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5481|回复: 88

[讨论] 没有什么底部,中国股市的结局就是归零,清朝、民国有史可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7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什么底部,中国股市的结局就是归零,清朝、民国有史可鉴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ww163 浏览:35481 回复:9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清人炒股也疯狂

招商局的原始股每股为100两白银,当时1两白银约值人民币60元。也就是说它的股价是每股6000元!更惊人的是,到了1882年,它被炒到每股265两白银,折合人民币15900元!这么高的股价也有人敢买,说明古人与现代人炒股同样疯狂。

1876年轮船招商局重新改组后,在清政府贷款支持下,以222万两银子整体收购了气焰嚣张的美国旗昌轮船公司,轮船数一下达到三十余艘,成为当时在华轮船公司中单家轮船数和吨位数都居第一位的轮船公司。受它的影响,1880年代初掀起了一股兴办股份制企业的高潮,并催生了中国第一家带有证券交易所雏形的股票公司——上海股票平准公司。

股票这个新名词在很短的时间就被人们广为接受,购买股票颇为踊跃。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等企业,有朝廷大员支持,不愁资金,不愁销路,属于国企绩优蓝筹股,格外受到青睐,每股都增长两三倍之多,其他资源类股票如湖北长乐、鹤峰等铜矿股也增长了一倍半左右。

大清臣子们的想法或许与今天的人一样,认为炒股就能赚钱,因此只要有新股发行,哪怕是些中小企业,也一哄而上竞相争购。

风险正慢慢积聚,一是不少发行股票的中小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前景难以预料;二是许多股民和现在一样,并非只用自己的积蓄炒股,因为有把握赚到钱,自然放心大胆地借钱,有的向亲戚朋友借,有的向同僚借,还有的大户干脆向外国银行和钱庄借——这已经相当于现在的融资拆借,然后抢购股票。

一时间上海有点“全民炒股”的味道,当地居民所谈的无一不是股票行情,很多股民在上海四马路和大新街转角处的惠芳荣楼聚会,形成“炒股茶会”,在茶会上,他们互通消息,口头拍板成交。

第一次尝到苦头

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1884年初,酝酿已久的股灾破土而出,露出狰狞的面目。

一家名为金嘉记丝栈的大商号因经营不善突然倒闭,这就苦了40多家提供贷款的钱庄,因收不回贷款,头寸不足,为安全起见钱庄老板们宣布暂停借贷,使得几十家企业因缺乏周转资金先后破产,同时将20多家钱庄拉下水。

同年12月,中法战争打响,国内形势十分紧张,外国银行和山西票号停止拆借资金给钱庄,这一来资金链彻底断裂,爆发了金融危机。全国钱庄从78家陡降至10家,破产关闭的企业商号多达400家,股票价格一泻千里。市价炒高至265两的轮船招商局股票降至90两,而各省的矿业公司股票更是分文不值。上海人第一次尝到炒股的苦头。

这场股灾对民众的影响有多大,由于没有准确的数字资料不敢妄自猜测,但李鸿章为此事专门“急入内,奏上”,就是在皇帝面前述职并反省了,对位高权重的李中堂而言,虽然不必负领导责任引咎辞职,恐怕事后也吓出一身冷汗。

2006年12月1日,招商轮船以代码“601872”重新在上海交易所挂牌上市,发行价每股3.71元。此情可待成追忆,回首已是百年身。回顾这段历史让人感慨万千。强国强市,没有强大的国力作保障,没有雄厚的经济作支撑,任何金融投资和投机行为都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大清牛市的昙花一现就证明了这一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1-6-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7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1922年,老股民蒋介石由百万富翁变成了穷光蛋

