网)





发布时间:2004-10-15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5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统计局公布初步修正数据 去年GDP实增9.3%



    国家统计局10月14日公布了部分初步数修正后的2003年年报统计数据,根据该数据,去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2年增长9.3%,比此前公布的9.1%提高0.2个百分点,国民总收入则比上年增长10%。



    同时,修正后的数据显示,2003年国民总收入为116603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为117252亿元,比原来公布的116694亿元多55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7092亿元,第二产业61274亿元,第三产业38886亿元。按支出法统计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21511亿元。



    修正后的数据显示,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5567亿元,比原来公布的55118亿元多出449亿元。国家财政收入21715亿元,国家财政支出24650亿元。国有及限额以上非国有工业总产值142271亿元,国有及限额以上非国有工业增加值41990亿元。建筑业总产值23084亿元,建筑业施工房屋面积259377万平方米,建筑业竣工房屋面积122828万平方米。邮电业务总量7020亿元,本地电话年末用户2627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6995万户。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540亿元。(中华工商时报)



       



发布时间:2004-10-15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5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企指数升0.2%;金属类股反弹
2004年10月15日 - 12:24:53 HKT
Dow Jones Newswires
国企指数升0.2%至4551.18点,此前在3个交易日中暴跌5.3%,指数的上涨是受金属类股反弹推动;江西铜业(0358)战2.4%,中国铝业(2600)涨1.1%,鞍钢新轧(0347)涨1.5%。大福证券称,基础材料类股的下跌看来是过度了;建议择机买进高质量股票。但交易员相信国企股可能面临更多的回调压力,因为市场人气疲软。(延迟一个小时发送)-0-



]]>
  
传送本文给朋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5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有要看的吗?

