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fbl125-2008

2009年8月,爱是一种信仰,炒股是爱的一种表现!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982 天

发表于 2009-8-22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咋走都有可能~~~呵呵~~b:b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2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500吨的帅哥 于 2009-8-21 21:51 发表
我的分型图找不到了,大佛给我一个完整的...


我记得这里有..............

我只有缠论的顶底分型图!b:b b:b b:b 回家后发上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2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lizeeo 于 2009-8-22 08:16 发表
:*22*: :*22*:

b:b b:b b:b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2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参与人数 1奖励 +5 时间 理由
fbl125-2008 + 5 2009-8-22 20:31 !!!!!!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2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2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2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缠师语录:
    如果你喜欢道理而不喜欢白花花的银两,喜欢争论而不喜欢挣钱,那么就远离本ID的理论吧,那对你没用。
    人总爱贪多,请问,分型这最简单的分类导致的操作,你把握了吗?如果这都没熟练把握,你再学其他又有什么意义?
课目:分型及其应用
   目的:熟悉分型的概念,看懂分型的类型及其构成,掌握分型在K线、均线、中枢的应用,学会用分型去看走势和选择股票。
  内容:一、分型的概念及其地位与作用
        二、分型的形态、性质
        三、分型的应用
   步骤:形态、实图、实战分析.
   方法:每一个问题学习过程中,都先学习归纳缠学理论,再深入研究问题。
   为什么要从分型开始学习?因为分型是缠学里最基础最重要的东西,它是形态学里最简单而又是实用的东西,同时它还是多空双方决定新生与死亡的最有意义的揭示.
   不懂分型,不研究分型,想进入学缠的正门,哪是徒劳的.就如男人不懂女人心一样,即使有419,发泄了一下,也就发泄了,但你无法得到419以外的东西,当然如果你只是想泄一下而已另当别论.想真正得到红颜知己,就要走进她的世界,就要激起她的热情,高潮之后又高潮,温存之后又温存,她的报答就会给你想要的一切或超过感观以外的意义,给你快乐,给你肉体与灵魂的升华.你不关心她,不了解她,不激发她,就不会从全部的意义上拥有她,当然,她绝对不会给你除了让你泄以外的任何东西,如果你只是钱肉关系也另当别论.你只懂分型的外表,不知道它形态的真正意义,它同样不会给你除了外表以外的东西,它就呈现在哪里,但它不会给你说怎样才能赚钱,等价于相识不相知罢了.
     分型的重要,缠师有明确的语录:
  1.分型这最简单的分类导致的操作,你把握了吗?如果这都没熟练把握,你再学其他又有什么意义?
  2.为什么要研究分型、走势类型等东西,其哲学基础是什么?这就是人的贪嗔痴疑慢。因为人的贪嗔痴疑慢都是一样的,只是跟随时间、环境大小不一,所以,就显示出自相似性。而走势是所有人贪嗔痴疑的合力结果,反映在走势中,就使得走势显示出自相似性。分型、走势类型的本质就是自相似性,同样,走势必完美的本质也就是自相似性。分型,在1 分钟级别是这样的结构,在年线上也是这样的结构,在不同的级别上,级别不同,但结构是一样的,这就是自相似性。同样,走势类型也一样。正因为走势具有自相似性,所以走势才是可理解的,才是可把握的.
  3.分型不是分形,分形理论,是数学的一个分支,有人用这分支的一些研究成果硬套到市场走势上,得出来的结论,没有太大意义。本ID理论的逻辑,是直接来源于市场走势本身,而不是一个先验的,市场之外的数学理论。至于这现实的市场逻辑显现出数学理论的结构,那是另一回事情。
    下面就开始学习分型.
一、分型的概念及其地位与作用
1、顶分型的定义
第二K线高点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高的,而低点也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高的,本ID给一个定义叫顶分型;像图1这种,


2.底分型的定义:
    第二K线低点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低的,而高点也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低的。图2这种叫底分型,
3、顶底分型的高低点定义
    顶分型的最高点叫该分型的顶,
    底分型的最低点叫该分型的底。
    由于顶分型的底和底分型的顶是没有意义的,所以顶分型的顶和底分型的底就可以简称为顶和低。也就是说,当我们以后说顶和底时,就分别是说顶分型的顶和底分型的底。
4、关于分型的形成过程。
   缠师语录:
  一个顶分型之所以成立,是卖的分力最终战胜了买的分力,而其中,买的分力有三次的努力,而卖的分力,有三次的阻击。用最标准的已经过包含处理的三K线模型:第一根K线的高点,被卖分力阻击后,出现回落,这个回落,出现在第一根K线的上影部分或者第二根K线的下影部分,而在第二根K线,出现一个更高的高点,但这个高点,显然与第一根K线的高点中出现的买的分力,一定在小级别上出现力度背驰,从而至少制造了第二根K线的上影部分。最后,第三根K线,会再次继续一次买的分力的攻击,但这个攻击,完全被卖的分力击败,从而不能成为一个新高点,在小级别上,大致出现一种第二类卖点的走势。
  由上可见,一个分型结构的出现,如同走势中枢,都是经过一个三次的反复心理较量过程,只是走势中枢用的是三个次级别走势。所谓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一个顶分型就这样出现了,而底分型情况,反之亦然。
  分析理解:

、关于分型中三根K线的指导意义
  缠师语录:
   A,一个完全没有包含关系的分型结构,意味着市场双方都是直截了当,没有太多犹豫。包含关系(只要不是直接把阳线以长阴线吃掉)意味着一种犹豫,一种不确定的观望等,一般在小级别上,都会有走势中枢延伸、扩展之类的东西。
  B,还是用没有包含关系的顶分型为例子。如果第一K线是一长阳线,而第二、三都是小阴、小阳,那么这个分型结构的意义就不大了,在小级别上,一定显现出小级别走势中枢上移后小级别新走势中枢的形成。一般来说,这种顶分型,成为真正顶的可能性很小,绝大多数都是中继的。
如果第二根K线是长上影甚至就是直接的长阴,而第三根K线不能以阳线收在第二根K线区间的一半之上,那么该顶分型的力度就比较大,最终要延续成笔的可能性就极大了。
  C,一般来说,非包含关系处理后的顶分型中,第三根K线如果跌破第一根K线的底而且不能高收到第一根K线区间的一半之上,属于最弱的一种,也就是说这顶分型有着较强的杀伤力。
  分析理解

6、分型的地位与作用(理解与研究)
    A、分型的确立是多空双方博奕的阶段性结果反映。
    B、分型的确立是走势转折的标志;
    C、分型的确立是对笔是否延伸的主要依据;
    D、分型的确立是提示操作的重要标志。
     分型的这些地位与作用,这里不作单独详细分析,下面课程一并继续研究。
二、分型的形态与性质
  1、分型的形态主要与第四根K线配合分析,分为三类,一是强势类,二是平衡类,三是弱势类;
  2、分型的性质可分为慢性类与快性类,也可以叫蓄势类和开放类。
  这也将下面的学习中一并继续研究。
三、分型的应用(本课的重点难点)
    缠师语录:
    1、显然,分型、走势类型是两种不同构的自相似性结构,我们还可以找到很多类似的结构,但现在,还是先把这两个最基础的结构给搞清楚。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把这两个结构搞清楚,就能达到罗马。
    2、:没有顶分型,没有顶;反之,没有底分型,没有底。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在你操作级别的K 线图上,没有顶分型,那你就可以持有睡觉,等顶分型出来再说。
    3、分型形成后,无非两种结构:一、成为中继型的,最终不延续成笔;二、延续成笔。对于后一种,那是最理想的,例如在日线上操作完,就等着相反的分型出来再操作了,中间可以去宠幸别的面首,这是效率最高的。而对于第一种情况,前面说过,可以看是否有效突破5 周期的均线,例如对日线上的顶分型,是否有效跌破5 日均线,就是一个判断顶分型类似走势很好的操作依据。

