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实战终结札记》——电子书下载:
[ 本帖最后由 lgqqwhq 于 2007-12-30 13:48 编辑 ]

附件
2007-12-20 13:12
下载次数: 440
《股指期货实战终结札记》.part1.rar (500 KB)
分卷1
2007-12-20 13:12
下载次数: 438
《股指期货实战终结札记》.part2.rar (385.45 KB)
序
序
此书稿只是笔者研究股指期货二十余年来的心得笔记,记录著一个期货交易者最少应该具备的一些技术分析知识,由於看书太杂,这些内容多是前人努力的成果,笔者不过只是整理传述者,所以希望识者藉著网路的平台不吝赐教。 出书的主要目的在于让读者有所收获,这本关于股指期货的书籍更是希望提醒读者了解期货的风险,没有相当的把握,最好别碰,若读者仍想参予股指期货的游戏,至少要知道自己该具备哪些基本的工夫,才不至於赤手空拳只凭著一时兴趣就身陷危局,由於股指期货可能会造成倾家荡产的后果,届时后悔就来不及了。
任何一项金融产品开始推广时,经营者总是竟其所能地彰显其优点与获利的快速,但是其背后所隐藏的风险,大多是一笔带过,还好国家在开放股指期货前一再做了许多风险提示的教育工作,这是非常正确的方式,以免国人由于不了解这项产品的风险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这些书稿原想按照正常出书程序出版,但由于书稿完成之际已是2007年十月底,股指期货推出的日期又越来越逼近,到正式出版时,股指期货可能已经开始交易,颇有缓不济急之感,故采取这种网路的形式发表。
前言
其实期货本就是属于高风险高报酬的投资工具,而且是属于短期的投资与避险的工具,期货虽然有自动换仓的机制,但是其实际就是先在平仓日先平仓,再于新仓的月份从新开始一个仓位,所以检验自己是否适合期货投资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如果连与相较于期货交易节奏,几乎近于慢动作的股票投资都无法稳定获利的话,相对于快进快出的期货市场那就更难以赚到钱,既使有一时的侥幸,但是长期下来,肯定还是亏损,而且期货若是亏损严重者可至倾家荡产,本书的用意就在于提醒投资人利润与风险绝对是成正比的,参与期货市场的投资人绝对要严守止损的纪律,绝不可凭借着自己艺高人胆大,疏忽了这点最基本的原则,先求保本,再进一步谈及运用一些技术分析达到获利的目的。
由于期货属于短期投资,常被人们归类于投机,笔者认为没有风险意识的任何盲目投资行为皆是投机,只要能把握好止损点,严守进出纪律,事先做好风险利润的评估者皆是投资行为。
既然要能做出事前的风险利润评估规划,就必须利用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而技术分析最主要的依据还是K线图形,所有看似千变万化的K线图形其实只有两种走势:一是持续;二是转折。虽然技术分析理论基本上在股票与期货市场皆通用,但是由于股指期货交易的周期,持仓最长不过三天或一周,短则几乎是当天的厮杀拼搏,所以随波逐流才是正道,而且要能够掌握好每个细微的波浪起伏,不至于迷失其中,因此将技术分析理论应用于期货市场时就必须简单化,因此只要能分辨清楚该处是转折或是持续发展的点位,简言之,转折就是逆势操作;持续就是顺势操作,所有的技术分析皆在分析当日盘中所有点位属于哪一类别,做长做短皆能得心应手,若能如此,股指期货将是创造财富的理想投资工具,而不是人们眼中视为可怕的吃人市场。
在讨论技术分析前,请先试想什么是金融市场的走势?是随机漫步的无序市场;亦或是可由历史图形中看出一定轨迹有效性市场?这点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议题,现在先借用对著名的布朗运动(BROWNIAN MOTION)的研究来说明上述的问题,布朗运动的研究源于1827年BOTANIST BROWN对花粉粒子在液体中运动的观察,经过了1904年间爱因斯坦等著名学者定义与研究后,最后在1923年由WIENER在数学上严格定义了布朗运动,所以布朗运动也常被成为维纳过程(WIENER PROCESS)。
在选择权的定价理论中也常借用维纳过程来作为基础。其理论意味着:
