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4526|回复: 61

从技术指标的先天不足,寻找技术分析软肋的结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8-13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技术指标的先天不足,寻找技术分析软肋的结症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豌豆公主 浏览:34526 回复:6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明天是周六,写个讨论帖,请大家交流一下看法


从技术指标的先天不足,寻找技术分析软肋的结症


这个问题不太好谈,牵涉的面广,涉及的知识也深,要谈全、谈透、谈彻底、恐怕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是它管用,无论是新手、高手都需要这个答案。学指标、写指标、用指标的需要,做系统、用系统的也同样需要,那怕仅仅是印证一下。
在这里希望通过运用和发挥《中心》集体的智慧,共同打造出高含金的帖子,愿本帖结束时,能给读者以一个灵光闪现的启迪。
下面我先谈谈陋见,不当之处,还请诸位帮助、指正------起个抛砖引玉作用吧。

一、指标的性质:
技术指标建立的基础是概率,或者说,成熟的指标是建立在大概率事件之上的。它表示股市趋势发展的一种大的可能,而非必然。

二、指标的基础:
对历史上所有同类现象的例举、归类和提纯。指标的可靠性与例举的完整、彻底、全面关联很大。遗漏一种现象,归类和提纯就不完整,编写的指标、系统就多一份隐患,多一个漏洞。所以同类现象的例举是其指标和系统的基础,例举的完整、彻底、全面,是其指标和系统的可靠性的保证。

三、例举的现象的简与繁:
经典指标所取的现象,往往不考虑大盘强弱、能量,也不考虑与市场热点的关联与否,有无庄家,建仓情况,阻力、支掌、上升空间,所处高位、低位等等情况。往往单取价格或成交量,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取的是市场最基本的要素。随着编程者技术的提高,描述的现象往往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由粗到精,指标越写越复杂,描述的现象越来越精细,捕捉的信号由普遍过度到特殊,指标也慢慢过度到了系统。
编程高手往往截取股市中的某一尚未被人们认知,或认知的人还很少的一种还暂时成股市规律的现象,编成指标或系统,以此获取利润。

四、辩证地看待多数人的认知落后于股市现象的创新。
我们知道,由于股市实战是零和游戏,所以变化是股市的规律,也即股市的规律是没有规律。那么上面怎么提到了利用“还暂时成股市规律的现象”来获取利润呢?这个问题下面也谈谈我的看法:
博弈使主力与跟风盘互为对手,主力为了迷惑跟风盘,就会创出新的做盘方法;跟风盘为了获取利润,不断研究、熟悉主力操盘手法,这样就促使主力操作手段的不断变换。但新的一种方法出来后,到被许多人认知、熟悉,需要时间、有个过程。当主力的新手法在还未被较多跟风盘识破而依然被主力运用阶段,利用这一手法在这一时间段内就成了暂时的有利可图的规律。

五、当前的股市现象是本阶段最重要的现象。

六、十年股市,不足以穷尽股市现象。

七、传统指标的原理;  

八、证券市场的运作规律。  

九、“人性”是寻找和求解股市现象的钥匙。

十、顺应股市、把握机会,首先要战胜自己。

十一、高手只有勤奋,没有一劳永逸。


[ Last edited by 豌豆公主 on 2004-8-15 at 12:00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13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雅铭

