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我是一滴水

奉献一本书:<超越巴菲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0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后边的没有了

怎么后边打了十几页的都没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30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没有了?女友没意见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7-12-30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找回来了....群众的呼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1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回来太晚,送走来玩的两个朋友都1点多了,上线看见帖子回来了,真开心!更开心的是看见大家关心这篇帖子(虽然最早开始打的时候给自己说一个人都没有顶的时候也要打下去,但看见有大家的支持还是很高兴!:*29*: )本来想打一段的,真是太困了,不好意思:*27*:                   看见今天的版面一片红,心里也莫名的高兴的起来,想想老外以前叫中国为"红色中国",呵呵,很贴切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1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ALAN兄的介绍,对作者的背景我还真不太清楚,当时看到这本书随手翻阅的时候是看见两句话,一下子被这两句话打动了:"买股票赚价差"这想法到底对不对?  "买股票赚价差"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让我一下子心中原本觉得理所当然的东西突然受到质疑,并且觉得别人质疑的东西也有点道理,禁不住跟着问题思考,在这样的好奇心驱使下,买下了本书.我没有去搜索看作者背景,我在想不管他本人如何,关键我们来怎样看书中的内容,如果能对自己有些许帮助,那就够了.你认为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1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前十大超级私募基金
基金                                    所属国家                        设立时间               规模(亿美金)        
黑石资本基金                        美国                                2005年                  156
TPG合伙基金                         美国                               2006年                  140
Permira欧洲基金                    英国                                2006年                  121
阿波罗投资基金                     美国                                2005年                   101
GS资本合伙基金                    美国                                2005年                   85
Cinven基金         英国                                2006年                   83
Bain资本基金                         美国                                2006年                   80
Warburg Pincus私募基金        美国                                2005年                   80
卡莱尔基金                           美国                                2005年                    79
第一储备基金                        美国                                2006年                    76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1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图卡莱尔(Carlyle)为例:其规模约新台币一兆五千亿,透过财务杠杆,可随时动用新台币十五兆资金,足以买下九个台积电。该集团成员名单更是显赫有名:包括美国前总统布希、前国务卿贝克、英国前首相梅杰、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泰国前总理潘雅拉春等...
     
卡莱尔(Carlyle)旗下约有四十二个基金,分别从事四项投资:全数收购、创投、房地产、融资收购。而其他私募基金规模更是庞大,这些怪物正在全世界各个行业中,找寻有潜在获利价值的公司,一旦看上了就立即进行购并、重整、包装、高价出售、获利出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1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上述的单一外资私募基金介绍外!(经济学人杂志)将私募股权(private equity简称PE)喻为是资本主义的新王国,这也意味着在国际资金热钱狂潮下,一个资本新兴板块的崛起,许多国际重量级人事已经嗅出趋势,纷纷进驻私募领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1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去参加女友定好的聚会,回来再打。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1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任奇异电器总裁杰克.威尔许在退休后,舍弃所有选项,加入克莱顿(Clayton,Dubilier & Rice)私募股权基金公司、施振荣日前正式成立规模20亿台币的“品牌台湾创投基金”、前理律事务所负责人徐小波与所日本第一新生银行成立私募基金Integral、前高盛证券亚洲副董事长素有亚洲投资教父之称的宋学仁、前中华开发总经理胡定吾、前财政部次长杨子江、前摩根大通集团香港总经理有购并金童美誉的郭明鑑...都陆续离开之前热爱的职务,全力投入私募业务,就连前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委龚照胜,在与学生演讲时也强调,3年后退休后最想从事私募基金。
   私募购并已经如火如荼在全球进行(比购并的速度,比获利的速度,比资金规模),以95/11/18当天为例,在24小时内美国的私募基金购并案总金额就超过400亿美金...