1.基础商品价格波动是独立的,将来的价格水平只与现在的价格有关,与过去的价格无关。
2.基础商品价格不能停止变动,且这种波动是连续的。
若用数学公式来表示,即为:
ds[t]=ms[t]d[t]+σs[t]d[z]
其中s[t]表示股票价格,m为瞬时期望收益。
σ为无风险连续收益率的标准差。
σs[t]称为波动率。
dz为标准维纳过程,是期望值为0,标准差为1的标准正态分布变量。
ds[t]称为股价增量。
ms[t]d[t]称为趋向增量。
σs[t]d[z]称为扩散增量。
关于此公式有兴趣的读者可自己参考有关选择权定价理论方面的书籍。
若用口语化来说:
股价的增量=趋向增量+扩散增量
趋向增量就是趋势盘,也就是走牛市或熊市的单边市场,这跟现在的价格有关;扩散增量就是随机走势,受到波动率与标准维纳过程影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盘整走势。由此也可知盘态其实只有三种:涨,跌与盘整。先将复杂的市场波动简化为三种盘态,再配合前述的转折与持续的观察,如此才能做出清晰的判断与预估。
常有研究技术分析者希望达到预测市场走势的境界,但重点是市场能否可被预测其实不是影响交易成败的最大因素,因为人是活的,策略的拟定才是决胜与否的关键,就像天气的预测一样,全世界的人最常抱怨的就是天气预测的准确度,但是如果天气预报明天是雨天,出门前探头看看外面的云层是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手中多拿个雨伞也可以备不时之需,这些都是举手之劳的事,出门后下雨与否已经无关于是否会淋雨或打湿衣服。市场的预测也是如此,我们都不是神,当然只能知道明天大概的走势,或是借着各种技术分析推论出几种最有可能的走势,由于市场变化多端,而且越是短周期的波动,越倾向于不可预测的随机走势,但是参与交易的投资人是活的,在市场发生出乎意料之外的走势时,能够未雨绸缪,仍然能够化险为夷,甚至反败为胜,这就像作战前拟定作战计画,到了战场后,还是需要指挥官灵活运用并且临机决断,所以任何的技术分析理论都必须搭配着相对应的买进卖出的交易策略与完善的止损止利的进出模式才能算是完备,否则再如何神奇的理论,都将让其信徒埋葬在其倾塌的神庙瓦砾中。
第一章 股指期货基本概念
 第一章股指期货基本概念
第一节 股指期货的功用 期货市场之本意在于避险,其正确的名称为远期货品交易市场,所对应的就是现货市场,刚开始交易的标的物多是大宗物资的商品期货交易,例如大豆,玉米,猪腩等农作物与畜牧产品,为的是让生产者与加工者,这些看天吃饭的农业与畜牧业的从业者,能在收成之前有一避险的工具。例如种植大豆的农户,在大豆收成前先放空大豆远期期货,等到收成时,若是当时的交割平仓的价位高于当初建立期货仓位时的价位,现货收成的大豆赚钱,而当初放空的期货价位亏损,假设期货损失过大,甚至可以直接拿大豆等作物进行实物交割,但是当初放空的价位就如同保障收购的价格一般,虽然无法赚到多出来的价差,但是在谁也不知道收成时价格高低的时候,至少先保障了最低的种植获利率,基本上也等同于保障农作物收购价格了;若是交割平仓的价格低于当初建立期货仓位,期货市场赚钱刚好可以弥补现货收成的损失,这也是由于期货是采用保证金制度,也就是一般人所谓以小博大的来源,若是采全额交易,期货就不具备避险的功能了。
从农林畜牧业的大宗物质期货商品一直延生出利于进出口贸易商避险的汇率期货,乃至于对于股票交易者提供避险的股指期货等等期货商品。请特别注意,期货的本质不是投机的博弈而是避险,所以传统的期货市场只有两种人,一是避险者(hedge)二是投机者(speculator),近来来由于投资机构大资金的投入各种期货市场,在加上市场中各种金融衍生商品的齐备,增加了另一种的参予者,那就是套利者(Arbitrageur),但是大众的目光多在于期货的投机性而常常忽略了避险者的功能,就像国内的大宗物资的期货市场竟遍寻不到相关的现货走势图表,几乎所有的国内大宗物质期货参予者多只能参考日本的橡胶与美国的玉米走势图,找出其对国内市场互动的关联性,这是对本国期货市场的严重扭曲,既然成立了国内自己的期货市场,就必须建立自己的现货报价系统,如此才能让整个大宗物资的期货交易产生实质意义且导入正轨,而非坊间所说的另一间赌场,虽然国内许多大资物资仰赖进口,但是如让国内生产者与加工者能享有期货市场避险的功能,才能让交易活络,使国内的期货市场成为至少是亚洲主要的大宗期货交易市场。
