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沧海人

[大盘交流] 随笔2016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814 天

发表于 2016-1-21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6124向上的一腿不会孤立存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5-9-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人 于 2016-1-25 13:32 编辑

港币港股暂时回稳,后面还会有压力,因为欧美日股市还会有二次下跌,但届时港币港股将会有效化解压力。

本轮波动根源在联系汇率制度。在人民币兑美元固定汇率条件下,联系汇率制度简单省事有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后,联系汇率制度大部分失效,故而当人民币兑美元贬值时,港币与港股遭受抛售压力。

惟有港币自由浮动,根据客观经济现实去联系人民币、美元等等一揽子货币,才能化解困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人 于 2016-1-25 13:07 编辑

耶伦女士原本想,加息后可以巩固美元地位,加速资金回流美国,以促进美国的经济与就业增长。这样,资金面与基本面较弱的经济体将遭遇困难,容易引发本币大幅贬值,如阿根廷,这样的例子如果多起来就会强化美元强势与资金回流美国的预期,形成对美国有利而对美国以外不利的所谓“良性循环”。这是耶伦和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决定加息的初衷。

遗憾的是,耶伦女士效法格林斯潘损人利己的时候,忘记了美国经济基本面这一重大条件,如今美国经济大病未愈的基本面与格林斯潘时代稳固而强劲的经济基本面早已不可同日而语。结果可想而知:加息固然打击了非美国,但对美国的打击至少同样巨大:股市与大宗商品价格暴跌进一步弱化了本来就极为虚弱的美国经济,让人不由担心:通缩会否卷土重来?美国经济会否陷入“二次衰退”?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宗商品暴跌中国却成大赢家 一年“分红”4600亿美元
2016年01月25日 10:50
来源:凤凰国际



在今年的达沃斯论坛上,华尔街精英们表现出对全球经济的无限担忧。

对于全球股市近期表露出来的“熊态”,瑞银集团董事会主席Axe Weber指出,美联储与欧洲央行货币政策分化是造成国际市场不稳的源头。摩根大通的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也在论坛上表示,低油价对严重依赖石油出口的国家而言冲击是致命的。全球咨询公司IHS首席经济学家Nariman Behravesh最担心的问题是全球油价跌跌不休,这已经导致美国金融市场开年就出现波动。

政商界的顶级大佬不仅对油价、大宗商品忧心忡忡,也对中国的经济前景表示关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主席拉加德在分论坛“中国经济走向何方”座谈会上发言指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担心还未超过临界点,“一定程度的股市动荡并不构成问题,因为这与给市场更大空间的原则相一致。”

有意思的是,大宗商品“崩溃式”暴跌中,有一个最大赢家--中国,每年从大宗商品暴跌中节省了4600亿美元。彭博分析报道称中国成大宗商品暴跌最大赢家。可以说是中国——因为自身经济增长率放缓,中国通常被认为是导致了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罪魁祸首”。

据高盛集团前亚洲副主席Kenneth Courtis称,大宗商品价格暴跌给中国一年省下了4,600亿美元。其中约3,200亿美元来自油价的下跌,剩余的来自其他能源、金属、煤炭和农产品[2.35% 资金 研报]价格的下跌。“中国是大宗商品价格暴跌的最大赢家,”现任Starfort Holdings董事长的Courtis说。“这笔意外之财有很大一部分正在转移到中国民众口袋里。”个中好处正在传导至经济的方方面面,从家庭取暖和汽油价格到工厂原材料成本,各种价格都因此下降或企稳。这同时也在提振中国调整经济增长模式的努力,即摆脱对重工业和投资的依赖,向消费和服务业转型。

“这表现为居民价格通胀居低、家庭购买能力增强,”牛津经济研究院驻香港的亚洲经济主管高路易称。“要不是大宗商品价格这么低,中国的制造企业的盈利状况会更加糟糕。”高路易曾是世界银行驻华经济学家。



物价涨势趋缓

中国商务部本月曾表示,中国去年在石油、大豆和天然气等10种大宗商品上合计节省了1,880亿美元的进口成本。商务部发言人称,这大幅降低了国内企业生产成本,改善了效益。通过帮助抑制通胀,大宗商品价格滑坡也给了中国决策者更大的空间,来放松货币政策以支持经济增长;中国2015的经济增长率已经放缓至25年来最低水平。进口费用的减少,也促使中国去年的贸易顺差飙升至5,945亿美元,进而帮助缓和了令人民币汇率承压的资本外流。

中国正在把握当前的低价时机,随着石油的年均价跌至逾十年低点,刺激了收储行动并提振了中国地方炼厂的需求,中国去年进口原油规模创下纪录。中国去年的铁矿石、大豆和铜精矿进口也创下纪录。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人 于 2016-1-25 13:34 编辑

有人一见到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就吓坏了,如上专业的经济分析则给出一副真实的图景: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对大宗商品净进口规模很大的中国而言,净收益不仅为正值,而且净收益规模是相当大的,尽管造成了可以理解的结构性问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行云流水话投资

发表于 2016-1-25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海人 发表于 2016-1-25 13:28
有人一见到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就吓坏了,如上专业的经济分析则给出一副真实的图景: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对大宗商 ...