  到了上世纪20年代,中国已经出现了自己的政权交易所,股票市场上云集了来自各方的投机者。在这些人中,有个叫做“蒋伟记”的,他的身份是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的经纪人,和他一起工作的,还有陈果夫和戴季陶。
  蒋伟记等三人作为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的经纪人,实际上是为一家牌号叫“恒泰号”的经纪机构工作。恒泰号的营业范围,是代客买卖各种证券及棉纱,资本总额银币35000元,每股1000元,分为35股。
  恒泰号股东共有十七人,在合同上,各股东都在自己的名下盖章。其中“蒋伟记”的名下没有盖章,只签了“中正”二字。无论“蒋伟记”还是“蒋中正”,实际上都是蒋介石。此时的蒋介石,一门心思地想多赚点钱。在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成立之前不久,他还和张静江、戴季陶等人合办了“协进社”。“协进社”有股票3万股,他们分给其他社员1.5万股,三人留下1.5万股。开始时,股价每股30元左右,后来涨到50、80、120、160、200多元。
  就在蒋介石等人心花怒放时,到了1921年年底,许多交易所骤然间纷纷倒闭,爆发了经济史上的“信交风潮。”上海交易所也不例外,拖延到1922年2月,就被宣告“死刑”,大量股票变为废纸。蒋介石也由原来的百万富翁,迅速变成了穷光蛋。在朋友的帮助下,蒋介石带着所剩不多的钱,取道广东,寻找新的发迹机会,最后“从戎”。
  好好的交易所为何突然就倒闭了呢?原来,就在1920年前后,上海掀起了一股交易所热,在短短一两年时间里,一下子冒出150多家证券交易所、物品交易所和信托公司。他们的额定资本总额竟达到20亿元的天文数字。这20亿元额定资本即使一开始只实收十分之一,即2亿元,也是上海的金融能力所承受不了的。这种虚假的信用严重扰乱了金融市场的正常运作,所以必须要以大波动的形式将其泡沫抹去。因此,1921年风潮中,150多家交易所中的大多数又齐刷刷地关门。
  回头再看这150多家机构中,在北京政府农商部登记立案的只有10家,其他有两家在沪军使署立案,16家在法领署立案,17家在西班牙领署立案,1家在意大利领署立案,2家在公共租界会审公堂立案,4家在美国政府立案,而大多数则登记立案的手续都没有办过。政府完全游离于金融机构的各种行为之外,是造成这次危机的重要原因。

1948年,国民政府发行的国营事业股票无人问津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决定完善证券市场。1947年,国民政府决定发行国营事业股票,出售国营事业单位。2月17日,方案公布的当天,股市人心受到刺激和鼓舞,投资者对股市预期信心百倍。新买者不顾一切疯狂买入,开盘即见高潮。此后连续14个星期,上海股市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1948年9月10日,五家国营事业单位首批股票发行。和最初预期相去甚远的是,首批发行股票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各家国营单位的资产、组织与业务等情况未在股票发行前公布,投资者心存疑虑;而且当时的证券市场正因币值改革而停市,短期恢复无望,投资者信心不足。另一方面,当时正在发行短期国库券,国库券为期一月,满一月就可以兑换,投资者更看好。另外,此时正值国共双方交战,国民党军事上连连失利,政权岌岌可危,一般人轻易不敢投资。
  1949年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恢复营业之前,行政院指定增加4家国营事业股票上市买卖,然而股票销售冷清依旧。直到2月2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恢复营业,实际上市开拍的国营事业股票,只有一只。同年5月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宣告再次停业时,仍旧只有一只国营事业股票,而且几乎没有成交量。
  为了挽救危机而发行的国营事业股票,最终以失败收场。而在这次股票发行期间,政府和官僚以及大资本家之间的博弈和争斗,也显露无遗。

[ 本帖最后由 ww163 于 2011-7-27 12:38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1-6-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7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1883年,股票危机拖垮上海滩占地三千多亩的地产大鳄 
  
  1883年的上海,一个叫徐润的商人正踌躇满志进军房地产业。这一年,徐润囤积的土地已达到3200余亩,当之无愧成为上海滩的“地产大王”。然而,鲜有人知的是,此时的他实际囊中羞涩,缺乏开发资金。融资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颇有能量的徐润经多方奔走,从钱庄等处筹集到社会资金252万余两。正在徐润准备大展宏图时,一场金融危机正悄然袭来。
  这次金融危机的发生,源于一家钱庄的倒闭。而这家钱庄的倒闭,则和当时股票的畸形繁荣有关。
  自1882年李鸿章创办的开平矿务局在上海成功募集股票后,其他矿务局纷纷效仿,发行股票。由于这些股票多有官方背景,加之之前出售股票的开平矿务局与轮船招商局经营得颇为成功,使得人们对“官方股”信心十足。新股一旦发行,大家争相购买,股票价格也因此扶摇直上。
  股票价格一再超高,上海钱庄对投资者更是乐得有借必应。投资者将股票相互抵押,各商户、钱庄都收进了大量的股票作抵押。由于钱庄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小,资金不足,因此钱庄又转而向外国银行拆借。与此同时,中小工商业主都将钱庄作为主要融资对象,股票成了他们的主要抵押资产。
  好景不长,1883年1月12日,上海有名的老字号金嘉记丝栈因亏损56万两巨款而倒闭。于是放款给它的40家钱庄纷纷紧缩贷款,停放新贷,收回旧贷。此时正值年关,钱庄停贷使得商户无处借款,周转不灵,纷纷倒闭;20多家商户的倒闭使得钱庄150万两银子无法收回,钱庄支撑不住,数十家顷刻之间倒闭。到2月中旬,上海99家钱庄中已有44家停业。众多商户和钱庄只能抛售股票,而市场上又无资金承接,导致股价大跌。
  梦想建立房地产帝国的徐润,因房地产无人接手,自己抵押给钱庄的股票又暴跌,四面受困的他几欲跳江自杀。
  上海金融危机爆发以后,迅速向沿江、沿海及内陆城市蔓延。京津、金陵、苏州、杭州、广州、汉口等城市相继发生钱庄倒闭危机,物价暴跌。一时间,半壁江山陷入经济大萧条。
  
