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jinchao1982

老李、大华都是常熟人吗?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95 天

发表于 2014-4-22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吃货:#DAXIAO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1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2 天

发表于 2014-4-22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苏常熟老李 发表于 2014-4-22 07:23
小葱 再看看这里
http://bbs.macd.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81982&pid=30275054&page=131&extr ...

看的我直流口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518 天

发表于 2014-4-24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常熟乡下的婚宴
苏州 王长征

  又到一年结婚季,去年曾应邀去常熟参加了友人千金出嫁的婚宴。

  说实话,大城市里的婚宴参加了无数趟,流程大同小异,而乡下的婚宴会是怎样呢?从苏州坐车很快到了位于常熟北面靠近苏通大桥的碧溪镇。婚宴的地方就设在新娘父亲的厂里。刚一下车,女方的亲戚们就把一杯杯热气腾腾的喜茶端给来宾——这叫沾沾新人的喜气。

  好家伙!宴会场里居然摆放着60多只老式八仙桌和长凳,亲戚朋友们纷至沓来,打扮类似店小二的厨工客串了服务员的角色,用熟练的托碟(重托)姿势,端着热气腾腾的菜肴,穿梭在拥挤嘈杂,熙熙攘攘的人海中。

  坐下后听同桌的亲戚讲,在常州农村要吃一天的喜酒,上午亲友来了后,先是鸡蛋、肉丸、索粉汤一碗,午餐还不算正规喜酒,下午点心(糖元宵),晚餐才算正式喜酒,酒后闹洞房。

  乡下的喜酒别有风味。像数来宝似的,冷菜竟有十二个,整个宴会下来要上三十六道菜。冷菜后第一个菜居然是蹄髈,走油肉的肉皮炸得很香,不油腻。毛豆居然晒干了吃,味道不错。酒席中蒸菜上了六个:“菊花爆鱼”、“翡翠金砖”、“招财进宝”、“白汁银蹄”、“鸡汤三丝”、“南腿鸭方”。一直听朋友说,常熟的特色菜——蒸菜,不错,清爽、清淡,味道纯正。

  其实在苏州家常菜里,“蒸”的比重并不大,如果让我回忆,蒸童子鸡,蒸肉饼子炖蛋、清蒸鳜鱼……好像常吃的就这些,前几年去泰国,倒是吃过一种将馅用香蕉皮包好蒸熟的菜,很美味,还有用树叶子包着鸡蒸,很受游客们的欢迎。而常熟的蒸菜里分清蒸、干蒸、糟蒸、粉蒸、包蒸、上浆蒸,听得我瞠目结舌,原来“蒸”还有这么多名堂。


  当然,婚宴中保留的压轴大餐是常熟黄泥煨鸡(俗称叫化鸡)。现在叫化鸡的做法却有了些变化,不用泥巴,用荷叶包裹放在笼屉里蒸出来。我尝了一筷子,因为油水完全被逼出来,鸡肉嫩滑酥香。

  宴会最后的甜点是远近闻名的常熟血糯米,果真与苏州超市里卖的不可同日而语。我一边吃着糯香无比的血糯米,心中默默地祝愿这对新人的生活像血糯米一样——红红火火; 甜蜜的日子像热气腾腾的蒸菜那样——蒸蒸日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518 天

发表于 2014-4-24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bbs.tianya.cn/post-72-661245-1.shtml
舌尖上的苏州(转载)
游乎 时间:2014-04-22 15:30:48  

  《舌尖上的中国2》又勾起了全国人民的口水,今天给大家带来舌尖上的苏州,感受下姑苏城的饕餮盛宴。
  苏帮菜选料严谨,做工精细,因材施艺,四季有别。苏州人什么时令吃什么菜,很有讲究,要品尝精细雅洁的苏帮菜,还真非到苏州不可。
  苏州松鼠鳜鱼
  鱼身金黄,鱼肉片片竖起,鱼头昂张,鱼尾微翘,神形犹如松鼠,味道鲜美,是苏帮名菜的主角。

  叫化鸡
  又称“煨鸡”,先将鸡挖去内脏,放入干杯、开洋、火腿片及适量调味品,用荷叶将鸡包裹,再在外面涂上一层泥,放在火上煨烤。熟后异香扑鼻,鲜嫩酥烂,别有风味。

  醉虾
  即可以尝到虾的鲜香,同时也可以尝到酒的洌香。

  桂花鸡头米
  鸡头米,是苏州特有水生植物,也称为芡实。其果肉色呈玉白,颗粒如珠,甜润软糯。

  海棠糕
  面粉皮,豆沙馅,用梅花、海棠花模制作而成,是苏州传统美食。


  桂花焐熟藕
  苏州秋季时令佳点。用苏州特制糯米塞入藕段中空处,在桂花糖水中蒸煮,色泽酱红、汁水如蜜、入口清香甜糯。

  血糯甜饭
  血糯甜饭,也称炒血糯,是常熟名店王四酒家独创的特色品种,色、香、味俱全。

  生煎馒头
  生煎馒头是苏州有名的点心之一,其中尤以传承了三代的哑巴生煎最为出名。这里的生煎皮薄底脆,肉多汁鲜,色泽金黄,葱香四溢。一小口咬下去,浓郁的汤汁占据整个味蕾,慢慢品味完后发现仍然口有余香。

  祥鑫的鸡爪
  鸡爪小店地理位置偏僻,但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这里的鸡爪超好吃,登过苏州旅游杂志,是推荐来苏必吃的小吃之一。油亮的外表伴着一股茴香的香味,一口咬下去,十分软糯却不又不失劲道,浓郁的脂膏粘满双唇。

  黄鹂坊桥的蟹壳黄
  蟹壳黄可不是螃蟹,而是形圆色黄似蟹壳的酥饼。苏州很多地方蟹壳黄很有名,雅都饭店,山塘街都有。但据说苏州最王牌的蟹壳黄是在景德路黄鹂坊桥菜场附近,一家小小的饼店,却常常门庭若市。发酵面加油酥制成皮加馅的酥饼,精心烘焙而出,呈褐金黄色,吃口酥、松、香,让你刹不住车。

  阳澄湖大闸蟹
  闻名国内外的中国名产,阳澄湖湖水大闸蟹,个大体肥,青背白肚金爪黄毛,十肢矫健,蟹肉丰满,营养丰富。自古以来,阳澄湖大闸蟹即令无数食客为之倾倒。章太炎夫人汤国黎女士有诗曰:“不是阳澄蟹味好,此生何必住苏州!”

  碧螺虾仁
  以太湖活虾与名茶碧螺春烹制而成,虾仁嫩滑,浸透茶香,珠联璧合,堪称一绝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518 天

发表于 2014-4-24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bbs.tianya.cn/post-72-661205-2.shtml
舌尖上的苏州---苏州小吃总结篇
夏末的午荷 时间:2014-04-21 12:01:55

  舌尖2开播了,看到很多全国各地的美食,又勾起了楼主的馋虫。

  其实,苏州也有很多好吃的东西,虽然没有那么有名气,有些甚至是除却苏州本地土著外人都不太知道的美食。

  我就抛砖引玉写几个出来,希望大家跟帖补充。

  (一)明月楼的粢毛团,青团子,炒肉团子

  明月楼很小,在苏州市区三元坊侍其巷金狮河沿菜场那里。不过明月楼生意却很好,每天早晨都是有人排队的,因为大家都很喜欢吃那里的粢毛团,青团子,炒肉团子,还有苏州的甜糕。

  我个人最喜欢吃粢毛团,团子用糯米做,里面是肉馅,外面滚上满满的粢饭米粒,入口有肉汁,糯米虽粘却不黏嘴,外面的粢饭米粒也很香。

  明月楼的青团子也是比较好吃的。青团子是用天然绿色植物的汁将白色糯米染成绿油油的样色,然后做成里面是豆沙馅的糯米团子。

  青团子一般苏州人在清明前后才做来吃,很清香,豆沙馅甜而不腻,算是时令食品。

  炒肉团子,似乎是明月楼的特色主打产品了,一到炒肉团子上市,小店都是人满为患排队很长。炒肉团子的馅都是店主现包的,包好一个团子卖一个,所以会花些时间等。不过这样新鲜的团子等上一段时间也是值得的。

  (二)山塘街的梅花糕,海棠糕

  每次去山塘街,都会去买一个梅花糕一个海棠糕。

  梅花糕,不是梅花做的馅,海棠糕也不是海棠花做馅的,这两种糕都是豆沙馅。要说有什么区别,似乎就是做糕时使用的模子不同,一个是梅花型一个是圆形。

  小时候能吃到梅花糕或者海棠糕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看着面粉放入做糕的模子里,里面加入甜豆沙馅,最上面还要撒上红绿丝等果脯丝,口水就留下来了。

  梅花糕手拿很方便,整体形状和KFC里的单筒还挺像的。海棠糕就是一个圆圆的饼状。

  香,甜,糯,梅花糕和海棠糕就像苏州的女子般,自由一股风韵。


  (三)黄天源的定胜糕

  黄天源糕点似乎名气很大了,位于苏州市中心的观前街上。黄天源糕点品种也好多好多,不过我还是最喜欢吃里面的定胜糕。

  苏州人搬家是有一个风俗的,一般都会送给新的邻居一个肉馒头一个定胜糕,最奇特的是这些送新邻居的糕和馒头,是原来旧邻居帮着买的。送这两样估计是希望搬新家后能事事顺利步步登高的好意头。

  定胜糕是米糕的一种,不太黏,也不太甜,入口还有几分粗粮的效果。

  (四)西山镇的“洞庭雪饺”
  雪饺,苏州市区老居民是不做的,但是在城西的太湖边的西山镇,一到过年时,家家户户就会做一些雪饺。

  雪饺,白如雪,形如饺,所以西山人称这种小点心叫雪饺。它是用炒熟了的籼米磨成粉,再加入绵白糖,做饺子皮,馅很丰富,有豆沙核桃松子等,都可以加入馅里面。做好了雪饺,要放入蒸笼蒸熟,然后细心的一个一个放在芦苇叶子上,绿色的叶子衬托的雪饺更晶莹。

  雪饺口感松脆,甜度适中,不沾牙,风味独特。因为制作雪饺费工夫,原料也有点小贵,所以西山居民也就过年前做一些,拿来送礼。

  将蒸熟的雪饺放在芦苇叶上,再放入编好的小篮筐里,篮的盖子上贴上一张红纸头,扎牢了,过年时拜访亲戚朋友,十分受欢迎。

  可惜现在做雪饺的农家不多了。

  (五)荷叶包死人

  名字很吓人的样子,不过荷叶包死人却是我小时候上学时喜欢买的早点。路边摊点很多都做这个食物。

  说到底,和现在比较时髦的煎饼果子很像的。用面粉摊一个面皮饼,里面抹上甜酱或者辣酱,中间夹上一根油条,一个荷叶包死人就做好了。

  不知道这个名字怎么得来的,就想碧螺春被叫做“吓煞人”一样,苏州人起名是有点另类的。我一直觉得这个名字是小朋友们起的,小孩子想象力超级强大的说。

  (六)萝卜丝饼

  萝卜丝饼,啥时候吃最爽?大冷天的,风里缩着脖子,留着鼻涕,咬一口热乎乎的萝卜丝饼,那叫一个爽啊!