    4、本质上,芳是某小级别的第一、二买卖点成立后出现的。
    要点归纳:
     没有顶分型,没有顶;反之,没有底分型,没有底。芳是某小级别的第一、二买卖点成立后出现的。分型形成后,无非两种结构:一、成为中继型的,最终不延续成笔;二、延续成笔。
     分析理解:
    第一种情况,分型形成后成为中继的结构
      这里,可分为以下两种走势结构:
      1、顶分型之后,成为中继型结构,不延续成笔的情况
     
      2、底分型之后,成为中继型结构,不延续成笔的情况

上述相关图从文科生博客中取得。



    第二种情况,分型形成后延伸成笔的结构
      这里,也分为以下两种走势结构:
      1、顶分型之后,延续成笔的情况
      2、底分型之后,延续成笔的情况

     (一)分型在K线图中的应用分析;
      

  (二)分型在均线图中的应用分析;
  (三)分型在不同级别的周期中的应用分析;b:b b:b b:b

[ 本帖最后由 fbl125-2008 于 2009-8-23 09:55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2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b:b b:b b:b


[ 本帖最后由 fbl125-2008 于 2009-8-23 09:56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2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bl125-2008 于 2009-8-22 20:24 发表
缠师语录:
    如果你喜欢道理而不喜欢白花花的银两,喜欢争论而不喜欢挣钱,那么就远离本ID的理论吧,那对你没用。
    人总爱贪多,请问,分型这最简单的分类导致的操作,你把握了吗?如果这都没熟练把握, ...

图形见附件!b:b b:b b:b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2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2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缠论:
第二章
动力学
动力学,是属于物理范畴的。但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看物理,物理的本质就是几何。当然,这是所有物理学家都不可能认同的,但如果用一些几何结构就可以把所有物理的常量给搞掂,那物理学家不认同也是白搭。同样道理,“缠中说禅” 股市技术理论里的动力学部分,本质上也是几何,只是这种几何比较特别,需要把价格充分有效市场里的非完全绝对趋同交易作为前提转化为某些几何结构,然后构造出理论的证明来。

第一节
走势必完美

一、基本概念

技术分析基本原理一: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终要完成。简言之,就是“走势终完美”。

二、概念要点

这个原理的重要性在于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很难实用的、静态的“所有级别的走势都能分解成趋势与盘整”,转化成动态的、可以实用的“走势类型终要完成”。这最简单的话,却包含着技术分析最基本的东西,其哲学和灵魂都在此,这是最重要的。

三、分析理解

“走势终完美”这句话有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任何走势,无论是趋势还是盘整,在图形上最终都要完成。另一方面,一旦某种类型的走势完成以后,就会转化为其他类型的走势,这就是“不患”而有其位次。在技术分析里,不同的位次构成不同的走势类型,各种位次以无位次而位次。而如何在不同位次之间的灵活运动,是实际操作中最困难的部分,也是技术分析最核心的问题之一。例如,一旦判断知道了“下跌”的结束,就知道随后必须要面对的是“盘整”与“上涨”,而后两种走势,对于多头来说,都必然产生利润,唯一区别,就是大小与快慢的问题。如果在市场中能找到一种百分百确定的赢利模式,那就是最伟大的成就了,至于大小、快慢,可以继续研究出新的标准来进行判断。
所谓走势必完美,就是本理论所给出的分型、笔、线段、不同级别走势类型所对应的递归函数,能将行情的任何走势唯一地分解。有了走势必完美,就可以把一切关于走势的理论包含其中,所以本理论可以包含所有其他的理论并指出其不足的地方,就在于本理论解决了最根本的理论问题:唯一分解。
最完美的系统,肯定是自然数了,为什么?因为自然数具有诸多的唯一分解方式,例如素数的分解,但还有一种最牛的分解,就是对于幂级数的唯一分解,因为有这种分解,所以自然数有记数法。例如,2 的幂级数对应的唯一分解就是 2 进位,而 10 的就是 10 进位。如果没有这种分解,我们就不能用记数法记录自然数了。正因为这分解如此有力,所以我们都会觉得很平常,似乎自然数有记数法是天经地义的,其实,这才是自然数整体结构中最牛的地方。而一般的数系,是没有这种性质的。
同样,本理论给出的递归函数,完美地给出市场走势一个类似记数法一样的唯一分解,也就是说,本理论揭示了看似毫无规律的市场走势竟然有着和自然数有着类似的整体结构,完全超越一般的想象,这才是真正最牛的地方。正因为本理论揭示了看似毫无规律的市场走势有如此完美的整体规律,所以才有了其后一系列的操作可能。这才是走势必完美真正关键的地方。
因此,级别在本理论理论中就极端关键了。为什么?因为本理论的递归函数是有级别的,是级别依次升大的。所以,搞不明白级别,根本就不明白本理论。如同GDP,精确到亿的数字,对于宏观了解就够了,没有必要精确到个位级。
那么,这样一个整体结构有什么厉害的结论呢?这可以推演的东西太多了,随便说一个,就是区间套方法的应用。如果市场走势没有本理论所揭示的整体结构,那么区间套是不会存在,也就是没有操作意义的。因此,区间套的方法,就是走势必完美的一个重要的应用。有了区间套,买卖点的精确定位才有可能,也就是说走势必完美的存在导致了买卖点可以精确定位,这显然是操作中最牛的一种方式了。
完全分类,其实是一个超强的实质性质。学点现代数学就知道,绝大多数系统并不一定存在完全分类的可能,而要研究一个系统,最关键的是找到某种方式实现完全分类,说得专业点,就是具备某种等价关系。而由于走势必完美,所以走势就是可以完全分类的,而所有的分类,都有明确的界限,这样,任何的走势都成为可控的。这种可控并不需要任何人的预测或干预,而是当下直接地显现的,你只需要根据这当下的显示,根据自己的操作原则操作就可以。
注意,完全分类是级别性的,是有明确点位界限的。而不是粗糙的上、下、平的无聊概念。也就是说,本理论完全是数量化的,就是精确化的,里面不存在任何含糊的地方。
数学不行,当然看不明白这些关节。很多人,整天纠缠在分型如何如何上,只能证明这些人根本没看懂本理论。分型等于递归函数的a0,这完全可以随意设计,如何设计都不会影响到唯一分解定理的证明。但现在这种设计,一定是所有可能设计中最好的,这使得笔出现的可能性最大并把最多的偶然因数给消除了,使得实际的操作中更容易把走势分解。注意,分型不需要任何假设,只需要符合定义就可以。是否符合,只有唯一的答案,不需要任何假设。
本理论,本质上是站在这种现代物理的角度构建自己的能量动力学结构的。这里,一切都是几何结构说了算,一切的能量动力形态,都变几何化。因此,必须有这种思维上的根本改变,才会有真正的理解。否则,还是牛顿时代那种弱智思维,那就将陷入一种机械化思维的陷阱中。所以,明白上面这些,这样就有了一个大概的框架,而不至于迷失于理论中了。
b:b b:b b:b
参与人数 1奖励 +5 时间 理由
chenyoung + 5 2009-8-23 11:07 论坛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2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走势分解

一、基本概念

走势分解定理一: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都可以分解成同级别“盘整”、“下跌”与“上涨”三种走势类型的连接。
走势分解定理二: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都至少由三段以上次级别走势类型构成。

二、概念要点

本理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100%理论推导的方式绝对地证明了走势分解的唯一性,这从上面关于笔、线段等分解的唯一性证明就明白,世界有哪种交易理论,是按这种绝对推理的方式构成的?显然没有,这才是本理论的最强大力量所在,前两个客观点如果没有最后这第三点,都是瞎掰。
市场总有其复杂的地方,使得市场的走势呈现一种多义性。多义性不是含糊的理论,是站在一个严格、精确的理论基础上,用同一理论以不同视角对同一现象进行分析。走势分析中的多种合理释义,这些释义都符合理论内在的逻辑。因此,这种多义性反而不是负担,而是可以用多角度对走势进行分析。