正如之前所述,期货市场有三种人:一是避险(hedge)二是投机者(speculator),三是套利者(Arbitrageur),股指期货是让参与股票买卖的投资者有避险的工具,比方说在2006年五月到九月的上证指数在1512多点至1757多点之间进行盘整,如果这时候有股指期货的交易,买进股票的投资人可同步放空指数期货作避险的动作。开放股指期货当然主要是为了健全金融市场并且吸引世界各地的投资人乐于进入国内的股票市场,投资工具越多,制度越完善,市场也就越健全,这对投资人就越有保障。当全世界的投资人都能参予市场,交易当然会更加活络,股票市场持续发展最需要的就是市场的成交量越来越大,不用再担心国内的资金无法满足股市的扩容改制等现象造成的影响,而且资金就是整个金融市场的动能,更可说是市场的活水源头,各个金融市场都在致力于吸引更多投资者的关注与资金的挹注,原因就在于此。也由于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市场高度连动性的关系,因此股指期货的交易方式与走势,都在在地影响着股票现货市场,更何况股指期货市场常有所谓的价格发现的功能,换言之,就是股指期货市场长则领先股票现货市场三天,短则领先股票现货市场三十分钟或五分钟,由此可知,进入股指期货市场前,必须先了解两者相关的连动性所造成的各种影响。
第二节 影响股指期货的因素
第二节 影响股指期货的因素
第二节影响股指期货的因素
1. 到期日的影响
就理论而言,股指期货是股票的市场的领先指标,具有价格发现的作用,这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期货交易的财务杆杆(Leverage)大,大白话就是风险大;利润也大,就是因为股指期货的输赢太大了,所以市场的主力会慢慢从股票市场移到以股指期货的走势为主,最明显的影响就是每个月股指期货平仓日,股票市场都会受其影响,产生不正常的上下波动。所以如前述,到了股指期货平仓日的前三天建议一般投资人最好少碰当月的股指期货,因为那是主力机构等大人们的游戏,人为操作性太强了。
若是想参与到期日最后几天的交易,就必须研究未平仓口数与成交量等资料。
所谓未平仓口数(Open Interest)就是当天收盘后,仍保留在期货市场中未冲销的期货合约数量,未平仓口数意味着人气指标。坊间常简单地只以价位涨跌与未平仓量增减来预测多空双方的增长,大概就是以未平仓口数增加时,价格涨则意味多头胜出;未平仓口数减少时,价格跌则意味新增加的开仓者偏空,此一预测法则与传统成交量预测法则出错的原因一致,那就是若不以当然盘态为准,只以涨跌与量的增减将陷入许多困局难以自我解释,但就想参予最后几天的交易者,则必须观察未平仓量的增减,否则届时将无可交易的对手,股指期货市场也是需要同时具有买卖双方才可成交的市场。
2,权值最重的成分股对股指期货的影响
影响股指期货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组成股指期货的成分股票,由于本身能入选为成分股票,其基本条件就是盘口大的绩优蓝筹公司,一般都会受到各大投资机构亲睐,进可赚取股票本身差价与稳定的股利股息收入;退可拿来操弄股指指数(虽然扭转盘势在日益壮大的市场中不太可能实现,但是短周期内的盘整盘要影响股指指数几十乃至上百点,做自我解套,还是可行的),赚取股指期货的价差,一举数得,从上证指数2006年1300点与1500附近都可以看到外资机构开始建仓的痕迹,原因就在于此。也因此接近期货交易平仓日时,许多成分股中足以影响股指期货走势的几档重要的股票走势,就必须严密观察。
笔者一而再,再而三强调地一句话:股票没做好,决不要去碰期货;期货没做好,决不要去碰权证与选择权。