  这个情景如今自然看不到了,不过在我小时候放学后的桥头路边萝卜丝饼摊边,经常见到。

  萝卜丝饼里面的萝卜馅一定要选用新鲜白萝卜,丝要切的细。将面粉放入萝卜丝饼的铁模子里滚一圈,再加入萝卜丝馅,盖上面粉包围住萝卜丝,就可以放入油锅炸了。萝卜丝饼要炸的够脆够老才好吃。

  入口萝卜清香,皮很脆很酥,在西北风里吃吃,真的好温暖。

  (七)平江路上的桂花赤豆小园子和糖粥

  豆沙小园子和糖粥苏州很多地方有卖的,不过我最喜欢是平江路上一个路边摊,没有店面,就是在家门口摆放两个小方桌,一个简易的土灶台。

  园子糯米粉很细腻,直接搓成一个一个指甲盖大小的实心园子。赤豆也先煮熟,在园子煮熟后,加入,均匀混入园子汤中,最后在上面撒上糖桂花,一碗桂花赤豆小园子就做好了。

  记得上次去吃这家路边摊的小园子,正巧福建卫视在平江路拍摄《苏州慢生活》,这个小摊子也被摄在里面了。

  在平江路上有一家老店---品芳,里面也有赤豆小园子,但是我个人觉得味道没有路边摊这家好吃。

  (八)哑巴生煎包

  我其实最想吃的是N年前在旧的观前街上一家叫做“群众”饼馒店的生煎包。可惜改造后,这个小吃店在观前街消失了。

  不过,在临顿路上一家哑巴生煎生意很火,每天都排长队。

  苏州的生煎包馅料里是加上肉皮冻的,也放了一点糖,所以肉馅很鲜美,一咬一口汤汁。每次吃生煎包都要先咬开一个小口子,把汤先吸干了,再吃肉和面皮。一个不注意,肉汤飚了满身。。。

  生煎包还将就一个煎的火候,要皮脆皮黄又不焦,最喜欢是快出锅时,大师傅一把葱花撒在包子上,葱绿的金色的交映,真是令人胃口大开啊。

  (九)小姜锅贴

  也许很多人都以为锅贴是四海游龙那样的油煎馄饨,其实,那个根本不正宗,不是锅贴。真正的锅贴,是用饺子煎出来的。

  在侍其巷有一家小店,名字叫---小姜锅贴,味道好,也正宗。用一个大的扁的铁盘子,将猪肉馅或者咖喱牛肉馅的饺子按照顺序排放好,然后浇上油,放炉子上煎。

  不过五分钟,锅贴的香味就飘出来了。煎好的锅贴,一个一个黄金饺子,上面还有葱花,一看就令人食欲大开啊。

 里面自然还有配套的牛肉粉丝汤和油豆腐粉丝汤,一口粉丝汤一口锅贴,小日子过的好舒服啊。

  (十)基本消失的面衣饼

  面衣饼现在似乎很少见到了,其实在20年前,面衣饼是很普通的,很多做大饼油条的店家都会在下午三四点开始做面衣饼。

  一般放学就是四点多,小伙伴们会到大饼店排队买面衣饼吃。大油锅油沸腾着,用面粉赶成的薄饼中间随意挖上两三个洞洞,然后放进大锅里油炸。一会儿功夫,面饼开始发的很大很松,这时如何奢侈一把,可以让店家打个鸡蛋在饼上,鸡蛋面衣饼可是小康之家才吃的起的。

  炸好的面衣饼入口绵中带脆,美味啊。

  可惜现在这个小吃渐渐消失了,反正大家的生活水平上去了,也就很少想起当年的面衣饼了。

  (十一)喜蛋

  喜蛋不知道除了苏州还有没有地方时髦吃的。喜蛋我是不太敢吃的,因为鸡蛋里头那些没有被孵出来的小鸡,就这样被煮了。

  喜蛋的煮法和茶叶蛋差不多,可以用茶叶酱油煮,也可以直接做成酱油蛋的。

  喜蛋味道很鲜美,估计有小鸡在里面的原因,但是楼主心里有压力,一直不太待见这个蛋。

  很多老苏州人是喜欢吃的,每次见到他们吃的津津有味,我唯有吞下口水,选择边上锅里高大上的茶叶蛋果腹了。

  (十二)吴趋坊的泡泡小馄饨

  在苏州城里有个小巷,名叫吴趋坊。在吴趋坊里有一爿小吃店,叫乐惠馄饨店。店堂小环境真心不好,但是生意去好的出奇,大家都是冲这这店里的泡泡小馄饨去的。

  泡泡小馄饨,因煮沸时像一个个小泡泡漂浮在锅里,因此得名。与一般馄饨不同,泡泡小馄饨中只包入很少的肉馅,但味道却极其鲜美。泡泡小馄饨选用的是极其薄的馄饨皮来包,所以入口不仅不会感觉到很厚的馄饨皮味,反而会从一抿即破的皮中透出汤的和肉馅的鲜美。

  北方饺子南方的馄饨,苏州人是极爱吃馄饨的。在下午茶时间吃上一碗泡泡小馄饨,既能够垫饥又能放松心情,何乐不为呢。

  (十三)汤家巷的豆腐花

  在王天井巷汤家巷交界,下午三四点会见到一个卖豆腐花的流动车子。就这家摊子卖的豆腐花,在苏州城是鼎鼎大名的。

  每天定量供应,卖光就走人,卖豆花的想必懂得一定的营销学中的饥饿营销法。汤家巷的豆腐花很白很嫩,里面的配料也十足,榨菜末,紫菜末,虾皮,香菜末,葱末,喜欢吃辣的可以放点辣椒油,还有淋上一些麻油酱油和白砂糖,味道十分鲜美可口。

  偶尔排队去吃上一挖豆腐花,感觉鲜的眉毛都要掉下来哉。

  (十四)锦帆路的祥鑫鸡爪

  锦帆路通关坊那里有一家小店“祥鑫”,生意暴好,店里卖的是鸡爪。

  祥鑫鸡爪也算在苏州城有点名气了,鸡爪又香又软又糯,脂膏也是厚厚的肥肥的,吃过的人都会不自觉爱上它的味道。生意太好,天天人满为患,建议一大早或者午后两点到四点去购买鸡爪。

  酱鸡爪苏州人是十分喜欢的,除了祥鑫,在平江路上也有很多家,比如犄角旮旯,青石桥下的苏妃家,这几家店的鸡爪也是生意火爆的。

  (十五)大儒巷的蟹壳黄

  每次去平江路玩,都会特意拐一下大儒巷,在靠近平江路那端,有一家非常小非常不起眼的大饼店。我是冲着这家的蟹壳黄而去的。

  蟹壳黄,形如蟹壳,色如蟹黄。在老苏州的茶馆里,经常会在下午茶时间配有蟹壳黄供应。点蟹壳黄当小吃的茶客不少。蟹壳黄入口很松很酥,齿颊留香,做的一层一层薄如蝉翼,烘烤也是恰到好处,不软不焦。

  我每次去喜欢买咸味的,当然甜的蟹壳黄也不错,个人口味不同吧。

  (十六)老虎脚爪

  老虎脚爪,名字挺吓人的,其实不是真的吃老虎爪子。它是一种形似老虎爪子的甜烘饼,过去是苏州居民的日常点心。

  老虎脚爪早晨是买不到的,不能做早点食用,因为早上店家不会售卖。老虎脚爪是在大饼店卖完甜大饼咸大饼之后,老板会封煤球炉,以节约煤球。这时为了最大程度的利用大饼炉内余火余温,做饼师傅将做烧饼剩下的实心面团摘成一小块一小块,揉搓成圆状,然后在面团上分切三刀(深度大概是面团的三分之一),面团就成了“虎爪”的模样了。然后贴在炉膛里,再封炉口就不会管它们了。一直烘到下午三四点钟,经过长达五六小时的微火烘焙,老虎脚爪变得外脆里香。

  老虎脚爪脆而不硬,还带一点点碱香味,很有嚼劲。可惜如今很少饼馒店使用老式煤球煤炉了,正宗的老虎脚爪在苏州也很难找到了。在苏州大儒巷内,据说还有一家有出售老虎脚爪,楼主抽空要去一次买点吃吃。

  (十七)义昌福的菜包子

  我第一次吃义昌福包子,石路地区还没改造。义昌福的包子在石路步行街那里卖的红红火火。

  义昌福的包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大!真的很大,打破了苏州传统包子的小巧玲珑,真的是分量好足,基本吃上一个义昌福的包子就吃饱肚子了。

  义昌福包子味道很不错,馅也多,包子里还带有浓浓的汤汁。我最喜欢吃义昌福的香菇菜包,青菜很新鲜,里面淋上了香油,十分可口。义昌福的雪菜肉丝包也不错,咸菜的香味新鲜的肉丝,令人百吃不厌。

  现在义昌福包子店开了很多连锁店,口味基本和老店一致。


  苏州小吃,并不是说这个东西只有在苏州才有,而是在历史或者现在融入于苏州人的饮食生活中,为广大苏州人所接受并喜好,并赋予了相应苏州人文特色的小吃,是苏州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就如同荷叶包死人,在杭州叫葱包桧,在上海叫包脚布。要引进也是从杭州引进,而不会是从苏北。众所周知油条就是发源于杭州。而苏州人把包住油条的薄饼叫做荷叶,把代表秦桧的油条直接唤做死人,这名字上面直接体现了苏州人的爱恨情仇,这就是苏州特色。

  又如喜蛋,一般都是孵不出小鸡的蛋,喜字就是死字的谐音。这比什么活珠子,毛蛋这种直白的名字要含蓄的多,也更是要讨喜的多。

  又如老虎脚爪,蟹壳黄这类小吃,名称形象,见到真物让人会心一笑,也能增加你的食欲。

  各地小吃,也许类似,但绝不完全相同,而不同地方的人对此的不同的命名,也能在特定环境下,让人与人之间较快建立一个容易沟通的话题,增进相互的了解。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518 天

发表于 2014-4-27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滩最嚣张的面馆Top10※  

有家店只做一种面,有家店它的招牌面,一天居然只卖五碗!还有每天老板凶巴巴的却依然门庭若市!为何如此嚣张?大噶一道来看看:

1.   全上海最凶的老板
店家:辣肉丝面馆
嚣张指数:★★★★★
地址:卢湾区肇周路106号
【凭什么?】
门店有点。。。破,价格还不菲,但是,就比如响油鳝糊、虾爆鳝,真的比卖很贵的大饭店做的还好吃,废话不多说,老板就算再凶大家也要去吃,吃一口你就知道为什么如此嚣张了!