   其实国内也悄悄的上演外资私募购并,这些购并除了为了绝对的报酬外,其实更加重要的是要把国内的企业做为是进军中国的训练营,外资买的不只是资产,而是买人才,买know-how,更是一个jumping board跳板。以下是近期外资进军国内的真实购并案:

                          私募股权基金在台指标型投资案
私募业者                                     投资标的                           投资规模
凯雷集团(Carlyle)                          台湾宽频                           初始投资7500万美金
汇丰直接投资                               东隆五金                            新台币18亿
奇异消费金融                               万泰银行                             新台币90亿
新桥资本,野村集团                         台新金                               新台币310亿
新加波淡马锡                                玉山金                               新台币130亿
新生银行                                      日盛金                               新台币113亿
摩根士丹利直接投资                        中鼎工程         6500万美金
新桥资本                                        国华人寿                           洽谈中
澳商麦格理                                     台湾宽频                           新台币300亿
卡莱尔集团(Carlyle)                          东森媒体科技                     新台币470亿
南韩安博凯投资机构                          中嘉媒体                           新台币310亿
梧桐亚太                                          兴农人寿                           洽谈中
凯雷集团                                        大众电信、中华银                  洽谈中
渣打                                               新竹商银                            新台币405亿
花旗                                               华侨银行                            洽谈中
凯雷集团(Carlyle)                               日月光                               新台币2100亿


私募股权基金在亚洲蓬勃兴起,亚洲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协会总经理吴元芳指出,2005年全亚洲共有86个私募股权基金成立,共募集176亿美元,相较2004年募集金额仅有65亿美元,规模就成长2.6倍,是亚洲私募股权基金历年来之最。 私募股权基金投入亚洲的资金去年高达152亿美元,与2004年的118亿美元相比,足足成长逾30%,吴元芳指出,案件数上计有271件,与2004年的276件相当。平均每案投资规模约在6,300万美元,较2004年平均规模成长4,800万美元,超大案一次就投入逾5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国际私募股权基金业者最大投资地区以日本为首,中国和印度则是最受青睐的两大新兴市场。
        国际私募股权基金风起云涌,台湾创投和寿险业也想掺一脚。台湾金融服务业联合总会、亚洲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协会主办、时代基金会协办的[转型之路--从创业投资到私募股权基金]研讨会,邀请亚洲知名的私募股权业者来台,与国内创投业者、有意投入私募股权投资的法人,共同探讨亚洲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趋势和成功投资秘诀。台湾金融服务业联合总会秘书长魏宝生也指出,台湾产业外移,创投商机愈来愈少,创投转型 做私募股权基金是大势所趋,欧美寿险业者资金大幅提高在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比重,提高投资效益,政府应加速解除管制、面对私募股权基金时代的到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私募股权基金大举流入中国和印度,台湾才刚起步,在私募股权基金的分类上,创投也是重要一环,时代基金会执行长徐小波指出,在台湾创投机会愈来愈少,创投资金有逐渐转向承作非创投事业,目前国际流行私募股权基金,是采取有限合伙(LP,即limited partnership),与我国现行法规不合,业者只能用创投的名义从事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活动。
   国际私募股权基金过去两年不断刷新记录,内部投资回报率(IRR)过去两年来九成以上都是正数,赚20%至80%者大有人在,回报率佳,台湾创投业者也要抢进,争取经济部相关辅导办法能够放宽投资标的,连寿险业者也期望参与这类投资,魏宝生和德国私募股权基金业者VCM总经理贺札(Stefan Herzog)指出,欧美人寿和退休金业者为多元化投资,愈来愈多资金投入私募股权基金。据了解,这场研讨会的赞助单位之一——国泰人寿,也积极向金管会争取开放可以参与这项当前国际最流行的投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提供想了解私募的基本运作的架构表及私募的定位分析,任何投资工具与投资模型都一定有风险,但关键在于什么样的投资及风险是你可管控、可接受的,这才是最重要的!