三、分析理解

1、站在任意一个固定级别里,走势类型是可以被严格划分的。例如,说一个5分钟的走势类型,显然不可能包含一个30分钟的走势中枢,因为按定义,一个单独的5分钟走势类型无论如何延续,也不可能出现一个30分钟的走势中枢。要形成一个30分钟的走势中枢,显然只能是3个以上5分钟走势类型的连接才可能。走势类型和走势类型的连接,这两个概念不可能有任何含糊的地方。5分钟走势类型,必须包含也最多包含5分钟级别走势中枢,至于是1个还是5个,都不影响是5分钟走势类型,只不过可被分类成是5分钟级别的盘整类型还是趋势类型而已。
显然,一个高级别的走势类型必然就是由几个低级别的走势类型连接而成,但不一定都是次级别的走势类型,例如,a+B+b,B是30分钟走势中枢,由3个5分钟走势类型构成,a、b是1分钟走势类型,那么a+B+b这个30分钟走势类型就能分解成2个1分钟走势类型和3个5分钟走势类型的连接。但我们还可以通过拆散重分,使得一个高级别的走势类型必然就是由几个次级别的走势类型连接而成,由于走势中枢里至少有三段次级别走势类型,所以就有了 “走势分解定理二”。
还是上面a+B+b的例子,不妨假设B中有三段5分钟走势类型,分别表示为B1、B2、B3,那么a+B+b=a+ B1+B2+B3+b=( a+ B1)+B2+(B3+b),显然( a+ B1)、B2、(B3+b)都是5分钟走势类型,这就是该分解定理所说的东西。学过一点抽象代数的都容易理解上面的话。用抽象的话说,就是走势类型连接这种运算是符合结合律的。但走势类型的连接运算不符合交换率,这就是该运算的特别之处。因为已发生的交易是按时间次序排列的,时间不能倒流,已发生的交易也就不可能推倒重新排列。只要明白了走势类型连接运算的结合性,那就不难同时明白 “走势分解定理一”
注意,走势是客观的,而用什么级别去分析这走势却是主观的。根据“走势分解定理一”,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都可以分解成同级别“盘整”、“下跌”与“上涨”三种走势类型的连接,那么就意味着,按某种级别去操作,就等于永远只处理三种同一级别的走势类型及其连接。还是上面a+B+b的例子,站在5分钟级别的角度,这里有三个走势类型的连接,站在30分钟级别的角度,就只有一个走势类型。那么,前面反复说的,确定自己操作的级别,就是确定自己究竟是按什么级别来分析、操作。例如,5分钟级别上下上三段,意味着在5分钟级别上有2个底背驰、2个顶背驰,按买点买、卖点卖的原则,就有2次的完整操作;而按30分钟级别看,如果不结合该30分钟走势类型之前一个30分钟走势走势类型分析,就无法确定买卖点,所以就无法操作。
任何走势,都可以在这些级别构成的分解中唯一地表达。但一般来说,对于一般的操作,没必要所有分解都搞到年、季、月这么大的级别,因为这些级别,一般几年都不变一下。你看,从 6124 点下来,N 个月了,还在 30 分钟级别里混,所以,一般来说,1、5、30 分钟三个级别的分解,就足以应付所有的走势。当然,对于大点的资金,可以考虑加上日级别的。
从纯理论的角度,操作级别越低,相应的效率越高,但实际操作级别是不可能随意低的,而究竟按什么级别来分析、操作,和你的资金等具体条件相关。例如,T+1的情况下,按1分钟以下级别的操作,就面临着不能顺利兑现的风险,而系统的操作,要把所有可能的情况都考虑其中,因此完全按1分钟以下级别的操作是不可能的,除非是T+0。此外,级别越小,平均的买卖点间波幅也越小,因此,那些太小的级别,不足以让交易成本、交易误差等相对买卖点间波幅足够小,这样的操作,从长期的角度看,是没有意义的。所谓的交易误差,可以包括很多,例如你看见买点到你实际操作完成,必然有一个时间差,因此也就有了价位上的差别,这对于大级别无所谓,但对特小级别,那就需要特别精确,而这是不可能长期达到的。
因此,根据各种情况,你就可以相应定好自己的操作级别,这样就可以按照相应的级别分析、操作。也就是说,一旦该级别出现买卖点,你必须进入或退出。也就是说,在你的操作级别上,你是不参与任何调整或下跌走势类型的。
2、走势类型连接运算的结合性,也就是走势类型的连接符合结合律,即A+B+C=(A+B)+C=A+(B+C),A、B、C的走势类型级别可以不同。因此,站在多义性的角度,根据该结合律,就不难知道,任何一段走势,都可以有很多不同的释义。
2.1、如果市场都是标准的a+A+b+B+c(A、B的走势中枢级别一样,a、b、c是相对于A、B次级别的走势),那这市场也太标准、太不好玩了。市场总有其复杂的地方,使得市场的走势呈现一种多义性。而所有走势的多义性,都与走势中枢有关。例如,5分钟级别的走势中枢不断延伸,出现9段以上的1分钟次级别走势。站在30分钟级别的走势中枢角度,3个5分钟级别的走势类型重合就形成了,而9段以上的1分钟次级别走势类型,每3段构成一个5分钟的走势中枢,这样也就可以解释成这是一个30分钟的走势中枢。这种情况,只要对走势中枢延伸的数量进行限制,就可以消除多义性,一般来说,走势中枢的延伸不能超过5段,也就是一旦出现6段的延伸,加上形成走势中枢本身那三段,就构成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了。
2.2
对a+A+b+B+c,a完全可以有另一种释义,就是把a看成是围绕A这个走势中枢的一个波动,虽然A其实是后出现的,但不影响这种看法的意义。同样c也可以看成是针对B的一个波动,这样整个走势其实就简化为两个走势中枢与连接两者的一个走势。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在a+A+b+B+c的走势系列类型里,a和c并不是必然存在的,而b完全可以是一个跳空缺口,这样,整个走势就可以简化为两个孤零零的走势中枢。把这种看法推广到所有的走势中,那么任何的走势图,其实就是一些级别大小不同的走势中枢。

2.3
最简单的释义角度,就是级别。任何一段走势,都可以根据不同的级别进行分解,不妨用An-m的形式表示根据n级别对A段进行分解的第m段,就有, A=A1-1+A1-2+A1-3+…+A1-m1=A5-1+A5-2+A5-3+…+A5-m5=A30-1+A30-2+A30-3+…+A30-m30= A日-1+A日-2+A日-3+…+A日-m日等等,显然这些分解都符合本理论。而根据某级别进行操作,站在纯理论的角度,无非等价于选择该等式列中某个子式子进行操作。

3、还有一种应用,就是关于走势的当下判断。当下判断,其基础在于采取的分解方式。例如,一个按5分钟分解的操作角度与一个按30分钟分解的操作角度,在同一时间看到的走势意义是不同的。更重要的是,在5分钟分解中完成的走势,在30分钟却不一定完成。例如A+B,A、B都是5分钟的走势类型,那么A+B走势,对于30分钟的分解就是未完成的。根据走势必须完美的原则,未完成的走势必完成,也就是,在不同的分解角度,可以在当下看到不同级别的未完成的走势即将根据走势必完美原则产生的运动,这就为当下的操作提供了依据。
3.1
按同级别分解操作,有更广泛、更精确的操作。

3.1.1
对5分钟的同级别分解,以最典型的a+A为例子,一般情况下,a并不一定就是5分钟级别的走势类型,但通过结合运算,总能使得a+A中,a是一个5分钟的走势类型,而A,也分解为m段5分钟走势类型,则A=A1+A2+..+Am。想考虑a+A是向上的情况,显然,Ai当i为奇数时是向下的,为偶数时是向上的,开始先有A1、A2出现,而且A1不能跌破a的低点,如果A2升破a的高点而A3不跌回a的高点,这样可以把a+ A1+A2+A3当成一个a`,还是5分钟级别的走势类型。因此,这里可以一般性地考虑A3跌破a的高点情况,这样,A1、A2、A3必然构成30分钟走势中枢。因此,这一般性的a+A情况,都必然归结为a是5分钟走势类型,A包含一30分钟走势中枢的情况。

