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1476|回复: 15

[大盘交流] 三字经新解(第四篇)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65 天

大盘不是我家开的

发表于 2013-3-5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字经新解(第四篇)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小散心态 浏览:21476 回复:15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小散心态 于 2013-3-5 18:21 编辑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在打算写这句话的时候,中国发生了一件酸甜苦辣的故事。李双江的儿子李天一涉嫌轮J被抓,仇富的欣喜奔告,有谊的试图辩解,李天一彻底颓了,受害者估计心里更是纠缠痛苦。
现在在中国,类似的事情太多了。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让整个人众彻底的没了信仰,没了行为准则道德标准。人欲的泛滥,形成了现今社会的种种不公,贪婪,欺诈等丑恶。从危害上来讲,李天一毕竟是个孩子,仅仅伤害了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伤害无数人,伤害国家利益的大有人在。这几个所谓的恶少,连个跳蚤都算不上。但是假如任其放纵,年纪大了,欲望大了,能力大了,基本可以预料会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几个孩子只是不明是非,被欲望纵容到作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其实三字经早就给了我们答案。
“养不教、父之过。”孩子没有教好,是父亲的过失。这句话充分的说明了真正犯过失的并不是孩子,而是那个年迈的歌手。孩子年幼时,将军自己不良的行为和举止,过分的骄纵,对自己身份的倨傲,对他人的态度,无不一五一十的刻在了孩子的心里,成为孩子一生无法摆脱的潜意识。
父亲是孩子的楷模,孩子无意识在模仿父亲的行为。所谓虎父无犬子,老鼠儿子会打洞,是个大概率的事儿。孩子,甚至案件中的五个施害者,其实都是受害者。父亲给的不正当的爱,反而成害,最终伤害了孩子和他人。
在中国古代,母亲是重要的角色是照顾孩子。而对孩子施加影响,明确孩子行为准则,多是父亲承担责任。孟母属于特例,在大范围来讲,父亲对孩子的教育尤为重要。所谓言传身教,言语是用来传授术业的,身体力行,才是真正的“教”。父亲负担的社会角色更多一些,所以在身教方面,就承担了更大的责任。这个“教”,真的有那么难吗?
我们还来拆一下“教”字,左孝,右文,很简单,就是孝的文化。孝,是立人的第一准则。不孝者,不足以任事。
西方文化认为自我是中心,父母只是一个通道,西方文化中没有孝的概念,只有赡养父母的责任。在西学泛滥的年代,孝,根本提不到台面。但是东方是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格局,孝,就成了百善之首。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孝,是对父母的从与敬。广义来讲,孝是一种态度。对父母的孝,代表了感恩的态度。父母是世界上无私给予最多的人,对父母的孝,意味着对最大恩情的感激和回报。如果一个人连对父母的孝道都不遵守,怎么能确认这个人可以对其他人感恩?
不知感恩的人,自然无情,底限很低。这种人,对任何亲近的人来说都是一种危险。因为亲近的人是最容易出卖的。
父亲对孩子的教育,首先就是孝。如果只是生养,不教孩子正确的行为准则,不等孩子出现什么后果,父亲就已经犯了很大的过失。对孩子行为准则的磨练,则是师傅、老师的责任。
“教不严,师之惰。”父亲教给了孩子行为准则后,对孩子的监督管理,就是老师的事儿了。父母给予孩子性格成型的影响最大。老师,则在孩子成人的路上敦敦教导,扶正指引。老师,要教之严。严,在一般理解上是严厉。广义的严,是代表的严密,字面上是没有缝隙。在三字经中,代表老师对孩子的教导要有很严密的逻辑,并从始至终保持确定性。例如对“孝”的理解,就要明确,一致,免得孩子成人后出现观念上的动摇。
若老师教导的不够严密,且观点经常动摇。那就代表老师对自己的专业并未深入的了解,是懒惰造成的结果。所以,三字经用:“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阐述了父亲身体力行的责任和老师严谨敬业的重要性。足以让我们每一个身为父亲和老师的人警惕。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44 天

发表于 2013-3-5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1-1-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37 天

发表于 2013-3-5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2-8-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5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言传身教,言语是用来传授术业的,身体力行,才是真正的“教”。
“教”字,左孝,右文,很简单,就是孝的文化。孝,是立人的第一准则。不孝者,不足以任事。百善之首。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孝,是对父母的从与敬。广义来讲,孝是一种态度。对父母的孝,代表了感恩的态度。父母是世界上无私给予最多的人,对父母的孝,意味着对最大恩情的感激和回报。
三字经用:“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阐述了父亲身体力行的责任和老师严谨敬业的重要性。"
#**##*d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6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十多年前一位长辈跟他的儿子和我开的玩笑说:找对象要想了解脾气性格,先去她家看看她妈什么样就知道了。当时哈哈大笑,现在深以为然。除了基因遗传外,从一张白纸到成家立业20几年的朝夕相处,父母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太大了。现在孩子一放学就玩电脑和手机大部分是跟父母学的。“子不教,父之过”,这个过错形成后的承担不单单是孩子的,年老父亲的难过、痛心、失望也是啊。不记得是从哪本书上看到的了说:人生真正的幸福要到50岁以后,那是因为天伦之乐的原因啊。百善孝为先,散版说的好:“教”字,左孝,右文,很简单,就是孝的文化。孝,是立人的第一准则。不孝者,不足以任事。百善之首。”这个百善之首做不好,其余的也都是伪善了。而“善”这个字引申开来对于金融工作的我们的意义个人认为非同小可,不单单是干扰因素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或许是可以让我们保持良好心态滤镜的唯一途径或结果。筷子兄弟的《父亲》真实的描述了我们这代人的童年环境和父爱的表达方式,而那份厚重的情感却是是万古不变的。有句古话:树欲静而风不止,欲尽孝而亲不待。尽孝,宜早!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5 天