每日新闻证券内参
【广而告之】以下专供公司主要负责人参阅(2004/10/15)
免费增订《每日首席证券内参》活动将于近期结束,敬请已订《每日新闻证券内参》的客户抓紧填写在邮件中的补充合约,并传真我司,当日开通一定数量的客户端。(请与027-87780070联系。)
今日《每日首席证券内参》(客户端)目录
(此目录近日将取消)
【首席视点】
游资再度“逼宫”直指1300
【一周回眸】
尚帮主“闭关”  游资逼宫
【博览视点】
"A+H"加剧市场对扩容预期的恐惧
【决策参考】
全球证交所峰会“东道主”缘何缺席?
防优质资源外流  证监会全力“护盘”
【新闻视点】
湖南省原副秘书长与安塑股份原董事长均“双规”
【财经纵横】
四季度国企融资将侧重于香港股市
北京青年报拟先H后A分步上市
交行上市如何“同时同价”?
银河欲借荷银之势“潜行”金融控股集团
海外金融巨头全力抢占国内金融市场
瑞银认为A股市场难在短期内急速回升
业内认为A股还将经历一年熊市
券商"借钱"应对证监会“双查行动”?
传淡马锡斥资9亿元入股民生银行
中石化集团斥资百亿增持中石化
第24家QFII获批
“新股询价”是解决“股权分置”的敲门砖?
原贵州省委书记刘方仁儿媳四次受贿详情
第四季投资增长或将反弹
【新视野】
根子不在刘鸿儒
部分媒体或已沦为机构造势工具
【决策参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5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决策参考】
“真空”之下   机构或已迷失方向
【博览财经分析】这几天,市场陷入了一个“真空期”,投资人几乎听不到来自管理层的任何音讯。除了周小川明确中行、建行上市的时间,以及国资委加大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之外,余下的就是一些小道消息。而在此期间股指连收两阴,在这样的一个真空期内,市场该怎么走?后市决定于什么?博览分析员认为,这两天的下跌,基本上源于整个市场的不确定因素,阻碍了机构的投资动机,市场开始有点不知所措。而困扰市场的不确定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当数宏观调控,但博览分析员认为,四中全会已经给宏调定调,就算要变也是明年两会的事,所以此问题已经明确化;
其次,就应该是利率和油价问题。这两个因素无论是短期还是中长期,都绝对会影响市场走势。关于利率问题,我们倾向于存款准备金的调整;至于油价博览分析员认为,中、低油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后我们很可能要长期与高油价为伍,而这极大的制约了中国经济目前的调整,并将大幅度提高上市公司成本;
第三,对于股权分置,博览分析员一直认为,这是个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而近期国资委的一系列加强国资安全的举动,更加使人觉得解决股权分置遥遥无期。或许这个问题只有留给后人,用他们的“大智慧”来处理了。
第四,现在比较关键的,取决于证监会对扩容问题的计划性与透明化。这包括发行发式的透明化(我们认为,新股询价会先于“分类表决”推出),以及证监会对未来的扩容要有相对的计划安排,要让市场有一定的预期。
实际上,虽然扩容问题,对市场只有坏的预期,而且是个即定的计划,但证监会一定要想办法,要结合市场的心理预期和资金的供需,给市场一个较为明确的“扩容路线图”,否则大为不妙。所谓“恶法亦法”,虽然给扩容定计划,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它对投资人的伤害,但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这种伤害,毕竟套上缰绳的野马,总比脱缰之马要安全那么一点。
第五,关于资金面,证监会正在使出浑身解数,不断扩充资金,寻找新的资金来源。但证监会能够做的只有两方面,即依靠“国九条”的原则,降低机构和投资者的成本,和扩大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力度,寄希望于洋人(QFII),寄希望于新基金的发行。
我们知道这一波行情起因在于重申“国九条”,重点体现在“抓紧”两字,这是“国九条”第二次发挥它的作用,但市场对于“国九条”的落实情况,还是有很强的观望心理,鉴于各个部门之间,以及管理层与市场主力之间的博弈过程,“国九条”的落实难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显然,如果这一次果真如有些人士所预计的还是会重蹈覆辙,那么,很难想象政策将以怎样的方式扭转目前的市场,恐怕除了更大的人为造势之外,已经别无它法。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5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国企解困服务” 股市当仁不让
【博览财经分析】对于当前中国证券市场的主在功能在于,为国企的融资、脱困服务,市场颇多质疑,并希望股市能够走出“为国企解困”的怪圈。但博览分析员认为,当前股市还走不出“为国企解困”的怪圈。
从中国股市的诞生来看,中国股市是中国经济改革的产物,除了成熟的证券市场所具备的融资、理财、资源配置三大功能外,很重要的一个政策任务在于,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保障和推动。中国股市从出生伊始,就非常有意识地配合国民经济改革的重大攻坚任务,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而现阶段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央企股改正如火如荼,央企对直接融资的渴望几达顶点。这也是为什么本内参一直将股市为央企直接融资服务,定义成为不可动摇的“政治任务”。而基于央企直接融资的庞杂性及长期性的,中国股市还将继续为国企的融资、脱困服务。
实际上,博览分析员认为,股市为国民经济服务没有错,为国企融资也是一个大方向,关键不在融资,而是融资的标准和监管体制问题。国企直接融资的上市潮仍将势不可挡,问题在于对国企上市的节奏要加以调控,以及上市国企质量要予以严格把关。
此前,博览分析员已经一再强调指出,大型央企登陆A并非是一件坏事,因为这些央企大多属于国有优质资产,它们的上市将有助于提升整个市场的盈利水平。若再能辅之以“分类表决”及“强制分红”,更可以强化股市的增值功能,使投资者对“圈钱”的恐慌转变成为“分钱”的喜悦。(YH)
【要闻报道】
传证监会全面叫停券商委托理财业务
【博览财经消息】据知情人士透露,证券监管部门于10月8日向各证券公司下发文件,要求证券公司立即对资产管理业务进行全面清理规范。包括三方监管、个人业务、集合理财、占用客户资产等券商常见的不合规做法或未经批准的“创新”业务俱在其列。据悉,相关精神已经被传达到了各公司的具体部门,各券商的资产管理人员正紧张地准备上报材料。
通知同时要求,各证券公司以9月30日为限,将截至9月30日的三方监管委托理财、个人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证券公司违规占用客户资产等情况上报各地方证监局。上报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客户名称、金额、业务开展、到期时间等详细内容。占用客户资产的须同时上报归还方案。(YH)
传中央决定十年内不考虑“全流通”
【博览财经消息】据《亚洲新闻周刊》有关消息人士透露,中央高层就股票全流通问题已经会商国资委,商务部,证鉴会等部门,考虑到大多法人机构的股份已在二级市场以外流通,并且已经行成流通规则的现况,中央将会把“全流通”问题无限期搁置,至少到2015年前不再考虑此问题。股票市场可能长期维持“一股多制”局面。
此间分析人士指,中央此举有意将困扰股票市场的敏感问题逐步淡化,先重市场发展,再行体制改革。此前公布的股份分类表决制应该是为此作的制度安排。(LLP)
传纪委请第一投资董事长“协助调查”
【博览财经报道】据《新京报》消息,有知情人士日前透露,第一投资(600515)董事长蒋会成涉嫌违规被提审,该人士表示,第一投资部分房产被诉前保留就与此有关。而此前该公司大股东股权被全部冻结。
不过,第一投资证券部人员表示,公司房产之所以被诉前保留是因为公司和建筑商之间出了矛盾,公司董事长并没有被抓。而海口市检察院工作人员也否认了蒋会成被抓的传闻,但是该工作人员同时透露,事情由纪委负责。
第一投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员工透露,蒋会成被纪委“请去”几天了,原因是海口市某位领导目前被纪委调查,需要“协助查清领导问题”。
而有迹象表明,第一投资背后潜藏着重重危机。最近,第一投资公告声称公司位于海口市滨海填海区玉兰路9号小区部分房产因诉前财产保全已被查封。9月24日,第一投资称,公司第一大股东第一投资集团持有6972万全部股权被冻结。
9月28日,第一投资招商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届董事会2004年第五次会议在海口市召开,会议应到董事9人,但公司董事长蒋会成因故未参加会议。(LLP)
【财经纵横】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5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邯钢涉嫌误导投资者 转股价不随分红调整
记者 薄继东/上海青年报 2004-10-15 8:49:40
    邯郸钢铁(600001)有事先设下“圈套”,严重误导邯钢转债(110001)投资者的重大嫌疑。有关市场人士认为,邯钢此举与其大盘蓝筹股的市场形象极不相称。  