把a定义为A0,则Ai与Ai+2之间就可以不断地比较力度,用盘整背驰的方法决定买卖点。注意,在实际操作中下一个Ai+2是当下产生的,但这不会影响所有前面Ai+1的同级别唯一性分解。这种机械化操作,可以一直延续,该走势中枢可以从30分钟一直扩展到日线、周线甚至年线,但这种操作不管这么多,只理会一点,就是Ai与Ai+2之间是否盘整背驰,只要盘整背驰,就在i+2为偶数时卖出,为奇数时买入。如果没有,当i为偶,若Ai+3不跌破Ai高点,则继续持有到Ai+k+3跌破Ai+k高点后在不创新高或盘整顶背驰的Ai+k+4卖出,其中k为偶数;当i为奇数,若Ai+3不升破Ai低点,则继续保持不回补直到Ai+k+3升破Ai+k低点后在不创新低或盘整底背驰的Ai+k+4回补。
看完上面这段,至少90%以上的人都心跳加速,头晕眼花。不过没办法,这是最精确的表述,画着图应该不难明白。以上的方法,最大的特点是,就是在同级别分解的基础上将图形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当i为偶Ai+3不跌破Ai高点”或“i为奇数Ai+3不升破Ai低点”;一类是“Ai与Ai+2之间盘整背驰”。对这两种情况采取不同的操作策略,构成了一种机械的操作方法。
投资,往往碰到这样两难的事情,就是一个小级别的进入,结果出现大级别的上涨,这时候怎么办?这时候有两个选择:一、继续按小级别操作,这样的代价是相当累,而且小级别操作的问题是对精确度要求比大级别高,而且资金容纳程度低;二、升级为大级别操作基础上部分保持小级别操作。对于资金比较大的投资,后者是比较实用的。
3.1.2
“Ai与Ai+2之间盘整背驰”,将演化出“当i为偶Ai+3跌破Ai高点”或“i为奇数Ai+3升破Ai低点”;因而相应演化出高一级别的走势中枢,例如在该例子里,Ai+1、Ai+2、Ai+3就是30分钟的走势中枢,而所有更大的走势中枢,当然是先有高一级别才可能有,否则连30分钟的走势中枢都没有,哪里来日、周、月的?但这个现象就保证了,在同级别分解下,一个小级别的操作是可以按一个自动模式换档成一个高级别的操作。

一般情况下,在上面5分钟同级别分解的例子中,只要从A0开始到某个At,使得A0+A1+….+At=B1+B2,后者是30分钟级别的同级别分解,这时候就可以继续按后一种分解进行相应的操作。当然,是否换档成后一种级别的操作,与你的时间、操作风格、资金规模有关。但本理论还是建议,可以进行这种短线变中线的操作,即使你的资金量很小,但如果出现一种明显的大级别走好,这种操作会让你获得稳定的大级别波动利益,因此,根据当下的情况去决定是否换档,就如同开车时根据路况等决定档位一样。
对于大资金来说,这种级别的操作可以一直延伸下去,可以变成N重层次的操作,每一重都对应着一定的资金与筹码,而相应对应着不同的节奏与波动。如果对古典音乐有点了解的,就知道,这如同赋格曲,简单的动机、旋律在N个层次上根据不同的转位、移位、对位等原则运动着,合成统一的乐曲。市场的走势,其实就是这样的多重赋格,看似复杂,其实脉络清晰,可以有机地统一在多层次的同级别分解操作中。
3.2
在这种同级别分解的多重赋格操作中,可以在任何级别上进行操作,而且都遵守该级别的分解节奏与波动,只是在不同级别入的筹码与资金不同而已。对于大资金所具有的整体筹码与资金来说,就永远在一种有活动的多重赋格,实际的市场操作,成了一首美妙的乐曲演奏,能应和上的知音,就能得到最大的利益与享受。而每一层次的操作都是独立又在一个整体的操作中,对这种操作如果没有什么直观感觉,那就去听听巴赫的音乐,那不仅是音乐的圣经,对股票的操作同样有益。

