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沧海人

[大盘交流] 随笔2016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6-2-4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序言
   
文莱达鲁萨兰国政府、智利共和国、新西兰和新加坡共和国(以下简称集体"方"或单独
称为"一方",除非上下文另有解释),决心:
   
加强特殊的链接的友谊和合作
   
放大通过贸易自由化和投资和鼓励进一步和更深入的合作,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内亚洲-
太平洋地区;缔约方之间的关系的框架
   
贡献向和谐发展和扩大世界贸易和催化剂提供更广泛的合作,在国际论坛;
   
创建扩大和安全市场的商品和服务在其领土;
   
避免扭曲的互惠贸易;
   
建立清除规则,他们的贸易;
   
确保一个可预测的商业框架,为企业规划和投资;
   
建立在他们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的马拉喀什协定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和其他多边和双边协定
和安排;
   
申明他们致力于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APEC)的目标和原则;
   
重申他们致力于亚太经合组织加强竞争和法规改革的原则,以保护和促进竞争的过程中
和设计的规定,尽量减少扭曲竞争;
   
要注意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依存和相辅相成的组成部分
和更紧密的经济伙伴关系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促进可持续发展;
   
加强他们在全球的市场;企业的竞争力
   
福斯特创意和创新,并促进保护知识产权鼓励贸易的货物和服务各方;
  
加强战略经济伙伴关系,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提高生活水平的
人民;
   
维护规定,以便实现国家政策目标;他们政府的权利
   
保留他们的灵活性,以保障公共福利;
   
加强他们合作在劳工和环境事项上的共同利益;
   
促进共同框架内的亚洲-太平洋地区,并申明致力于鼓励加入本协定的其他经济体;
   
已同意,如下所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6-2-4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史蒂芬·罗奇:中国经济虚惊一场
史蒂芬·罗奇
2016年02月03日


2016年伊始,中国经济崩溃论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但这样的恐慌过于夸张。中国股票和货币市场动荡是不能掉以轻心,但中国在实体经济的结构调整方面却继续取得令人鼓舞的进展。如今,中国正进入向新增长模式转型的关键阶段,经济再平衡的进展与金融改革的退步之间的错配,最终必须得到解决。但这并不意味着危机近在眼前。

中国有长期的中央计划经济经验,如今仍然擅长产业再造。2015年的趋势印证了这一点:服务业扩张8.3%,超过了曾是领头羊的制造业和建筑业,这两者去年共只增长了6%。去年,所谓的第三产业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50.5%,远高于2011年实施十二五规划时的47%目标,也比第二产业活动(制造业和建筑业)的40.5%高出了整整10个百分点。

中国经济结构的这一重大变化,对于其消费拉动的再平衡战略至关重要。服务业发展为城市提供了就业机会,而这是个人收入的重要基础。以每单位产出来看,中国服务业所需要的就业岗位数量,比制造业和建筑业加起来还要多30%。因此,第三产业的相对强势对于遏制失业、防止社会动荡(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最大的担忧)扮演重要角色。即使面临GDP增长减速,2015年城市就业岗位仍然增加了1100万个,高于政府的1000万目标,也比2014年的1070万略有增加。

坏消息是,中国在实体经济重组上取得重大进步的同时,其金融改革日程却遭遇重大挫折:股市泡沫破裂、货币政策变化处理不当及金融资本外逃。这些绝非癣疥之疾,对最终必须让其金融基础设施与其市场消费社会取得一致的中国更是如此。说到底,如果中国不能更好的协调其金融改革与实体经济的再平衡,就绝对无法取得成功。

倒退和危机是两回事

资本市场改革,特别是发展更加健全的股票和债券市场,以补助长期以银行系统为核心的信用中介体系,对上述目标至关重要。但股市泡沫破裂后,股票融资之路在可预见的未来都行不通。单是这一理由,就让人们对中国最近的金融业倒退感到尤其失望。

但倒退和危机是两回事。好消息是,中国巨大的外汇储备为它提供了重要的缓冲来应对货币和流动性危机。诚然,中国的储备在过去19个月大幅下降,减少了7000亿美元。最近,中国新增大量美元计价负债,国际结算银行的数据显示数目在1万亿美元左右(短期和长期债务之和),因此绝不能忽视外部脆弱性。但是,截止2015年12月,中国仍拥有3.3万亿美元储备,是其短期外债的四倍多,也远超一国在无法从国际市场上借贷的情况下,仍有能力偿还所有短期外部负债的原则。

当然,如果外汇储备继续以每年5000亿美元(2015年的数字)的速度减少,这一缓冲将在六年后消失。这正是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最大的担忧。当时,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将步其他所谓的东亚经济奇迹后尘。这些经济体因为自身货币遭遇传染性袭击而耗尽储备。但既然当时没有发生这一情况,现在也肯定不会。如今,中国的外汇储备比1997-98年的1400亿美元多23倍。此外,中国仍保持巨大的经常项目盈余,与90年代末其他亚洲经济体纷纷出现大规模外部赤字的情况截然不同。

但恐慌仍然存在:如果资本外逃加剧,中国最终将无力阻止。不过,这是不正确的观点。中国对危机及其后果有着深刻的记忆,对90年代末的情况更是如此。当时,中国领导人目睹了储备耗尽和货币的崩溃,可以对看似坚不可摧的经济体所造成的破坏。事实上,正是这一认知和维持稳定的决心,促使中国集中全力囤积了现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外汇储备。近几年来,当局采取了多项开放资本账户的重要措施,没有理由会想重新关闭它们。但如果资本外逃成为更加严重的威胁,他们几乎肯定会重新思考立场。

的确,中国最近在金融改革上出了一些岔子。股市大崩盘尤其令人触目,对2015年8月的汇率政策变化不做出官方解释亦然。这些失误决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中国已经高调地承诺进行市场改革。但目前的情况与很多人相信近在眉睫的危机还有很大距离。

作者Stephen S. Roach是耶鲁大学教授,摩根士丹利亚洲前主席。

英文原题:False Alarm on China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6-2-22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美联储研究报告:“通缩倾向”可能折磨美国经济
陈慧璋
2016年02月22日 1844


(联合早报网讯)美国联邦储备局本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自上次经济衰退以来,美国经济可能遗留“通缩倾向”,令美联储更难实现2%的通胀目标。

彭博社22日引述经济学家希尔斯和施密特表示,企业界认为美联储难以在低利率情况下刺激经济,促使企业降低未来通胀预期,并影响他们对本身产品与服务的定价。

希尔斯指出,他们的研究结果为寻求促进通胀的决策者提供了一个警示,并指“如今要实现通胀目标,可能比大衰退前要难多了。”

以美联储关注的个人消费支出物价(PCE)指数衡量,美国12月份通胀率0.6%,已连续约三年半无法达到美联储2%的目标。另一通胀指标消费者价格指数1月份为1.4%,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2%。

为抵消通缩倾向,希尔斯和施密特建议美联储更加重视推高通胀,而非稳定经济增长,这将意味着允许失业率降至长期中性水平之下。他们认为,美联储还应提高2%的通胀目标,以帮助拉升通胀预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98 天

发表于 2016-2-25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5-7-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6-3-1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警惕,近期中国一二线城市楼市的巨大泡沫在庞大库存并未本质消解的情况下再度膨胀,演绎着投机者最后的疯狂,无疑是中国经济未来五年最大的风险,最大的乱源!

该来的终会来,上天保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2 02:49 , Processed in 0.024160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