2.   外面绝对吃不到的味道
店家:阿宝面馆
嚣张指数:★★★★★
地址:静安区南京西路580号南证大厦B座4楼
电话:13816356669
【凭什么?】
秘制做法,只有一个店面,大厨是帮国家领导烧菜的,每天到店两小时,现烧浇头,烧好就走,行程档期之满堪比大明星!很有想法的拌面,混合了咖喱酱、花生酱和芝麻酱,被食客啧啧称赞“老香老香的”绝对绝对找不到第二家有这个味道!

3.   没有店名就叫“辣肉面大王”只卖辣肉面
嚣张指数:★★★★☆
地址:徐汇区天平路220号
电话:62824082
【凭什么?】
这家就只做辣肉面,这个辣肉面人气之旺,当初赵薇慕名去吃过,老板和赵薇的合影放在每张桌子上,所以这家店还有一个俗称“赵薇面馆”。

4.   提前两天预定红烧狮子头面,忙到拒绝采访
店家:老周面馆
嚣张指数:★★★★
地址:海口路附近,地址不详
【凭什么?】
选用上好的猪后腿肉,切丁手打一个多小时,甚至预定了也吃不到,为撒?老板精益求精,你迟到了就不卖给你吃了,因为狮子头冷了或者卤过头了都影响口感,只卖最好的!所以要掐好时间去。

5.   上海濒临失传的老法师手艺
店家:芷月楼老法师高汤面
嚣张指数:★★★★
地址:闸北区曲阜西路70号  
【凭什么?】
现在是歇业状态,但是还是要说一说这家“老法师”。
这家的“阳春面”可不是一碗普通的面条加白汤而是干贝、虾、蟹熬出的高汤搭配的,鲜而不腥,现在这门手艺只有很少的老法师在做,一个如此市井感的路边摊,一碗黄鱼面却要35元,哪能嘎好吃,超级浓的汤头,就连几乎找不到的“上海烤面”原本这里也能吃到。难道老法师的手艺真要失传了吗?

6.   一碗面推翻历史打造新招牌
店家:富源春鸡汤面
嚣张指数:★★★☆
地址:虹口区四川北路1906弄100号
电话:56719385
【凭什么?】
前身是富源春面馆,是老上海的回忆,但是一碗口碑极赞的鸡汤面却逐渐成为代表,甚至变成了招牌,合肥的老母鸡汤,配上筋道面条,高薪聘请来的煮面大厨。能煮出如此筋道的面条只有这位大厨有这本事。

7.   每天限量5份上汤鲈鱼面,只为懂它的食客
店家:全面盛概念面馆
嚣张指数:★★★☆
地址:黄浦区西藏南路991号
电话:33310890
【凭什么?】
鲈鱼切片、改刀、炸煮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煮好的鱼骨不丢全部打碎成浆来熬煮出牛奶一样的高汤,一整条鱼几乎都在碗里,要花30分钟下一碗面,懂的人自然懂它的珍贵。

8.   为了一碗葱油拌面加炸猪排,一年四季排队
店家:老地方面馆
嚣张指数:★★★☆
地址:徐汇区襄阳南路233号
电话:64710556
【凭什么?】
"老地方面馆"的辣肉面真心喜欢,就爱这带点甜味的辣,而且够辣,辣肉浇头里的土豆丁和豆腐干都很有味!香!可选汤面或拌面,也喜欢葱油拌面,好像是5块钱,再加份炸猪排或者海带,回忆啊~

9.   寸土寸金的市中心黄金地段,拥有4家连锁店
店家:沈家门兰嫂海鲜面
嚣张指数:★★★
地址:黄浦区福建中路120号
电话:63263361
【凭什么?】
每家连锁店都可以每天卖出800份!每碗均价20元,而且卖的是海鲜面!每天要用掉百来斤的海鲜,沈家门新鲜直达,满满当当的一碗海鲜什锦面,面条从头吃到尾都是那股子鲜味!赞一个!

10.  沪上一绝的爆鱼面
店家:绝口老弄堂爆鱼面馆
嚣张指数:★★
地址:卢湾区陕西南路63弄1号
电话:13795391465
【凭什么?】
弄堂的深处,一群食客簇拥!原本是永嘉路上那家希尔顿大厨烧的爆鱼专营店为其供货,但是实在供不应求,所以现在老板娘自己也在做,口味不变,爆鱼依旧泡在面汤里酥脆不烂,那股甜津津的味道深得阿拉欢喜!

============淘最上海===========

这是一个吃货们交流的天地,每一条微信都是来自吃货的心声,我们追求的就是:这是吃货聚集最多的微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518 天

发表于 2014-4-30 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govyvy 发表于 2014-4-22 13:52
看的我直流口水。

小葱  其实北京的炸酱面和上海的辣酱面有些相似的地方 好好琢磨一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518 天

发表于 2014-4-30 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苏常熟老李 于 2014-4-30 06:57 编辑

上海辣酱面

用料  
刀削面        
鸡胸肉        
笋        
虾米        
花生米        
豆腐干        
高汤        
胡萝卜        
黄瓜        
姜        
葱        
生抽        
白糖        
甜面酱        
豆瓣酱        
生粉        
上海辣酱面的做法  
鸡胸肉,笋,豆腐干分别切丁;姜,葱切末
虾米洗净,鸡胸肉腌料拌匀备用
花生米油里炸熟,放一旁备用
笋丁豆腐干丁水里炝一下备用
起油锅,下葱暴香,再放入鸡胸肉虾米加生抽白糖甜面酱翻炒均匀,再放入笋丁豆腐干丁拌匀,放入少量清水稍煮片刻
最后,伴入炸好的花生米
刀削面煮熟后牢出,放入高汤内,我做的是小排汤,再加上炒好的辣酱就完成了,胡萝卜和黄瓜做装饰可以更漂亮开胃
小贴士

1。辣酱和小排汤都是事先做好,所以吃之前只要把菜,汤加热,面煮熟就完成了,很方便吧
2。这个面好不好吃,就取决于辣酱的味道,而辣酱好不好吃,除了每样食材必须新鲜外,甜面酱的好坏是最关键的。
3。花生米一定要最后伴入辣酱里,不然花生米就不脆了。


--------------------------------------------------
上海辣酱面  

不少人去面馆吃面,总喜欢在面上加“浇头”,诸如:焖肉面、爆鱼面、面巾面……等,喜欢吃辣的朋友,常常会点一碗“辣酱面”,所谓“辣酱”,就是用肉、豆腐干、土豆、茭白等切成丁,然后加上辣椒酱等调味品烹制而成。

 在上海菜馆,好的辣酱可上台面,作宴席菜之用,如用较高档的鸡丁、肉丁、开洋、鸡肫肝、猪腰丁、花生仁、豆干、虾仁等所配制而成的八宝辣酱,就是一款传统而经典的上海名菜。而面馆的辣酱,取料虽无需象八宝辣酱那样复杂,但要使辣酱好吃、好看,却也需讲究刀工与烹调方法!

 辣酱易于保存,自己动手炒辣酱,炒一回,一家人可品尝几顿辣酱面,价廉、味美、食用方便,有兴趣的,不妨一试!

 原料:去皮、带薄膘的猪后腿肉,切成0.8公分见方的丁,用少许盐、料酒、味精,生粉、水拌匀(俗称上浆)。笋、或土豆、或茭白,剥壳、刨皮洗净后切成丁。五香豆腐干冼净后切丁。

 铁锅烧热,放足量植物油烧热,分别将豆腐干、土豆等入油锅炸七、八成熟,捞起。待油热,再将肉丁入油锅划散使熟,倒入漏勺沥干油。

 铁锅烧热,放上叙总原料约三分之一的植物油(若肉丁、豆腐干丁、土豆丁总共约一斤的话,可下油150至200克),待油热,下适量剁碎的泡椒、陴县豆板,炒至油色变红,下肉丁、豆腐干丁、土豆等丁,再放入黄酒,少许红酱油、白糖、味精、汤或清水(其液体总量可高出原料表面),待汤滚后,再烧约数分钟即可倒入容器内,备用。

 特点:色红亮、咸中带鲜,辣中带甜,辣酱作面交头,可使面汤更加鲜美!

 炒辣酱,不仅可作热汤面“浇头”,在夏天,也可作冷面的“浇头”


---------------------------------------------------
上海辣酱面

材料:去皮带薄膘猪后腿肉,茭白,土豆,豆干,郫县豆瓣,甜面酱

1、猪肉洗净切丁,用少许盐、料酒、生粉上浆。土豆、茭白去皮切丁,豆干切丁。

2、锅热入油,将豆干、土豆和茭白入锅炸至七成熟,捞起控油。再将肉丁入油锅划散至表面变色,捞出控油。

3、锅热后入稍多油,油热下郫县豆瓣和甜面酱,炒至油色变红,下第二步中炒好的所有食材,淋入黄酒、少许老抽、白糖,再倒入清水(有高汤更佳)使液体与原料持平,待汤滚,继续烧几分钟即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518 天

发表于 2014-4-30 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辣酱面

时间:2013-8-22 9:29:56




上海辣酱面
材料:去皮带薄膘猪后腿肉,茭白,土豆,豆干,郫县豆瓣,甜面酱
1、猪肉洗净切丁,用少许盐、料酒、生粉上浆。土豆、茭白去皮切丁,豆干切丁。
2、锅热入油,将豆干、土豆和茭白入锅炸至七成熟,捞起控油。再将肉丁入油锅划散至表面变色,捞出控油。
3、锅热后入稍多油,油热下郫县豆瓣和甜面酱,炒至油色变红,下第二步中炒好的所有食材,淋入黄酒、少许老抽、白糖,再倒入清水(有高汤更佳)使液体与原料持平,待汤滚,继续烧几分钟即可。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518 天

发表于 2014-4-30 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感慨:舌尖上的美食—上海辣酱面