4、前面谈了有关走势类型连接结合的多义性问题,虽然已多次强调多义性不是含糊性,但不少人依然产生误解,认为走势就可以胡乱分解了,这是不对的。多义性是与走势的当下性密切相关的,但对已完成走势类型连接进行相应的分解,就如同解问题设定不同的参数,虽然参数的设定有一定的随意性,但一个好的参数设定,往往使得问题的解决变得简单。根据结合律,如何选择一种恰当的走势分解,对把握当下的走势极为关键。显然,一个好的分解,其分解规则下,必须保证分解的唯一性,否则这种分解就绝对不可能是好的分解。其中,最简单的就是进行同级别分解。所谓同级别分解,就是把所有走势按一固定级别的走势类型进行分解。根据“缠中说禅走势分解定理”,同级别分解具有唯一性,不存在任何含糊乱分解的可能。
同级别分解的应用,前面已多有论述,例如,以30分钟级别为操作标准的,就可用30分钟级别的分解进行操作,对任何图形,都分解成一段段30分钟走势类型的连接,操作中只选择其中的上涨和盘整类型,而避开所有下跌类型。对于这种同级别分解视角下的操作,永远只针对一个正在完成着的同级别走势中枢,一旦该走势中枢完成,就继续关注下一个同级别走势中枢。注意,在这种同级别的分解中,是不需要走势中枢延伸或扩展的概念的,对30分钟来说,只要5分钟级别的三段上下上或下上下类型有价格区间的重合就构成走势中枢。如果这5分钟次级别延伸出6段,那么就当成两个30分钟盘整类型的连接,在这种分解中,是允许盘整+盘整情况的。注意,以前说不允许“盘整+盘整”是在非同级别分解方式下的,这在下面的课中会讲到,所以不要搞混了。
有人可能马上要问,同级别分解的次级别分解是否也是同级别分解的。答案是,不需要。这里在思维上可能很难转过弯,因为一般人都喜欢把一个原则在各级别中统一运用,但实际上,你完全可以采取这样的分解形式,就是只要某级别中进行同级别分解,而继续用走势中枢扩展、延伸等确定其次级别,这里只涉及一个组合规则的问题,而组合的规则,是为了方便操作以及判断,只要不违反连接的结合律以及分解的唯一性,就是允许的,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明晰且易于操作。
说得深入一点,走势分解、组合的难点在于走势有级别,而高级别的走势是由低级别构成的,处理走势有两种最基本的方法,一种是纯粹按走势中枢来,一种是纯粹按走势类型来,但更有效的是在不同级别中组合运用。因此,完全合理、不违反任何理论原则的,可以制定出这样的同级别分解规则:在某级别中,不定义走势中枢延伸,允许该级别上的盘整+盘整连接;与此同时,规定该级别以下的所有级别,都允许走势中枢延伸,不允许盘整+盘整连接;至于该级别以上级别,根本不考虑,因为所有走势都按该级别给分解了。
按照以上的同级别分解规则,用结合律很容易证明,这种分解下,其分解也是唯一的。这种分解,对于一种机械化操作十分有利。这里,无所谓牛市熊市,例如,如果分解的级别规定是30分钟,那么只要30分钟上涨就是牛市,否则就是熊市,完全可以不管市场的实际走势如何,在这种分解的视角下,市场被有效地肢解成一段段30分钟走势类型的连接,如此分解,如此操作,如此而已。
注意,这种方法或分解是可以结合在更大的操作系统里的。例如,你的资金有一定规模,那么你可以设定某个量的筹码按某个级别的分解操作,另一个量的筹码按另一个更大级别的分解操作,这样,就如同开了一个分区卷钱的机械,机械地按照一个规定的节奏去吸市场的血。这样不断地机械操作下去,成本就会不断减少,而这种机械化操作的力量是很大的。
其实,根本无须关心个股的具体涨幅有多少,只要足够活跃,上下震荡大,这种机械化操作产生的利润是与时间成正比的,只要时间足够长,就会比任何单边上涨的股票产生更大的利润。甚至可以对所有股票按某级别走势的幅度进行数据分析,把所有历史走势都计算一次,选择一组历史上某级别平均震荡幅度最大的股票,不断操作下去,这样的效果更好。这种分解方法,特别适合于小资金又时间充裕的进行全仓操作,也适合于大资金进行一定量的差价操作,更适合于庄家的洗盘减成本操作。当然,每种在具体应用时,方法都有所不同,但道理是一样的。
5、还有一种应用,就是把走势重新组合,使得走势更加清晰。很多人一看走势就晕,最主要是不了解走势连接的结合性,任何的走势,在结合律上,都可以重新组合,使得走势显示明显的规律性。假设A+B+C+D+E+F,A、C、E是5分钟级别的,B、D、F是30分钟级别的,其中还有延伸等复杂情况。这时候,就可以把这些走势按5分钟级别重新分解,然后按走势中枢的定义重新组合走势,按结合律的方法,把原来的分解变成A`+B`+C`+D`+E`+F`,使得A`、B`、C`、D`、E`都是标准的只是30分钟级别,而最后的F`变成在30分钟意义上未完成的走势,这样进行分析,就会很明晰了。当然,具体的组合有很多可能,如何根据当下的走势选择一种最有利指导操作的,就是考功夫的事情。
而这种根据结合律的最佳组合,是根据市场当下的走势随时变化的,而所有的变化,都符合理论要求且不会影响实际操作,是对实际操作起着更有力的帮助。例如,在上证30分钟图上(下图),2760到2858这30分钟走势中枢,03081000的5分钟回抽确认了一个第三类买点,然后其后就继续走出一个新的30分钟走势中枢,而030810005分钟回抽低点2871点比上一走势中枢的最高点2888点要低,而后来关于03071330开始的这个30分钟走势中枢出现延伸,这样,我们就可以对这个分解进行重新组合,给出一个更清晰的组合方法,把03081000的5分钟回抽组合到03051330开始的这段5分钟走势中,形成一个5分钟的上涨,然后新的30分钟走势中枢就从03091030,这样的好处在于,这个走势中枢震荡的低点2892点比2888点高,如果其后的震荡不出现跌破2888的走势,那么就是一个30分钟的上涨走势形成了。但在这个新的走势中枢被一个新的第三类买点有效突破前,依然存在震荡跌破2888点甚至最终确认走势中枢扩展。但这样的重新组合,对看图就有了帮助。当然,站在纯走势中枢的角度,依然可以坚持让新走势中枢从03071330开始,这样对具体的操作也没有太大影响,但在判断上就没有重新组合的看起来方便了。
注意,这种重新组合,不涉及任何预测性,有人可能要问,那么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把03081000的5分钟回抽组合到03051330开始的这段5分钟走势中?因为这种组合不利于操作,站在这种组合下,030810005分钟回抽的第三类买点意义并没有被揭示,是仅仅被局限在一个小的5分钟走势范围内,按照这种组合,就会很恐慌地等待背驰,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对走势的理解不够深刻,看不到不同组合反映的意义。而任何组合的反映都是有意义的,对这些组合意义的全面把握,就是一个工夫上的长进了。此外,组合的一个要点在于,尽量避繁就简,因为走势中枢扩展比较复杂,如果有组合使得不出现扩展,当然就采取该种组合更有意义。有人可能要问,那么走势中枢扩展的定义是否不适用?当然适用,走势中枢扩展的定义是在两个走势中枢都完全走出来的情况下定义的,而实际操作中,往往第二个走势中枢还没有走完,还在继续延伸中。所以,除非出现明确的、符合理论定义的终结,就可以根据有利于判断、操作的原则,对走势进行当下的组合。但必须强调的是,当下采取什么组合,就要按该种组合的具体图形意义来判断、操作,例如,现在把03091030当成新30分钟走势中枢的起点,那么走势中枢的位置就变成2947到2905,这样后面第三类买点的位置就有了新的标准。当然,你依然可以还是按03071330开始30分钟走势中枢,这样,走势中枢的位置就是2911到2892,这样,第三类买点的可能位置就不同了。
还有一种更重要的应用,就是在走势中枢的震荡中。围绕走势中枢的震荡,不一定都是次级别的,例如,一个日线走势中枢,围绕他的震荡,完全可以是30分钟以下的任意级别,甚至是一个跳空缺口,例如有些股票,完全可以今天一字涨停,明天一字跌停,跳来跳去的。一般这种走势,一般人看着就晕了。但如果明白走势连接的结合性,就知道,无论怎么跳,最终都要形成更大级别的,只要不脱离这日线走势中枢,最后都至少会形成30分钟级别的走势。任何围绕日线级别的震荡,最终都必然可以按如下方式进行分解:A30-1+A30-2+A30-3+…+A30-m30+a,a是未完成的30分钟走势类型,至少a依然围绕日线走势中枢继续震荡,那a一定最终会完成30分钟的走势类型。显然,这里,m30<9,否则就会变成周的走势中枢了,这样整个的分解就要按日线来,而道理是一样的。
不过,更有实际意义的是,上面的a如果不再围绕日线震荡,例如,假设 a是一个5分钟级别的,而其后一个5分钟级别的反抽也不回到走势中枢里,按照日线走势中枢,这并不构成第三类买卖点,但对于A30-m30,可能就构成30分钟的第三类买卖点。由于走势都是从未完成到完成,都是从小级别不断积累而来,因此,对于真正的日线第三类买卖点来说,这A30-m30的第三类买卖点,肯定在时间上要早出现,对于A30-m30,这绝对安全,但对日线却不一定,因为这A30-m30的第三类买卖点后完成的30分钟走势,可以用一个30分钟走势又重新回到日线走势中枢里继续走势中枢震荡。但这个A30-m30的第三类买卖点依然有参与的价值,因为如果其后的30分钟出现趋势,最后如果真出现日线的第三类买卖点,往往就在30分钟的第二个走势中枢附近就形成了,根本回不到这A30-m30的第三类买卖点位置,因此,这样的买卖点,即使不符合你的操作级别,例如,如果你是日线级别操作的,但一旦这样的A30-m30的第三类买卖出现,至少要引起你充分的重视,完全可以适量参与了,一旦其后出现趋势走势,就要严重注意了。
不应该对走势进行任何的预测,但所有已走出来的走势,却可以根据级别与结合律等随意组合,无论任何组合,在该组合下,都必然符合本理论,而任何最终的走势,都在所有组合中完全符合本理论,这也是本理论的神奇之处,无论你怎么组合,都不会出现违反本理论的情况。但能否找到最合适的组合以适应操作,以及根据不同的组合,对走势进行综合分析,这就和经验有关了。这些最适合的分解,都是有相应答案的,关键是你能否看出来,而这根本不涉及任何的预测,只是对已有走势的分解,与对理论的把握与图形的熟悉度相关。而这些都是一些最基本的工夫,但必须在当下的走势中不断磨练才能真正掌握。如果真能把握这些最基本的当下走势的最合理组合以及用不同组合进行综合分析,那就可以开始继续读初三了。b:b b:b b:b
参与人数 1奖励 +5 时间 理由
chenyoung + 5 2009-8-23 11:07 帖子很棒,加分支持,期待更多好帖!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2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
趋势力度

一、基本概念

趋势力度:前一次相交结束与后一次相交开始短期均线与长期均线所形成的面积。
趋势平均力度:当下与前一次相交的结束时短线均线与长期均线形成的面积除以时间。

二、概念要点

趋势力度只有在短期均线与长期均线再次相交时才能比较,时间落后。
趋势平均力度是即时的,马上就可以判断当下的趋势平均力度与前一次趋势平均力度的强弱对比,风险稍微大点,且需要的技巧要高点,对市场的感觉要好。

