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sqydx 于 2023-9-13 14:34 编辑
不好意思,我表达的有点不清楚,可能是我对缠师理论的门还没找到。说下我的理解,请您指导!由于目前资金量较小,想比较快的积累资金,也由于个人时间精力的问题,所以选择了单一的期货品种和30F的操作级别,目前是想先做好一笔的利润,后面等缠论技术水平及心理更成熟了,再考虑扩大为一段的利润。 我的整体思路是这样的(按做多为例):1、首先是按同向下的30F一笔跟一笔相比较的,算比盘背吧;2、我理解的第一类买点分两种情况:一是30F本级底盘背,即价格创新低后,本级MACD黄白线没有跟着创新低,亦或红绿柱面积变小了;其中两笔之间MACD黄白线要回抽0轴附近,即使没有到0轴,最起码黄白线要有回抽的形态并且红绿柱要经过绿-红-绿变换。这个时候如果30F本级的形成了底分型,就在分型完成处入场做多;二是30F本级从MCAD看没有底盘背,但次级5F或1F出现底盘背,并最终形成了本级30F底分型,则入场做多,如果没有形成本级的底分型则不入场;3、我理解的第二类买点是价格回落不创新低,MACD黄白线向上穿越0轴之后再回抽0轴,期间红绿柱最好也变换一次,这个时候如果有5F或1F底盘背,则在底分型形成时入场或多单加仓。4、我理解的第三类买点, 价格回落至前面震荡箱体上边沿(准确的应该是中枢,但是我对中枢的划分水平很差,所以用了其他技术理解的震荡箱体),如果出现5F或1F底盘背,则在底分型形成后入场或加仓。所有的情况都是把止损放在底分型的最低价格下。 我目前实操中遇到的难点是:(1)是由我理解中的第一类买点中的第二种情况造成的,因为1F的底盘背很频繁,5F底盘背也比较多,但这其中只有少数能最终形成30F底分型,这就造成了盘中要不停的查看1F、5F图,整个交易过程紧张兮兮的;(2)稳定性差,由于我的入场做多的条件之一是底分型的形成,可是盘中经常会由于价格的波动从而形成类似顶分型(对应的1F\5F有时候有盘背、有时候没有),可能多单刚入场,下一个30F的K线就形成了一个类似顶分型,这样就要反手或平仓了(不操作的话,价格有时候也会真的跌下来),可能过了一两个K线又形成类底分型了,又得反手,这样来回的折腾,频繁交易,就类似禅师说的底分型下还有底或顶分型上还有顶,那第一个底或顶就不是正在的底或顶,可是怎么当下判断这个底或顶是最后一个呢?(3)根据我目前水平的判断,会出现1F或5F盘背之后还盘背的情况,甚至第三、第四个盘背,有时候第一个1F/5F盘背就能形成30F的底分型,之后又破坏掉,再形成,再破坏掉,跟上面(2)的情况有点类似,这个时候可能之前的利润就被磨损光了,甚至亏损(因为我是在底分型形成后才入场)。(4)不太理解和运用禅师说的区间套,我在缠论中理解的区间套是这样的,就是本级进入背驰段后,在次级别寻找背驰段,再在次次级别寻找背驰段,这样循环直到最后一根K线;以我的操作为例,就是30F进入盘背段,寻找5F的盘背段,然后在1F图上找到最后的那根K线。可是实操中遇到了困难,由于按笔操作,首先盘背段不好判断(缠论中应该是背驰段),因为红绿柱有可能是高高低低,不一定就是逐次升高后再逐次降低,所以比较难提前估算红绿柱面积,这样就不好判断盘背段,即使按目前出现最高的去估算,找到了1F的那个K线,然后入场或反手了,下一分钟可能红绿柱就又变了;所以我没办法利用这个区间套去精确定位,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理解的不对,所以就选择了30F底分型形成后再入场。(5)利润不多,毕竟是在30F底分型形成后才入场,止盈也是顶分型形成后才出场,所以中间利润比较少。(6)有时候30F、5F、1F均没有相应盘背,也就是没有入场点,即使认为是第三类买点,但由于内部无盘背,所以也不敢进场。(7)资金管理方面,目前是按笔操作,都是一次性建仓,不知道怎么做资金管理。 以上就是我的整体思路,麻烦您给指导下,是不是方向是错的?该怎么改进完善?还有就是如果想改为按一段操作,应该怎么办?非常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