我不能吃辣,但,我唯独对上海辣酱面钟爱有佳。我的母亲很反对我吃辣酱面,因为我肛门这里做过手术开过痔疮刀,所以不能常吃辛辣食品。我的主治医生在我出院的时候也常嘱咐我说,还是少吃辛辣食品为好,但,我这个人却经不住“辣酱面”的诱惑。所以,但凡每当有面条吃的食品店里,如果选择吃面条食品的话,我的第一首选必点“辣酱面”。
我记得小时,在我家小区门口的饮食店里,一碗辣酱面要2快5毛钱,而现在经过十多年的变化,稍微贵点的话,一碗辣酱面条大概在8至10元左右。我记得在面条里的“浇透”辣酱特别的好吃,虽说面条名称叫“辣酱面”,但这碗面让你品尝的时候,却没有让你口中感觉那种十分辛辣的口感味,反而让你觉得这碗面条更加爽口,更加独特,面条十分的有较劲,有吃了还想吃的那种味道。我曾经对辣酱面的浇透原料进行过分析。其实,辣酱面的浇透原材料其实很简单,分别是:“土豆,干豆腐,小笋丁还有少许肉末酱”,在外加少许几片的“干辣椒”,把这些材料混合在一起,分别入锅少许油,小炒在一起,少加点水,不要太干,就可以上盆了。这样就等你下面条的时候,捞上面条制成汤面或者是拌面干的时候浇上你已经准备好的辣酱浇透,就这样碗口感十分不错,带有点小糊状的辣酱面就做好了。当然原材料的程度和味道的咸淡比例都是根据自己的喜欢程度进行逐一添加筛选等,并没有其它的特殊规定。因此一碗辣酱面制成和它的浇透原材料在各个地方,每个城市还是出现了五花八门不同的口感和风味,上海有上海的特点,扬州有扬州的特点,其它地方有当地的风味特点等。
上海辣酱面,按理来说算不上美食,也不能把这碗面条列为“舌尖上的中国”优秀美食食品,但它能很多年传承下来,并且在口感和原材料的浇透上进行很多地方的改造和升级加工,那么自然有这碗面条的独特的地方,或许很多食客们和吃货们会这样说,辣酱面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只要会烧特质的辣酱浇透就行了。其实,话说没错。但,至少辣酱面的形成应该有它的独特历史存在。上海人虽不上算特别喜欢吃辣的地方,但是如果提到辣酱面的话,几乎每个上海人都会津津有味的说到,“哦,我知道,有这种面条,并且在早饭的时候我吃过”。如果是我,让我选择,那么我会把“上海辣酱面”作为舌尖上的美食传统食品之一风味独特的面食食品。

本周小林推荐小菜:上海辣酱面
原材料:土豆,干豆腐,小笋丁还有少许肉末酱,在外加少许几片的“干辣椒”,把这些材料混合在一起,分别入锅少许油,小炒在一起,少加点水,不要太干,就可以上盆了。
(本菜来自本人博客)

今日小记:我并不清楚我明年我会在哪里工作,但至少我会努力,明年一定离开现在的单位。

简单心理学:如果会想到一个人,那么告诉自己不要刻意的去忘记他(她),不要刻意的去想他(她),偶尔的时候让这份感情成为心中的回忆,我7年的朋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518 天

发表于 2014-4-30 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苏常熟老李 于 2014-4-30 07:12 编辑

阳春面及辣酱面浇头   

今天老伴应老同学邀约外出搞活动,小的们周六照例不来烦我,老衲一人独守家门。本想趁难得清静继续扫描家里老照片,但午晚两餐总得自行解决,看看冰箱里除昨晚剩下的酱鸭外没什么存货,为贪便当想定中午吃阳春面,晚上吃辣酱面,既方便省事又对我胃口。于是菜场兜一转,买好所需食料,回家一阵忙碌,总算一上午搞定。
     海派传统阳春面一大碗,放了些小青菜,撒一撮猪油渣屑,汤清味香清淡爽口,搭配昨晚吃剩下的酱鸭,扫荡一空。其实在家做好阳春面很简单,配料就一勺猪油
,加适量的盐和少许味精(我家用素易鲜)开水冲汤,撒些葱花即成。


因提到猪油,觉得有必要多说几句。不知从何时起,猪油等动物性脂肪被贴上危害健康坏脂肪的标签,在医生口中往往被描绘成心脑血管病人的杀手,弄得许多老年朋友“闻油色变”,猪油渐渐被豆油、菜油、花生油等系列的合成油代替,菜场肉摊上的板油少有人问津。
    实际上,猪油作为传统饮食的一部分已经有数千年历史,曾是每家每户必有的一种油类。与一般植物油相比,动物油有不可替代的特殊香味,可以获得用其他调料难以达到的美味,以增进人们的食欲。动物油中含有多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相当,几乎平分秋色,具有一定的营养,并且能提供极高的热量。猪油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D含量很高,而所含的脂肪比例却低于黄油,较适于缺乏维生素A的人和少年儿童。一项研究发现,使用饱和脂肪(如猪油)的小鼠比吃植物油的小鼠寿命长很多。日本冲绳岛居民主要使用猪油烹饪食品,而且猪肉和海鲜占他们饮食的很大部分,这些居民的平均寿命高达84岁。众多事实证明,适量食用猪油,对健康有益无害,所以我家老小一概不忌猪油。

猪油的熬制
1.猪板油切成两三厘米见方的小块,清洗干净。
2.放入炒锅中,加入小半碗水,大火熬开。然后转小火慢慢熬即可。(加水是为了防止肉块突然受热而变焦。这样熬出的猪油冷却后更白更香。水开后一定要转最小火慢慢熬,会看到水逐渐消失,而油慢慢变多)
3.熬1小时左右,肉丁缩成很小块,微黄即可,不可熬过了。全程都是小火,避免火太大了油渣变焦而破坏了油的味道和成份,整个过程不用盖盖,只在开始油少时稍微搅拌几次,避免受热不均匀。捞出油渣(别扔掉,用处多多),油彻底冷却后倒入容器中密封冷藏保存。


辣酱面浇头
说起辣酱面,上海滩稍有点名的本帮面馆都有,因价廉、料足、味美为大众百姓青睐。但要烧好辣酱浇头,留住老食客拉住新食客实属不易,各店有各店特色。正如有食客言,辣酱浇头的味道可映衬该面馆的品位。记得过去辣酱浇头烧得好的,有光明中学隔壁弄口的鲜得来,雁荡路的味香斋(其麻酱面小牛汤也颇有名),淮海路的光明邨,老西门的乔家栅,福建路北京路的德兴馆,金陵路的天香斋,城隍庙松月楼的素辣酱,等等各有特色绝招。这些面馆现在关的关搬的搬,就算店招还在也已人非物不是了,由于辣酱面档低利薄,为争利大多面馆都弄点豆腐干、洋山芋等随便烧烧充数,根本不考虑食客感受。如今要吃到称心的海派辣酱面,也只有自己动手烧了。
配料四样,腿肉、豆腐干、茭白、花生米,豆腐干用无味白干,不喜香干那个味,花生米剥衣好看点,我懒得剥。腿肉、豆腐干、茭白全部洗净切成1cm方丁,太大吃口不便,太小卖相难看。主要调料就下面图这三样,其中黄瓜蘸酱是我用了多种酱料后的选择,此酱料味味鲜不咸略带甜,烧出来色泽好看,比其它甜味酱、豆瓣酱要好。

将茭白丁和豆腐干丁氽下水断生,为的是去掉豆腥味和讨厌的嘌呤。

肉丁放入适量生粉、料酒、白胡椒上浆

花生米与冷油一起下锅,油锅冒烟捞起花生米,已经氽熟。

炒锅放油,中火温油倒入已上浆肉丁划散,煸炒至七分熟出锅。

炒锅放油,大火高温倒入豆腐干丁,油煎到微发黄出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518 天

发表于 2014-4-30 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苏常熟老李 发表于 2014-4-30 07:07
阳春面及辣酱面浇头   

今天老伴应老同学邀约外出搞活动,小的们周六照例不来烦我,老衲一人独守家门。本 ...

另起油锅,放入一勺半郫县豆瓣酱,一勺半老干妈豆豉,煸炒出香味红油。

倒入肉丁、豆腐干丁、茭白丁,不停煸炒拌匀,千万不能粘底。

待煸透拌匀冒出香味临近粘底时,倒入大半小碗开水,放入半包甜味酱(即黄瓜蘸酱)在上面,但千万不要翻动,翻动容易粘底。

盖上锅盖,用中小火焖5分钟(煤气外圈微火,内圈大火)。

开盖放入一勺半白糖,放入已氽熟的花生米,快速翻炒拌匀,待水份收干关火出锅装盆,撒上一把香葱。

我烧的量比较多,除留下当天吃外,还装了一饭盒,下周可吃几顿辣酱面了。

最后上张特写图。


    以前上海人家烧辣酱,一般都用一半豆瓣酱一半甜味酱再加点辣糊,烧得好味道还是不错的。可现在市售的豆瓣酱、甜味酱都不像过去酿造货,只有咸味和豆腥味,缺少那种特有的鲜香味。我摸索过多种酱料和烧法,才总结出现在的酱料和烧法。郫县豆瓣酱吃不出什么蒜味,主要取其鲜辣和麻香味,要不喜欢又买不到辣糊,也可用瓶装的红翻天替代,这个辣得比较纯,可能对你胃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518 天

发表于 2014-4-30 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辣酱面演绎浓油赤酱“上海风”

□大富贵酒楼小吃部工作人员正在为顾客准备辣酱面

□晨报记者 李欣欣

小笼、生煎、小馄饨、锅贴、排骨年糕、特色糕团……提到百年老店大富贵的小吃,许多老上海人都会想到这些经典点心。不过,说起最能让老上海人回味起“小辰光”感觉的点心非辣酱面莫属了。热腾腾的面汤、劲道十足的面条、浓郁无比的辣酱,经典地道的口味让不少食客念念不忘。

