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13.333333015441895px]从各种迹象看来,俄罗斯一直准备在乌克兰问题上达成某种妥协。直到现在,普京的要求还是回归到亚努科维奇总统与反对派在欧盟和俄国共同斡旋下达成的联合政府和提前大选协议。此后形势急转直下,“入欧”派几乎全面接管乌克兰,迫使普京也报以极端手段,以维护俄罗斯的最基本国家利益。
同样可以看到,欧盟虽然力挺乌克兰反对派,但没有准备与莫斯科彻底摊牌。就在2月20日,前欧盟主席普罗迪还在《纽约时报》上呼吁双方妥协,尤其是开始武装的反对派避免暴力升级。明眼人都知道,内部债务危机焦头烂额的欧盟,根本没有兴趣和能力全面接管乌克兰这个烂摊子。
乌克兰局势的一边倒,只能出于华盛顿的意志,见于被截听的美国助理国务卿努兰德和驻乌克兰大使的电话通讯,特别是努兰德承认美国已经为此“投资”50多亿美元,并用粗话咒骂准备与俄国妥协的欧盟。
顺便说一下,努兰德有信奉新保守主义的名声,曾经担任切尼副总统的外交政策顾问。
我的看法是,正如前国务卿布热津斯基承认美国推动欧盟和北约东扩,重要动机是稀释德国对欧洲的支配,华盛顿极力在乌克兰推动欧盟和俄国对立,是预防德国和俄罗斯组成经济乃至政治联盟,抵消美国霸权。
近十多年来,俄罗斯与德国的经贸关系迅速发展,并且开始推动政治关系。例如前总理施罗德是普京的好友,一下台就出任德俄能源合作公司的董事。《明镜》周刊近日报道:出于对美国“窃听门”的反应,德国联合政府正在考虑针对美国的反间谍措施。
超越二次大战,俄罗斯与德国的历史合作关系源远流长。俄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位大帝之一、实际建立俄罗斯帝国的叶卡捷琳娜大帝,就是出身德意志的公主。她的儿子保罗一世和外孙亚历山大一世先后娶的三位皇后,也都是日耳曼公主。大批德意志移民从普通农民到高级人才,对俄国国家建设和现代化的贡献至伟。精通德语的普京总统对这些俄国历史绝不陌生。
国际政治只有利益,并无信誉。美国食言而肥,打破德国统一后北约不会东扩的君子之诺,莫斯科记忆犹新。普京的最低战略目标,是在乌克兰西部脱离斯拉夫文化圈无法避免的前景下,全力维护乌克兰东南部的俄罗斯利益,尤其是克里米亚。克里米亚首次纳入帝俄领土,正是叶卡捷琳娜大帝之功,并非历史巧合。
总之,欧盟和莫斯科眼看都是输家。至于华盛顿,至少奥巴马的亚太枢轴转向策略也是一个输家。所以北京或许是乌克兰危机中的唯一国际赢家。
作者在北美从事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