三、分析理解

用趋势力度,可以看较低级别的图,再按趋势力度找出相应的转折点。这样和真正的高、低点基本没有太大的距离。级别越小,相对误差越小。
力度也可以用其他一些方法来辅助判断:如和大盘比较;涨跌的量变化;笔(线段)的斜率、长短;MACD、BOLL等一些技术指标等……
有人喜欢精确定义,那么这里其实也给出了什么是上升趋势形成的最精确定义,就是在第一走势中枢后出现第三类买点并形成非背驰类向上。趋势形成,只要趋势没有扭转的信号,当然就可以睡觉,这是太常识的东西了。本理论,并不一定要违反常识,只是本理论可以给正确的常识以合理的理论基础,这才是关键。

第四节
背驰与盘整背驰

一、基本概念

背驰:趋势力度比上一次趋势力度要弱,就形成背驰。换句话说,背驰其实就是力度衰竭的表现,如图①,C段和A段比。
盘整背驰:盘整中当下笔或线段比前一笔或线段力度要弱,就形成了盘整背驰,如图②,C段和A段比。
背驰段:就是在某级别的某类型走势,构成背驰或盘整背驰的走势类型称为某级别的背驰段。
背驰-买卖点定理:任一背驰都必然制造某级别的买卖点,任一级别的买卖点都必然源自某级别走势的背驰。

二、概念要点

没有趋势,就没有背驰。在盘整中是无所谓“背驰”的,这点是必须特别明确的。
对于背驰与盘整背驰,前者是有着最基础意义的,而后者,只是利用前者相应的力度分析方法进行的一个推广用法,主要用在与走势中枢震荡相关的力度比较中。注意,a+B+c中,a和c的盘整背驰,其实都可以看成是B的走势中枢震荡,虽然a存在时,B还没出现,但也不妨这样看。
一个背驰后,无论是盘整背驰还是真正的背驰,理论只能保证其回拉原来的走势中枢,这是正确的思维方式。那么,回拉之后如何,这涉及预测。正确的思维是,把回拉后出现的情况进行完全的分类,根据每种分类对应的后果,决定你自己的对策。

三、分析理解

趋势,一定有至少两个同级别走势中枢,对于背驰来说,肯定不会发生在第一个走势中枢之后,肯定是至少是第二个走势中枢之后,对于那种延伸的趋势来说,很有可能在发生第100个走势中枢以后才背驰,当然,这种情况,一般来说,一百年见不到几次。第二个走势中枢后就产生背驰的情况,一般占了绝大多数的情况,特别在日线以上的级别,这种就几乎达到90%以上。
如果在第一个走势中枢就出现背驰,那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背驰,只能算是盘整背驰,其真正的技术含义,其实就是一个企图脱离走势中枢的运动,由于力度有限,被阻止而出现回到走势中枢里。
背弛有级别的问题,一个1分钟级别的背弛,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不会制造一个周线级别的大顶,除非日线上同时也出现背弛。但出现背弛后必然有逆转,这是没任何商量余地的。有人要问,究竟逆转多少?那很简单,就是重新出现新的次级别买卖点为止。由于所有的买卖点,最终都可以归到某级别的第一类买卖点,而背驰与该种买卖点密切相关,所以可以这样说,任何的逆转,必然包含某级别的背驰。
只要你看到某级别的背驰,必然意味着要有逆转。但逆转并不意味着永远的,例如,日线上向上的背驰制造一个卖点,回跌后,在5分钟或30分钟出现向下的背驰制造一个买点,然后由这买点开始,又可以重新上涨,甚至创新高,这是很正常的情况。
从纯粹走势中枢的角度对背驰给出另外的释义。对a+A+b+B+c,背驰的大概意思就是c段的力度比b的小了。那么,站在B这个走势中枢的角度,不妨先假设b+B+c是一个向上的过程,那么b可以看成是向下离开走势中枢B,而c可以看成是向上离开走势中枢B。所谓顶背驰,就是最后这个走势中枢,向上离开比向下离开要弱,而走势中枢有这样的特性,就是对无论向上或向下离开的,都有相同的回拉作用,既然向上离开比向下离开要弱,而向下离开都能拉回走势中枢,那向上的离开当然也能拉回走势中枢里,对于b+B+c向上的走势,这就构成顶背驰,而对于b+B+c向下的走势,就构成底背驰。对于盘整背驰,这种分析也一样有效。其实,站在走势中枢的角度,盘整背驰与背驰,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力度、级别以及发生的走势中枢位置不同而已。   
同样,站在纯走势中枢的角度,a+A+b+B,其中B级别大于A的这种情况就很简单了,这时候,并不必然地B后面就接着原方向继续,而是可以进行反方向的运行。例如,a+A+b+B是向下的,而a+A+b其实可以看成是对B一个向上离开的回拉,而对走势中枢来说,并没要求所有的离开都必须按照上下上下的次序,一次向上的离开后再一次向上的离开,完全是被允许的,那站在这个角度,从B直接反转向上,就是很自然的。那么,这个反转是否成功,不妨把这个后续的反转写成c,那么也只要比较一下a+A+b与c这两段的力度就可以,因为走势中枢B对这两段的回拉力度是一样的,如果c比a+A+b弱,那当然反转不成功,也就意味着一定要重新回到走势中枢里,在最强的情况下也至少有一次回拉去确认能否构成一个第三类买点。而a+A+b与c的力度比较,与背驰的情况没什么分别,只是两者的方向不同而已。如果用MACD来辅助判别,背驰比较的黄白线和柱子面积都在0轴的一个方向上,例如都在上面或下面,而a+A+b与c就分别在不同的方向上,由于这,也不存在黄白线回拉的问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黄白线至少要穿越一次0轴。