寒意渐浓的时节里,在清冷的早晨,端上一碗冒着热气的辣酱面,满满一碗下肚后,温暖、畅快的感觉从舌尖漫流至肠胃,暖意一直到心口,足以抵御外头的寒冷了。

每天要熬近百斤辣酱

每次走近位于中华路的大富贵酒楼总店时,总能看见门口的外卖窗口排着长队,这里的点心以口味和实惠而闻名。大富贵酒楼始于光绪七年,是沪上历史最久、名气最响的徽帮菜馆,自1997年开始增加大众化点心后,这里的点心生意就一直很火爆,包括多种口味的面食,如雪菜面、红烧大排面、拌面等,而各色面食里,“点击率”最高的就是辣酱面了。“我们辣酱面的最大特色就是重油、重色、重味,面汤的颜色非常厚重,入口味道特别浓郁,很多食客都反映,辣酱面让他们吃出了小时候的感觉。”上海大富贵酒楼总经理奚伟中说,“我们小的时候有这样的经历,拿着瓶子到酱油店去拷辣酱、豆瓣酱、甜面酱等,然后带回家给妈妈烧辣酱做面浇头,如今大富贵里端上桌的辣酱面,就很有当年的风味,浓而不冲。”“辣酱面里的酱、料、面、汤都是很有讲究的。”在做过20多年大厨的奚伟中看来,辣酱面是大富贵点心部最富特色的点心。他介绍,酱料是以豆瓣酱、甜面酱和辣酱为主,辅以花椒、豆豉等其他香料用油煸香,肉选用腿肉,上浆后下油锅,划熟后待用,香干切丁后用油锅煸炒、土豆切丁后下油锅炸熟,再将嫩笋烫好,一起放入酱料中。最后加入生抽、糖,煮开后用小火慢炖10分钟,分放在三个桶里,放在下面锅的旁边,客人点一份,就下一份面,再舀上一大勺浇头。“辣酱是在一个直径有76厘米的大铁锅里熬制的,一次大约能熬制20多斤辣酱,每天要制作4次左右,也就是说每天我们总店里就要熬制近百斤辣酱。”

虹桥食客专程赶来

除了辣酱,面条的制作也有秘诀:“面条是我们加工配送中心制作的,所有的面条都要经过6道碾压工序,而一般的面通常只需经3道左右的碾压,因此我们做出来的面条特别润滑、劲道十足。”

当然,最后的关键步骤就是“油封面汤”了,在面煮好、料加好后,大厨还会在面汤上浇上一层薄薄的热油,这样食客从头吃到尾,面汤依然能够保持一个烫度,“辣酱面一定要趁热吃才香,才有入口即化、回味无穷的爽快,如果凉了就显得有些腻了。”

在大富贵酒楼总店的点心部,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吃着辣酱面的食客,发现有的是附近的居民,也有的是专程从虹桥、虹口等地方赶来的食客。

“浓而不冲”最到位

虽说是辣酱面,但是很多会吃的老上海人都知道,传统的老上海辣酱面不只是单纯的辣,而是辣度适中、汤汁浓郁、回味微甜。因此辣酱面里的酱是由3种酱调和而成,既有甜面酱的浓稠,又有豆瓣酱的鲜香,另外还有辣酱的香辣,浓油赤酱的“上海风”在一碗小小的辣酱面中被演绎得淋漓尽致。“浓而不冲”,这四个字是对大富贵辣酱面最到位的诠释。奚伟中介绍,三种酱调和在一起,酱的浓度明显提升了,辣酱的“冲口感”则被降低了许多,舌尖微微有辣意。不仅如此,调和以后的酱吃到嘴里感觉很润滑,如果辣酱本身没有用甜面酱、豆瓣酱进行调和,那么辣酱的味道就太单一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518 天

发表于 2014-4-30 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永恒的海上之爱:辣酱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518 天

发表于 2014-4-30 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沈祥福:康桥辣酱面不输北京炸酱面 更愿当宅男



  40年前就觉得上海更洋气
  1974年,沈祥福第一次来到上海,当时只有17岁的他,是北京中学生代表队的成员。“那天在虹口足球场跟鲁妙生聊起来,当年的比赛,他也参加了,代表的是上海中学生队。一转眼四十年就过去了,现在的上海,跟那个时候的上海,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有一点,不管是我这次过来,还是四十年前过来那次,感觉是没有变化的,那就是跟中国其他的城市,包括跟北京相比,上海更洋气一点。”
  同样是商业街,但是在沈祥福看来,北京的王府井(行情 消息 资金)大街,跟上海的南京路和淮海路相比,给人的感觉却并不相同。“尤其是到了晚上,南京路上各种颜色的霓虹灯都亮起来了,那时候就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大城市,不像王府井(行情 消息 资金)一到了下班之后,路上基本就没人了。”
  不一样的,还有上海与北京不同的待客之道。在上海,作为顾客走进商店的沈祥福,总是能看到营业员的笑脸与问候,即便什么都不买,人家对他一样客客气气。“当然现在北京这方面也好了很多,至少服务意识增强了不少。”
  长在北京,去过广州和长春,现在又到了上海,不同的城市,给沈祥福带来的感觉自然也不一样:“一般说到北京的时候,通常都会在后面加个‘城’字,听上去就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这个城市也像是被老城墙围住了一样,有特别多的积淀;上海总是让人想到‘上海滩’,这也证明了这是一座非常具有开放性的城市,感觉也更有活力。”
  康桥辣酱面不输北京炸酱面
  对于吃,沈祥福其实是没有太多讲究的。“能吃饱,能够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就够了。”
  话这么说,不代表沈祥福吃不出好坏,也不代表他对于舌尖上的味道没有任何追求:“来申花之前,就知道康桥基地食堂有几样拿手的招牌菜,过来尝了一下,确实名不虚传。”
  考虑到球队当中有不少北方人,基地食堂对于面食也相当重视,葱油饼和辣酱面都堪称一绝。“我吃米饭也没有问题,但是毕竟从小在北方长大,对于面食更加习惯。”加盟申花后不久,在基地工作人员的推荐下,沈祥福吃了一碗辣酱面,此前“南方没有好面食”的想法便一去不复返了。“味道不比北京的炸酱面差,而且这里的面还可以做成汤面,也可以做成葱油拌面,好多种不同的吃法,味道都不错,反正我都挺喜欢吃。”
  对于很多北方人来讲,偏甜的上海菜算得上是一种挑战,在北京时也会自己下厨做饭的沈祥福,一开始也想不明白,好好的菜,为什么非要在里面洒上一勺甚至两勺糖。“北咸南甜,不同的地方,对于味道有着不同的要求,所以一开始不适应也是很正常的,就像第一次看到川菜厨师做菜,不停地往里面放辣椒一样。”
  不管是浓油赤酱的油焖大虾,还是带点甜味的红烧大排,对现在的沈祥福来说,都没有任何问题,不过,从过去到现在,要说上海有什么吃的对他具有“致命诱惑”的话,答案毫无疑问便是大闸蟹。“我也忘了第一次在上海吃大闸蟹是什么时候了。其实很多北京人不大吃得惯这种河蟹,觉得不如海蟹鲜,再就是吃起来有点麻烦,费了半天劲也吃不到多少肉,但是我就觉得这个东西特别好吃,每次都能吃好几个,虽然他们也跟我说,这个东西寒气大,不能多吃。”
  不爱应酬 宅在康桥更轻松
  周一下午训练结束后,跟人约好了见面的沈祥福,准备搭俱乐部接送外援的车子到市区,当他从宿舍楼走出来的时候,一名俱乐部工作人员盯着他看了半天,才把他给认出来:“沈指导,看惯了你穿运动服的样子,现在换了一身行头,我都不敢认你了。”
  事实上,不管现在在申花,还是以前在北京和广州,绝大多数的时间里,沈祥福身上穿着的,都是一身运动服。“这么多年穿习惯了,而且运动服比较宽松,穿着也挺舒服,除非出去有什么事情,否则我不大喜欢穿别的衣服。”
  去年底加盟申花之后,沈祥福便成了教练组当中,最“宅”的一个,除了去附近的超市买点日用品,或者偶尔出去吃点东西,很少走出康桥基地的大门。“我这个人不太喜欢应酬,除了踢踢球,也没有其他什么爱好,对吃的也没什么讲究,而且基地食堂的饭菜都挺合自己胃口,所以也没什么机会到外边去。一个人呆着看看书,到球场上跑跑步,或者研究研究比赛,不是也挺好的吗?”
  相比那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世界大事小情了如指掌的“侃爷”,沈祥福算是一个“非典型性”北京人,即便是跟相熟的朋友在一起,他也更愿意做一个聆听者,除了谈到足球和比赛。“我这个人挺犟的,认准了的事情,有时候真的是十头牛都拉不回来,经常跟人争得面红耳赤的,跟平常就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不过大家也都清楚,我的性格就是这样,包括平时带队训练,发脾气也好,生气也好,都是对事不对人,完了也就完了。”
  上海人更容易相处
  对不熟悉的人戒备心强,说话做事不够干脆利落,这就是不少北京人印象当中的上海人,但是在上海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沈祥福却从这样的说法当中,看到了另外一面的上海人。“上海人比较踏实,很多东西他们会放在心里,但并不代表他们没有想法,真正接触下来,其实这边的人更容易相处。”
  作为教练,沈祥福对上海球员的印象一直非常不错:“原来国青队时带的孙吉、孙祥和于涛,包括杜威也算是上海的,性格都挺好的,不管是球技还是自身素质都不错,是那种可以让教练放心的队员。后来在国家队的时候,跟范志毅、申思、祁宏和吴承瑛他们打交道也比较多,感觉在他们的身上,既有南方球员技术细腻和脑子聪明的一面,也有为人比较豪爽的一面。”
  到上海已经半年多了,沈祥福跟范志毅却只见过一面,当年在国家队的师徒,一直没有好好地坐在一起聊聊,也成了沈祥福的一个心事:“刚来的时候,因为巴蒂斯塔主教练还在阿根廷没有回来,球队的体能训练任务又比较重,所以精力都放在球队这边了,包括其他朋友约着一起出去,也基本上都推掉了。后来有一次在康桥基地,我们跟小范他们那个队(老申花)打比赛,算是跟他见了一面。说真的,我挺喜欢上海人说话做事的这种方式,比如说你有一件什么事情,想找人帮忙,如果他觉得自己帮不了你,那天就会很直接地告诉你,不像有些地方的人,明明自己办不了,但是为了面子,就先答应下来,等到最后办不成了,可能事情也耽误了。我到上海这段时间,不管是老板也好,俱乐部的其他领导也好,包括基地食堂里的厨师和阿姨,对我都很好,让我在最短的时间里,适应了这里的一切,可以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到工作当中。也许北京和上海两座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地域文化和生活习惯,甚至有一些完全不同的地方,但是只要你努力去适应,不要总是想着让人家来适应你,就不会有任何问题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518 天

发表于 2014-4-30 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寻找一碗PK“阿娘”的黄鱼面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19日13:57   大众点评网

  今天说的“兰桂坊”并不是大家都熟知的HK酒吧一条街,而是开在上海虹桥地区的一家本帮小酒家,最出名的是他家的雪菜黄鱼煨面和炸大排。虹桥地区最多的就是日料店,“兰桂坊”四周几乎都被日料店所包围了,不过人气却丝毫未受影响。