股市投资技术分析的死穴:颠倒了的因果关系

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作为股票投资的两大工具广泛地被投资者使用者,但是,在市场上却很少见到技术分析者赚到钱,在有上百年股票历史的美国,鹤立鸡群的成功投资者中也无法找到成功的技术分析高手.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师巴菲特、彼得林奇、索罗斯、格雷罕姆,无一是技术分析成功的,倒是都是基本分析的高手.索罗斯大战英镑时对世界经济的透彻分析,汇率的详尽了解作为经典战例至今令人叹服.
反观我国股市每到牛市之时,技术高手满天飞,却不见信徒们赚到钱.这些高手也没见到有几个发了财,去年网上一篇文章揭露了早年吹得神乎其神“大师们”无一不是股市中的骗子(读者可用google搜索‘炒股大师众生相’).近期这些沉渣又有泛起之势,有人声称用自己发明的数学公式能找到第二天大涨的股票.
笔者曾在国内三家营业部作分析师,没发现有那个技术分析高手发了财,倒见到了无数的只会用技术分析的投资者不断的赔钱.
这引出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多人还在用技术分析?用技术分析者多数是不太懂基本面知识者,我们知道看明白公司财务报表’搞明白国家经济以及行业状况不是那么容易,没几年功夫不太可能,而技术分析不需要多少基础知识,看看图就可自认为是战无不胜的高手.这也说明投资者多数是投机的赌徒,至少是偷懒的投资者.
第二个问题:技术分析为什么难赚到钱?我们可以拿常用的技术指标为例,无论KDJ’MACD,还是均线系统,都是用价和量计算而来,也就是说价和量决定指标,价量是因,指标是果,怎么能用结果来预测原因呢?只要影响价格和成交量就能轻松影响指标,这恰恰就是股市庄家用来欺骗技术分析的跟风者的法宝,也恰恰就是技术分析的死穴.庄家最喜欢这些手持技术分析这只匕首自以为战无不胜的投资者,因为庄家的工具是机关枪甚至是导弹,尽管匕首可能削铁如泥,断不能伤着庄家一根毫毛,从来没见过那个庄家是被散户吃掉的,倒见过不少庄家盈走了多数技术分析者的真金白银.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不断有技术大师出现?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我发现当大师不断出现时,往往是一波行情的尾声,由于前期的行情上涨大家都赚了钱,个别人还可能获得了暴利,因此信心大增欲望大涨,获利较少的抄家发现的确有个股飞涨有人赚的很多,这些获暴利者还能讲出技术分析的道道来,因此迷信便产生了.这时就会有骗子以技术分析大师的面目出现,自称发现了股市的秘密,有的还会拿出个复杂的数学模型或软件,摆出个吓人的文凭,因此招来信徒无数,大赚其钱,但决不是从股市上赚钱,而是从信徒身上赚钱,或卖书或卖软件或者让信徒频繁交易然后从券商处拿返拥等等.假设真的存在能预测明天大涨股票的人,用不了半年股市的钱就会全到他家,早该超过股神巴菲特了,根本用不着到处吹牛费劲推销自己了.要知道巴菲特只是平均40几个26%就成了400多亿美金的世界第二富.
第四个问题:为什么技术分析有时可以赚钱?因为市场行情向上时尤其在牛市之中,大部分股票都上涨,任何分析都赚钱,这决不是技术指标的结果,在这个阶段巫术也能赚钱.而且还有可能赚大钱,假设在今年初让1270只大猩猩抢球,球上分别写上沪深股市的股票代码,总有一个抱住了士兰微(600460),能说这只大猩猩比人更聪明吗?
那些没有内幕消息又不是庄家亲戚的中小投资者要想在这个市场上生存赚钱,建议老老实实研究上市公司,也就是基本分析,看懂财务报表,分析公司投资项目、行业前景、管理水平以及盈利能力,毕竟股票代表的是上市公司所有权的股份.拒绝赌博,真正作一个价值投资者.

[ Last edited by 豌豆公主 on 2005-1-13 at 17:07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13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得从源头上找:传统指标的原理究竟是什么?

再找:证券市场的运作规律是什么?

如果传统指标的原理,能够正确地对证券市场的运作规律进行分析,那么它就可以代替人工,来作为一个直观快捷的工具使用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13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一、指标的性质:
技术指标建立的基础是概率,或者说,成熟的指标是建立在大概率事件之上的。它表示股市趋势发展的一种大的可能,而非必然



这句话不太准确,会用指标的人是只看曲线,不信概率。概率只是叫你关注,并不是叫你参与。咱就说RSI他叫相对强弱指标。强了可以更强,弱了可以更弱,他的摆动曲线不同于K线,我就只看他的曲线,我的参与是踩它的峰点,谷点与K线的对应关系。
指标的定义其实按字意来解释就很好:指,指示。标,标记。它仅仅是一个指示标记。有些“高手”学了两年K线语言自以为可以不看指标了,其实有些指标与K线完全相同。多一条线看不是更好嘛。当然吃不透是用不好的。特别是买,卖点指示最好别用。