四、MACD对背弛的辅助判断

MACD,当一个辅助系统,还是很有用的。MACD的灵敏度,和参数有关,一般都取用12、26、9为参数,这对付一般的走势就可以了,但一个太快速的走势,1分钟图的反应也太慢了。如果弄超短线,那就要看实际的走势,例如看600779的1分钟图,从16.5上冲19的这段,明显是一个1分钟上涨的不断延伸,这种走势如何把握超短的卖点?不难发现,MACD的柱子伸长,和乖离有关,大致就是走势和均线的偏离度。打开一个MACD图,首先应该很敏感地去发现该股票MACD伸长的一般高度,在盘整中,一般伸长到某个高度,就一定回去了,而在趋势中,这个高度一定高点,那也是有极限的,一般来说,一旦触及这个乖离的极限,特别是两次或三次上冲该极限,就会引发因为乖离而产生的回调。这种回调因为变动太快,在1分钟上都不能表现其背驰,所以必须用单纯的MACD柱子伸长来判断。注意,这种判断的前提是1分钟的急促上升,其他情况下,必须配合黄白线的走势来用。从该1分钟走势可以看出,17.5元时的柱子高度,是一个标杆,后面上冲时,在18.5与19元分别的两次柱子伸长都不能突破该高度,虽然其形成的面积大于前面的,但这种两次冲击乖离极限而不能突破,就意味着这种强暴的走势,要歇歇了。
还有一种,就是股票不断一字涨停,这时候,由于MACD设计的弱点,在1分钟、甚至5分钟上,都会出现一波一波类似正弦波动的走势,这时候不能用背弛来看,最简单,就是用1分钟的走势中枢来看,只要走势中枢不断上移,就可以不管。直到走势中枢上移结束,就意味着进入一个较大的调整,然后再根据大一点级别的走势来判断这种调整是否值得参与。如果用MACD配合判断,就用长一点时间的,例如看30分钟。一般来说,这种走势,其红柱子都会表现出这样一种情况,就是红柱子回跌的低点越来越低,最后触及0轴,甚至稍微跌破,然后再次放红伸长,这时候就是警告信号,如果这时候在大级别上刚好碰到阻力位,一但涨停封不住,出现大幅度的震荡就很自然了。例如600385,在2.92那涨停,MACD出现一点的绿柱子,然后继续涨停,继续红柱子,而3.28元是前期的日线高位,结果3.22涨停一没封住,就开始大幅度的震荡。
注意,如果这种连续涨停是出现在第一段的上涨中,即使打开涨停后,震荡结束,形成一定级别的走势中枢后,往往还有新一段的上涨,必须在大级别上形成背驰才会构成真正的调整,因此,站在中线的角度,上面所说的超短线,其实意义并不太大,有能力就玩,没能力就算了。关键是要抓住大级别的调整,不参与其中,这才是最关键的。
MACD对背弛的辅助判断:用MACD判断背驰,首先要有两段同向的趋势。同向趋势之间一定有一个盘整或反向趋势连接,把这三段分别称为A、B、C段。显然,B的走势中枢级别比A、C里的走势中枢级别都要大,否则A、B、C就连成一个大的趋势或大的走势中枢了。A段之前,一定是和B同级别或更大级别的一个走势中枢,而且不可能是一个和A逆向的趋势,否则这三段就会在一个大的走势中枢里了。
归纳上述,用MACD判断背驰的前提是,A、B、C段在一个大的趋势里,其中A之前已经有一个走势中枢,而B是这个大趋势的另一个走势中枢,这个走势中枢一般会把MACD的黄白线 (也就是DIFF和DEA)回拉到0轴附近。而C段的走势类型完成时对应的MACD柱子面积(向上的看红柱子,向下看绿柱子)比A段对应的面积要小,这时候就构成标准背弛。而盘整中,利用类似背驰的判断方法,也可以有很好的效果。这种盘整中的类似背驰方法的应用,称为盘整背弛判断。
背驰与盘整背驰的两种情况中,背驰是最重要的,一旦出现背驰,其回跌,一定至少重新回到B段的走势中枢里。而盘整背驰,一般会在盘整中弄短差时用到,如果其间突破走势走势中枢,其回跌必须分清楚上面的两种情况。注意,盘整背驰出来,并不一定都要大幅下跌,否则怎么会有第三类买点构成的情况。
必须注意,无论背驰与盘整背驰,只要满足上面相应的标准,其技术上都是绝对的,没有任何的或然。问题不在于这种技术的准确性,而在于操作者判断的准确性,也就是说,必须先把什么是背驰,什么是盘整背驰,他们之间的标准是什么,如果连这些都搞不清楚,那是无法熟悉应用这项技术的。
必须说明的是,由于MACD本身的局限性,要精确地判断背驰与盘整背驰,还是要从走势中枢本身出发,但利用MACD,对一般人理解和把握比较简单点,而这已经足够好了。光用MACD辅助判断,即使你对走势中枢不大清楚,只要能分清楚A、B、C三段,其准确率也应该在90%以上。而配合上走势中枢,那是100%绝对的,因为这可以用纯数学的推理逻辑地证明。
对背驰的回跌力度,和级别很有关系。如果日线上在上涨的中段刚开始的时候,MACD刚创新高,红柱子伸长力度强劲,这时候5分钟即使出现背驰,其下跌力度显然有限,所以只能打点短差,甚至可以不管。而在日线走势的最后阶段,特别是上涨的延伸阶段,一个1分钟的背驰足以引发暴跌,所以这一点必须多级别地综合来考察,绝对不能一看背驰就抛等跌50%,世界上哪里有这样的事情。
一般来说,一个标准的两个走势中枢的上涨,在MACD上会表现出这样的形态,就是第一段,MACD的黄白线从0轴下面上穿上来,在0轴上方停留的同时,形成相应的第一个走势中枢,同时形成第二类买点,其后突破该走势中枢,MACD的黄白线也快速拉起,这往往是最有力度的一段,一切的走势延伸等等,以及MACD绕来绕去的所谓指标钝化都经常出现在这一段,这段一般在一个次级别的背驰中结束,然后进入第二个走势中枢的形成过程中,同时MACD的黄白线会逐步回到0轴附近,最后,开始继续突破第二个走势中枢,MACD的黄白线以及柱子都再次重复前面的过程,但这次,黄白线不能创新高,或者柱子的面积或者伸长的高度能不能突破新高,出现背驰,这就结束了这一个两个走势中枢的上涨过程。明白这个道理,大多数股票的前生后世,一早就可以知道了。
必须注意,MACD在0轴附近盘整以及回抽0轴所形成的走势中枢,不一定就是相应级别的走势中枢,而是至少是该级别的走势中枢。例如日线MACD的0轴盘整与回拉,至少构成日线的走势中枢,但也可以构成周线的走势中枢,这时候就意味着日线出现三段走势。
五、盘整背驰与历史性底部
盘整背驰最有用的,就是用在大级别上,特别是至少周线级别以上的,这种盘整背驰所发现的,往往就是历史性的大底部。配合MACD,这种背驰是很容易判断的。
注意,第一类买点肯定是趋势背驰构成的,而盘整背驰构成的买点,在小级别中是意义不大的,所以以前也没专门当成一种买点,但在大级别里,这也构成一种类似第一类买点的买点,因为在超大级别里,往往不会形成一个明显的趋势,这也就是以前回帖曾说过的,站在最大的级别看,所有股票都只有一个走势中枢,因此,站在大级别里,绝大多数的股票都其实是一个盘整,这时候就要用到这因为盘整背驰而形成的类第一类买点了。这个级别,至少应该是周线以上。
类似的,在大级别里,如果不出现新低,但可以构成类似第二类买点的买点,在MACD上,显示出类似背驰时的表现,黄白线回拉0轴上下,而后一柱子面积小于前一柱子的。b:b b:b b:b
参与人数 1奖励 +5 时间 理由
chenyoung + 5 2009-8-23 11:07 帖子很棒,加分支持,期待更多好帖!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266 天

