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9-3-30
|
|
06年,买在牛市的起点,并跟随了大牛市跑完初升段,LZ赚了1.5倍。
这一年,价值面及技术面应该不完全是楼主的决策依据,“02年至05年,熊市已持续了4年,上证从2245点跌至了998点,其间由于大盘的不断扩容,指数已失真,实际的指数应该是在600-800点之间,其杀伤力要比08年强得多。很奇怪06年会有很多人看空,本人对06年的股市向好是丝毫没有犹豫的”,字里行间表达出更充分的论据应该是:跌多了,跌久了,不应该在看空了。因此,06年操作思维抽象的归纳为感觉映像派。
07年,牛市依旧,更是牛市主升,LZ赚了1倍,奇怪的是却少于06年的牛市初升时的1.5倍。
这一年,价值面及技术面应该依然不完全是楼主的决策依据,“不经意间,已取得了1.5倍的投资回报,本人开始对大盘的回调有所戒备”,字里行间表达出更充分的论据应该是:涨多了,涨久了,应该保持警惕。因此,07年的操作思维依然可以抽象的归纳为感觉映像派。
08年,金融风暴,倾巢之下,皆无完卵,LZ仍然赚了20%。
这一年,“08年,是本人收益最少的一年,然而却是本人最满意的一年。上半年,安泰由13-28元的过程中,本人不断地进行着高抛低吸的滚动操作,至28元全部清仓后,取得了超过50%的收益。”,08年的操作可以抽象的归纳为技术派。
09年,小牛市,LZ赚了50%。
这一年,“几只重仓股,平安、招商地产都翻了2-3倍,但本人都没有等到翻1倍就清掉了,特别是安泰,6-30元翻了5倍,本人却是12元多清了仓。”08年的操作可以抽象的归纳为感觉映像派。
10年至12年,3年中,“09年铁建的赢利增长预计会有50%左右,而09年铁建却是A股市场第一大熊股,这无论如何显得有些滑稽。10年铁建应该有超越大盘的表现。”
“本人的A股铁建满仓今日接近持平”(发表于 2010-1-12 16:27)(当日铁建收盘价8.82)。截止目前,铁建最低跌到3.66,跌幅近60%。现价4.57。跌幅近50%。
按照楼主9倍利润,即使在最低价3.66时,楼主仍有3.6倍利润,倘若楼主0倍利润起步,10年入市买入铁建,如今已亏损50%,俨然已经成为死户。10至今的操作可以抽象的归纳为价值投资。
综上可述:
06,07,感觉映像派,LZ账户增值5倍;
08,技术派,LZ账户增值20%;
09,感觉映像派,LZ账户增值50%;
06-09,感觉映像派+技术派,LZ账户增值9倍。
10-12,价值派,LZ账户亏损1/2,9倍变4.5倍;(因为12年未完,以现价为年度均值)
06,07,LZ账户增值最快,本金增值5倍,趋势为大牛市,时势造英雄。(顺趋势,事半功倍,增加了原始本金的5倍,波段操作)
08,LZ账户仍然增值20%,本金增值1倍,趋势为大熊市,英雄造时势。(逆趋势,事倍功半,增加了原始本金的1倍,箱体操作)
09,LZ账户增值50%,本金增值3倍,趋势为牛市,时势造英雄。(顺趋势,事半功倍,增加了原始本金的3倍,波段操作)
10-12,LZ账户亏损50%,本金缩水4.5倍,趋势为熊市,英雄难造时势。(逆趋势,事倍无功,减少了原始本金的4.5倍,向下摊薄成本)
若排除06,07大牛市,
以楼主08年入场开始计算
08-09,楼主本金增值80%,不到一倍。
10-12,楼主总市值腰斩,亏损50%。
08-12,楼主本金亏损10%,也就是说楼主08年10000元入市,12年剩下9000元,亏损10%,即5年投资,总收益 -10%。
以楼主09年入场开始计算
09,楼主本金增加50%,
10-12,楼主总市值腰斩,亏损50%。
09-12,4年投资,总收益 -25%
以楼主10年入场开始计算
总收益 -50%。
归纳为:
若08年入市至今,总收益 -10%,上证指数为5265——2384,总收益为 -55%。熊市起点入场,跑赢市场。
若09年入市至今,总收益 -25%。上证指数为1849——2384,总收益为+29%。牛市起点入场,跑输市场。
若10年入市至今,总收益 -50%。上证指数为3289——2384,总收益为 -28%。熊市起点入场,跑输市场。
由上可见:楼主的盈利关键在于06,07,若06,07楼主还没有开始炒股的话,那么从08年开始的任何一年LZ进入市场,至今其结果都是亏损,若10年才入市则是巨亏。奇怪的是,楼主若排除06,07,在随后的08熊市开始入场,却大大的跑赢了市场,而在09牛市开始入场,却大大的跑输了市场。说明08年的20%收益是楼主账户成败的核心。这反映出一个问题,熊市的成绩才是跑赢市场的关键和核心。(潮水退去时,才知道谁在裸泳)
楼主成功与失败的小结:
顺趋势,波段操作,为楼主增加了本金的8倍(5+3),
逆趋势,高抛低吸,为楼主增加了本金的1倍,
逆趋势,向下摊薄成本,为楼主减少了本金的4.5倍。(这也是众多华尔街高手的忠告:绝不向下摊薄成本)
以上仅作案例分析,不构成对楼主的任何感情色彩的回复。整体来讲,楼主绝对是成功者!
故,遂以楼主为楷模,究其成功之秘诀,谢分享,忘见谅。
(以上言论,仅是本人看了本帖的第一页及最后一页而进行的分析,因此其中数据或事实难免遗漏和偏差,各位权当笑侃,勿为真知。)
[ 本帖最后由 大限将至 于 2012-5-31 03:41 编辑 ] |
-
参与人数 2 | 奖励 +4 |
时间 |
理由
|
好好学习!
| + 2 |
2012-6-20 01:23 |
精彩的归纳与点评,真的是有心人! |
liusandy
| + 2 |
2012-5-31 09:40 |
分析的有道理,学习了,谢谢! |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