我理解这就是经济的自我修正机制

本来这个10年的大宗商品牛市就基本上由中国以投资导向的增长支撑,那么目前中国的转型自然也就反映到了大宗商品价格的暴跌上,
反过来也能缓解国内转型的阵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8-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人 于 2016-1-25 21:47 编辑
wallfriend 发表于 2016-1-25 21:08
我理解这就是经济的自我修正机制

本来这个10年的大宗商品牛市就基本上由中国以投资导向的增长支撑,那 ...

是的。

全球大宗商品10牛市的基础在于中国15年的楼市牛市。到2014年下半年,经过长达15年的持续大规模房地产开发建设,中国不仅补足1949年-1999年长达五十年“只生孩子、少盖房子”的巨大“历史欠账”,而且在偿还了工业化城镇化伴生的楼市需求“新帐”之后,还绰绰有余。总体而言,中国房子盖多了,已经进入痛苦的去库存阶段。而且,即使去库存阶段完成后,中国每年的新房建设将回归常态,那十五年的暴涨将一去不复返了。

放眼望去,未来十年,全球新生楼市与基建需求难以弥补中国新房建设规模回归常态留下的巨大差额,故而,此间大宗商品价格将不可能重新演绎那十年的牛市风采。




补充内容 (2016-1-27 13:36):
正如中国重化工行业不可能演绎那十五年的强劲增长一样!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人 于 2016-1-27 13:33 编辑

沪指、沪深300和深成指用一个倒置的abc穿头破脚,预示着:简化的B浪并非天方夜谭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行云流水话投资

发表于 2016-1-27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海人 发表于 2016-1-27 13:31
沪指、沪深300和深成指用一个倒置的abc穿头破脚,预示着:简化的B浪并非天方夜谭

您意思是从15年9月至今是一个穿头破脚的平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8-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6-1-28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人 于 2016-1-28 11:27 编辑

是的。当然,B浪复杂的可能性是不能排除的。
B浪究竟简单还是复杂,随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16-1-28 11: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是C浪中何来B浪,c浪是5波结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5-9-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6-1-28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C浪是我眼中倒置abc的c浪。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6-1-28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美联储做了年内第一个决定 只字未提中国(全文)

2016年01月28日 03:43
来源:凤凰国际iMarkets








3116人参与 96评论


新闻配图

美联储本周做出年内第一个货币政策决定:维持利率不变。

虽然早前市场便普遍预计美联储将维持利率不变,但投资者密切政策声明的细节,从中观察近期围绕中国经济和油价下跌的担忧是否影响了美联储对美国经济状况的评估。

近期美元走强超前于美联储加息计划,令美联储试图在几乎不对经济造成任何不利影响的情况下缓慢加息的努力变得困难。不过在此次声明中,美联储依然预期能源价格下滑和美元走强只是暂时性的,通胀在中期内将上扬。

令市场大感意外的是,此次美联储利率决议只字未提中国,中国股市、人民币汇率近期大幅波动备受全球投资者瞩目。

这份声明表明,若市场动荡和全球增长放缓的局面持续下去或者进一步恶化,则美联储可能会改变今年继续加息的计划,但官员们尚未准备好暂停加息。

在去年12月份的会议上,美联储进来了九年来的首次加息。美联储去年12月计划今年将加息四次,每次加息0.25个百分点。投资者和交易员则认为实际加息次数会少得多。如果美联储按计划加息,到今年年底利率将升至1.375%;而期货市场走势显示,预期到今年12月利率将为0.605%,这意味著美联储只会加息一次,甚至这一次都不确定。

美联储主席耶伦(Janet Yellen)现在日程繁忙,她将于2月到国会作证,3月15-16日参加重要的政策会议。央行官员届时将权衡是否再次上调基准利率。

以下是美联储1月26-27日货币政策会议后发布的声明全文: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自12月会议以来获得的信息显示,尽管去年年底经济成长放缓,但就业市场状况进一步改善。近几个月家庭支出和企业固定投资一直处于温和增长,楼市出现进一步改善,但净出口疲弱,库存投资放缓。近期包括就业强劲增长在内的一系列就业市场指标显示就业资源利用不足的情况进一步减轻。通胀仍在委员会的2%较长期目标水准之下,部分是因能源价格下跌以及非能源产品进口价格降低。基于市场的通胀补偿指标进一步下滑,一些调查显示近几个月较长期通胀预期基本上变动不大。

委员会将依照法定的目标,寻求促进就业最大化和物价稳定。委员会目前预计,随着逐步调整货币政策立场,经济活动将继续温和扩张,就业市场指标将继续增强。预计短期内通胀仍保持低位,部分因能源价格进一步下滑,但预计将在中期升至2%,因能源和进口价格下挫的暂时性影响消退及就业市场进一步增强。委员会将继续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并评估对就业市场和通胀的影响,以及经济前景风险是否平衡。