黄鱼面

  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上海人寻吃面的地方,往往在不起眼的小路上走着走着就发现有一处人头攒动,这种小店看起来门面简陋,不一定有空调,却常有挂在墙上会摇头的电风扇;不一定有英俊的服务生送来菜单,却常有穿着白大褂的老板娘在前台卖筹码。这回推荐的是上海滩做黄鱼面很出名的一家面馆,据说可以和大名鼎鼎的阿娘黄鱼面比一比。

  娄山关路上的这家兰桂坊,位置比较好找,木凳子,圆台面,每个桌子中央放着瓶酱油,好像是老海派的吃法。点了碗黄鱼面,36元,初看有点贵,尝过才知道是不是物有所值。等了约莫十分钟左右,服务生“咚”地把一碗面端到面前,“老板,二两的也这么大碗?”“保准你吃得掉。”老板颇有自信。只见黄色的面汤里布满细末状的雪菜,中央嫩白嫩白的黄鱼肉丁垒在面条上,丝丝的清香早已把胃口吊起。喝一口面汤,浓香四溢,宛如牛奶一般丝柔绵滑。

黄鱼面

  据老板说,这汤是由黄鱼骨熬炖数小时而成,难怪鲜得让人打耳光也不肯放下。这面条也是特别定做而来,入口爽滑无比,不硬不烂,盘几口下肚,刚好把鱼香留在嘴里,黄鱼肉经过特殊处理,鲜嫩不碎,欲罢不能。

炸大排

  另外还有一道人气菜炸大排,基本上已经不是每桌必点,而是每人必点。桌上放了泰康黄牌辣酱油,这个就是小时候吃大排的味道,上海现在也只有在一些老字号店里面才可以看到辣酱油的身影。大排肉蛮厚的,不像外面的只吃的到面粉,吃不到肉。咬起来香酥可口,吃起来甜甜的,喜欢这个味道。 面条小吃味道灵不灵  听听网友怎么说

八宝辣酱面

  网友点评:经常吃的是“八宝辣酱面”加个卤蛋。他家的辣酱面是我的大爱,食材新鲜量且足,辣酱里面还能吃到小块小块的肉,量还不少,浓油赤酱的很本帮的烧法,稍许有点甜,不是很辣,但我已知足,绝对对得起15元这个价格。值得一提的是他家的卤蛋,个虽小,但入味,连蛋黄都浸透了汤汁的咸鲜。

炸猪排配黄鱼面

  网友点评:他们家最好吃的,最有名的还是他们家的雪菜黄鱼煨面,这个面真的是好吃啊,特别是他们家的那个汤,真的是鲜啊,估计这么好喝的汤肯定是煲了很久的了,但面是有点烂的,那个黄鱼真的是不错的,处理过的,鱼肉浓的很感觉,鱼肉很Q的,很新鲜,量还算是挺足,一份雪菜黄鱼煨面里面有好几块大块的黄鱼了。

炸猪排

  网友点评:黄鱼煨面果然好味道,不过要等蛮久的。上来的汤色奶白,很鲜美。另外,每次我去必点的就是他家的炸猪排!面粉很少,外皮脆!配上辣酱油,那味道还真不错。

兰桂坊酒家

  兰桂坊酒家

  推荐:炸猪排、雪菜黄鱼煨面、炸酱面、担担面、蛤蜊拌面、猪排

  食客点评:同学聚会选择了这家以黄鱼煨面出名的饭馆。落座于二楼的大圆桌,本以为吃面的地方不会有啥小菜,没想到上桌的菜个个有上海特色!白切猪肚、熏鲳鱼、拌马兰头、咸草鸡,每个味道都很纯正。特色前道开胃菜炸猪排,沾着黄瓶辣酱油是小时候吃到的味道,好想吃两块啊!再说说他们的镇店之宝“雪菜黄鱼煨面”,面汤鲜而不咸,面条滑而不烂,鱼肉酥而不散。雪菜更厉害了,打成细末,只有鲜味不用嚼,也就不会塞牙缝了。还有另外推荐两道甜点,酒酿圆子和八宝饭,喜欢甜食的MM们可以尝尝,一点不腻。总之,在这里我找到了小时候老上海餐馆的感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518 天

发表于 2014-4-30 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面馆让我欢喜让我愁(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6日08:34   东方早报



海鲜面
  曾有次见某位“驴友”写过一句话,“面江南,最面是杭州”,这个面字,并非北方话里“窝囊”的意思,而是说杭州面的好味。我是杭州人,到了上海之后,曾被本地朋友拉去吃面,说上海的面好吃。拉我去的第一家,是“沧浪亭”。那一顿面,吃得我愁眉苦脸, 朋友还不知趣,问我说,怎么样,好吃吧?我回答说,为什么面到了上海,也成了上海特色,上海有盖浇饭,这面,看上去也像盖浇面。
  朋友受了挫折,心下不服,约下次碰面再见分晓,四处打听,又约了我去吃另一家著名面馆的招牌牛肉面。吃罢以后,又满怀期待再问如何?我回答说,我在杭州老神仙面馆吃牛肉面时,汤色浓郁,闻之回味,食之香味醇厚,肉味入舌三分。这里牛肉不错,如果不计较甜度略过,该也算不错,只是将一小碗牛肉加汤倒入清汤面中,这味道已经大大的不对了。恨不得学武松在蒋门神店里时那样,当堂将桌子踢翻骂道:“店家,你这酒里,怎么掺了水啊?”朋友又气又笑,才知道我果真是个难伺候的刺头。
  自这两次失望之后,由衷地戒面数月之久,后来又有人推荐我去思南路口那家阿娘面馆,人的确是多,而招牌的雪菜黄鱼面里,黄鱼也确有些份量,看得出其中的诚意。可惜有点甜……上海菜本有不少偏甜的做法,北方人不习惯,但不能一定说不好吃,文化而已。只是黄鱼偏甜真是有些令人发指,只好誓与上海的面不两立也。
  上海面的罪恶并不止于此,比如兰州拉面,到了上海之后,风行甚广,但家家都加上了咖喱,吃什么面都一嘴的咖喱渣,一碗碗面都是黄黄的,吃下去一肚子的碱水味。而这些拉面店到处都是,同时还兼卖刀削面,山西刀削面的浇头足有十几种,最经典的蕃茄酱浇头,酸辣之意,令人难忘。而这些店里,刀削面的汤底和料与拉面完全相同,也是咖喱。搞得许多上海人以为刀削面和拉面就是这样的东西。
  不幸中的万幸,如今很多新疆人开的拉面店,已经慢慢将拉面的风气挽救了一些。牛骨清汤底配的拉面,才像那么回事,我每每看到这种蓝色招牌的小店,总不禁有松了口气的感觉。
  如果在上海,让我自己选面店的话,当然是去日本拉面店了。日本拉面的丰富和变化已超越了中华面食的保守。而意大利面……,这个这个,要味道正一点的,又实在是太贵了呀。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518 天

发表于 2014-4-30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最好吃的20家面馆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6日10:03   人气美食官网

  面,本不是上海的特产,但是,在上海,就是有一种海纳百川的心性,汲取他人所长,加入自己的口味,做出一道道脍炙人口的好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搜罗了20家上海必吃的好面,排名不分先后,各有特色,绝对值得您一家家吃过来。

  第1家:阿娘面【上海滩面第一块牌子!】

  地址: 卢湾区思南路36号(近南昌路)

  营业时间: 早市7:00-9:30 午市11:00-14:00 夜市17:00-19:45

  公交信息: 42路、146路、167路、911路、911路区间、926路、986路、986路区间到淮海中路思南路站下



阿娘面馆招牌黄鱼面

  美食攻略:

  阿娘面,是正宗上海滩“面”的第一块牌子,哪怕阿娘走掉了,这碗面,还是活在很多人心中。阿娘孙子从国外回来,老店新开,虽还是有些简陋,但干净整洁,让人舒心许多。

  黄鱼面依然是招牌,黄鱼处理的非常好,一点都不腥,肉头也非常嫩,刺也挑的蛮干净;搭配咸菜,甜甜的,很合上海人口味。

  招牌必点面:黄鱼面+咸菜

  第2家:老地方面馆【“泰康黄牌”辣酱油+炸猪排】

  地址: 徐汇区襄阳南路233号(近复兴中路)

  电话: 021-64710556

  公交信息: 轨道交通一号线陕西南路站


老地方招牌炸猪排

  美食攻略:

  开了十五年的老店,真的是老地方了。

  面品种很多,其中最好吃的就是炸猪排了,面拖炸猪排,颜色金黄,上面浇着“泰康黄牌”辣酱油。一口下去,香,酥,嫩!真的是叫招牌必点的。

  老板娘记忆力也是小店一大“卖点”,人家要什么面要什么菜都记得清清楚楚,不出错。

  只是店堂太小、位子太少,每次中午去都要排队。

  招牌必点面:辣椒面+炸猪排 第3家、祥和面馆【长宁区第一辣肉面】

  地址: 长宁区定西路1235弄1号(近安化路)

  电话: 021-62127097

  公交信息: 939安化路终点站 96路 73路



祥和面馆招牌辣肉面

  美食攻略:

  长宁区第一面馆,门面不大,生意火爆。

  辣肉面最为出名,辣肉一粒粒的,量又大,味道又香,辣味适中,光是看看,就很有食欲;再配上一碗筋道的面条,淋上纯正的牛肉汤,飘几片香菜叶子,这才叫真正好吃的辣肉面。

  招牌必点面:辣肉面

  第4家、大眼面馆(鲁班路店)  别名:香葛丽 【卢湾区四大面馆之一】

  地址: 卢湾区鲁班路105号(近丽园路)

  电话: 021-63044186


大眼面馆招牌大肠面

  美食攻略:

  小店名“大眼”,门面上挂一大红幅“特聘香葛丽面点师主理”。 香葛丽三个字比较突出。如此一挂,感觉就如一饭店门口挂“特聘锦江饭店大厨主理”一样,不由令人肃然起敬,至少也心生馋念。

  小店特色大肠面,火候刚好,有点弹, 有点脆,对男生而言,缺点肥腴,对女生而言,却是刚刚好,面条用的是一般切面,汤头亦是一般清汤,但是拌进了大肠的酱汤,鲜味就出来了,热热乎乎一顿,让人非常满意。

  招牌必点面:大肠面

 第5家、永兴面馆  别名:胖阿婆面馆【南京路旁边最好吃的鸭腿面】

  地址: 黄浦区广西北路452号(近宁波路)

