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傅自应强调,本案是奥巴马政府对中国的首例“特保案”。“我们始终认为,这个‘特保案’既缺乏事实基础,又缺乏法律依据。”
广东省外经贸厅公平贸易局官员则多次向记者强调,如本次轮胎特保被通过,必然引起其他产业(如纺织业),以及欧盟、澳大利亚等其他市场效仿,后果不堪设想。
中美贸易的重要风向标
实际上,据统计,自2002年以来,美国政府对华“特保案”共有6起,但每一次布什政府都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基于中美两国经贸关系的大局考虑,最终均未采取措施。
“这意味着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可能第一次面临特保救济措施的制裁。”上述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官员分析认为,“但奥巴马政府代表民主党,工会的利益与其息息相关,此次奥巴马能否顶住压力,将成为未来数年奥巴马政府对中美贸易摩擦所持态度的重要风向标。”
张毅对记者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他进一步分析认为:“此案是奥巴马上台后的第一起特保调查申请,提起此案的又恰恰是奥巴马总统当年竞选时的坚定盟友———工会组织,这使得奥巴马的否决难度大增,该案的前途也更加扑朔迷离。”
8月6日,商务部网站转发美国《华尔街日报》一篇题为《奥巴马的贸易考验———总统面临关税抉择》的文章,就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对华轮胎特保案中面临的抉择发表评论。文章指出,奥巴马总统上任以来的蜜月期已然结束,目前由于工会组织要求对中国进口轮胎采取特保措施而面临贸易政策的艰难抉择。
事实上,保护主义行为损人不利己,不仅损害中国出口商利益,更会损害美国利益,这也是美轮胎生产商没有加入本案申诉的重要原因。
本案中,奥巴马最晚需要在9月做出最后决定。而奥巴马7日表示,最新的失业数据证实,美国经济可能已度过最糟糕时期,但距离美国经济复苏仍有漫长道路要走。在奥巴马执政已200天之际,其国内支持率较前有明显下降。当此之前,失业问题就是一个极为敏感的政治性话题。
轮胎特保案被爆出后受到广泛关注,上至国家副总理王岐山,下至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及其受损企业,都通过各种途径表达了对这一事件的忧虑,据接近商务部的人士透露,由商务部副部长亲自主持,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召集各部门开会,商讨对策,而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各领导均群集美国,与相关部门展开磋商与斡旋。
■最新动态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提出反制裁,商务部回应正在考虑
一旦制裁中国将进行反击
本报讯(见习记者/黄颖川)由于我国橡胶产业对“中美轮胎特保案”中美国方面的做法深感不公平,昨日,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秘书长蔡为民对本报记者表示,该协会近日已上书商务部,并建议我国应对美国进行反制裁,并建议对我国进口自美国的某些产品提高关税,或是限制进口直至不进口等。
据悉,奥巴马将在9月17日决定是否对美轮胎进行“特保”,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加征高额关税。因此9月17日,将有可能成为中美新一轮贸易战“开打”的关键。
蔡为民称:“在国际贸易战中,我们不能被动地挨打,现在整个橡胶产业都非常希望国家能协助我们打这场艰苦的贸易战。”
商务部公平贸易局相关负责官员就此13日对记者回应说:“正在考虑反制裁可能性。”但他强调说:“此次是否对美国发起反制裁,关键是国内相关产业的要求有多强烈。”
■链接
今年我国汽车企业
零配件遭遇反倾销调查
1月欧盟对华紧固件反倾销正式生效;阿根廷要求对原产于中国的钢轮毂开展反倾销调查
2月美国对华钢制螺杆作出反倾销终裁
3月巴西对华卡车轮胎反倾销案举行听证会;哥伦比亚对中国螺丝螺母反倾销案作出终裁
4月美国轮胎业对中国轮胎制造商提起反倾销诉讼