  昨日,邯郸钢铁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于10月19日刊登《公司2004年半年度利润分配实施公告》,“邯钢转股”(190001)自2004年10月18日至股权登记日期间停止交易,特提醒欲享受公司2004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权益的“邯钢转债”持有人可在10月18日之前进行转股。公司实施2004年半年度利润分配后,依据“邯钢转债”募集说明书发行条款相关规定当期转股价格不进行调整。

  令人感到有些吃惊的是,邯钢转债的转股价格不随利润分配而调整,因为这不符合惯例。此前,铜都转债(125630)、山鹰转债(100567)、水运转债(100087)和桂冠转债(100236)等几乎所有的可转债都在它们各自对应的股票分红利的时候,相应修正了转股价格。

  更严重的问题是,记者从邯钢转债当初的募集说明书中,怎么也找不到可转债可以不随股票分红调整相应转股价格的依据。所谓的“相关规定”指的是那一条呢?邯郸钢铁的董秘李卜海先生解释说,募集说明书中没有明示分红利时需要修正转股价格,就是股票分红利时不修正转股价格的意思。

  然而,记者注意到邯钢转债的有关条款是这样表述的:“当公司因送红股、增发新股或配股等情况(不包括因本次发行的可转债转股增加的股本)使公司股份或股东权益发生变化时,将按下述公式进行转股价格的调整......”尽管派发红利的情况没有明示,但是分红利无疑是股东权益发生变化的一种类型,因此它仍然属于上述条款约束的范围。

  对于记者的这一质疑,李卜海无言以对,只好反复强调自己正在车上,手边没有募集说明书,并不愿意与记者保持进一步的沟通。即便是退一步说,就算分红利时可以不下调可转债的转股价格,邯郸钢铁还是涉嫌在其可转债的募集说明书中存在有重大遗漏的问题----对分红利时不调低转股价的重大事项没有向投资者明确表述。

  据了解,至少有相当一部分邯钢转债的投资者“误以为”该转债与其他公司的可转债没有分别。邯郸钢铁不明示的做法,显然有刻意给投资者设“圈套”的味道。难道在募集说明书上签字承诺“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的董事们不该对此负责吗? (记者 薄继东/上海青年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5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顾虑国资流失 万基重组古井集团可能泡汤
胡笑红/京华时报 2004-10-15 8:48:29
    去年年底就签署协议的深圳万基欲重组古井集团一事又出变数。记者昨天从可靠渠道获悉,9月中旬安徽省国资委下发了特急文件,要求地、市的国资部门对于国企产权转让方面的情况进行自查,随后还要进行抽检。由此,这起涉及6亿元的并购案前景并不乐观。

  古井集团市场总监梁金辉接受记者采访时承认,企业着急迅速实现重组,但最终决定权仍在政府。目前重组已通过市里的批准,但古井的改制方案一直没有得到更上一级政府的批复。

  据了解,9月30日,古井贡A预告三季度业绩同比将大幅下降,至今有1.1亿元的国债投资面临难以收回的风险,因此改制也成为近年来古井集团最重要的一件事。去年11月,万基董事长陈伟东第一次赴古井所在的亳州市,洽谈了参与古井改制之事。今年2月,古井集团改制方案得以通过。方案显示,将古井集团不良资产剥离,保留优良资产,让出60%股权给万基,余下40%在内部分配。按方案,古井集团普通职工平均每人将分到3万左右的股权,副总经理以上的高层将则平均分到80万左右的股权。据称,古井集团董事长王效金一人就将拿到1000万的股权,古井集团党委书记杨光远则将获得700万的股份。

  对于这个古井集团并没有异议的方案却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一直处于没有实质性进展的状况。据万基有关工作人员透露,国资委等四部门今年8月起急令颁发《关于开展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检查工作的通知》,万基遇阻的最大可能是政府对“国资流失”的顾虑。而古井集团内部人士则透露,与深圳万基的重组基本泡汤,目前,集团内部改制会仍在继续。(胡笑红/京华时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5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信达和国开行减持中国石化
中证网 2004-10-15 8:46:44
    记者 鹤鸣

