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3-12-25
|
|

楼主 |
发表于 2004-4-2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抓住"瓶颈"和"消费"---2004年春季行业投资策略
我们将继续沿着一贯的线索去寻找价值。一是寻找持续稀缺的产业,具体来说就是存在着持续供给瓶颈的上游产业;二是寻找由消费升级所带来的需求持续增长的行业。另外,我们注意到价格上涨正在逐渐地从上游向中、下游传导,这些行业出现回暖。
在上游大宗原材料和能源领域,我们继续看好钢铁、电力、煤炭行业。
在消费升级所带动的领域,我们主要看好轿车行业,同时也看好食品饮料、消费电子行业中的一些行业地位稳固、估值比率较低的公司。较为看好房地产行业。
在电子科技行业、工程机械、机械行业、造纸行业、医药行业中,仍然存在着一批需求增长旺盛、竞争地位稳固、价格开始回暖、估值比率富有吸引力的公司。
一、持续的供给瓶颈
中国经济目前最突出的特点是上游的大宗原材料(例如钢铁、有色金属、石化等)以及能源供不应求。这些行业或是受资源的限制(例如有色金属、煤炭),或是属于资金密集型,建设周期漫长(例如石化、电力),因此存在着十分明显的供给瓶颈。有关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铁矿石36%依靠进口;生产电解铝所需的氧化铝50%依赖进口;铜消费量的60%需要依靠进口铜精矿、废铜加工。同时,中国也已经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原油进口国。
1、 供求紧张的格局仍将持续
由于上述产业大多数都属于典型的周期性产业,因此关于其盈利是否即将见顶的担心总是不绝于耳。特别是中央银行已经明确要压缩2004年的贷款增长,这将影响上述行业未来的需求。同时,发改委也明确认定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投资过热,这更加重了人们的担心。我们在上一份策略报告("把握新一轮经济周期的行业脉搏)已经阐明,在消费升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世界工厂"三大增长动力的推动下,中国经济自2001年开始已经进入了一个中长期的景气周期,由于供给瓶颈的存在,上述行业在未来2-3年内供需紧张的局面将难以扭转。
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预期并不能使大宗原材料的价格趋势逆转,这些产品的价格主要还是供求因素造成的,另一方面,由于美国巨大的"双赤字",美元的弱势趋势仍可能持续。
2、 2004年的形势渐趋明朗
进入2004年以来,随着有色金属(主要指铜和氧化铝)、石化、钢铁等行业的持续提价,这些行业2004年的形势也渐趋明朗。上述产品2004年的均价将肯定会超过上一年,这将消化成本上升的因素,继续推动公司盈利的增长。我们认为上述行业2004年的盈利将会好于预期,其盈利将不仅不会见顶,反而会明显好于2003年。
3、 行业选择
继续看好钢铁、电力、煤炭,钢铁行业由于最近的提价和铁矿石合同的签订而稳定了未来的盈利预期,电力则极有进一步提价的可能,而煤炭供求形势紧张,国际市场价格大幅提高。较为看好石化、有色金属行业,其价格在达到近10年来的高点且美元出现小幅反弹后,短期价格走势不明朗。
●钢铁行业
世界性的钢材供不应求,导致全球钢价不断上升。国内铁矿石价格上涨70%,将影响钢材生产成本上升22%,但钢材价格上涨绝对额超过包括铁矿石、焦炭等原料涨价额,企业利润将继续增加。政策性和原燃料紧缺的双重制约将限制国内产能的大幅增长。钢铁重点上市公司业绩将大大超过预期,特钢行业呈现复苏迹象。
看好:马钢股份、鞍钢新轧、宝钢股份、安阳钢铁
●电力行业
尽管行业投资大幅增加、供给能力提升仍落后于需求增速,电力供求矛盾将进一步加剧,经济发达地区缺电形势将进一步恶化;行业上游煤炭价格有一定增长,同时电力销售价格有进一步上涨的趋势,整体利润率水平稳中有升;行业政策保持宽松和务实,电力体制改革缓慢推进;上市公司获取资产注入动作将加快,再融资并未提速。
看好:长江电力、华能国际、国电电力、国投电力、深能源A
●煤炭行业
据规划,至2005年,火电的装机容量比重和发电量比重仍然居较高水平,分别为69.4%和79.4%。2002年电煤占煤炭消费总量的51%,未来三年仍将提高。钢铁、化工、建材等未来用煤需求增速会略有回落,但仍会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同时由于石油价格高企、美元贬值、运力上涨等因素,煤炭价格仍有上涨的动力。未来三年利润率水平有提高的可能。另外,煤炭行业已经开始了行业的整合与集中,大型的新型煤炭企业,将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看好:西山煤电、兖州煤业、国阳新能