大盘不是我家开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3-6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海岳月 发表于 2013-3-6 00:07
记得十多年前一位长辈跟他的儿子和我开的玩笑说:找对象要想了解脾气性格,先去她家看看她妈什么样就知道了 ...

说起来我自己还有些惭愧的,现在父母身体不好,我尽量一年回去三四次照顾他们。但是身在远方的儿子不能尽孝,时时想起,时时汗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3-3-6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oujd98 于 2013-3-6 15:17 编辑

三字经第一句就错了
人之初,性本善。

人性并不是用善恶可以概括的,他非要搞清楚是善是恶,典型的是在一个不存在答案的地方寻找答案。

三字经诸如此类的问题多了,停留在局部,其实反过来说你试试看,也有道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8 天

发表于 2013-3-6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散板解析的好!顶个!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2-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5 天

大盘不是我家开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3-6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zhoujd98 发表于 2013-3-6 15:02
三字经第一句就错了
人之初,性本善。

中国哲学最大的优点也是最大的缺点,就是有很强的留白性,留下了很多空间供读者阅读。易有三易:简易变易不易。就这一句话,历史上就有数百种解释,不在于正确的解读,而在于你怎么理解。
同样的,一个三字经,后面的写的越来越浅,留白性差了。但是开篇的几句,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理解。性恶,看到的自然都是恶。性善,看到的自然多是美好。关键是看大师是个什么样的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2 天

发表于 2013-3-6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zhoujd98 发表于 2013-3-6 15:02
三字经第一句就错了
人之初,性本善。

人之初,性本善
这个善是你说的哪个善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6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zhoujd98 发表于 2013-3-6 15:02
三字经第一句就错了
人之初,性本善。

“三字经第一句就错了
人之初,性本善。

人性并不是用善恶可以概括的,他非要搞清楚是善是恶,典型的是在一个不存在答案的地方寻找答案。

三字经诸如此类的问题多了,停留在局部,其实反过来说你试试看,也有道理。”

如果人性是不可以用善恶可以概括的,那一句话又岂是可以用对错来评判的?呵呵,就事论事哈
人性是可以用善恶来概括的,只是这善恶是同时存在相互依存的,没有善也就没有恶,三字经这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指的是在那一刻是善的,并没有否定善与恶的对立统一属性,只是zhoujd98坛友的一句“非要搞清楚是善是恶”是否只是在没有问题的地方找问题哪?是谁的思维停留在局部哪?纯属交流啊,呵呵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6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散心态 发表于 2013-3-6 09:38
说起来我自己还有些惭愧的,现在父母身体不好,我尽量一年回去三四次照顾他们。但是身在远方的儿子不能尽 ...

#**##*d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21 天

结构深研究天道与响应之法

发表于 2013-3-7 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内容被审核:
写书的不一定没本事,没本事照样可写书,真材实料书上基本没有。
单纯从技术层面来说,好的教科书应从最简单的角度教学某一技术陷阱的防范手段。没有一本教科书教学多空转换区域的形成与鉴别、波动的安全保障、强势早期鉴别原理、拉升前的蓄势形态与其他形态的区别、良性波动与恶性波动的鉴别、介入时机的安全性保障技术、短线退出时机的技术要求、什么是关键性K线的分类和应用、2根K线法则、30日均线的安全阀域、4日均线的应用场合、5日剧线的只有在什么形态下使用才有意义、均线密集的性质、层次考验均线的意义、量均线的最简组织和意义、什么形态下放量长阳没有意义(从技术上解释)、什么最简单的技术表达能防范大部分短线风险、常态波动波段主升末端的识别、连续拉升末端量能不足的基本识别,单纯技术炒股没有长线、短线止损与短线找套的安全机理、等等。。。。
如果书本不讲这些,对于找本宣科式的操作,无疑是在机遇与陷阱中盲动,庄家骗线的技术将在这些人身上大放光芒。。。
如果一本书,能把30日均线的角度、安全阀域、30日均线上的波动能量级别鉴别及短线买点(值得买还是买后几日还是死趴趴的的主要区别)、30日线走平的机会与风险分析,等等,就足够写一本书的了。
学炒股,还得靠自学,好技术是无价的,房子尚且不肯送人住,何况是送源源不绝的钱的技术?因此,你相信把书背下来就管用吗?
最好的书就是屏幕上的K线再加一条30日线,下面放着带有30日均线的成交量,并不需要别人讲那些成功的例子,就是讲100个也没用,因为你能从屏幕上找到1000个反例,除非你没有耐心。在30日线上学会找常态标志K线、再在此基础上学会短周期关键双K线的鉴别方法和应用,就太够用的了:一条均线、2根K线再加立桩K线还不够用吗?整个屏幕,主副图只有两根均线,这是读懂波动的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别钻进技术陷阱里还怪自己学得不透、悟性不高,缺乏高手指教。
现在的书本,就和庄家一样,任何一处,对错各半。
例如,立桩K线和以后的波段态势性双K线是每一次波动中都不可缺少的,每天都无数次映入眼帘,你能在每一波动中鉴别出他们,就要下功夫了。老雕玩的不也就是他理解的两根特殊K线在形态中的鉴别和处理吗?
嘿,我好像也在写书似的,指标十五年,天天在屏幕上想用指标对付K线,最终在屏幕上把指标看没了,K线还在,好笑啊!
罢了,不写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21 天