    中国石化(600028)今日披露,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国家开发银行近日分别与中石化集团签订协议,以每股1.8元的价格向中石化集团转让50亿股和61.43亿股中国石化国家股(分别占总股本的5.767%和7.085%)。为此,中石化集团将分别向信达和国开行支付90亿元和110.574亿元现金。

    中国石化表示,财政部已于9月2日批准了信达和国开行协议下的股份转让,中石化集团尚需向中国证监会申请豁免要约收购。

    据介绍,国开行和信达分别为中国石化的第三大股东和第四大股东。这次股份转让之前,国开行持有87.7557亿股国家股(占总股本的10.12%),信达持有87.2065亿股国家股(占总股本的10.06%)。若这次股份转让能够完成,中石化集团共持有中国石化588.8556亿股国家股(占总股本的67.917%),国开行、信达仍分别持有中国石化26.3257亿股和37.2065亿股国家股(分别占总股本的3.036%和4.291%)。

    对于金融机构持有中国石化股权的情况,2001年中国石化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1999年12月31日中石化集团涉及总额为301.5亿元的未偿还债务,分别由国开行、建行、中行和工行等4家金融机构提供。按照各自签署的《债务转让/分配协议》,建行、中行及工行均向其资产管理公司(即信达、东方及华融)转让了中石化集团所欠的若干债务。

    2000年3月23日,中石化集团与国开行、信达、东方及华融签订了债转股协议。国开行、信达、东方及华融免除了中石化集团所欠的301.5亿元债务。作为代价,中石化集团向国开行及3家资产管理公司各转让若干数量的中国石化已发行的国家股。

    根据国家经贸委于2000年6月8日、财政部于2000年8月24日所作的批复,中石化集团以债转股的方式,暂按中国石化成立时的每股净资产值1.43元将其所持有的211.1198亿股中国石化股份,转让给国开行、信达、东方及华融。在2001年7月中国石化发行A股前,这4家金融机构持股数量分别为:国开行持有87.7557亿股,信达持有87.2065亿股,东方持有12.9641亿股,华融持有5.8676亿股。(中证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5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ST英教股权转让谜团
张喜玉/上海证券报 2004-10-15 8:46:23
    公司第一大股东所持股权0.1元三次流拍;第二大股东所持股权却以0.68元悉数出手

    *ST英教(600672)今日发布股权转让公告,公司第二大股东易主。深圳市城银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每股0.68元的价格接手每股净资产为-0.48元的*ST英教股权。

    1毛钱流拍  6毛8接手

    股权转让公告称,公司第二大股东深圳市天骥控股有限公司于2004年9月15日同深圳市城银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商业银行车公庙支行、深圳市德诺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书,将其持有的*ST英教社会法人股3520万股(占公司股份总额的7.98%)转让给城银物业公司,转让价格2393.60万元。本次股份转让完成后,城银物业公司将取代天骥控股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天骥控股不再持有公司股份。上述股权转让的四方于协议签订当日向深圳市公证处申请公证,深圳市公证处出具了公证书。

    依据该转让协议,此次法人股转让价格为0.68元/股。有趣的是,不久前广州市中级法院曾连续三次拍卖英豪博大持有的*ST英教法人股1.3亿股,但均告流标。在9月17日的第三次拍卖会上,虽然每股起拍价已经低至0.1元,但仍无人应价。从化市英豪博大实业有限公司作为*ST英教第一大股东持有公司1.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9.77%,因逾期未还中国银行广州天河支行的贷款,其持有的全部股权被法院强制拍卖。该标的在今年6月和7月前两次拍卖中,每股起拍价为0.2元,均同样因无人应价而流拍。

    每股0.1元尚且无人应价,城银物业此次却以每股0.68元的价格慷慨解囊,实在让人费解。

    接盘者何人

    公告对受让方的描述非常有限,深圳市城银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注册地福田区深南中路1099号深圳市商业银行金融大厦四楼D-5号,注册资本人民币300万元,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经营范围是自有物业管理;投资兴办实业;国内贸易,经营期限五十年,法人代表孟双林。

    毫无疑问,原第二大股东天骥控股这次可是卸下了个大包袱。资料显示,2002年12月3日,*ST英教当时的第二大股东深圳市英迈尔实业有限公司与天骥控股签署了《股权转让合同》,将其持有的公司社会法人股3520万股(占总股本的7.98%),全部转让给天骥控股,当时转让价格为每股1.42元。2002年三季度报中,*ST英教每股净资产尚有1.47元,但之后公司情况急转直下,2002年全年亏损,每股净收益跌落至0.57元。虽然对照当初的购买价,天骥控股股权投资款收回了不到一半,但是对照大股东股权1毛钱仍无人要的境地,可算是幸运了。