股指家园

发表于 2009-8-22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22*: :*22*: 好长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2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3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
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
幸福而感到高兴以外,一无所得。这种本性就是怜悯或同情,就是当我们看到或逼真地
想象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所产生的感情。我们常为他人的悲哀而感伤,这是显而易见的
事实,不需要用什么实例来证明。这种情感同人性中所有其它的原始感情一样,决不只
是品行高尚的人才具备,虽然他们在这方面的感受可能最敏锐。最大的恶棍,极其严重
地违犯社会法律的人,也不会全然丧失同情心。
由于我们对别人的感受没有直接经验,所以除了设身处地的想象外,我们无法知道
别人的感受。当我们的兄弟在受拷问时,只要我们自己自由自在,我们的感觉就不会告
诉我们他所受到的痛苦。它们决不、也决不可能超越我们自身所能感受的范围,只有借
助想象,我们才能形成有关我们兄弟感觉的概念。这种想象力也不能以另外的方式帮助
我们做到这一点,它只能告诉我们,如果身临其境的话,我们将会有什么感觉。我们的
想象所模拟的,只是我们自己的感官的印象,而不是我们兄弟的感官的印象。通过想象,
我们设身处地地想到自己忍受着所有同样的痛苦,我们似乎进入了他的躯体,在一定程
度上同他像是一个人,因而形成关于他的感觉的某些想法,甚至体会到一些虽然程度较
轻,但不是完全不同的感受。这样,当他的痛苦落到我们身上,当我们承受了并使之成
为自己的痛苦时,我们终于受到影响,于是在想到他的感受时就会战慄和发抖。由于任
何痛苦或烦恼都会使一个人极度悲伤,所以当我们设想或想象自己处在这种情况之中时,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同我们的想象力的大小成比例的类似情绪。
如果认为这还不够清楚的话,那么大量明显的观察可以证实,正是由于我们对别人
的痛苦抱有同情,即设身处地地想象受难者的痛苦,我们才能设想受难者的感受或者受
受难者的感受的影响。当我们看到对准另一个人的腿或手臂的一击将要落下来的时候,
我们会本能地缩回自己的腿或手臂;当这一击真的落下来时,我们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感
觉到它,并像受难者那样受到伤害。当观众凝视松弛的绳索上的舞蹈者时,随着舞蹈者
扭动身体来平衡自己,他们也会不自觉地扭动自己的身体,因为他们感到如果自己处在
对方的境况下也必须这样做。性格脆弱和体质层弱的人抱怨说,当他们看到街上的乞丐
暴露在外的疮肿时,自己身上的相应部位也会产生一种搔痒或不适之感。因为那种厌恶
之情来自他们对自己可能受苦的想象,所以如果他们真的成了自己所看到的可怜人,并
且在自己身体的特定部位受到同样痛苦的影响的话,那么,他们对那些可怜人的病痛抱
有的厌恶之情会在自身特定的部位产生比其它任何部位更为强烈的影响。这种想象力足
以在他们娇弱的躯体中产生其所抱怨的那种搔痒和不适之感。同样,最强健的人看到溃
烂的眼睛时,他们自己的眼睛也常常由于相同的原因产生一种非常明显的痛感;眼睛这
一器官在最强壮的人身上,要比最虚弱的人身上的其它任何部位更为脆弱。
引起我们同情的也不仅是那些产生痛苦和悲伤的情形。无论当事人对对象产生的激
情是什么,每一个留意的旁观者一想到他的处境,就会在心中产生类似的激情。我们为
自己关心的悲剧或罗曼史中的英雄们获释而感到的高兴,同对他们的困苦感到的悲伤一
样纯真,但是我们对他们的不幸抱有的同情不比对他们的幸福抱有的同情更真挚。我们
同情英雄们对在困难之时未遗弃他们的那些忠实朋友所抱有的感激之情;并且极其赞同
他们对伤害、遗弃、欺骗了他们的背信弃义的叛徒们所抱有的憎恨之情。在人的内心可
能受到影响的各种激情之中,旁观者的情绪总是同他通过设身处地的想象认为应该是受
难者的情感的东西相一致的。
“怜悯”和“体恤”是我们用来对别人的悲伤表示同感的词。“同情”,虽然原意
也许与前两者相同,然而现在用来表示我们对任何一种激情的同感也未尝不可。
在某些场合,同情似乎只来自对别人一定情绪的观察。激情在某些场合似乎可以在
转瞬间从一个人身上感染到另一个人身上,并且在知道什么东西使主要当事人产生这种
激情之前就感染他人。例如,在一个人的脸色或姿态中强烈地表现出来的悲伤或快活,
马上可以在旁观者心中引起某种程度相似的痛苦或欣喜之情。一张笑脸令人赏心悦目;
悲苦的面容则总是令人伤感。
但并非情况总是这样,或并非每一种激情都是如此。有一些激情的表露,在我们获
悉它由以产生的事情之前,引起的不是同情,反而是厌恶和反感。发怒者的狂暴行为,
很可能激怒我们去反对他本人而不是他的敌人。因为我们不知道他发怒的原因,所以也
就不会体谅他的处境,也不会想象到任何类似它所激发的激情的东西。但是,我们清楚
地看到他对其发怒的那些人的情况,以及后者由于对方如此激怒而可能遭受的伤害。因
此,我们容易同情后者的恐惧或忿恨,并立即打算同他们一起反对使他们面临危险的那
个发怒者。
倘若正是这些悲伤或高兴的表情使我们产生一定程度的相似情绪,这是由于这些表
情使我们心中浮起有关落在我们所看到的人头上的好的或坏的命运的一般念头;由于这
些激情足以使我们有所感动。悲伤或高兴只影响感觉到那些情绪的人,它们的表露不像
愤恨的表情那样能使我们心中浮起有关我们所关心的任何他人以及其利益同他对立的人
的念头。因此,有关好的或坏的命运的一般念头会引起我们对遭遇这种命运的人的某种
关切;而有关暴怒的一般念头却激不起我们对被触怒的人的任何同情。天性似乎教导我
们更为反对去体谅这种激情。在知道发怒的原因之前,我们对此都是打算加以反对的。
甚至在知道别人悲伤或高兴的原因之前,我们对它们的同情也总是很不充分的。很
明显,一般的恸哭除了受难者的极度痛苦之外并没有表示什么,它在我们身上引起的与
其说是真正的同情,毋宁说是探究对方处境的好奇心以及对他表示同情的某种意向。我
们首先提出的问题是:你怎么啦?在这个问题待到解答之前,虽然我们会因有关他不幸
的模糊念头而感到不安,并为弄清楚对方的不幸遭遇而折磨自己,但是我们的同情仍然
是无足轻重的。
因此,同情与其说是因为看到对方的激情而产生的,不如说是因为看到激发这种激
情的境况而产生的。我们有时会同情别人,这种激情对方自己似乎全然不会感到,这是
因为,当我们设身处地地设想时,它就会因这种设想而从我们自己的心中产生,然而它
并不因现实而从他的心中产生。我们为别人的无耻和粗鲁而感到羞耻,虽然他似乎不了
解自己的行为不合宜;这是因为我们不能不因自己做出如此荒唐的行为而感到窘迫。
对人性稍存的那些人来说,在使人面临毁灭状态的所有灾难中,丧失理智看来是最
可怕的。他们抱着比别人更强烈的同情心来看待人类的这种最大的不幸。但那个可怜的
丧失理智的人却也许会又笑又唱,根本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幸。因此,人们看到此种情
景而感到的痛苦并不就是那个患者感情的反映。旁观者的同情心必定完全产生于这样一
种想象,即如果自己处于上述悲惨境地而又能用健全理智和判断力去思考(这是不可能
的),自己会是什么感觉。
当一个母亲听到她的婴孩在疾病的折磨中*而不能表达他的感受的时候,她的痛
苦是什么呢?在她想到孩子在受苦时,她把自己的那种无助的感觉,把对孩子的疾病难
以逆料的后果的恐惧同婴孩的实际的无助联系起来了。由此,在她自己的忧愁中,产生
了有关不幸和痛苦的极为完整的想象。然而,婴孩只是在这时感到不适,病情并不严重,
以后是完全可以痊愈的,缺乏思虑和远见就是婴孩免除恐惧和担心的一副良药。但是成
人心中的巨大痛苦,一旦滋长起来却是理性和哲理所无法克制的。
我们甚至同情死者,而忽视他们的境况中真正重要的东西,即等待着他们的可怕的
未来,我们主要为刺激我们的感官但对死者的幸福不会有丝毫影响的那些环境所感动。
我们认为,死者不能享受阳光,隔绝于人世之外,埋葬在冰凉的坟墓中腐烂变蛆,在这
个世界上消声匿迹,很快在最亲密的朋友和亲属的感伤和回忆中消失,这是多么不幸啊!
我们想,自己确实不能对那些遭受如此可怕灾难的人过多地表示同情。但当他们处在被
人遗忘的危险之中时,我们的同情溢美之词似乎就倍增了;通过我们加在死者记忆中的
虚荣感,为了自己的悲切,我们尽力人为地保持自己有关他们不幸的忧郁回忆。我们的
同情不会给死者以安慰,似乎更加重了死者的不幸。想到我们所能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
想到我们无论怎样消除死者亲友的悲哀,无论怎样消除他们对死者的负疚和眷恋之情,
也不会给死者以安慰,只会使我们对死者的不幸感到更加悲伤。死者的幸福决不会因之
而受到影响;也不会因之而扰乱自己静谧的安眠。认为死者自然具有阴沉而又无休无止
的忧郁心理,这种想法盖起源于我们与因他们而产生的变化的联系之中,即我们对那种
变化的自我感觉之中;起源于我们自己设身处地,以及把我们活的灵魂附在死者无生命
的躯体上——如果允许我这样说的话;由此才能设想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所具有的情绪。
正是这个虚幻的想象,才使我们对死亡感到如此可怕。这些有关死后情况的设想,在我
们死亡时决不会给我们带来痛苦,只是在我们活着的时候才使我们痛苦。由此形成了人
类天赋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对死亡的恐惧——这是人类幸福的巨大破坏者,但又是对
人类不义的巨大抑制;对死亡的恐惧折磨和伤害个人的时候,却捍卫和保护了社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3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3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b:b b:b b:b 金刚经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982 天

发表于 2009-8-23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3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1 11:28 , Processed in 0.057501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