  美食攻略:

  南京路附近的小店,简陋,却不失人气。

  招牌的鸭腿面很赞,鸭腿烧出了酱鸭的味道,酥酥嫩嫩的。一个大荤浇头配上一些素交,清爽、可口。吃罢面,汤头也是可以喝的,甜甜的,让人很满意。

  招牌必点面:鸭腿面+素交

  第6家、味香斋【麻酱面+焖蹄+小牛汤,经典!】

  地址: 卢湾区雁荡路14号(近淮海中路)

  电话: 021-53839032

  公交信息: 911、945、920、926 地铁1号线黄陂南路站1号口下

  美食攻略:

  招牌麻酱面不需多说,酱浓稠得拌起来都费劲,面条吃起来很香滑,酱香配上点辣油,更加有风味。

  麻酱面+焖蹄+小牛汤,是小店标准配置,将冰冻的焖蹄放到滚烫的小牛汤中,不仅化开冰霜,让小牛汤也更好吃,焖蹄也有了牛肉的润色,更加香,味道很经典。

  Ps。小资和不接受差环境的人请远离

  招牌必点面:麻酱面+焖蹄+小牛汤

  第7家、大肠面【上海第一大肠面】

  地址: 卢湾区复兴中路59号(吉安路东台路间)

  电话: 021-63744249

  营业时间: 早上9点到下午4点半,晚上6点到卖完(一般8点左右卖完)

  公交信息: 24、17、864、地铁8号线,10号线老西门站,782,23

  美食攻略:

  敢把“大肠”这样的“下水货”当店名的上海仅此一家,大肠特色酥、糯、香、有嚼头。

  做香糯的大肠不难,但是做能嚼10多口的大肠,上海除了这家,很难再找出第二家了,嚼一下,满足一下!嚼一下,欢畅一下!!嚼一下,幸福一下!!!

  Ps。不喜欢肚脏类的人就别去咯

  招牌必点面:大肠面+烤麸+辣肉

  第8家、鸿瑞兴(徐汇店)【好面、好汤、好焖肉】

  地址: 徐汇区中山南二路1500号东亚大厦1-3楼(上海体育场运动员之家内)

  电话: 021-64275177 64280079

  营业时间: 6;00---21;30

  公交信息: 地铁1号线、3号线 927路 92路 旅游集散中心

  美食攻略:

  鸿瑞兴是有很多东西吃的,楼上炒菜,楼下点心,还有熟菜,当然,既然说到面,就是一楼了。

  鸿瑞兴的面,最出名的就是焖肉面了,面上来,把小碟中的焖肉掩埋于面下,先喝口红汤,是高汤,再吃口细面,苏面是纤细的,宛若一个江南女子,又似那女子在雨巷中轻扭的腰。巷子中的雨就是浓浓的高汤。那纤细的腰是柔 软而富有弹性的,两、三分钟后,把焖肉捞上来,横的咬下去,闭着眼,好,好肉!有一点点烟熏的感觉。肥瘦相间,再映寸着那点皮,极妙。一口肉,一口面,一口汤,芸芸众生,凡夫俗子,又有何求!

  招牌必点面:焖肉面



第9家、宝泰面馆【素鸡+现炒大肠,绝配!】

  地址: 卢湾区瞿溪路1072弄1号(近鲁班路)

  营业时间: 24小时营业

  公交信息: 地铁4号线3号出口

  美食攻略:

  有点年头的面馆,店里飘出的香味老远都闻得到。

  最爱他们家的大肠面,超大的碗,红汤为底,倒进现炒的大肠,再加块素鸡,甜甜鲜鲜的,味道真的叫嗲。

  不过,小店价格有点“贵”,环境和服务也不敢恭维,吃的人还是“特别多”。

  招牌必点面:大肠面+素鸡

  第10家、云曦小吃【腐乳肉+鸭腿+糖醋小排,味道太嗲】

  地址: 静安区山海关路296号(近成都北路)

  电话: 021-62536361

  营业时间: 早上5点-下午2点

  美食攻略:

  标准的夫妻老婆店,老头门口收钱,老太在后厨配面,每天限量烧一定的浇头,卖完即止。

  小店的招牌,理论上应该是焖肉、焖蹄,但是,自从老板开始烧腐乳肉后,招牌变成腐乳肉面了,腐乳肉炖的非常非常入味,每次问阿姨秘方是啥,阿姨都笑笑不肯说活,看来是有秘方,叫碗干挑面,拌点甜甜的腐肉酱汁,咬一口带软骨的腐乳肉(瘦肉带骨需提前预定,小编经验11点半后定,肯定都是肥肉了),真的叫外婆烧出来的味道,香!

  特色浇头:礼拜一,鸭腿,礼拜二,腐乳肉,礼拜三,糖醋小排,礼拜四,腐乳肉,礼拜五,百叶结烧肉。

  招牌必点面:腐乳肉面、酱鸭腿面

  第11家、张续昌老头面馆  别名:老头面馆【拌面+羊杂汤,上海居然还有这么好吃的清真面】

  地址: 黄浦区侯家路186号(近方浜中路上海老街)

  电话: 021-63735404

  营业时间: 24小时

  公交信息: 66路、980路、929,969路(等)复兴中路站下,上海老街内

  美食攻略:

  大热天谈羊肉的确不是时候,但他们家的羊肉面,的确是值得去存下来,留到冬天的。

  老店是很老的店了,以至于服务员、收银员都是爷爷奶奶级的人物了。

  店里招牌即是羊肉,红烧的、白切的,均是一等一的选料,一等一的口味,点碗拌面,加碗羊杂汤,香是香的来,除了香,料也非常足,肚、羊肺、羊肠、羊心、羊头肉,一堆东西,用上海话说:真的是亲娘的做法了,这料足的。

  招牌必点面:红烧羊肉面、羊杂汤

  第12家、家有好面(云南中路店)  别名:沪味传面馆【人民广场最好吃的面】

  地址: 黄浦区云南中路43号(近北海路)电话: 021-63229611 63229622

  营业时间: 10:00-22:00公交信息: 980 123 926

  美食攻略:

  家有好面,名不虚传。开在云南路北海路的拐角,地方虽然难找,但是每天仍然桌桌爆满,究其原因,就是味道好。

  鸭腿面、黄鱼面等都很赞,老火炖出的鸭汤,配上一整只鸭腿,嗲的来不得了。吃好面,还可以点块冰糕,也是特色,很有老上海味道,或许这就是喜欢上海的理由。

  招牌必点面:老火鸭腿煨面、野生黄鱼煨面


  第13家、敦煌楼兰州清真牛肉拉面【上海最正宗的兰州拉面】

  地址: 普陀区中山北路2212号1-4楼(近镇坪路)

  电话: 021-52904792

  美食攻略:

  上海有无数的兰州拉面,但队不的起“正宗”二字的,仅此一家。

  面上来,“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翻译下就是:牛肉汤色清;萝卜片洁白;辣椒油鲜红;香菜、蒜苗翠绿;面条则柔滑,白里透黄。

  能做到这样的5条标准,上海恐怕也仅此一家了。

  招牌必点面:牛肉面

  第14家、莹楼馆(临汾路店)【现炒浇头,惬意】

  地址: 闸北区临汾路691号(近岭南路)

  电话: 021-56796763

  公交信息: 206、46、850、845

  美食攻略:

  六层老公房底楼三室户改造而成的面馆,历时久远,每天中午,挤的满满当当,生意太好。

  店里招牌就是现炒浇头,现炒的就是好吃,下肚感觉“惬意”,店里配面的汤水是正宗吊出的高汤,很鲜,可能应为生意实在太好,面下的有点胀,小瑕疵。

  招牌必点面:鳝丝面

  第15家、老郎特色牛肉面馆【咖喱味拌面,新鲜!】

  地址: 普陀区甘泉路555号(近黄陵路)

  公交信息: 68路 40路 876路 858路 761路 224路 510路 909路 78路

  美食攻略:

  很有style的面馆,特色是牛肉双交菜拌面,做法很特别,先把粗面放到牛肉高汤中烫熟,撩出来后,加一汤匙咖喱油料,看上去虽然油腻,但是入口,绝对是美味。

  此外,小店浇头中的牛肉量也很大,对的起门口:“工薪为本、诚信为荣”的标语。

  招牌必点面:牛肉双交菜拌面

  第16家、吴越人家面馆【面面俱到】

  地址:全市连锁

  美食攻略:

  上海的一碗老面,从90年代风靡至今,生意从来没有差过。

  店门口整整齐齐几块铜牌,头牌醇香排骨面、罗汉净素面、八宝辣酱面等五、六块匾。都是上海市餐饮协会颁发的上海特色面奖状。

  点碗招牌面(浇头都是特色,不分别介绍),细面,宽汤,大瓷碗。碗上是店家的logo,还有一点小花纹。只一口面,就能爱上。纯正的苏州的面,那种特有的带着弹性的软顿时弥漫齿间。再一口汤,的确是熬的高汤,够醇厚。

  只是价格稍贵,有些小遗憾。 第17家、真如羊肉馆【可能是上海最便宜,又最好吃的羊肉面】

  地址: 普陀区北石路155号(近兰溪路)

  电话: 021-52665100

  营业时间: 6:00-21:30公交信息: 63路 706路 地铁11号线真如站

  美食攻略:

  真如寺往前即是北石路,右拐,十多步路后眼前赫然一座老店,偌大的“百年老店”四个字,让人肃然起敬。

  进门,80年代的风貌依然如故。在长方凳上坐下,看着油油的桌子和斑驳的墙面,味道啊,味道啊。

  点碗红烧羊肉面:12元,一大块红烧羊肉,用粗线扎着,格外紧致。面是白汤,倒一点小碗中的红汤,把羊肉搁面汤里浸一下,到嘴咬了口,有点甜,那皮硬中带着酥软,肉亦是;再一口面,真的很是惊喜。

  招牌必点面:红烧羊肉面

  第18家、月星苏州羊肉面馆【红汤羊肉+清汤光面,鲜】

  地址: 黄浦区黄河路207号(近北京西路)

  美食攻略:

  虽然人气美食报道的羊肉馆不在少数,但月新在小编心里永远是第一位的,就是因为他们家的一碗红烧羊肉面。

  点一只羊肉明炉,烧一锅红烧羊肉,水快烧干的时候,来一碗清汤面,倒进浓缩的羊汤,劲道的羊肉,组成一晚diy的羊肉面,味道真的是鲜,面条真的是香,藏书羊肉能做到这个地步,上海少有。

  招牌必点面:红烧羊肉面

  第19家、老半斋【26元的天下第一光面,值】

  地址: 黄浦区福州路600号(近浙江中路)

  电话: 021-63222809 63223668

  营业时间: 06:00-14:00;17:00-20:30

  公交信息: 980路 上川专线 隧道六线 隧道三线 584路 864路

  美食攻略:

  每天3月,必要要去他们吃一碗刀鱼汁面,26元,看似有些贵,但这碗面的汤头确实是拿稀有的不能再稀有的刀鱼焖出来的。据说这汤汁的煮法是:将刀鱼用钉子钉在木头锅盖上,大火烧沸后开小火焖上一天,一定要等到锅盖上的刀鱼肉酥烂得掉下锅里,与锅中的汤水融为一体,木头锅盖上只剩下几具刀鱼鱼骨方算大功告成。

  面上来,牛奶一样的汤汁。虽看不到一丝鱼,但刀鱼的鲜味,已经可以让人落泪了,26元,吃这天下第一光面,值!