1910年,90多两白银一股的橡胶股票顷刻成了废纸

  1883年以后,上海的钱庄经过多年努力,1905年时达到115家之多。然而,1910年,突如其来的“黑色星期五”又给了它们当头一击。当代著名学者赵朴初的舅舅、时任上海租界会审公堂大审官的关炯之曾有过这样一段回忆:
  在1910年,上海市面上出现了一种橡皮股票,没多时,有钱人竞相购买,一些公馆太太小姐换首饰、卖钻戒,转买股票,如痴如狂。有了钱,还要四面八方托人,方能买到股票。我因做会审官多年,认得洋人,费了许多力才买到若干股。买进时30两银子一股,买进后股票天天涨,最高涨到每股90多两。……7月份的一天,星期五,股票开始下跌。大家对这倒运的星期五都大意了。没办法,热情过分了,昏了。第二天星期六,只有上午行市,又跌……次日星期天,无市。不料从星期一一开盘起就天天剧烈朝下跌……我还算溜得早了一脚,以每股2两卖出。大多数人根本挤不进股市。股票成了废纸。
  关炯之回忆里提到的,正是中国股票史上著名的“橡皮股票风潮”,也被称为“黑色星期五”。
  所谓橡皮股票风潮,简言之,就是因购买橡皮公司股票而引发的一次金融风潮。上海人称橡胶为橡皮,称种植橡胶树、割取树胶为业的公司所发行的股票为橡皮股。从20世纪初开始,因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生产轮胎需要大量橡胶,世界市场上的橡胶销售急剧扩大,价格一路攀升。居住在上海的英国投机商麦边,跟风大肆宣传吸引上海人购买他经营的蓝格志公司的橡胶股。麦边的鼓吹和宣传,使得股民深信:只要购到橡皮股票,就等于发财。大批有钱人纷纷投资橡皮股,哄抬的结果是,票面100的蓝格志橡胶股,被哄抬到超过股票面额的二十六七倍。
  1910年初,瞅准时机的麦边卷款离开上海,杳无音信。老板跑了,传说中万里之遥的橡胶树种植园根本无从考实。与此同时,兜售橡皮股票的其他外国商人,也都玩起了人间蒸发。橡皮股价格一泻千里,上海的各家外国银行也一律宣布不再做橡皮股票押款,已做的要催还。市场一片人心惶惶,被卷入这场风潮的上海钱庄纷纷倒闭。当铺、银楼、商店,也一排排倒闭。
  上海的钱庄倒闭了,“洋大人”们不开心了,因为这意味着他们放出的贷款将无法收回。最后,清政府委任两江总督张人骏出马,向多家外国银行借银款350万两,才最终平息了这场风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1-6-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7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大跃进式  ipo 必将付出代价。#*27*# #*27*# #*27*#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4-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7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年老股民发来贺电#*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1-6-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7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你信不信 反正我信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6-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73 天

发表于 2011-7-27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蒋委员长也割过肉!#*d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9-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1-7-27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1-7-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1-7-27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硅胶娃娃 于 2011-7-27 12:56 发表
原来蒋委员长也割过肉!#*d1*#

百年不变。。。#*1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7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0-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7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国、民国股民中的高手也很多哦,最后不得不拿大把的股票换馒头活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1-6-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7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你割不割 反正都得割#*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3-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3 天

发表于 2011-7-27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球都要归零的,

股票算什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11-7-27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也是证 奸 会的远大目标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7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中国近代史,清国的炒股高手有木有?当年买的股票去哪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1-6-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7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的炒股高手有没有?当年买的股票在哪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1-6-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7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现在依旧是大清天下.那招商局估计要上千两一股了.就象米国英国股市不清零.除非政权反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7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钱龙无用 于 2011-7-27 15:04 发表
如果现在依旧是大清天下.那招商局估计要上千两一股了.就象米国英国股市不清零.除非政权反复!

美国的百年大牛市就是这么来的,而天朝百年来政局不稳,导致股市也没什么起色,甚至遭遇两次毁灭性打击,百年来金融投资大师级人物都没能出一个。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1-6-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7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w163 于 2011-7-27 15:12 发表

美国的百年大牛市就是这么来的,而天朝百年来政局不稳,导致股市也没什么起色,甚至遭遇两次毁灭性打击,百年来金融投资大师级人物都没能出一个。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经验.一但出现反政府的武装力量.做股票要小心!发觉反政府的武装力量竟然把政府军打的抱头鼠窜.那股票不要做了.换成黄金或他国钱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87 天

发表于 2011-7-27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人做实体,都在玩虚拟#*27*#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7-3 16:24 , Processed in 0.058601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