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利弗莫尔一生经历过很多次破产,然后每次都东山再起,很快再超过以前的成就。最后一次成功是他人生的顶点,1929年股灾时放空,赚了一个亿,那时他快60了。紧接着几年他又把所有的钱赔进去了。1935年,他太太在一次醉酒争论中枪杀了他们的小儿子。我在有一篇文章上还看到说他去一家酒店认领他老父亲的尸体。随后他自杀了,死时有200多万的债务。
很多人因为利弗莫尔的人生以失败而告终所以不信服利弗莫尔的方法。其实差了很远。我认为首先利弗莫尔的死主要不是因为破产,这只是一个因素。主要是他当时的家庭问题。而家庭和年龄问题又成了他再次成功的巨大障碍,而不是破产的打击。
结合弗莫尔的一生,我理解到交易赚钱分几个阶段。
一是赚小钱亏大钱。这是刚进入市场的新手,赚一点就跑,跌了死抗。
二是赚小钱亏小钱,越止越损。在市场中呆了一段时间,知道学习了,知道止损的重要了,但赚小钱的恶习改不了,赚的不如止损的多。
三是稳定盈利赚小钱。这里的小钱指的是资金规模较小,抓的行情也较小。不是说相对止损来讲盈利小。这可能是我们大多数人的梦想了,到达的估计十有其一不到。很多非常成功的大师级人物也就停在这个地方了。但是要注意,这里虽然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终点,却是利弗莫尔的起点。他在15岁就做到了稳定盈利。所以我说那些不信服利弗莫尔的人差的很远,因为你很可能连他的起点都还没达到。
四是赚大钱亏大钱。这里的大钱指资金规模很大,出入影响市场。抓的行情趋势也很大。到这个程度的人如凤毛麟角。一些超级作手及索罗斯之类带领的基金能到达些列。但当时利弗莫尔以他一人之力可以影响到市场,“利弗莫尔垄断了当时的整个商品市场--棉花市场、玉米市场、小麦市场,实际上,当时美国的每一包或每一蒲式耳棉花、玉米和小麦都是属于他的。”。
资金规模会影响游戏规则,这是我想到的一个认识。我发现利弗莫尔每一次失败都会总结原因,接下来会有更大的成功,当然也就意味着更大的资金规模。在到一定程度后,又会遇到新的问题,再破产,再总结。很难想像利弗莫尔在1933,1934年的相对较小的行情里,拿着1929到1931年赚来的那么多钱,用那么大行情的思维会遇到多少困难。所以,有些基金,或个人会控制资本规模,而不是任资金按级数增长。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会停在第三步,其实我看这是很聪明的选择。
大多数人面临的是钱太少的问题,不好做头寸调整,就算赚钱,赚的钱可能不够花。但还有一个问题是钱太多的问题。买进卖出都带来巨大的市场波动我想是其中问题之一。巴非特很小就考虑钱太多的问题,他的解决方式也很有效,长期持有,让公司带来资本增长和现金流入。但钱来的比想法来的多目前仍然是他的挑战。
我想,利弗莫尔败在钱太多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