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8-5-4
|
|
人民日报:消费“马车”仍须加鞭 核心提示
出口、投资、消费,是拉动经济“三驾马车”。面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经济过度依赖出口的状况引起人们的反思,4万亿投资计划表明了党和政府扩大内需市场的坚定信心和果敢态度。作为“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如何盘活并为拉动经济贡献力量,因其离老百姓更近,而引起广泛的讨论,也吸引了政协委员的目光。
本期话题是“促消费 扩内需”,我们请网友支招,请委员建言,以期在观点碰撞中,让思路更加清晰。我们预先在人民网·中国政协网上作了调查,邀请网友从身边的事情谈起,说说对扩大内需的看法,并请他们支招。调查得到网友的热情参与,200多条留言中包含了许多真知灼见。
新闻阅读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80.4亿元,同比增长15.2%,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速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我国扩大消费潜力巨大。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拥有13亿人口的市场,有高达20万亿元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当前,我国已经从增信心、提能力入手,打出扩大消费的“组合拳”。
国家已经并将继续采取增加农民种粮补贴、提高养老金和低保补助标准、扩大社保覆盖面、推动教育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措施,增加居民收入,减少消费者后顾之忧。
此外,降低车辆购置税、存量房贷利率打折、全面推开“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政策、发放旅游“消费券”、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各级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应对危机、提振消费信心的有力举措。
有钱可花——
百姓腰包要鼓起来
【网眼网语】
IP:218.61.8.★ 关键是年轻人充分就业,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只要有了工作,就需要买房子、买车、买电器、买家具等,能拉动几个行业的内需,扩大消费。
IP:61.164.153.★ 中国最大的消费市场在农村,要让农民手里有钱,他们才会消费。
【委员回应】
全国政协委员厉以宁: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关键要提高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主要是通过三个方面:第一,增加就业。第二,让低收入人群工资有较快增长。第三,建立一种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有了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增加了,劳动收入比例就增大了。
全国政协委员赖明:导致我国经济发展内需不足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这种不合理表现为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份额逐年降低、居民消费能力不断下降、不同群体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要逐步建立合理的分配格局,就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给予中小企业更多的生存空间、减少它们的负担,从而提高劳动者的报酬;同时要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农民向城市的稳定转移,从根本上提振农村消费。
全国政协委员朱树豪:近15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落后于财政收入增长,收入预期直接影响了消费预期。不同地区可视不同情况,通过财政、税收、金融杠杆增收减负,增强老百姓的财富支配能力,从而刺激消费。包括大幅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实施消费退税政策,对于购房、购车、旅游等重点消费领域,凡进行消费的居民可以抵扣个人所得税;促使银行向企业和消费者发放更多贷款等等。
有钱会花——
后顾之忧要解决
【网眼网语】
IP:117.23.204.★ 国人普遍有惧怕心理,总觉得不存点钱,会有许多后顾之忧,看病、上学、买房、养老等。
IP:60.217.238.★ 中国人的习惯是攒钱养老,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不起来,内需难以拉动。
【委员回应】
全国政协委员迟福林:当前扩大消费需求,重在推进以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的社会变革。如果我们对未来没有一个良好的预期,子女的教育、医疗、养老不清楚的情况下,即使手里有点钱也不敢消费,预防性储蓄的倾向是难以改变的。建立一个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就是提供给社会一个良好的预期。
因此,尽快出台加大基本公共服务的投资计划已成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重大举措。初步测算,未来10年左右,要实现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的目标,需要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年增长率达到5%左右,投资总额估计在15万亿元—20万亿元。由此可初步建立一个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从而走出一条以扩大内需为主线的改革发展新路子。
全国政协委员陈绍基:刺激消费,不能简单看作是促成老百姓把手中的钱拿出来消费的“掏腰包”行为,而是要建立一整套社会制度,促进社会从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为此,必须把社会建设作为根本着力点,着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着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逐步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化公共服务体制,真正激活农村市场。
有钱想花——
更高的需求要满足
【网眼网语】
IP:61.175.171.★ 要想扩内需,就要提高大家的消费信心,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服务水准等措施,来满足消费需求。
【委员回应】
全国政协委员张小济:当前推动服务、休闲等新型消费形式非常必要。大家不再局限于温饱阶段只用于食品及生活必需品的支出,考虑更多的是如何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便捷。百姓之所以不愿去消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消费意愿受到了现有商品种类或服务水平的限制。
全国政协委员刘克崮:发展信贷消费,重要一点是拓宽商品范围,完善信贷消费机制。当前已经迎来了电子货币时代,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在不断更新升级。受收入水平制约,多数人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选购多种自己中意的高价产品。而在推行信贷消费后,百姓可以预支未来的收入用于消费,只要政府引导得当,信贷消费便可盘活整个市场经济。
全国政协委员柳萍:建议出台相关政策,促进文化消费,拉动文化内需。出台减免税收政策,鼓励国有地方文艺院团在国内市场多演出、多活动,提高其竞争实力与票房收入;另一方面,出台价格指导政策,稳定、降低舞台艺术精品剧(节)目演出票价,使工薪阶层及普通百姓能够看得起大剧目、大制作,以此扩大演出市场、增加票房收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