   共同基金、私募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全权委托、境外基金比较分析表:
产品种类               共同基金         私募基金         私募股权基金      全权委托      境外基金
对象                     不特定大众      针对特定人       针对特定人       政府基金   不特定大众
                                                (备注)                                   机构法人
                                                                                               大型退休金
                                                                                               大额个人户
募集成立方式         公开募集          不公开募集      不公开募集        不公开募集   公开销售
                           采核准则          采报备制         采股份制           约定受托范围
客户数                  无限制             2-35人            依契约规定        1人            依契约规定
最低投资金额         单笔:1万元       新台币500万    依契约规定        新台币1000 依契约规定
                           定时(不)定额:     元                                          万元
                            3千元
特性/优点              共享投资利润   客制化             合法节税          量身订作  全球化资产配置
                                                                                                          多元化币别理财
                                                                                                          共享投资利润与风险
                                                                                                           合法节税
                           与风险
                           小额即可投资   商品种类多元    操作灵活         投资金额较高
                           变现性较高      标的与多空操    共享投资利      专业规划
                                                作不限              润与风险
                           合法节税         合法节税          量身订作         操作灵活
相关费用               手续费:不超
                           过2%(债券型
                           基金0%)
                           经理费:股票型
                           /平衡型基金
                           1.2`1.6%
债券型基金0.2        依契约规定      依契约规定       依契约规定      依契约规定
~0.35%.保管费
:0.05%~0.26%      
投资限制               单一个股投资     持股上下限
                           上限10%.不可   较松.个股投资
                           信用交易.持股   上限较宽.可信
                           上下限较严.期   用交易.可运用
                           货操作限制较    期货避险及在
                           多                   法令限制下适
                                                 度投资
投资期限               期限可长可短    依契约规定       依契约规定     以年为单位    期限不拘
销售管道              销售机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备注:私募基金对象为自然人方面,须符合1.本人净资产超过新台币1000万元或本人与配偶净资产合计超过1500万元  2.最近2年度,本人年平均所得超过新台币150万元,或本人与配偶之年平均所得合计超过新台币200万元;法人方面,须符合最近经会计师之查核签证之财务报表总资产超过新台币5000万元之法人或基金,或依信托业法签订信托契约之信托财产超过新台币5000万元者.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外私募基金调查:
      正因为私募的风行,进而使一些国际级的基金经理人在报酬率及费用,产生相同的连接!根据机构投资人公司(Instituional Investor)的杂志Alpha所做的调查,下图以排名第一的数学奇才西蒙斯James Simons为例,他去年赚进15亿美元,比第六名的兰伯特Edward S.Lampert的4.25亿美元,整整多了10亿美元,由西蒙斯掌管的基金,去年在扣除费用(管理费5%,绩效费44%)后的报酬率仍高达29.5%!
      避险基金经理人可以拿到天文数字般的薪资,肇因于避险基金的薪资结构,这种基金汇集投资机构与富有人士的私人投资,而且受到监管的程度不高,避险基金通常向投资人收取相当于管理资产规模2%的费用,另外再加上绩效费用,通常也在获利的20%以上.排名第四的柯恩Steven Conhen管理费1-3%,绩效费44%.第五的琼斯二世Paul Tudor Jones II管理费4%,绩效费23%.
