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fbl125-2008

心灵的家园----自由的乐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3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22*: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3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22*: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结构深研究

发表于 2008-7-13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 :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8-7-13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双手合十礼:*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4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驼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4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4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4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价值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4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为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4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净三业真言
ōng suō wā pó  wā sù tuó suō wā dá mó sō wā pó wā sù dù hàn

















:*22*: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8-7-14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空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4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空不等于无,听大师说的!:*22*: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4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的一生就是:报恩和报怨!:*22*: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4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可以创造一切:*22*: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4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改变自身不良的注意力,建立正见;
改变自身不良的思考方式,建立正思维;
改变自身不良的表达方式,建立正语;
改变自身不良的行为方式,建立正精进;
    改变自身不良的信念,建立正念。:*22*: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4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22*: :*22*: :*22*: 有一天,释尊带有阿难到王舍城内托钵後,走出城外。他们看兄一个巨大深坑,乃是城内居民倾倒大小使的粪坑,雨水和脏水混入,臭气冲天。其中有一苹形似人状,而且有许多手脚的小虫。它从遥远处就看见佛来,不断从臭水中抬起头来,泪水直流地仰望著佛陀。   
     
  释尊见它那悲凄状,忍不住从怜恤的眼神里,呈现著悲哀,此时,一切反应都看在阿难的双眼里。   
     
  佛返回灵鹫山後,阿难铺好座垫,佛静静地坐著。   
     
  阿难代表大家向佛打听刚才看见小虫时,为什麽呈现难过的表情呢?   
     
  世尊,刚才在王舍城外看见粪坑里的小虫,它前世到底做了什麽罪业呢?何时投胎在那臭水坑里呢?何时才能脱离那种痛苦呢?
     
  阿难,你们仔细听著。现在让我谈谈它的前後因缘。  
     
  佛陀开始谈起往事。   
     
  这是过去佛出世教化一切众生结束,入灭以後的事情。当时,有一位婆罗门建造寺庙。供养许多僧伽,有位施主供养许多奶物。一天,适逢一群云游和尚来访,该寺的知客僧心里想∶   
     
  施主特地送来一批供养品,来了一群不速之客,端出来未免可惜,乾脆藏起来吧!
     
  知客僧果然暗中藏起奶物,不肯摆出来让大家吃。不料。那群作客僧伽早已知悉此事,就责问知客僧说∶   
     
  你为什麽不让我们吃那些奶制品呢?   
     
  你们刚来作客,我是寺里的老主人,新来客人怎能享受佳肴呢?
     
  奶物是施主供养的,现在住在寺庙的人,应该不分彼此,都能够分享才对。  
     
  知客僧被人责备後,愈加愤怒,以至失去自制心,破口大骂∶你们去喝厕所的脏水吧!那有资格享受这些美食呢?
     
  佛把话说到此,就转口说∶   
     
  妄开恶口,终有恶报,在以後数千数百年的漫长时间里,他就投生在厕所坑里了,也就是王舍城外那苹小虫。他只是对许多出家人说了一次恶言恶语,就饱尝如此痛苦。凡我弟子都应该明白祸从口出,妄开恶言会惹火烧身,故不能等闲视之,对父母和其他人必须言谈温和。   
     
  大家听完佛陀的说法,无不感激万分,各自合掌向佛礼拜,肃静离去。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4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骄傲的国王,他要为他自己建造一座王宫.因此,对大臣们说:“到森林中去找最高的树,我要用这来建筑宫殿。”  
     
  在森林深处,大臣们找到这样的树。这树很茂盛,四周都是些较小的树。那天晚上,他们向国王报告,且宣布:“陛下,我们已找到你要的树。明天我们就到森林中去砍那棵大树。”  
     
  国王很高兴,就去睡觉。那个晚上,他作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大树中住着神灵,神灵出现在他面前。那神灵说:“国王,请不要摧毁我的住所,你如这么做,每砍一斧,我就痛苦,终会死亡。”  
     
  但国王回答:“你是林中最好的一棵,我必须用来建造皇宫。”  
     
  这神灵恳求,但国王很坚决,强调这树必须砍死。树神最后对他说:“好,你可以砍,但请你不要从树下面砍断,像一般的砍树一样。你可以命令你的人,先爬到树的最上面,逐渐往下一枝一枝砍,然后全树砍完。”  
     
  国王听到这种砍法,很惊奇,说:“如你刚才所说的,那不是比一次从树根处砍下更加痛苦吗?”  
     