[ Last edited by 低能 on 2004-8-13 at 21:19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13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资金层次的交易者,
现在已经开始学习者如何离开浩如烟海的媒体咨询,
根据他们自己的独立技术分析工具来作出买卖的决定,
并且这群人,到目前的今日,在不断的日益增加着,
其特性,体现出体力独行、未受到过专业训练、
缺乏经验的指标派的人士,也可以成为变异的技术派,
从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市场的波动,起码是日间的波动。
不时、不间断的或者扩大着这种意识形态中的严重问题的蔓延。
但是,事情的真相绝然暴露出来是:
出生牛犊式的投资者,并不代表着根本性上的独立。


[ Last edited by 雅铭 on 2004-8-13 at 13:46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9-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13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真炮手 at 2004-8-13 12:00 PM:
这个得从源头上找:传统指标的原理究竟是什么?

再找:证券市场的运作规律是什么?

如果传统指标的原理,能够正确地对证券市场的运作规律进行分析,那么它就可以代替人工,来作为一个直观快捷的工具使用了.

真炮手提出很有意义的两点,也加入到讨论之中。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13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雅铭 at 2004-8-13 01:44 PM:
不同资金层次的交易者,
现在已经开始学习者如何离开浩如烟海的媒体咨询,
根据他们自己的独立技术分析工具来作出买卖的决定,
并且这群人,到目前的今日,在不断的日益增加着,
其特性,体现出体力独行、未受到过专业训练、
缺乏经验的指标派的人士,也可以成为变异的技术派,
从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市场的波动,起码是日间的波动。
不时、不间断的或者扩大着这种意识形态中的严重问题的蔓延。
但是,事情的真相绝然暴露出来是:
出生牛犊式的投资者,并不代表着根本性上的独立。
...

雅总提出:不同资金层次的、不同技术根底的交易者,正在涌向运用独立的技术分析工具来作出买卖的决定,从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市场的波动。
但是初生牛犊式的投资者,并不代表着他们已具备根本性上的独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13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指标的杂感:
1,很多指标对单边市会失灵,指标有其局限性.
2,我们往往将指标视为万能的,其实,指标也应各有各的特长 用处;如抓蚊子用电蚊拍,打苍蝇用苍蝇拍,除蟑螂用蟑螂药等.
3,指标通常有延时性,这和数据有关.
4,做自己的指标时,要考虑不同类别的组合在一起,可相互弥补部分缺陷.
5,指标中 价和量如组合在一起,要考虑量的因素,量更易作假.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3-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13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dxzcjkcq at 2004-8-13 02:48 PM:
我对指标的杂感:
1,很多指标对单边市会失灵,指标有其局限性.
2,我们往往将指标视为万能的,其实,指标也应各有各的特长 用处;如抓蚊子用电蚊拍,打苍蝇用苍蝇拍,除蟑螂用蟑螂药等.
3,指标通常有延时性,这和数据有关.
4,做自己的指标时,要考虑不同类别的组合在一起,可相互弥补部分缺陷.
5,指标中 价和量如组合在一起,要考虑量的因素,量更易作假.
...

上述问题提醒我们:我们所运用的指标,应熟悉它的原理、构成、适用范围,也要考虑数据的滞后性、量的虚伪性。根据指标的适用范围、优点和不足、组合成互补的指标组,起到扬长补短,增加可靠性的作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13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指标中,基本具备“变量‘的概念。而任何股软,为了争取卖出份额,也相应的改造其,使之看起来更加实用,直至上导致不伦不类。更何况有些朋友,也非常热衷于指标的自己设定(有些股软提供这种平台,并且赋予一个非常完美的概念。)某种程度上造成原先的一致性的坍塌,交力分散。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9-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13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雅总的话,使我回想起一位朋友曾经说过的话,这确实 是一件值得重视,但又无可奈何的事:

“2001年之前,我曾经非常关心过,98年那时我有一个朋友的公司买过一套非常牛的软件(不是龙虎榜,是当时允许销售的),牛的就是他的数据,其实软件做的非常垃圾,不仅界面难看,而且非法操作不断。

