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国进口下滑 累及亚洲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淡泊赚了就跑
浏览:2042
回复:4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拉斐尔•曼代(Raphael Minder)香港、里斯蒂安•奥利弗(Christian Oliver)首尔报道 2009-03-03
亚洲经济活力部分仰赖于繁荣的地区贸易,但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亚洲贸易对西方需求的依赖,仍远远超出此前人们的期望。 高盛(Goldman Sachs)亚洲首席经济学家迈克尔•布詹南(Michael Buchanan)表示,1月份中国从其它亚洲国家的进口急剧下滑,表明中国消费者尚未取代美欧消费者。相反,他表示,亚洲很多区内贸易仍“散发出浓重的供应链味道”,即向其它地区提供出口。
1月份,台湾和韩国对中国大陆的出口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50%和33%。韩国3月2日的数据显示,2月份出口同比下降17.1%,降幅小于1月份。在2月份头20天,韩国对日本的出口下降了19.4%,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分别下降2.5%和5.7%,但对中国大陆的出口增长了3.3%。
由于西方消费者需求疲弱,亚洲多数出口型企业都采取了裁员减产措施,因此,预计至少直到第二季度,还将有更多坏消息接踵而至。政府的刺激计划主要侧重于基础设施开支,只能逐步地帮助亚洲经济复苏,而无法一夕奏效。
亚洲最开放的经济体——日本、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受到的冲击最大。今年这些地区的经济都将出现萎缩。在香港和新加坡,扩张金融业的疯狂竞赛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目前这一行业正大举裁员,并触发高端房地产价格暴跌。
在亚洲国家中,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低于2001年的只有菲律宾和印尼。一些经济学家警告,其它亚洲国家不应再指望北京的干预措施将带领整个地区走出经济泥潭。
惠誉(Fitch)亚洲主权评级部主管麦克名(James McCormack)表示:“亚洲存在一种观点,认为只要中国继续相对快速地增长,那么其它亚洲地区就会受益……对亚洲许多出口型经济体来说,中国现在是最重要的市场,但在我们看来,中国的经济刺激计划会支持国内投资,却未必是进口密集型的投资。”
此外,许多经济学家仍预期,下半年亚洲经济将出现反弹。出现这种乐观情绪的部分原因是由于他们相信,近期的放缓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自己造成的。
一年前,各国政府面临石油及食品价格飙升的局面,促使他们重新审视了传统上对增长的侧重,同时也更加担忧通胀。但在大刀阔斧地加息后,摆在他们眼前的却是全球信贷崩溃,因此,标普(Standard & Poor's)亚洲首席经济学家苏比•戈卡恩(Subir Gokarn)表示,“在本应注入流动性来增强脆弱的金融行业时,他们实际上却进行了抑制。”
戈卡恩等人指出,好消息是,除日本以外,亚洲各央行都有进一步降息的空间,支持仍具有大量流动性的亚洲银行体系,这一体系遭受的打击远不如遭受次贷相关亏损的西方银行。
此外,通过扩大基础设施开支,亚洲将收获巨大的长期效益,因为这一环节多年来投入不足,而且城市人口正在快速增长。
尽管有人担心资金的使用效率,但法国兴业银行(Société Générale)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马博文(Glenn Maguire)表示,“亚洲是全球真正有充分理由扩建基础设施的极少数地区之一”。
译者/岱嵩
[ 本帖最后由 送人听闻 于 2009-3-4 22:00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