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9945|回复: 29

[大盘交流] 大家节日快乐,有缘者得之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1 天

发表于 2009-10-2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节日快乐,有缘者得之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股市画家 浏览:19945 回复:29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第一章:
看涨涨跌跌久了,就会去琢磨市场的本质.
一旦琢磨出来,大吃一惊,居然发现都表述在儿时最易懂的谚语故事中,3岁小孩都会!
比如,井底之蛙.太形象,太易理解了..................
且慢
一般人打死他也想不到如下问题:
-------------你怎么证明 自己 不在 一口井里?
第二章:
3岁小孩容易理解井底之蛙,是因为两个默认前提:A>我是旁观者 B>在一个能看清那是口井的点观察.
这两个默认前提太害人了!
世界上的事情也就太简单了:评介别人的,已经发生完的<有某个时间观测点>
世界上的事情也就太难了:评介自己的(有人比喻江山易改...什么的),没有发生完的
如果把某个趋势或行列当作井,问题就成为
-------------你怎么证明 当前K线 不在 下跌趋势里?
-------------你怎么证明 当前K线 不在 上升趋势里?
-------------你怎么证明 当前K线 不在  振荡趋势里?
-------------你怎么证明 当前K线 不在  明天起摘牌行列里?
-------------你怎么证明 当前K线 不在  明天起10个连涨停板行列里?
-------------你怎么证明 当前K线 不在  明天起10个连跌停板行列里?
第三章:
有的悟性高的朋友会对我上面的某句会提出异议,即已经发生完的<有某个时间观测点>的事情不见的简单,比如人登上月球.
对,没错.已经发生的事,3岁小孩还是弄不出来的事,就是适合各种师,家(科学家,艺术家,工程师..)干的!
问题的反面就是:
已经发生了,3岁小孩就能搞出来的事,在没有发生前,比登上太阳,改变江山什么的都难!
K线的高底点识别,是不是这种事?这种事不适合各种师,家干.
第四章:
我注意到有朋友注意到我,就是说我的话好不容易看懂几句.
我要说的是:井底之蛙的话最容易懂,比如股票论坛都是赢利大师发帖一片片,期货论坛都是亏损大师发帖一片片.
第五章:
我再一次提示看者,
-------------你怎么证明 自己 不在 一口井里?
同时,请注意,没人能证明井中不能还有井
同时,请注意,研究天体的科学家,说我们整个宇宙可能就是在一个黑洞里,也就是说我们处在的整个天装在一个黑井里.
更要提示,井,可以是任何事情.
第六章:
金融市场,说穿了就是有多余的钱的人,拿点钱玩个不亦乐呼的博弈场所,而人的博弈,是有根基的,那就是人的思维方式.  你拿对付自然的思维去对付人,牛头不对马嘴.
这方面,想学学的,我推荐一本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图解金钢经>>
有缘者得之.
参与人数 4奖励 +17 时间 理由
gup007 + 1 2009-10-3 16:26 严重同意楼主的观点!
a6410971 + 2 2009-10-2 19:03 就算是路过,也要给你加分!
superwolf071 + 2 2009-10-2 13:39 果然是高手!楼主说话确实少,而且不容 ...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9-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2 天

发表于 2009-10-2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楼主, 你怎么证明 您自己 不在 一口井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3 天

发表于 2009-10-2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聊的家伙,浪费我的时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94 天

结构深研究

发表于 2009-10-2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井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9-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晕,好多字:*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9-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209 天

发表于 2009-10-2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建了一口超大的而且可以伸缩的橡皮井,可怜的人们则义无返顾地往里跳,然后各自在里面挖各自的陷阱,当别人掉下去了,便嘲笑别人掉到了井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2-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9-10-2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29*: :*29*: :*29*: :*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25*: :*25*: :*25*: :*25*: *:1 *: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8-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9-10-2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d:1* *d: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9-10-2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山中雄 于 2009-10-2 17:33 发表
:*25*: :*25*: :*25*: :*25*: *:1 *:1

*c:1* *c:1* *c: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9-10-2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分支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9-10-2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anchgirl 于 2009-10-2 09:36 发表
请问楼主, 你怎么证明 您自己 不在 一口井里?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10-2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要试图证明自己不在一口井里?