对于一只5000千万流通盘的股票,300万成交量的时候,每分钟竟然有100笔成交,而且,回报和报点台一样准,那次以后我开始认真搜集交易所的信息,包括硬件软件......也是那一年,我发现成交之中,原来有这么多奥秘,原来有这么多的猫腻,今天我们看到用分析家提取大单和作19强弱的朋友,我真想说一句,没有用,太辛苦。
这套软件是非常昂贵的,光一张光盘,就30万,不划价啦,硬件接收设备更是天价,结果是一周写坏了一块硬盘,两周写满了一块硬盘,结果那家老董急了,下令弃用,换成那种DOS版的支持25台的乾隆的图文版!他也许不知道,换一个人用,也许就是现在的中国首富了。
这套软件,后来XX不让卖了,呵呵。再后来,交易所发布的比这些远远逊色的数据,都消失了,还有些,原来每周变成每月,每季度变成每年,还故意推迟你几十天才能看到...其实,这个股市,就是叫一些人对你、对我产生比较优势的,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清楚。”

[ Last edited by 豌豆公主 on 2004-8-13 at 16:01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94 天

结构深研究

发表于 2004-8-13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一个现象,
在日线中,突然放量的这种突发性行为造成的对指标的变动,怎么理解?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13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jjhs at 2004-8-13 04:41 PM:
请教一个现象,
在日线中,突然放量的这种突发性行为造成的对指标的变动,怎么理解?

这个问题不大好回答,环境与自身条件的不同,甚至会有截获然不同的答案,请你给出条件。


你的头衔还是第一次看到,这里权且算是一次迟到的祝贺吧。

[ Last edited by 豌豆公主 on 2004-8-13 at 17:01 ]
花.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14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位朋友说:

简单的技术指标和单纯的基本面“指标”不能够作为操作判断的仅有条件。

    最近的行情,有很多这方面的问题值得思考,值得回味,值得吸取教训。比如有一些股票,走势很好看,但是你跟进之后,还没有真正地赚钱,就忽然反目,让你摸不着头脑。其实,技术指标和基本面“指标”在这个时候所起的作用是有的,但是那反映的只是个股的“小环境”,有时候根本敌不过它的“大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比如一个人1米7的个头,高不高?不高,甚至有些寒酸。但是,当他周围的人个头都在1米6、1米5的时候,他就会显得高,别人对他的看法就会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14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回再慢慢看。

什么方法永远灵?处处灵?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14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指标非万能,传统更好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9-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14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分析的要素主要的是时间、价格、成交量,指标无论怎样写、怎样编,都不能脱离上面三个要素。
    我常说的一句话是:学懂技术分析,跳出技术分析。
    技术分析是我们研判股市工具,要在股市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学好技术分析。技术分析是艺术,而非科学。如果单纯地将技术分析作为科学去运用,就会出现“失灵”的问题。为什么?钻进了主力的圈套。如果不能看清技术分析背后的实质,就难以在股市中立于不败之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3-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14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天阳行者 at 2004-8-14 14:09:
公主把这个帖子移到这里,那就这里回吧,呵呵,本来还想到你原贴回呢。

      指标?指标!还是指标?

      其一:指标的“色彩”

      生活中五彩缤纷,各种俊丑一一体现在观者心中。有没有“美女与帅哥”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换一个问法,即这些“美女和帅哥”们会得到所有的人认同吗?答案也是肯定的,不会!。

     举个例子,一个多面体,和一个球体。会因为“观”者的角度不同,多面体呈现在人们中心的“面貌”也不同。对这些“片面”面貌能体现多面体本身的真实吗?其“片面”的好坏角度能替代整体的本质吗?那么球形体呢,无论你站在何种角度,你看到的都是一个“圆”,即使这个“片面”的圆与那个“片面”的圆不同,即使你站的角度不同。而答案都将是一个“圆”。

      试问,在这种情况下或者这种认识、思想主宰下,如何定论“指标”的定义呢?或者评价指标的“忧劣”呢?显然用上述的角度是不可以体现其真实性的,因此“准和不准”都正常。因为这个时候连指标的真实含义都看不清,随波逐流罢了。对错有意义吗?

