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社

衡山路525号, 开文公寓(凯文公寓Cavendish Court), 约建于1934年。
公寓住宅。由当时上海最大的设计机构公和洋行设计,是公和洋行后期设计的典型作品。该建筑外形采用中间高起,两侧逐步跌落的手法。窗下铁花栏杆和门框上简洁而又有装饰性的几何图案,具有装饰艺术派的风格;而层间墙面的凹凸处理和横向窗间墙的红褐色面砖贴面强调了水平线条,又使建筑带有现代建筑的风格特色。 1997年,上海徐房(集团)有限公司对整幢公寓进行了大修,同时对内部分隔作了调整,改成酒店式公寓,并将底层锅炉房、水泵房改建成沿街商铺,开设了欧洲风格的开文咖啡餐厅和美容厅。 作者介绍:宋建社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市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美协粉画工作委员会副会长。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馆长。
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省市级画展及海外展览。
陆翠玲

上海市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美协水彩画会会员。
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省市级画展及海外展览。
张寿椿

桃江路39号,建于1923年。
带有英国建筑风格特征的独立式花园住宅。建筑整体比例得当,假三层上有陡峭屋顶,老虎窗在大面积屋面上自然开启。建筑南立面对称,一二层左右落地大窗略带凸弧形,而披檐之下的假三层立面是平整的,这种弧形窗和双坡屋面的连接方式以及烟囱的顶部样式略有英国安妮女王风格的意味。花园洋房原来的主入口设在东面,主人沿东平路的花园一侧进入,位于桃江路的则是辅助入口,住宅北面的房间是服务用房。昔日,住宅花园的对面便是宋子文的住宅,旁边不远则是宋庆龄1945到1947年间的故居。 如今住宅的花园面积已经减少,主要出入口改在了桃江路上。住宅本身经过了精心修缮,光彩重现。修缮过程中增加了一些半露木架的装饰,将建筑和围墙巧妙地融合起来。当然,修缮工作要真正做到忠实于历史建筑的原真面貌,还需对住宅细部再做深入研究。 该宅最早的主人名为横竹(H.Yoktake),系日本驻沪总领事馆商业顾问。后为国民党高官俞济时的上海寓所。俞济时(1904-1998年),浙江奉化人,黄埔一期毕业,是蒋介石的外甥,历任总统府第三局中将局长、总统府军务局局长、蒋介石的侍从室主任。抗战时期,任58军军长,参加淞沪会战等多次抗日作战。俞济时与蒋关系十分亲密,选择在此处居住,主要是为与蒋联系便利(蒋的上海寓所为东平路9号)。新中国成立后,该宅曾由徐汇区财政局等使用,现正在改建为餐厅。 作者介绍:张寿椿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水彩画工作委员会会员、职业画家。
作品多次入选省市级画展及海外展览。曾在上海等地举办个人画展。
候秉钧

平江路48号,旧上海特别市政府原址,建于1919年,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这是由风格一致、平面相互垂直的两幢房屋组成的建筑,在二层北向有户外连廊将两者联系起来,形成L形总平面。建筑虽然与一般想象中的市政府大楼相去甚远,但却有多处给人以深刻印象的特征。首先是它全然的红色砖砌墙面,呈现了丰富的肌理,但与外滩一带早期的红砖建筑相比,它又显得简朴许多,只有二层外廊上的宝瓶栏杆还能透出西方传统建筑细腻装饰的遗韵,而底层敞廊上混凝土横梁的率直外露已显示出20世纪现代建筑的一丝气息。 建筑最有趣味的是其优美曲线的山墙,总体上相当西式的建筑却有了来自中国传统民居风火山墙的变异形式,似乎与当时里弄住宅山墙十分相似。不过在这里又有山墙垛的曲线和圆形的烟囱烟道口结合,有着别样的活泼灵动,也许还可以看作巴洛克的本土化变奏。
建筑还拥有灵活有致的内部空间和精巧细腻的室内木装修。壁炉、壁龛、木楼梯布局自由,木栏杆雕饰细腻。在装饰细节上,设计者使用了很多的直角和硬线条,以保持建筑的洗练与得体。 该建筑最初为江苏对外交涉使公署,门前马路也因之得名为署前路。为便利交通,时任淞沪护军使的何丰林又在公署西边辟筑了一条马路,并在肇嘉浜上建造桥梁,命名为丰林路和丰林桥。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分庭抗礼。上海作为当时中国第一大城市和重要港口被视为中国的“第二首都”,南京国民政府于1927年7月7日颁布了《特别市组织法》,宣布上海为直属中央的特别市,是为上海设市之始。当天上午,就在交涉使公署楼前举行了上海特别市成立仪式,由首任市长黄郛率领各局局长宣誓就职。南京国民政府代表蒋介石、国民党中央党部代表古应芬参加了典礼,并分别发表了演讲。自此,上海特别市政府即在此办公,署前路也随之改名为市政府路。为消除军阀影响,丰林路、丰林桥也改名为枫林路和枫林桥。 可是平江路上的这栋小楼却过于狭小,与中国第一都市的地位极不相称。因此,另择新址建造市府大楼随即提上了议事日程。193年10月位于江湾的市政府新楼落成,第二年元旦上海市政府迁入新址办公,该处则改作海道测量局局所。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的当天,上海市政府又迁回这里,直至11月迁往他处。抗战胜利后,又为交通部民用航空局电讯总台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后,由邮电部接管,现为信息产业部第一研究所。 作者介绍:候秉钧
上海市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美协水彩画会会员。
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省市级画展及海外展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