    资料显示,2003年1月13日,天骥控股与深圳市商业银行车公庙支行签订了为深银(车公庙)贷字(2002)第C110430200027号合同提供追加担保的协议,将该公司所持*ST英教全部社会法人股共3520万股质押给该行,质押期限为2003年1月15日至2004年1月13日。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市商业银行车公庙支行是此次签订股权转让合同的四方之一。*ST英教2004半年度报告显示,四方合同的另一当事人深圳市德诺投资有限公司系公司关联方,该报告期内*ST英教为德诺投资提供了5000万元的关联担保,截至2004年6月30日,向德诺投资提供资金的账面余额约1.4亿元。

    *ST英教前景堪忧

    *ST英教目前的经营状况令人担忧,该公司2004年度半年报显示,每股净资产为-0.48元,主营业务仅有204万元,而流动负债却高达8亿元。公司在半年报中表示,主营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合作办学由于合作方广州英豪学校办学处于亏损状态,合作办学没有收入。公司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岌岌可危。

    而除股权流拍外,今年以来,*ST英教资产被查封被拍卖的情况也发生了多起。2004年2月12日,广汉英豪的使用权土地共计69067.28平方米、花卉温室50000平方米、办公操作房1183平方米、锅炉房336平方米、配电房72平方米及所有机器设备,还有位于四川广汉市雒城镇中山路广华1号楼的3638平方米房屋被查封;2004年4月6日,公司POY-DTY生产线设备作价239万元被拍卖;2004年7月28日,公司持有的四川英豪药业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及权益被查封。(张喜玉/上海证券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5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ST酒鬼自救措施初见成效
记者周韬/上海证券报 2004-10-15 8:45:58
    昨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分别狂泻53.78、134.49点,而*ST酒鬼却逆势封于涨停。

    *ST酒鬼之所以封于涨停,是因为其昨日发布的第三季度业绩预盈公告。公告称,2004年1-9月,公司资产质量得到进一步优化,产品销售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强,公司经营业绩较去年同期出现大幅度增长。预计公司2004年1-9月净利润将达到3000万元左右,比去年同期增长250%以上。

    资产重组措施和新经营策略见效

    公司2002年、200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8元、-0.31元,两年连续亏损,公司也由此戴上了*ST的帽子。今年以来,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的资产重组措施和新的经营策略,减轻历史包袱,使公司的业绩转亏为盈。

    2004年4月21日公司董事会通过了公司与湘西自治州国有土地资源管理局签订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通过了公司与湘西自治州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湖南酒鬼酒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签订的《债权债务转移协议》。用湖南酒鬼酒销售有限公司的三年以上应收账款抵偿购入了位于湖南省吉首市乾州新区,面积321707平方米、评估价值22683.88万元的土地使用权,另支付现金3500.00万元。转让以上应收账款后,公司转回原计提坏账准备3351.6万元,导致管理费用大幅下降,通过债权转移,公司的资产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与此同时公司的经营策略方面也更趋于稳健。公司原拟将三年以上的部分应收账款与湘泉集团其持有的湖南湘泉大酒店有限公司75%的股权等资产进行等值置换。但后来,由于湘泉大酒店有限责任公司债务及产权问题未得到妥善解决,为规避风险,公司放弃实施此项资产置换方案。公司还将原来的"1亿支水针生产线GMP改造工程"调整为利用其现有车间进行改造,比原计划大大减少,目前,GMP改造工程已全面完成并通过验收。

    重归绩优仍需努力

    虽然业绩预告显示,公司1至3季度净利润将达到3000万元,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减去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公司第三季度仅盈利300多万元,而这3000万元的净利润中,有2124.9万元为第一季度取得。

    半年报显示,公司在主营业务收入增加的同时,营业费用较上年同期也增加1344.15万元,公司解释称主要原因在于销售业务增加所致。与此同时,管理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了3832.26万元,不过,这并不能归功于公司的成本控制,而主要系公司通过债权换土地转回原计提的坏账准备3351.6万元所致。 财务费用同比减少了612.37万元,主要是因为贴息利息减少386万元,本期累计贷款计息数较去年同期减少,从而导致流动负债利息减少近40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今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1826万元,主要来自公司大股东湘泉集团归还占有公司的资金12000万元。如果没有这笔资金,公司单纯依靠经营活动并不能实现净现金流的大幅增长。

    而关联担保和关联债权债务往来仍然是公司必须予以解决的重中之重。尽管公司在这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由于上市公司依旧缺乏完善的产供销体系,尤其是销售网络方面还不得不借助于大股东,因此报告期内还是向控股股东及其子公司提供资金17478.54万元,余额6161.11万元。  