据我的理解:没有人不在井里,也没有人能离开这井。关键在于,自己知不知道这一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30 天

发表于 2009-10-2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刚买了 不过不是那什么出版社的:*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10-2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找到一个下载地址,原文50多M,大家自己去下载吧
http://www.fjdh.com/Soft/HTML/Soft_20090524085603.html
参与人数 1奖励 +1 时间 理由
gup007 + 1 2009-10-3 16:26 楼主是热心人,加分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悟性,好难懂:mad: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9-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81 天

发表于 2009-10-2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0-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3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简介
《金刚经》是佛教史上最伟大的一部经典,包含了大乘佛教的最高智慧。被奉为“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众圣之所依”,是最能代表大乘般若思想的经典。在中国古代,上至帝王将相,名流士大夫,下至贩夫走卒、百姓之家,无不推崇《金刚经》、奉持《金刚经》,历经千年,这部经典已经深深的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从浅处说,《金刚经》解决的是心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人生而言是很重要的。从深处说,《金刚经》谈的是宇宙真理、时空等大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全人类来说亦是很重要的。但个人问题和宇宙问题在这里却是统一的,佛以“刹那间”去包容百、千、万世,将大千世界等同于一粒尘埃,是非常吸引人的观念。
但是《金刚经》却不是那么好懂,因为机缘变了,受众变化了,随缘而产生的“文字般若”也失去了它沟通的“方便”,变成了深奥的经理。
幸好时代变迁,为我们提供了解读经典的新方式,即消解掉不利于沟通的旧文字,以图、文相谐的视觉思考逻辑,化繁为简,重新构筑阅读。本书即是这样一种视觉表演,文字、图片、图表等符号,互为对应角色,相互对话,力争在还原《金刚经》最初精神的基础上,把受众引入对现实生活的理性思考。相信本书的出版,会让这千年的智慧,洞穿时空,成为现代的人生指南。
  《金刚经》,全名叫做《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在传介到中土的大量佛教经典中,《金刚经》是译介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经典之一。这部经跟中国人特别有缘,念经者,欢喜念金刚经;讲经者,欢喜讲金刚经;注经者,喜欢注金刚。自从鸠摩罗什法师把它翻译成汉字以来,历经南北各朝、直至唐宋元明清,“金刚经”所带衍生的各种文化现象,已经成为了中华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把  《金刚经》与儒家的《论语》、道家的《道德经》并列视为释儒道三家的宝典。
  在中国历史上,佛教的各宗各派都十分尊重《金刚经》,为其进行注疏。尤以唐宋来盛极一时的禅宗,与《金刚经》更是结有深厚的因缘。禅宗大德,六祖惠能禅师,是因为在街边听到有人读诵《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时,激发了他的佛性,后来,他远赴千里之外去亲近五祖,五祖专为他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于是,他是豁然大悟了。本来禅宗是依据《楞伽经》修行,但是,自惠能大师以后,就是依据《金刚经》了。所以,金刚经在禅宗,是特别受重视的一部经典。
  之所以受重视,是由于中国佛教自身的特点。中国佛教一是重实行:如台、贤、禅、净各宗,都注重行持,尤重于由静定思虑生发智慧的体悟。二是好简易,中国人的习性好简,卷帙浩繁的经论,是极难普遍流通的。鉴于这部《金刚经》既重般若的悟证,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又不繁复艰涩,恰合中国人的口味,所以能特别流行!
  《金刚经》是一切大乘佛教的理论基础,因其探讨解脱生命困惑的大智慧,被奉为“佛门的智慧之母”。同时,不学佛的人也能够在其中获得重要的人生启迪,所以通常意义上,它也是一本人生哲理典籍。
从《金刚经》来看,佛法是解决心的问题。一开始先提到发“成佛”的心,然后是降伏虚妄之心,而后又是清净心,等到证入涅槃之后,心不再迷茫,连一丝丝的烦恼都没有了。助人脱苦离难,不生烦恼,这就是金刚经所要达到的目的。同样,这也是佛法的目的。在这个意义上看,佛法也不妨称为心性之学。
  “心”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的幸福。现代的心理医生解决的只能是个别人的问题,而一种千年背景的哲学思想,则能够影响成千上万的人。有识之士,已经将眼光投向了这样的经典,比如探讨《论语》与人生智慧、研究《老子》与人生幸福。而实际上,最直接针对烦恼、欲望的“心灵鸡汤”则是这部旷世经典《金刚经》。
  《金刚经》提出降伏其心,就是要降伏我们内心中的不安定的烦恼因素。这恐怕是现代人最急需的一剂心灵良药。
  《金刚经》虽然只有5000多字,读起来也很容易上口,但要参透却很难,甚至入门都不容易。因此,千年以来无数高僧大德、国学大师都殚精竭虑,注疏详释,试图为世人开启这扇通向人生无上智慧的“金刚之门”。也正是因为阐释太多,理解殊同,导致对同一概念有诸多版本的解释,这使得许多初习《金刚经》的人常常陷于更大的迷惑,致使《金刚经》成为著名的“难读之经”。
  我们编辑本书的目的,是以通俗易懂的图解方式,让这部经典的要义呈现出来,并使它成为一小扇通向人生无上智慧的方便之门。若有人在阅读中,有一时的精神体悟,获得片刻的宁静,足矣!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9-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20 15:17 , Processed in 0.031221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