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商造城梦幻灭:清仓南非20平方公里土地
1月19日,由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接手后的上海证大(00755.HK)宣布出售位于南非约翰内斯堡沐德坊的物业。(澎湃新闻)上海证大的创始人经历堪称传奇,从一名农门学子,进入人民大学学习金融开始,后创办证大集团,成为集证券投资理财、综合房地产开发和能源矿业投资三大主业齐头并进的集团公司,戴志康曾是地产圈草根逆袭的励志典范。 金融浸入戴志康的骨子里。1981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主修国际金融,1985年考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继续深造;1987年进入中信实业银行总行,任行长办公室秘书;1988年担任德国德累斯顿银行北京代表处中方代表。 此后的1990年,戴志康任海南证券公司部门经理,随后组建中国第一家私募基金公司——富岛基金公司,并出任总经理,由此,“中国私募基金第一人”诞生,这一年,戴志康28岁,在金融业声名鹊起。 即便是1992年创立上海证大集团之后,戴志康也有一半的时间是沉浸在金融之中,并战绩颇丰。特别是历经国内私募业发展的数次起落,仍能风生水起的恐只有戴志康一人。 在金融领域戴志康有着闪光的过去,1996年挖掘苏常柴等股票,重仓杀入,坊间传闻,苏常柴一只股票上戴志康赚到一个多亿;1999年股市达到顶峰时,戴志康全身而退,搭上快速发展的房地产快车。 在浦东低价拿到足以开发10年的土地,包括后来著名的联洋社区、大拇指广场、九间堂、喜马拉雅中心等,这让戴志康成为地产行业分量级的人物。 但真正让戴志康声名远扬的是,数年之前,他将金融业的高杠杆带入地产领域,并淋漓尽致的使用。 2010年,上海证大以92.2亿元创纪录的价格拿下了位于上海外滩的8-1“金融地块”地块,彼时的上海证大账上仅5亿元,银行存款加净资产总额不过30亿元。 怀揣梦想的戴志康试图借这个项目,在上海滩打造有自己烙印的项目,但现实往往很残酷,“蛇吞象”并不那么简单。 上海证大在拿地20个月之后的2011年11月,即因资金问题减持了65%的股权,以 95.7亿元的价格将股权出售,此后数年更是陷入股权买卖的官司之中。 官司结束之后,擅长资金运作的戴志康并未就此停手,而是再度试图利用高杠杆撬动项目。2014年初,上海证大拟以最高代价11.94亿元,收购中冶南京下关地王。 “蛇吞象”式的发展模式成了证大房地产事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也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戴志康后来转让股权,因为上海证大陷入资金紧张之中,甚至传言陷入销售危机,负债率飙升。 2011年退出上海外滩项目后,上海证大负债率由2011年的98%降至2013年年中的81%。2014年,上海证大再次高杠杆扩张南京,当年负债率升至138%;其债务问题一直未能解决,2015年,公司负债率更是升至242%;即便是东方资产入主后,资产负债率再次更是升至245%。 没有了戴志康的上海证大,并未有太多的改变,外界印象深刻的依然是其不算宽裕的资金状况以及新东家开始转手项目,南非、新西兰、廊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