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6341|回复: 17

[个股交流] 振荡类指标应用心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21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振荡类指标应用心得。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changxiongwang 浏览:16341 回复:17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虽然自己水平一般,但还是想写写振荡类指标应用及学习心得。套用张国荣在《食色男女》中所说的话,就算没有读者,也要一如既往的写下去,哪怕自己就是那个唯一的读者。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知道多少,恰恰相反,正是为了晒晒自己的不足,希望能过抛砖引玉,渴望高手指出不足,同时,思绪混乱时写下来能够让自己更清醒。
        我参考的书主要是《期货市场技术分析》、《布林线》、《振荡指标MACD》、《以交易为生》以及MACD论坛上的高手的帖子。
        振荡类指标主要是相对趋势类指标而言,后者在有一个明显的多头或空头市场趋势中应用非常好,如均线的金叉、趋势就很好用;而振荡类指标在一个振荡行情中应用非常有效,MACD、特别是RSI均能提前发出变盘的信号。在一个单边市场的弱势回调中,振荡指标就是一种虚假的买卖信号,因此,在大牛市或大熊市中,不要轻易以MACD的死叉或金叉为买卖信号,除非成交量、均线等指标支持买卖行为。
         心得:
         1、先看周线振荡指标,再看日线振荡指标。以周线为选股条件,以日线甚至60分钟、30分钟为进出时机。日线的虚假信号太多,看周线更安全稳定。
          2、主要看振荡指标的交叉(金叉、死叉)、背离(顶背离、底背离)、趋势(向上或向下)、位置(0轴上下、KDJ在30-70、RSI在30-70位置的分布)。   
          3、KDJ的钝化要注意:钝化时间越长,说明现有趋势极强,多方在顶部力量太强、空方在底部力量太强,以至于能长期维持,所以死叉、或金叉的信号越要淡化,----这是《以交易为生》上说的,我还真的没在意过。钝化时间越短,说明现有趋势维持力量不足,KDJ的勾头就要准备及时采取行动。
           4、波浪理论中的一浪---二浪回调----三浪主升浪和振荡指标(KDJ、RSK)的放量上冲至80以上结合,其次弱势缩量回调,然后再次放量上冲至80甚至90以上。直至KDJ、RSK勾头,且成交量放量滞涨。这里可以考虑第三点的情况。如果是MACD,则是金叉上涨、DIFF回调至DEA(二者相切,但不死叉)就立即勾头向上,说明弱势回调,此时最好不出现绿柱,且二线都在0轴之上。反之亦然。
           5、在做多时,最好寻找MACD二线在0轴首次放量金叉、或0轴上二次放量金叉的个股。如果在反弹过程中,MACD二线从下往上升至0轴附近出现较大上升压力,说明反弹即将结束。
            6、振荡指标的变盘信号往往有成交量的异常放量来支撑--不管是顶部还是底部,这一点有利于我们看清本质。
            7、振荡指标的变盘信号往往有有K线形态的变异来支撑--顶部:实体小+长上影、十字星、大阴线、乌云盖顶、孕线、衰竭缺口,关键反转日形态;底部:实体小+长上影、十字星、大阳线、穿透、孕线、衰竭缺口,关键反转日形态。从尼森的《日本蜡烛图技术》、《K线战法》可以看到。
参与人数 1奖励 +18 时间 理由
飞舟 + 18 2008-6-22 07:05 论坛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对股票技术分析的学习将坚持下去,直到永远。:)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2年主要看中文的东西,英文的网站看的较少,等这两年做完自己的本质工作后再认真研究原汁原味的东西。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发现,人真的可以不富有,但必须要独立。如果还是不能自己分析,或者随大流,将来也会很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traderdaily.com/
收藏此站,别忘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 天

发表于 2008-6-21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angxiongwang 于 2008-6-21 18:30 发表
http://www.traderdaily.com/
收藏此站,别忘了。

蹩脚的英语早已在大学毕业后还给了老师,看不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7-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该网站的网页都要注册,删掉吧。不看也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 天

发表于 2008-6-21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振荡类指标应用心得。
挺好!!!挺好!!!:*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24 天

结构深研究缠学

发表于 2008-6-21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振荡类指标应用心得。
挺好!!!记下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2 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angxiongwang 于 2008-6-21 18:07 发表
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对股票技术分析的学习将坚持下去,直到永远。:)

孟子说:虽千万人,吾往矣。
祝你早日成功。:*22*: :*22*: :*22*:
咖啡5.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94 天

结构深研究

发表于 2008-6-22 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支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2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MACD指标,我一直感觉,我们对金叉过于看重,事实上,我看很多牛人对红柱和绿柱的长短、变化趋势要重视的多。这是创始人在《振荡指标MACD》上重点描述的。
只要红柱增加,股价肯定在涨;绿柱增加,肯定在跌。所以柱状图会产生好多形态。
主要有0轴上两片红色三角区域,中间绿线很少,这一般是一二三浪的特征,二浪回调越弱越好,这时能分别背离的陷阱。如果红三角越来越少,那是要注意的,除非振荡已变为牛的趋势。
如果是绿三角一片接一片,红线少,那就等吧。基本都在0轴下,等到金叉关注,冲破0轴重点关注。当然要关注成交量的支持强度。
还有好多图形,我会在个股形态中指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2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登海种业,前几天看大盘那么恐怖不敢进,但我还是觉得相对安全。
002041.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2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红柱二次增加。
600874.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发表于 2008-6-22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18*: 抛弃一切指标:*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8 天

发表于 2008-6-22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你一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8-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 天

发表于 2008-7-13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b:b b:b :mad: :*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3 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用指标,估计楼主赔了不少钱了。简单说一点,参数全是默认的,也就是主力套钱的工具。牛不说顶熊不言底?(想想为什么,想通了,就会用一点点指标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26 08:25 , Processed in 0.051965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