鉴于经济前景,委员会决定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0.25-0.5%。货币政策立场将保持宽松,因此会支持就业市场状况进一步改善及通胀回升至2%。在决定未来调整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的时机和规模时,委员会将评估向就业最大化以及2%通胀目标相关的经济状况的已实现和预期的进展。评估将考量广泛的信息,包括就业市场状况数据、通胀压力和通胀预期指标,以及金融市场发展读数和国际情势发展。鉴于目前通胀仍未达到2%目标,委员会将密切监控向通胀目标取得的实际和预期的进展。委员会预计,经济未来的发展只能为逐步上调联邦基金利率提供理据;联邦基金利率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会维持在低于预计在较长期内保持的水准。不过,联邦基金利率实际路径将取决于未来数据展现的经济前景。

委员会维持把所持机构债和机构MBS回笼本金再投资到机构MBS的现有政策,以及通过标购继续延长所持公债年期。委员会预计在开展将联邦基金利率水准正常化一段时间内仍会这么做。委员会透过这一政策持有庞大的较长期证券仓位应会有助于维持宽松的金融市场状况。

投票赞成美联储货币政策决议的FOMC委员包括:美联储主席耶伦、副主席杜德利、理事布雷纳德、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理事费舍尔、堪萨斯城联储主席乔治、克利夫兰联储主席梅斯特、理事鲍威尔、波士顿联储主席、理事塔鲁洛。

英文原版Release Date: January 27, 2016
For release at 2:00 p.m. EST
Information received since the 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met in December suggests that labor market conditions improved further even as economic growth slowed late last year. Household spending and business fixed investment have been increasing at moderate rates in recent months, and the housing sector has improved further; however, net exports have been soft and inventory investment slowed. A range of recent labor market indicators, including strong job gains, points to some additional decline in underutilization of labor resources. Inflation has continued to run below the Committee's 2 percent longer-run objective, partly reflecting declines in energy prices and in prices of non-energy imports. Market-based measures of inflation compensation declined further; survey-based measures of longer-term inflation expectations are little changed, on balance, in recent months.
Consistent with its statutory mandate, the Committee seeks to foster maximum employment and price stability. The Committee currently expects that, with gradual adjustments in the stance of monetary policy, economic activity will expand at a moderate pace and labor market indicators will continue to strengthen. Inflation is expected to remain low in the near term, in part because of the further declines in energy prices, but to rise to 2 percent over the medium term as the transitory effects of declines in energy and import prices dissipate and the labor market strengthens further. The Committee is closely monitoring global economic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s and is assessing their implications for the labor market and inflation, and for the balance of risks to the outlook.
Given the economic outlook, the Committee decided to maintain the target range for the federal funds rate at 1/4 to 1/2 percent. The stance of monetary policy remains accommodative, thereby supporting further improvement in labor market conditions and a return to 2 percent inflation.
In determining the timing and size of future adjustments to the target range for the federal funds rate, the Committee will assess realized and expected economic conditions relative to its objectives of maximum employment and 2 percent inflation. This assessment will take into account a wide range of information, including measures of labor market conditions, indicators of inflation pressures and inflation expectations, and readings on financial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s. In light of the current shortfall of inflation from 2 percent, the Committee will carefully monitor actual and expected progress toward its inflation goal. The Committee expects that economic conditions will evolve in a manner that will warrant only gradual increases in the federal funds rate; the federal funds rate is likely to remain, for some time, below levels that are expected to prevail in the longer run. However, the actual path of the federal funds rate will depend on the economic outlook as informed by incoming data.

The Committee is maintaining its existing policy of reinvesting principal payments from its holdings of agency debt and agency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in agency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and of rolling over maturing Treasury securities at auction, and it anticipates doing so until normalization of the level of the federal funds rate is well under way. This policy, by keeping the Committee's holdings of longer-term securities at sizable levels, should help maintain accommodative financial conditions.
Voting for the FOMC monetary policy action were: Janet L. Yellen, Chair; William C. Dudley, Vice Chairman; Lael Brainard; James Bullard; Stanley Fischer; Esther L. George; Loretta J. Mester; Jerome H. Powell; Eric Rosengren; and Daniel K. Tarullo.
Implementation Note issued January 27, 2016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6-1-28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算是美联储就仓促加息的一个道歉声明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6-1-28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人先生,请问这个倒置C快走完了没???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3-1-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5 天

飞飞浪王波浪研究家园市场推演行云流水话投资

发表于 2016-1-28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认为 2638之后 也是从明天开始  依然是走个大B 反弹?
而不是新推的大三浪?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8-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6-1-28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拳阻击 发表于 2016-1-28 19:12
沧浪人先生,请问这个倒置C快走完了没???

尾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6-1-28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showeq357 发表于 2016-1-28 19:30
楼主认为 2638之后 也是从明天开始  依然是走个大B 反弹?
而不是新推的大三浪?

2850开始的B浪运行中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人 于 2016-1-29 20:32 编辑

形势比人强,美联储软了

美联储一软,美元就软了,原油就硬了
参与人数 1奖励 +18 热心 +9 时间 理由
包尔金 + 18 + 9 2016-1-29 20:42 我很赞同^_^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6-2-4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全文: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1007/22/8268174_504033522.shtml

重点关注其对工会权利、国有企业、信息自由传输等方面的规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2 02:49 , Processed in 0.037847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