      这些人收费高昂是有道理的,因为他们拿得出成绩,机构投资咨询业者服务公司(Asset Services Company)投资及咨询事业群总监海夫(Gordon Haave)说:"大家到最后要的是经过风险调整的绩效,只要有达到优异绩效,投资者才不在乎费用高昂."重点是在获利!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国际避险基金经理人所得排名
排名                姓名                          富比士排名         2005薪资(亿美金)             年纪
1           西蒙斯James Simons                   64                      15                             68
2           皮肯斯T.Boone Pickens Jr.          103                     14                             78
3           索罗斯George Soros                   27                      8.4                            76
4           柯恩Steven Conhen                   85                      5.5                            50
5           琼斯二世Paul Tudor Jones II       117                      5                              52
6           兰伯特Edward S.Lampert             67                     4.25                           44
7           柯夫纳Bruce Kovner                    85                       4                             61
8           泰柏David Tipper                        242                      4                             48
9           萧David Shaw                            374                     3.4                            55
10         曼德尔Stephen Mandel Jr.             -                       2.75                            -
资料来源:纽约时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私募股权基金运作方式:
私募股权业者的经营绩效优于同业原因:
      私募股权业者常以创业投资或全面收购方式介入上市(柜)公司甚至是私人企业,他们鼓吹所谓的"积极所有权",尽心尽力管理他们投资的公司,达到卓越绩效以创造价值,这种方式与传统上只关心投资组合绩效的机构投资者或是一般股市参与者截然不同。
      麦肯锡在最新一期的季刊网站上发表一项研究成果,针对11家顶尖私募股权业者进行研究,找出他们成功的秘诀。
      这11家公司分别提出5、6项表现优越的投资个案,获利率均等于或高于平均投资案;为了探究每一项投资案所创造的价值来源,麦肯锡特地建构一套分析模型,将投资个案所创造的价值来源分为:
      (A)整体股市上扬、
      (B)产业景气上扬、
      (C)对股市或产业增值的额外融资效果、
      (D)套利(以低于市价购进股权)
      (E)公司经营绩效优于同侪。
     研究结果发现,在所有样本投资案中,高达2/3的主要价值来源是优于同侪的经营绩效,股市或产业景气上扬则占1/3,至于因为套利获得报酬的比例只占5%!根据这些研究结果,优于同侪的绩效显然是私募股权业者创造价值的核心方法,为求了解这些顶尖投资者怎样创造佳绩,麦肯锡又访谈私募股权业者的投资伙伴(deal partners,私募股权业者派出实际参与公司经营的代表)和投资标的公司执行长,归纳出5项成功的共同点,前2项与传统私募股权业者的能力有关,后3项则归属积极治理公司的范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3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积极治理是成功关键:
1.投资伙伴未进场前先寻觅专家意见:
     在最佳投资案当中,高达8成3投资伙伴采取的第一步是掌握有用的知识,包括董事会和管理阶层的看法,或是值得信赖的外部资讯。反观表现最差的1/3投资案中,只有不到半数投资伙伴寻求专家意见。
2.订定优渥且集中的绩效诱因:
     成功的投资伙伴一开始就设定优渥且焦点集中的绩效诱因,通常是一套价值占股权总额15%到20%的奖励制度,主要激励对象是公司的几个高阶领导人和数位直接向执行长报告的人员。
    他们还有很重要的一招:表现最佳的投资伙伴都会要求公司执行长以私人资金投入这些投资案,除了可以确保执行长尽心尽力冲刺之外,也防止执行长不至于为了潜在利润冲过头,去冒不必要的风险。
3.研拟并执行更利于创造价值的计划:
   成功的投资伙伴会打造更好的价值创造计划,并以更有效的方式去执行,他们总是以更多疑好问的角度审视公司的管理程序,而且会自行探究个中环节,用来挑战既有的管理方式。一旦发展出一套更有效的计划,他们会不断检讨与修正,同时开发恰当的主要绩效指标,以保计划运作得当。最佳绩效投资案中,有高达92%采取这种绩效管理系统,绩效最差者只有半数采取这套办法。
4.初期投入大量时间:
   投注大量时间是绩效优越的投资伙伴为显著的特质,在表现最优异的公司里,私募股权业者进驻之后的第1百天内,投资伙伴每天花费一半以上的时间在标的公司经营上,而且几乎每天都与高阶主管碰面会商,这些会谈极为重要,帮助重要干部就公司的优先策略达成共识,同时趁此机会建立关系、详列个人职责。投资伙伴也可能利用这些会议挑战管理阶层的既定假设,以及发掘公司真正的价值来源。
5.及早变动公司管理阶层
   如果投资伙伴想要变动公司的管理阶层,都会在投资初期便着手整治。在绩效最佳投资案中,83%甚至在投资案成交之前便动手强化标的公司的管理团队,之后甚至调度外部支援弥补管理阶层的不足。