      角度带来色彩,色彩带来喜好,喜好而出评价。可惜,由开始就是错的,结果自然就是错的。

      其二:指标的“还原”

      在一个市场,在原始状态,只有价格、成交筹码量或者持仓合约的初始结构。而后一切的统计,也都是建立在价格成本和筹码成交量这两大类的基础上。并进一步引入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配合体现自然趋势,这也是为了更好的“还原”其市场的真实,即自然规律下的变化。

      也就是说,现在我们用的大多数“指标”,从与市场关系来说,是“二手”货。是量价时空的二度反映,是个体股票运作的细节描述。是“滞后”市场本身变化的。

      因此,想看看到指标的“真实”,就要还原市场的本来,尽量使用最接近本质性的条件,少用变量以后的辅助条件。而从在方法上不去出现偏差。

      往往最原始的,其实最接近本质的。
   
      其三:形式这“东东”

      之所以用形式,是想尽量扩大思维的宽度,减少人为角度的片面。

      现实有个特点,就是“因为——所以”的逻辑关系,或者说形式的特点。假设要对一个股票或者人进行一种预测,或者分析当下的状态和适时的盘口,其“形式”的依据是必须现有“一”,后才有“二”。转换到我们的眼睛思维,就成了“看到——想到”的关系。

      这种发生的现象和过程,决定了“形式”某些不足性和滞后性,以及不确定性。

      其四:“本质”是什么

      1)这个世界从属性上来划分,只有两种:阴阳。好与坏,善与恶,高与低,男与女都是这样的划分。

      2)因为形式本身的现象决定了其延续性和能量性,也即其趋势性。这是形式的本质。

      3)但形式而言,任何的“角度之点”都不足以反映整体,而单一的整体也将不会出现在“形式之下”。意思实说,整体他本身是存在的,但他不会同时即展现阴面和阳面,我们的眼睛也不会同时看到正面和背面。

      其五:解决之道,生命的本质

      自己是看不到自己的,对大多数一般人而言;

      如果你能看到了自己,那你一定是个“智者”。

      因为“我”是看不到的,“我”在我们自己的心里。

      如果你说我不用上面的道理也能看到,呵呵,那说明你聪明。不过镜子里的那个“自我”,不是现在这里说的“我之真实”。

      不管我们做什么事情,面对任何问题。都将如此的话,那么一切都会出现另外一番天地。这一切的重要是在于探索“我心”。外在的形式只是一个“助因”。

      抛却了此“道”去谈论任何的东西,都将陷入“无限”的数字组合当中。死也不会明白真实的答案。有一点可以知道的是,肯定是“累”死的!

      我们说我“看到了”,一个苹果,一台电脑,一种图形。不错,这是现实。这是基础,这是第一反映,这是器官的健康表现。接下来问问自己,苹果放在那,我心也在那吗?苹果是在那,心中的那个“苹果”也在那吗?

      想想,在想想。。。。。。

      如果不在,那那个“苹果”是什么?“图形”是什么?平时我们认定的那个“我”又是什么?慢慢的,心将不在被物质形式所侵占,心将还原“心”的本来真实。

      思索,过程,结果。。。。。。
   
      指标还是那个指标,物还是那个物。只不过“心”变了。“你”也变了,在去看指标,看物质,看形式,就会发现哪些更接近“趋势要表达的真实,哪些更体现了趋势本身,哪些是人为的拐点。。。。。。”

      慢慢的,慢慢的。不光股市,生活,生命,宇宙的大门都将为你开启。那是一片广阔的世界!
   
      就事论事。本贴仅描述了一点道理和方法。远远不能体现全部。所以读者莫要被“眼前”所执著,被此贴所“迷惑”。说过了,也就放下了。别人的东西,我们拿不走;我们的东西,别人也没办法去拿。一切,都在我们的心中。
论述十分精彩,分割出去,单独成篇。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3-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14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们大都想通过指标,找出战胜股市的万能的良药。
我认为指标不是万能的,
对于有志于献身股市成为赢家的投机者,
没有必要将工夫下在指标上,
而应该多通过股票基本的数据反应出的主力意图,
去进行操作。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3-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14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知行合一 at 2004-8-14 02:47 PM:
论述十分精彩,分割出去,单独成篇。


谢谢知总。天阳行者的回帖是不错。

[ Last edited by 豌豆公主 on 2004-8-14 at 17:35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3 09:30 , Processed in 0.046990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