    从半年报来看,公司已经实现了扭亏为盈,但是,酒鬼要想重回绩优股时代仍然面临许多问题。

    公司在改制前遗留下来的违规担保总额为5082万元,占公司净资产的4.86%。 由于公司为湘泉集团有限公司所担保的该项贷款逾期未能归还,且公司为其承担负有连带责任的担保义务未能撤消,上述担保事项可能在将来对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对此,公司有关人士表示,此项担保属于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当地政府正在和湘泉集团以及相关银行积极磋商,争取早日解除担保对公司的影响,不过公司目前还没有接到进一步的消息。

    该人士也表示,公司正处在恢复性时期,经营状况正常,过去销售面铺得太开,导致费用太大,现在公司将加大力度做好本土市场的营销活动,做大规模。同时抓好一些重点城市的市场营销,如北京。

    谈到竞争对手,他认为主要的压力还是来自四川地区酒厂。

    对于公司最近的一些诉讼,他表示,大股东的一些涉诉股权质押,对公司经营虽然没有什么影响,却损害了公司形象,而大股东的银行诉讼,也使公司在银行的信用受到了影响。

    看来重新树立市场形象,进入绩优行列,酒鬼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记者周韬/上海证券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5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嘉瑞新材又增近4亿元担保
中证网 2004-10-15 8:42:42
    “鸿仪系”资金黑洞越揭越大

    记者 万宁

    在连续披露多起关联方资金占用、违规担保和账外贷款之后,嘉瑞新材(000156)又现资金黑洞。公司今日公告,近期经清查、自查,又发现未及时披露的对外担保合计3.84亿元。

    公告披露,公司为湖南康普郎力夫制药有限公司担保1700万元,为上海国光瓷业有限公司担保4200万元,为上海沪荣物资有限公司担保6300万元,为湖南sheng(日+升)鑫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担保3000万元,为广州名鑫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担保4000万元。公司控股子公司岳阳新振升铝材有限公司为湖南天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700万元银行借款提供担保。公司控股子公司长沙新振升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1.85亿元银行借款提供担保。

    截至目前,作为“鸿仪系”旗下上市公司的嘉瑞新材,已披露对外担保总额为10.2009亿元,占公司截至2003年末经审计净资产(5.2437亿元)的159.25%,其中为控股子公司担保8400万元,为关联公司担保5.4909亿元,为其他企业担保2.02亿元,子公司为母公司担保1.85亿元,逾期担保总额为3.7973亿元。(中证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5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方汇通微硬盘获3.56亿美元订单
中证网 2004-10-14 8:28:59
    记者 陈劲  深圳报道

    昨日,在深圳高交会贵州代表团项目签约仪式上,南方汇通(000920)子公司南方汇通世华微硬盘有限公司与9家中外企业签订10个2005年1英寸和1.8英寸微硬盘销售合同,成交总金额约3.56亿美元。

    据介绍,与南方汇通世华微硬盘有限公司签约的企业和合同金额分别为英群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8850万美元,SITEECOM TAIWAN 1952.5万美元,群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15万美元,首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925万美元,新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282.5万美元,禾讯数位股份有限公司1917.5万美元,世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332.5万美元,AVC TECHNOLOGY LIMITED1755万美元,凯威股份有限公司2015万美元。

    据南方汇通世华微硬盘有限公司提供的资料显示,该公司是中国第一家生产1.0英寸和1.8英寸微硬盘的自主技术企业,拥有1.0、1.8到0.85英寸微硬盘的全部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拥有持续研发能力。南方汇通持有该公司36.40%股权,是第一大股东。

    据悉,在此次展会上,汇通世华展出的微硬盘产品包括1.8英寸、1.0英寸,以及全球最小体积的0.85英寸微硬盘样品。其中,最受关注的是4.0GB和6.0GB的ATA界面产品,这两款产品可以直接内置于MP3、PENDRIVE等移动数码产品中。

    今年半年报显示,南方汇通微硬盘实现销售收入4630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669%。同时,在南方汇通的主营业务收入及主营业务利润中微硬盘所占比重迅速增加,分别由年初的30%不足,上升至报告期末的60%以上。(中证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5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山实业发行8.83亿元可转债
中证网 2004-10-14 8:28:20
    记者 徐玉海  济南报道

    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南山实业将于10月19日公开发行总额为8.83亿元的可转债。债券票面金额100元/张,按面值平价发行。

    该次可转债的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第一年1.5%,第二年1.8%,第三年2.1%,第四年2.4%,第五年2.7%。转债到期后,公司还将补偿支付到期未转股的转债持有人相应利息。初始转股价格为7.37元/股,转股期为2005年4月19日至2009年10月19日。本次可转债发行采取原A股股东优先认购,余额及原A股股东放弃部分再采用网上向一般社会公众投资者和网下对机构投资者定价发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中证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5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信证券解除对广发要约收购
中证网 2004-10-14 8:27:47
    记者 牛洪军