●石油、石化行业
对于石油化工子行业而言,国内外经济复苏带动产品需求上扬,供需趋紧,石化产品连续大幅度上涨,供需进一步趋紧的势头两年内还难以改观。对于石油产品销售子行业而言,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垄断成品油销售市场,地方企业暂难有作为。对于石油加工和炼制子行业而言,全球炼油毛利有上升趋势。但公司业绩基数小,股票定价仍偏高。对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子行业而言,全球原油价格已经处于高位,再大涨可能性很低,产能产量增速极有限,但公司定价仍处市场中低水平。
看好:扬子石化、齐鲁石化、中国石化
●有色金属行业
铜:2003年精铜供应出现近35万吨缺口,2004年预计将出现近50万吨的缺口。全球铜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库存持续下降、铜精矿原料供应吃紧料将继续推高铜价。行业内企业产能扩张提升企业未来业绩。
氧化铝:2005年之间氧化铝供应紧缺局面无法得到有效改善,电解铝价格的攀升将支撑氧化铝价格,未来仍有上涨可能。
黄金、贵金属:消费的增长、产出量滞后增长、未来美元疲软将支撑黄金类产品价格继续走高。
铅锌:尽管产品价格由于供求关系将出现上涨,但是业内企业盈利增长有限。
镍 :由于多数公司所处产业链均在中下游,因此镍价上涨将提升生产成本。
钛 :未来应用领域的快速扩张将为企业带来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电解铝: 尽管电解铝价格将出现上涨态势,但是行业仍然面临较为严峻的经营形势。
看好:山东铝业、铜都铜业、江西铜业
二、消费的升级
我们注意到了近来海内外众多的关于"转向消费品投资"的言论。消费是最终的需求,更具有持续性,同时,由于本次景气周期正在达到阶段性高点,价格正在向消费领域传导,更具有持续性的消费品理应获得更多的关注。但是我们不同意完全的"弃投资而取消费"的倾向,中国经济增长的源头并不完全取决于消费(除了消费以外,还有"城镇化"和"世界工厂"),有良好盈利前景的产业也不仅限于消费品。
在消费升级的主题中,我们主要看好轿车行业,同时也看好食品饮料、消费电子行业中一些行业地位稳固、估值比率较低的公司。较为看好房地产行业,该行业企业间差异性较大,且有较多公司管治方面的问题。
●轿车行业
轿车是消费升级主题中首选的产品。尽管需求旺盛,但供给增长的速度也很快。产品结构以及与国际巨头稳定的合作关系是决定企业发展的关键。在剔除消费税、增值税等因素之后,国内轿车的价格与国际市场的差距并没有直观上显示的那么大,且国内企业仍有随规模提升而成本下降的潜力,因此取消汽车进口配额以及其他保护措施的逐步取消对国内企业来说仍是可以消化的。
看好:*ST夏利、上海汽车、一汽轿车
●食品、饮料行业
茅台和五粮液已经于2003年底实施了提价,茅台的提价幅度为12-13%,五粮液为20%以上。这两家企业已经开始在一个合适的时机兑现其特许权的价值。啤酒、乳品等领域的其他强势品牌也很可能通过提价或调整产品结构来提高盈利能力,我们正在密切跟踪该方面的进展。
看好:贵州茅台、五粮液
●消费电子行业
我们尚未看到本行业有需求提升的迹象。彩电销量的增幅在2003年达到20%多,这主要是出口激增造成的,但今年出口增速将明显放缓。在消费电子行业,我们看重的主要是良好的行业地位和较低的估值水平。
看好:夏新电子、格力电器、安彩高科、彩虹股份
●房地产行业
需求旺盛,且由于地产价值的提高,一些企业的重置成本已经大大提高。规模、品牌、土地储备以及公司管治水平是评价业内企业投资价值的关键。
看好:万科A、招商局A、深宝恒A、深长城A
三、其他有吸引力的行业
●科技、电子行业
半导体行业的需求出现了整体的好转。而其他的科技领域,则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以及新投资项目的效果。
看好:中兴通讯、深天马A、长电科技、华微电子
●工程机械、机械行业
工程机械行业,特别是挖掘机械、路面机械、混凝土机械需求增长很快,企业盈利仍将快速提升。在港口运输机械方面,振华港机和中集集团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份额领先的企业。
看好:三一重工、常林股份、中联重科、振华港机、中集集团
●造纸行业
铜板纸的价格已经开始提升,可以基本抵消纸浆涨价的因素。行业龙头华泰和晨鸣的产能在未来两年将快速扩张。
看好:晨鸣纸业、华泰股份
●化工行业
预计化工市场继续繁荣,在下游行业的拉动下需求增长仍将保持旺盛,行业内不乏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真正依靠核心竞争力发展的优秀企业。
看好:烟台万华、盐湖钾肥、浙江龙盛、风神股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