  招牌必点面:刀鱼汁面

  第20家、德兴面馆(广东路总店)  别名:德兴馆【期待老店重振雄风】

  地址: 黄浦区广东路471号(近福建路)

  电话: 021-63522535 63522528

  公交信息: 隧道9线,隧道三线,隧道6线

  美食攻略:

  百年老店,创建于一八七八年光绪年间。

  从前最爱他家的焖蹄面,蹄髈酥、汤汁鲜,面条也劲道。不过,感觉现在浇头的味道、下面的水准,都大不如前,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上海滩推荐面店,亦不能少了它家,希望老店能早日重振雄风。

  招牌必点面:焖蹄+爆鱼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518 天

发表于 2014-4-30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不是传说 老上海六大民间怀旧小吃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09日08:20   大众点评网

  如今,在街上各种港式下午茶随处可见,要找一家经典又正宗的上海点心却着实困难。今天小编为你特别推荐几款上海点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卖相出众,一口一个精致,一口一个怀旧。

特色黄鱼面

  特色黄鱼面

  黄鱼面的滋味,套用一句上海俗语,那就是让人“打耳光也不肯放”。鱼肉嫩滑,经过长时间熬煮的汤更是浓稠鲜美。看起来又干净又精致,口感细腻有嚼劲。从那个年代的奇女子张爱玲开始,就对上海点心推崇备至,并将之落实于文字见之于报刊,即使她后来去了美国对上海小点仍念念不忘。这一道老上海小吃传递了上海这方土地的市井人情。

鸡粥

  鸡粥

  以小绍兴最为出名。用鸡汤原汁烧煮成的梗米粥,配以鸡肉和各种作料。店里的白斩鸡也是沪上一绝,吃鸡粥时,将煮熟的鸡切成3厘米长0.6厘米宽的块,装盘,鸡粥盛入碗内,加上葱、姜末和鸡油,一同上桌。品尝时,鸡粥粘韧滑溜,鲜香入味,鸡肉细嫩爽口,营养丰富,越吃越香。

小杨生煎

  生煎包

  生煎馒头,是把肉馅的小馒头放在大的平底锅里煎,把馒头封口的一面煎成黄黄脆脆的底。用来做生煎馒头的都是发面,所以馒头皮吃起来松松软软的,而底上又是焦脆的。馒头的馅通常会拌入肉皮冻,高温煎熟后,皮冻化了,吃的时候一咬下去,满嘴香。生煎馒头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上海点心,据说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这些不是传说 老上海六大民间怀旧小吃(2)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07日10:18   大众点评网
海棠糕

  海棠糕

  可是点心中的老一辈了,年轻人恐怕有很多都没吃过。其梅花、海棠花的外形,让人没吃就有了赏心悦目的情怀。它们的外层是面粉皮,里面是豆沙馅,在特制的模具中烘烤而成。由于用了似梅花、海棠花形的模子,作出这样的美人胚子也就再自然不过了。刚出炉的梅花与海棠糕,表面撒着红糖,呈咖啡色,吃口分外香甜。上面还要加上果丝、瓜仁、芝麻等五色点缀,一朵朵花儿才完全的绽放开来。所以说吃海棠糕是一个乐趣,看店里的师傅做海棠糕又有另外一番趣味。

蟹壳黄

  蟹壳黄

  蟹壳黄是一款具有上海特色的中式小点心,与苏式鲜肉月饼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用发酵面加油酥制成皮加馅的酥饼,饼色与形状酷似煮熟的蟹壳,成品呈褐黄色,吃口酥、松、香。早期上海的所有茶楼、老虎灶(开水专营店)的店面处,大都设有一个立式烘缸和一个平底煎盘炉,边做边卖两件小点心——蟹壳黄和生煎馒头。蟹壳黄香酥,生煎馒头鲜嫩,深受茶客喜爱。

城隍庙梨膏糖

  城隍庙梨膏糖

  相传已有1300多年历史。100多年前上海城隍庙开设了果膏糖店,由于业主善于经营,使城隍庙梨膏糖扬名中外。此糖分疗效梨膏糖和花色梨膏糖两类。疗效梨膏糖有止咳平喘、生津开胃之效用,采用杏仁、桔梗、茯苓、半夏、冬花、前胡、桔红等药材和白砂糖一起经煎熬精制而成。花色梨膏糖则用砂仁、山楂、丁香、佛手、木香等中草药加上白糖精熬而成。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518 天

发表于 2014-4-30 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天吃遍老上海味道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0日12:36   华夏经纬网


水煮白米虾
老上海特色菜

  个人尝小吃,自食又自乐

  推荐地:吴江路、城隍庙、七宝古镇

  推荐美食:生煎、梅花糕、老虎脚爪、蟹粉锅贴、汤团、方糕等小吃

  人均消费:20元

  上海除了浓油酱赤的本帮餐饮,其实最受欢迎的还是上海的各色点心。无论是市井的四大金刚、咸菜泡饭,还是绿波廊里接待西哈努克的鸽蛋圆子、眉毛酥,均是上乘美味。一个人的小长假,若嫌寂寞,不妨去品品这些老上海小吃。

  若论上海的小吃街,吴江路也算是其中的一位“老大哥”了。其中,尤以王家沙里的小吃和小杨生煎最出名。“小杨生煎”因皮薄、汁多、底脆、肉鲜而出名。上海可以说是生煎的发源地,所谓“生煎”,就是把有肉馅的小馒头放在平底锅里煎,把馒头一面煎成黄黄、脆脆的底。

  王家沙里主打本地小吃牌。“老虎脚爪”色泽金黄、香脆酥松、价廉味美;梅花糕内的赤豆沙又甜又浓,拿在手上边走边吃的感觉像是在吃“梅花甜筒”;蟹粉锅贴吃的时候,咬开薄薄的锅贴皮,香喷喷的蟹粉肉馅就现出原形了,里面还直冒蟹黄油,吮一口,鲜得很。

  品完吴江路的上海本地小吃,别忘了城隍庙里的各地小吃。溪口千层饼、临海麻糍、嵊泗野生明虾、扬州糖炒圆子、余杭西施猫耳朵……见识见识这些美食的真面目,也是种不错的乐趣。奉化溪口的千层饼号称“天下第一饼”,制作工艺十分复杂,2厘米厚的饼里有27层饼皮,16到18层油酥,层次分明。烤一炉千层饼也得耗费2个小时,刚出炉的千层饼,饼身玉白色,苔条翠绿色,看得人口水直流;糖炒圆子则是用红糖、油和水熬成汤,小圆子在里面翻炒到熟,捞出后,表面裹着一层糖衣,咬下去是一包甜美的汤汁。

  若是还觉得不过瘾,可以去七宝古镇品一下那里的土产小吃。七宝羊肉原汁原味,酱料尤其值得推荐。七宝汤团品种有鲜肉、豆沙、枣泥、芝麻数样,鲜肉馅的鲜而不腻,黑芝麻(黑洋酥)馅的香糯可口,枣泥馅的枣香四溢。要说七宝最有名的土产小吃,那就要数方糕了。5元就可以买大大一块。糯米做的外皮,咬一口,甜甜糯糯。 个人美食汇,省时又省力

  推荐地:美食街、美食广场、大食代

  推荐美食:各类套餐

  人均消费:20—30元

  在上海,各条美食街都颇受欢迎,其中著名的有云南路美食街、黄河路小吃街、乍浦路美食街、天钥桥路餐饮街、仙霞路休闲小吃街等。若是两个人出门,逛街游玩之余,不妨直接去美食街或美食广场,既可满足口腹之欲,也可省下找饭店的麻烦。

  上海菜包括本帮菜和海派菜两大类。本帮菜就是上海的家常菜,制作工艺一般比较简单,价位通常不高,种类非常多,以浓油赤酱著称。那种至肥至腻的红烧菜,口味香醇偏甜,代表了老上海菜的味道。若是在南京路附近逛街,圆苑、梅龙镇酒家等都是好选择。

  若是在淮海路商圈游玩,则推荐老弄堂里的特色面馆泰和饮食店。上海人吃面,讲究的是汤料和浇头,浇头有特色了,来吃的人自然源源不断。泰和饮食店的店面说实话挺小的,但生意却是好得出奇。老板曾是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亲自管理,亲自下厨,拿手面是黄鱼面,所以他们也称他家为阿娘黄鱼面馆。招牌黄鱼面搭配咸菜和辣酱最受好评,黄鱼鲜嫩,咸菜甜辣,面条不糊不烂也不硬。现在阿娘仙去,现由她的孙子继承“衣钵”。

  以下这些美食街也是不错的选择——

  云南路:云南路上最有名的当属北京烤鸭和小金陵盐水鸭。有人戏言:“步入云南路,口福,口福,淌下口水无数”。

  黄河路:从南京路拐进黄河路,你会感觉进入了一条美食森林之路,高大密集的餐馆门牌向你频频招手。

  天钥桥路:从便宜的快餐到精致的西餐,从南亚风情的泰国菜到麻辣风味的川菜,估计在那儿吃上十天半个月也吃不完。

  仙霞路:说起上海古北、虹桥一带的美食,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仙霞路、遵义路、水城路等地的商业区,那里的人气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那里的美食和餐馆多。

  个人踏青游,尝鲜农家乐

  推荐地:崇明、青浦、嘉定、金山

  推荐美食:红烧羊肉、葱油家户鸡、水煮白米虾、清蒸刀鱼、清炒蚕豆等

  人均消费:25—50元

  三口之家在小长假期间驾车出行,远离城市尘嚣,呼吸一下农村的新鲜空气,尝尝农家风味的菜肴,体验一把农家的生活情趣,不亦乐乎!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2 23:56 , Processed in 0.042996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