5月印度考虑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征收反倾销税
6月巴西对从中国进口汽车子午线轮胎征收反倾销税
7月初两俄罗斯企业拟推动政府对我国紧固件进行反倾销
■名词解释
“特保”
“特保”是“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和“特殊保障措施”的简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WTO议定书》中第16条规定:中国产品在出口有关WTO成员国时,如果数量增加幅度过大,以至于对这些成员的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构成“严重损害威胁”时,那么这些WTO成员可单独针对中国产品采取保障措施。“特保”实施的期限为2001年12月11日至2013年12月11日。
WTO成员还专门针对中国的纺织品设置了特别保障规则。根据该规则,在2005年至2008年,如中国的纺织品出口对WTO成员国市场造成扰乱,该成员国可临时实行限制,但4年内只能用一次,一次只能持续一年。
■资本市场
对上市公司
业绩影响各异
昨日A股轮胎上市公司
股价普跌
本报讯(记者/杨小亮)“轮胎特保案”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有多大?业界人士认为,目前来看会对相关公司的业务造成一定冲击。
“轮胎特保案”主要针对的是乘用车、轻型货车用中国制轮胎。双钱股份董秘王玲表示“特保案”对公司业务没有直接影响。“因为美方主要是针对小胎、乘用胎和轻卡用胎,而双钱股份没有生产乘用胎,产品主要是载重胎多一点,影响不太大。”王玲说。
不过,对以轮胎制造和出口销售为主的S佳通来说,此次“特保案”影响可能较大,其财务报表显示,2008年度该公司出口创收19.5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69.19%。
昨日,A股市场主要的轮胎行业上市公司股价表现不佳,其中,黔轮胎A跌4.94%,风神股份跌0.44%,双钱股份跌3.34%,S佳通跌1.02%,分析师表示,这一方面与大盘接连的震荡有关,另一方面,不排除受轮胎特保案的影响。
■相关新闻
我国铝车轮面临欧盟反倾销调查
一旦裁定成立5年或加征33%关税
处于“多事之秋”的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在输美轮胎“特保案”还没有定论之时,欧盟又挥起反倾销的大旗,最晚将于今日对我国出口欧盟的铝车轮完成立案调查。据欧盟的相关法律,一旦裁决反倾销成立,将对我国出口到欧盟的铝车轮连续5年加征最高33%的关税。目前,中汽协已经明确表示,中国出口欧盟的汽车铝轮毂并不构成反倾销,各涉案企业正在积极应诉。
6家原告企业不敢“现身”
6月29日,欧洲车轮制造商协会(EUWA)代表欧盟6家铝车轮生产商,向欧盟贸易委员会(以下简称“欧委会”)递交了对我国出口欧盟的汽车铝车轮发起反倾销调查的申诉书。8月3日,欧委会正式照会中国,并表示最晚于今日正式立案调查。
据欧盟现有的反倾销法及欧洲车轮制造商协会的规定,一旦裁决反倾销成立,欧盟将连续5年对我国出口到欧盟的铝车轮加征最高33%的关税。分析人士指出,这是国内任何一家企业无法承担的征税比例,也意味着国内46家OE(原厂配套)和AfterMarket(后市场)铝轮毂企业全面退出欧洲市场。
目前,我国生产的铝车轮产品出口欧洲,主要被奔驰、宝马、大众等大型跨国整车企业作为汽车零配件使用。据海关统计数据,2008年7月至今年5月,中国对欧出口的铝合金轮毂占欧盟市场不足8%的份额。
为此,中汽协表示,中国企业以高于国内市场的价格向欧盟出口铝车轮,本质上并没有构成倾销。同时,中国对欧出口的铝车轮占欧盟市场份额不足8%,并不会对欧盟产业造成损害,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实在没有必要。若欧盟一意孤行,且不利于欧盟汽车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分工、布局和供应链管理,容易造成双输的局面。 |
-
参与人数 1 | 奖励 +30 |
热心 +2 |
时间 |
理由
|
送人听闻
| + 30 |
+ 2 |
2009-8-15 11:32 |
论坛有你更精彩! |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