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6-7-3
|
|

楼主 |
发表于 2007-11-19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投机的困境
投机的困境
sosme
要分析投机的困境首先要对投机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美国出版的《现代词典》(商务中文版)把“投机”解释为那些“期望从价格变化中获利的证券、商品和外汇买卖活动”。按这类低买高卖的逻辑其实我们的整个商业系统也都是一个投机的系统,那一个生意人又不是在低买高卖呢?其实所谓的低买高卖只是一种形式,真正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对“高”、“低”的衡量和判断标准--这才是理解投机概念的根本之所在。在此我们只探讨股市中的投机行为.
股市投机大概可以简分为两类:
(1)主动投机:不是被动的期望从价格变化中获利,而是通过主动性的交易去制造价格波动并期望从中获利,所谓的“高”与“低”只是这种主动性交易的结果,通俗的说法有很多比如拉高、打压、操纵等等……
(2)被动投机:对主动投机的追随,通俗的说法是所谓的“跟庄”,另一种更具诱惑力的说法是所谓的“顺势而为”.
这两种分类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他们总是同时发生,有时相互强化有时又相互抵消
投机的困境主要体现与以下几个方面:
A:投机的过程并不创造财富而只是一个财富再分配的过程,从这个意义而言投机就是一场赌局--赢家赢的钱=输家输的钱,在一个封闭的纯投机的环境中投机的胜率=败率=50%,但在扣除投机成本(主要是机会成本与交易费用)后,总体而言投机是一个必败的游戏;
B:投机成功是一个小概率事件,这不仅在理论上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在实践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最形象的描述是“一赢二平七亏”,人们热衷于投机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那个10%的胜率比那个70%的败率更具有示范效应,成功的投机者将具有更强烈的投机趋向并对过去自己的投机术信心膨胀,失败的投机者只要还没破产没几个甘心认输离场,投机是充满诱惑的虚幻是现代社会最大众化的一种精神鸦片;
C:投机的过程就是一个投机者与另一个投机者之间的较量,这是一个范围相当广泛的较量不仅是资金实力、操作策略还有心态、对权利的渗透、对传媒的影响等等,我们如果把过去投机游戏中的成功者定义为“聪明人”那么这类“聪明人”将面临难以回避的困境---不能保证不会出现比他自己更聪明的投机者或不能对可能的更聪明的投机者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出现做出准确的判断.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当一个聪明人在“自以为是”的操纵或跟庄的时候在不知不觉中落入另一个更聪明者的圈套.
D: 以所谓技术分析为代表“投机”方法就是某种伪科学:它们想当然的认为过去偶然发生过几次(或者煞费苦心地通过一系列试错而找出的)事件或者巧合肯定会在将来同样的发生,在股票市场里真正科学(也就是完全可靠)的预测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技术分析不是一门科学,如假定它是一门科学那其结论就可以作为可靠准则,这样每个人都能预测明天或下一个星期的价格变化,因此每个人都能通过适时买卖股票而不断赚钱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由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推论出:不存在曾长期不断获得成功并广为人知的技术分析方法。如果有的话它很快就会被无数人采用,而正是这种追逐最终将葬送其功能。这让我们得出一个有趣的结论:越是有效的技术分析将会越无用! 技术分析貌似有用之处主要在于它坚持正确的赌博格言即损失应当立即止住而利润则可以让它不断增长,这种方法在任何时候都使他们的损失有限并且偶尔使他们能获得可观的收益,但他们最终会发现:零星的损失总和超过了次数不多的可观收益(事情必然会是这样,因为一段时间内的数学几率是无情的)。“止损命令”是交易者的一个非常有用的技术手段,但是正是由于使用得越来越频繁它作为一项防范措施的作用也越来越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