股票只要选得好,尤其是绩优股,就算是套牢,还有稳定的配息配股,等几年还是有解套之日,更不用论现在正处于中国股市黄金的十年中。而且股票只要不融资融卷,也就是借钱来投资股票,在此之际长期持有,基本上可说没什么风险,尤其是当QFII等大型投资机构进入国内股市后,往后每年还有所谓的作帐行情,就是每年都有一波行情可期,一般而言,非常保守的估计,无论是牛市或熊市,股票一年做个一到两波应该会有三成以上的获利,股票是从周线看到日线再从分时线取找买点(三重滤网的概念,详情可参考前一本拙著"技术分析指标详解");期货可不同了,基本的持仓大约是在三至五天,所以就必须去计较着每天的关键转折价,股票可以等确切的买卖点再从事交易,期货最后真要能赚到钱,可是要练成几乎是直觉式反应才来得及,也就是要具有些预测的能力才容易获利,这难度跟股票来说,就是天差地别了,很多人都刻意避而不谈这其中的风险,只鼓吹着如何一夜致富,将风险至于脑后,天下的事情都是公平的,利润大的必包含着高风险,就如选择权(option)一样,若想以小资金去博大的(也就是只做买进买权或买进卖权),一个月大概只有两到三天可以玩,原因是选择权还有时间的因素(time value),每天消耗的time value,就能把本来的获利侵蚀光了,既使看对方向都会赔钱,所谓每月可以玩的两到三天就是追杀与轧空盘的时候才能在当天进场,而且还不能是跳空的模式下,才能在盘中逮到机会,狠狠地赚个几倍的利润。权证更是人为影响太大的金融商品,金融市场中永远都是大钱吃小钱,若想以小博大,没真本事,能看出大资金的动向与意图,跟着喝点汤,切莫作此黄梁大梦。在金融市场要能挣钱一是才;二是财。若没有万贯家财,还是先把基本功练扎实了,否则进入这种风险极大的市场只能被当作是小羔羊,任人宰割。
曾有人试着借着组成股指期货成分股中权值最重又最具代表性的几档股票拿出来观察,这些股票的走势与股指期货涨跌相互做出比较,试图找出一种预测股指期货走势,这种研究的方向,就是基于上述论述的思路产生的预测方式。关于股指期货影响股市的具体方式请参考本书第二章第二节中详细的探讨。
期货市场既然是属于远期合约的一种形式,当然就有着各种不同的到期月份的期货商品,因此也常产生各种套利的行为;所谓的套利(Arbitrage)就是套取实际价格与理论价格之间的差价;或是套取现货与期货价格间发生不合理情形时所产生的差价利润。也就是当实际价格与理论价格;或是现货与期货价格间发生偏离太远的情形,市场终将回归到合理价位的倾向,藉由同时买卖两种或多种期货现货商品赚取利润的交易方式,大多数是大资金的机构才有能力与人力资源采取的一种交易模式。
一般而言,期货市场的套利主要有三种形式,即跨交割月份套利、跨市场套利及跨商品套利。
(1)跨交割月份套利
跨交割月份套利是在同一市场,利用同一种商品不同交割期之间的价格差,同时买进某一交割月份期货合约,并卖出另一交割月份同样商品的期货合约,藉以赚取利润的交易方式。这是利用同一商品的期货合约,不同交割月份之间的差价间相对变动来获利。例如,如果注意到3月份的股指期货和5月份的股指期货价格差异超出正常的交割所需的手续费、税金等费用时,可买入3月份的股指期货合约并且卖出5月份的股指期货合约。之后,当两个月份股指期货合约接近而缩小两个月份期货合约的价格差时,就能从价格差的变动中获得利益。这种跨交割月份套利方式与商品的绝对价格无关,而仅与不同交割期之间价差变化趋势有关,从事此种交易必须要了解这种差价会向哪一月份靠近,这就如同K线与移动平均线乖离过大时,到底是移动平均线去靠拢K线价格,亦或是K线受制于移动平均线,向移动平均线靠拢,是一样的道理。其具体套利交易方式又可分为牛市套利,熊市套利及蝶式套利等种种模式。
(2)跨市场套利
跨市场套利是在不同交易所之间的套利交易模式。当同一期货商品合约在两个或更多的交易所进行交易时,由于各市场间地理与季节的差别,同一期货商品合约在不同市场间,就可能存在着一定的价差关系。利用同一商品在不同交易所的期货价格的不同,在不同的交易所同时买进或卖出期货合约以获得两者间差价利润。其差价必须高过两交易所的交割费用等交易成本时,才有利润可言,这种套利模式一般用于大宗物资期货较多。
近来投资工具日新月异,也增加了其套利的空间,更使得这领域日趋复杂,早已非传统套利模式可以涵盖,本书只简述两种常见的模式,有兴趣者可自行研究相关领域的书籍,但是可以预见的情况就是当市场工具越多时,会使得原本的股票市场走势亦趋复杂,尤其是藉由成交量观察股价走势时,更须特别注意,例如看似大量套牢的高档,其实可能只是主力所弃的车,抛出的饵,实际获利早在股指期货中获得。在套利工具令人眼花撩乱之际,连当初发明这些套利工具的学者也开始担心,由于所有金融商品高度的相互关联性,将来的某天整个金融体系若是崩解,其主因可能也都造始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