   以上这些秘诀都是私募股权业者时间多时的良方,但即使是他们也不见得有系统的全数运用,而是仰赖个别投资伙伴的信念与技巧,因此私募股权业者不妨将这5个方针纳入积极所有权的标准实践程序,对于经营绩效会有助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4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胜算的产业购并条件:
     若缺乏一个适当的产业,即使有初始的整个平台公司、并购导向的经营团队、消息灵通的私募股权基金以及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仍嫌不足。美国近期经历过整并的业业至少都有下列的共同特征:
    ⑴成熟的产业:系指已经建立了相当稳定的供应链(supplying chain),且一家业者若在市场上取得支配地位(market domi-nance),将能够大幅节省其成本支出。
    ⑵稳定的市场:系指有比较可信的财务预测以及一个得以施行并购笨略的较佳基础。此外,产业的总基本营收应该是稳定的,且并非处于下降的趋势中(亦即该产业整体并非逐渐被另一个新的产业或科技所淘汰)。
    ⑶分散且无具支配地位的业者存在:一个高度分散的产业系指,尚有空间让一个公司达成关键规模,以进一步对供应商造成压力。
    ⑷迅速达到规模的能力:若产业太过于分散,必须用过多的交易案来达成对供应商造成压力所需的规模。初始并购花的时间愈长,整并者也就会给予敌对的管理团队更多的时间去创造一个竞争的整并者。因此,有经验的整并者通常会选取只要并购几家中型业者便可达成关键规模的产业。
    ⑸透过规模的达成以节省成本的机会:除了透过大量的订单以节省成本外,亦可透过消除多余的人事及基础建设以节省成本。
    ⑹透过全国性的品牌以增加营收的机会:一般而言,稳定的市场提供有限的扩张机会。然而,在许多的案例中,可以透过建立全国性的品牌而增加营收(若边样的品牌尚未存在)。
    ⑺有意愿的卖方(卖方的共同特征):拥有稳定营业活动现金流量!一般而言,在美国的整并者偏好提供日常必需品及服务且进入门槛低的产业。这些产业通常是由中小型的家族企业所掌控。这些企业是相当典型的私人企业,许多这样的企业经营者,并不想要增加他们的工作量,而且也许因为下一代对家族事业不感兴趣而正面临企业传承的问题。若这些企业经营者要离开他们的企业,他们的选择往往限于(1)说服他们的下一代、亲戚或是朋友来接管企业,或是(2)将企业卖给资金不足的买方,而卖方本身提供融资(亦即现任或前任的经营者或是当地的竞争者)。
    整并策略的风险  整并策略在执行上可能会有一些重大的风险,最常见者如下:
    ⑴时机及速度:迅速达成关键规模的能力往往是整并策略一开始是否能成功的关键。若初始收购无法迅速执行,产业中的竞争者可能会结合成竞争对手,或是其他的竞争投资人可能组成另一个整并者,亦可能两种情形同时发生。因此,在整并者达到关键规模前,法律及会计的成本经常相当沉重,这是因为他们执行初始收购的速度必须相当快。
     ⑵整合:一旦收购完成,将被收购公司整合入集团内将变得相当重要,因此这此并购案能透过规模的达成而节省成本,且并购案能对整并者贡献EBIT或EBITDA,使得整并者能取得更多的资金以进行更多并购案。然而,成功的整合若缺少有经验的经营团队将很难达成,因为有经验的经营团队,通常会对被收购公司要求财务纪律,然而如此一来原有的经营团队又往往显得过于僵化且与被收购公司的经营团队产生冲突。
    ⑶竞争力:一旦整并者获得动力,产业通常的反应是快速地整合出另外一家或多家竞争的整并者,而有些机会便会被这些竞争的整并者抢去.
    ⑷资本市场的波动:资本市场的波动会降低商业银行提供现金的能力,进而影响整并者的成功。
    ⑸财务风险:整并者必须将被收购公司之财务报表纳入,而这个过程非常复杂且耗费成本,即使该整并者是私有公司时亦同。一旦整并者需要公开其报表,则暴露会计疏失的机会将增加,且必须更加谨慎地管理及控制。
      总而言之,对成熟而分散的产业而言,整并将被视为市场的必然。随着产业逐渐成熟并遭受新科技的威胁,获利率能够透过整并所带来的成本节省与营收增加而回复。这样的产业整并往往不仅仅是为商业银行与投资者带来好处,也透过降低整体成本以及标准化产品与服务而为大众带来好处。此外,主管机关以及税捐机关也可以透过大型企业所提供的税务与会计透明性而获得好处。有经验的经营团队、私募股权投资者以及商业银行的恰当组合,将能够导引并加速成熟而分散产业的整并。

   资料来源:麦肯锡期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5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皮肯斯T.Boone Pickens Jr. 另类先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5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推荐的书,该书作者为梁凯恩,大家去google搜寻一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底下仅转贴一文,大家自行判断真假
http://www.dk101.com/index.php/action-viewnews-itemid-4556

转贴
潜能开发专家梁凯恩,过去为了“与股神巴菲特的午餐聚会”登上国内外媒体版面,就在外界质疑他说谎的同时,现在某周刊也踢爆,梁凯恩的父亲认为儿子出版的书本内容太夸张,包括考上建中,被骂畜生都不是事实,但梁凯恩的行销顾问公司澄清,一切都是误会。穿着红色西装,从直升机跑下来的就是梁凯恩,瞧他开着保时捷进入体育场演讲,场面实在气派,而底下上千人,也几乎都是他开发潜能课程的学员。不过现在,有周刊报导,梁凯恩其实是从1998年的宝利诈骗集团出身,现在则改拿自己的成功秘诀,以演讲开课来收费,4天要价88800元,贵的吓人,算不算吸金,梁凯恩的公司发言人,澄清误会。梁凯恩自称亚洲超级演说家,人跑到上海举办演讲,不过公司墙上,到处可以看到他的活动照片和海报,而且前阵子还传出他打算花2000万台币,和美国股神巴菲特共进午餐,讨教成功秘诀,只是最后遭巴菲特驳斥否认,也被外界怀疑梁凯恩根本是在说谎。周刊报导梁凯恩的保时捷是租来的,但发言人澄清,以公司名义承租拿来节税也没啥不对,现在被说成吸金,他们反问,难道有人被骗报警吗?似乎到现在,都还没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30 23:52 , Processed in 0.035598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