  树神回答:“你说的不错,我是为森林中的其它生物着想,才建议你这么做。你知道我是棵很大的树,如果一次砍倒,将会压倒四周围的小树,并会杀死很多小动物。很多小鸟和昆虫会失去住所,许多小树会被压坏;但你一块一块砍,对它们的损伤可以减少。”  
     
  国王这时醒过来,他想:“那树神宁肯挨数百次痛苦,却不要让小动物受苦,这树神多么勇敢和仁慈!我要砍树,只为我的享受和骄傲,我多么自私。我不要砍这棵树,反要对他表示尊敬。”于是国王第二天去森林中,向这棵树献花致敬。从那天以后,他变成一位仁慈、公正的统治者。  
     
  今天若是每一个社会、每一个家庭的成员,能够摒弃心中的那份私心、私欲,将自我心中的那扇门打开,你将会发现获益最大的是自己,因为你不会被自己的心门所限制。

  如果一直执著于“我”,而无视于别人的存在,最后带给你的不但不是快乐,反而是沉重的压力与负担。因为,私心就像一道冲不破的魔障,会让自己深陷其中,永远无法挣脱出来。一个人如果能做到没有私心的境地,就是我们所说的“无我”。

  “无我”并不是忘记了自己的存在,而是经过我的另一番蜕变,看到另一番蜕变,看到另外一个真实的我。换句话说,我们不能仅仅只追求于“我好”的目标,惟有“你好我也好”,才是一个最理想的人生境界。:*22*: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4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释迦牟尼在舍卫城说法时,百万听者中一位妇女,面容憔悴,衣衫褴褛,世尊轻轻挥手,那位妇女便已走到座前,满含热泪地向佛陀讲述了她自身的悲惨遭遇:   
     
  这位妇女从小生活幸福,婚嫁之年来到了现在的家,婚后丈夫很爱她,他们共同养育了两个儿子,有自己的田地和房子,生活十分美满。没想到很快灾难接连地降临这位妇女身上:房屋被烧毁,丈夫被毒蛇咬死,一个儿子被大水冲走,另一个儿子又被老鹰抓走。这位妇女从最幸福的人一下变成了最不幸的人。   
     
  她痛苦得不能自拔,请佛陀帮助她解除痛苦。佛陀就以这个妇女的遭遇,向众人说法: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缘聚则生,缘尽则灭,处于不断的迁流转变中;没有恒常的定性,因而所谓诸行无常,便是指世间没有湛然常住、永恒不变的事物,一切现象都是变化无常、虚幻不实的。

  佛经所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就是这个意思。无常又分为两种,即一期无常和念念无常。一期无常是指一切事物在某一较长时间内,流转变化,不断迫递,最后归于坏灭。念念无常则是指事物在没有坏灭之前的任何时刻,亦处于永无间断的迁流变化中。     
     
  由此来说明四缔中人生皆苦道理,和“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道理,觉悟明理,才能认识这个世界,才能掌握指导自己的行为,才能脱离苦恼。这位妇女得到佛陀的启发,出家成为一名比丘尼。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是佛教对宇宙万有的总的解释,也可以说是一切法的总法则。所以无常和无我的教义被称作“法印”。法印,是佛教用来鉴别佛法真伪的标准。法,指佛教教义,印,喻世俗的印玺,能印证真伪的佛法之印,故名法印。凡符合法印的是佛法,违背法印的则非佛法。:*22*: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4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累啊。。
不想爬楼。。:*27*: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4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31*: :*3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7-18 08:37 , Processed in 0.039442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