    中信证券今日公告,鉴于要约收购广发证券的股权未达到51%的预期目标,公司因此决定解除要约收购。但中信证券表示,在适当的条件下,将继续收购广发证券股权。

    公告称,中信证券于2004年9月16日向广发证券现有全体股东发出股权收购的要约邀请书,拟收购广发证券51%的股权,股权转让的初步价格确定为1.25元。但截至今日,中信证券要约收购广发证券股权未达到51%的预期目标,因此公司决定解除要约收购。

    中信证券同时表示,今后将密切关注广发证券现有股权转让的进展情况,并与有出让股权意向的广发证券股东进行沟通。且公司将根据市场环境因素的变化,在条件适当时,继续收购广发证券部分股权。此外,公司保持9月16日向广发证券现有全体股东发出的要约邀请书中提及的定价原则、付款方式不变,并仍然遵循于9月7日发布的《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拟收购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权的说明》的基本原则。

    资料显示,辽宁成大9月24日以每股1.20元的价格收购美达股份持有的广发证券3449.46万股后,目前已持有广发证券27.31%的股份;吉林敖东通过三次增持,目前已持有广发证券27.14%的股份。而广发证券分别为辽宁成大、吉林敖东的第二大股东和第一大流通股东。此外,广发证券员工持股的深圳吉富目前已持有广发证券12%的股份,三者合计持有广发证券的股份已逾60%。(中证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5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梅雁股份曲线MBO
记者何军/上海证券报 2004-10-14 8:26:53
    梅雁股份(600868)公告称,2004年10月11日,公司接控股股东的通知,该公司为了适应形势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公司发展后劲,进行了整体改制,企业名称由原"广东梅县梅雁经济发展总公司"变更为"广东梅雁实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梅县梅雁经济发展总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由职工集体所有的原梅雁企业集团公司净资产作为资本设立,工商登记为集体所有制,至2004年6月30日,持有梅雁股份29618.36万股,占总股本的23.25%,是梅雁股份的第一大股东。

    2004年4月25日,梅雁企业集团公司职工大会暨梅县梅雁经济发展总公司相关权利人会议作出决议,通过了广东梅县梅雁经济发展总公司改组转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梅县梅雁经济发展总公司产权属于职工集体所有的,由新、老职工共享,并量化到职工个人等议案。根据职工大会决议及有关政府同意,广东梅县梅雁经济发展总公司进行了整体改制,把经评估后的净资产65175.58万元(其中65000万元折为65000万股,余175.58万元进入资本公积),按职工贡献大小和公司具体情况全部量化到职工个人,并以4549个自然人为发起人以发起设立方式设立广东梅雁实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股本结构由原职工拥有的集体所有的资产量化到4549个自然人个人。

    实业公司前10名股东中,有多位梅雁股份高管,其中董事长杨钦欢是实业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持有6755.64万股,持股比例为10.39%,间接持有梅雁股份2.42%的股权,是潜在的第一大股东。(记者何军/上海证券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5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煤炭出口紧缩催生煤价新一轮微调
包兴安/中国经济时报 2004-10-14 17:40:14
    自7月1日通过立法加强煤炭出口配额管理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加大了煤炭出口配额的调控力度,大力压缩焦炭出口。

    “主要原因是煤炭的出口必须先保证国内经济的发展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煤炭运销协会负责人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的采访时说,“这样可以保证煤炭对电力工业的供应,缓解国内生产、消费需求偏紧的状况。”这位负责人强调,如果不加以调控,必然会导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煤炭出口减少15%

    据记者了解,我国今年计划安排了8000万吨煤炭出口配额,煤炭出口主要由中煤集团等四家公司负责。日前,国家发改委已向中煤能源集团公司在内的四家煤炭公司下达了第三批煤炭出口配额2130万吨,比第二批煤炭出口配额减了740万吨。上半年,我国共出口煤炭4400.61万吨,占全年预计煤炭出口总量的55.01%,占已经发放配额总量的74.97%。

    此前在年初和5月份,国家发改委已分别下达了第一批出口配额3000万吨和第二批出口配额2870万吨,2004年各出口企业合计获得配额8000万吨。与2003年出口9400万吨相比,实际出口量减少了15%,其中炼焦煤出口下降迅速,据花旗集团预测,中国的炼焦煤出口量将从去年的1300万吨大幅下降至今年的500万吨。目前,国内煤炭平均价格比2003年上涨了20—25元/吨,涨幅达11.5%—14.4%。

    “这主要是因为受到国内发电用煤供需矛盾突出、铁路运力紧张的制约,再加上我国煤炭的出口退税率几乎调整为零,使煤炭出口效益降低,企业的利润下降,还有结算等方面问题的综合影响。”煤炭运销协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煤价面临新一轮微调