结构深研究天道与响应之法

发表于 2013-3-7 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书的不一定没本事,没本事照样可写书,真材实料书上基本没有。
单纯从技术层面来说,好的教科书应从最简单的角度教学某一技术陷阱的防范手段。没有一本教科书教学多空转换区域的形成与鉴别、波动的安全保障、强势早期鉴别原理、拉升前的蓄势形态与其他形态的区别、良性波动与恶性波动的鉴别、介入时机的安全性保障技术、短线退出时机的技术要求、什么是关键性K线的分类和应用、2根K线法则、30日均线的安全阀域、4日均线的应用场合、5日剧线的只有在什么形态下使用才有意义、均线密集的性质、层次考验均线的意义、量均线的最简组织和意义、什么形态下放量长阳没有意义(从技术上解释)、什么最简单的技术表达能防范大部分短线风险、常态波动波段主升末端的识别、连续拉升末端量能不足的基本识别,单纯技术炒股没有长线、短线止损与短线找套的安全机理、等等。。。。
如果书本不讲这些,对于找本宣科式的操作,无疑是在机遇与陷阱中盲动,庄家骗线的技术将在这些人身上大放光芒。。。
如果一本书,能把30日均线的角度、安全阀域、30日均线上的波动能量级别鉴别及短线买点(值得买还是买后几日还是死趴趴的的主要区别)、30日线走平的机会与风险分析,等等,就足够写一本书的了。
学炒股,还得靠自学,好技术是无价的,房子尚且不肯送人住,何况是送源源不绝的钱的技术?因此,你相信把书背下来就管用吗?
最好的书就是屏幕上的K线再加一条30日线,下面放着带有30日均线的成交量,并不需要别人讲那些成功的例子,就是讲100个也没用,因为你能从屏幕上找到1000个反例,除非你没有耐心。在30日线上学会找常态标志K线、再在此基础上学会短周期关键双K线的鉴别方法和应用,就太够用的了:一条均线、2根K线再加立桩K线还不够用吗?整个屏幕,主副图只有两根均线,这是读懂波动的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别钻进技术陷阱里还怪自己学得不透、悟性不高,缺乏高手指教。
现在的书本,就和庄家一样,任何一处,对错各半。
例如,立桩K线和以后的波段态势性双K线是每一次波动中都不可缺少的,每天都无数次映入眼帘,你能在每一波动中鉴别出他们,就要下功夫了。老雕玩的不也就是他理解的两根特殊K线在形态中的鉴别和处理吗?
嘿,我好像也在写书似的,指标十五年,天天在屏幕上想用指标对付K线,最终在屏幕上把指标看没了,K线还在,好笑啊!
罢了,不写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3-3-15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上次发的好像没出来,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其实这也是儒法之争根源。各有各的道理。
而实际上,人性乃至生物本能,就是维持生存和为所欲为,善与恶,不过是在这个本能之下的衍生事件,谈不上本性问题,因此说,无论你说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皆错。行善还是行恶,取决于个体价值观引导下达到目的所需成本。

在混沌视角下,很多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其原因往往是在错误的地方寻找答案,只需要换个视角,其实这都变成常识性问题,根本不需要争论。人性之争,显然就是这个问题,技术分各派长期争论不休,也是同样性质的问题,如果不跳出这个陷阱,再争论10000年也是没有结果的,因为他原本就是在一个不存在答案的地方寻找答案而已。

另外,喜欢动不动就用哲学套话的人,请先回答一个问题,哲学的适用范围何在?如不能回答,还谈什么哲学。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3-3-15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请一点,如果一个问题长期争论不休,极有可能蒸发双方都掉落思维陷阱,在一个根本不存在答案的地方寻找答案。
儒法人性善恶之争如此,预知未来的技术分析易如此。
当然这话在这里没人爱听,所以也不必过多解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5 21:48 , Processed in 0.053515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