    2003年,我国煤炭产量高达17.36亿吨,煤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但煤炭运销协会的负责人分析认为,由于长期以来煤炭行业整体经济形势比较差,煤炭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发生根本性转变,经济基础薄弱,煤炭行业发展仍面临严重挑战。

    今年以来,特别是能源的需求不断扩大,煤、电、油、运供求矛盾日趋紧张。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电力行业和冶金行业是煤炭消费的龙头,动力用煤占煤炭消费总量的2/3,钢铁行业也是煤炭消费的大户,炼焦用煤占煤炭消费总量的1/3,全国煤炭消费需求将达到16亿吨以上。专家预计,煤炭供应紧张的局面将会进一步突显,明年煤炭供应缺口将达到1.2亿多吨。

    该负责人表示,电煤供求矛盾是目前乃至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影响煤炭市场的主要矛盾。据记者了解,2005年全国煤炭订货会已开始策划,业内人士猜测,订货会改革措施和方案正在形成上,热点问题是煤炭运力资源的分配。煤炭运销协会的负责人分析指出,这将会影响到煤炭的供求和价格,有迹象表明,煤炭价格可能会出现新一轮的微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5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料价格涨势猛,食品酝酿全行业提价
今日商报 2004-10-14 17:38:14
    2004年,如何应对原材料价格集体上扬带来的成本压力成为各企业的头等大事。受原材料价格暴涨的影响,食品企业正面临着严峻考验。

  饮料业:利润下降20%

  饮料行业今年涨价共有四大因素:PET材料、水价、物流、食糖的价格上升。随着石化产品的价格一路狂飙,食用PET材料每吨单价从7500元飞升到近14000元,直接刺激生产成本锐增,并可能影响今年的行业利润下滑20%。目前全国已有一半的城市上调水价,直接拉动36市居民用水均价较去年同期上涨9.38%,而据预测,啤酒、饮料等行业的成本增加了3%左右。
  此外,原油涨价、严查公路超载等因素,导致物流成本平均比去年同期攀升超过30%。有企业反映,在今年6月底至7月初的物流成本最高峰时期,上涨幅度甚至超过50%。食糖价格的上涨也给饮料企业增加了成本上升的压力。

  包装食品业:被迫提价

  今年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的猪肉价格和每吨猛涨2000多元的马口铁,让包装食品制造商利润急降。原料的涨价已经迫使包装食品企业纷纷酝酿涨价。美国食品巨头通用磨坊表示如果成本继续上升,将提价10%左右。上海梅林正广和也表示该公司自6月起,已悄悄对罐头提价10%左右。中粮集团、露露集团、北京奥瑞金集团及福建联建集团等也正考虑对产品提价。

  啤酒业:想说涨价不容易

  今年以来,在国际范围内,啤酒原料成本与运输成本不断上升,每吨成本增加60多元,行业中正在酝酿涨价同盟。啤酒企业承受了麦芽、辅料、煤炭涨价的3重压力,在这种形式下,啤酒与麦芽价格上涨已经势不可挡。在涨价还是占有市场方面,啤酒业在进行艰难选择。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5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华能将23亿元地产资产划拨中房-报导
2004年10月15日 - 14:50:42 HKT
Dow Jones Newswires
央企房地产业务整合拉开大幕。据《京华时报》报导,华能已将价值人民币23亿元的资产划拨给中房集团。海通证券地产行业分析师称,如果重组後的地产业务能注入央企旗下上市公司,则将有利於这些公司扩大资产规模、业务所涉地域□围以及提高主营业务未来扩张能力等,不过目前尚不清楚5大央企将如何处置重组後的地产资产。据国资委之前的通告,各大央企地产业务将并入中房集团、招商局等五大公司。目前中房集团旗下的中房股份(600890)跌4.41%,招商局旗下的招商地产(000024)跌0.23%。(延迟一个小时发送)-0-



]]>
  
传送本文给朋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5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电力(2380)升17%,花旗目标价3.2港元
2004年10月15日 - 15:36:38 HKT
Dow Jones Newswires
首日挂牌的中国电力(2380)午盘报2.95港元,较上市价2.53港元高出16.6%,盘中高低位分别见3.0港元及2.825港元,成交3.94亿股。董事总经理李小琳指,从年初至今已煤价上涨17%,但由於最近已两次调高电价,应可以抵销煤价上涨的负面影响;早盘的股价表现令人满意。花旗首次对中国电力评级,建议买入,目标价3.2港元;又预测04及05年度分别盈利人民币6.47亿及7.78亿元。 [道琼斯通讯社/香港记者 伍宗仁](延迟一个小时发送)-0-



]]>
  
传送本文给朋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30 16:59 , Processed in 0.029713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