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的原点在哪里】我在投资生涯中几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待续)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好人伟哥
浏览:37668
回复:11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以下内容,凭着记忆回忆,
可能时间有颠倒,可能跟事实有出入,
但大致意思就如此,
请各位看客们权当听一次故事:
我在投资生涯中几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之一)
【指数的原点在哪里】
作者:好人伟哥
我是1992开始与人合伙开始赌的,当时开户很难,在上海黄浦路50号开户,就是外滩的外白渡桥旁边一条小路里,每天排队的人流虽然转弯几层后也长达800多米,所以,我一直没空办卡,只能与人合伙赌了,第一桶金是靠兴业房产取得的,虽然只有区区的500元获利,但相当于当时社会3个月的平均工资,很是开心。
独立操作么,是1993年7月正式开户入市的,股东代码很小,被现在的网民称作“井冈山战士”---意为很早就从游击战争开始打江山、直到全国解放至今还完好活着的部队,其实不然,我错过了新中国第一批“认购证时代”,那才叫暴富,但仍然有幸目睹了当时的疯狂:认购证在上海的文化广场有卖,但是,排队太长,我这人从来不喜欢排队的,加上对黑板上写的“股票一旦买入不得退股,只能在通过市场进行交换”这句话存在歧义,所以,赶了2小时的远路,还是放弃了。
后来才知道,100原面值的股票,在短短3年里,被炒到10000元,再进行拆细,变成10元,被炒到10000元,再进行拆细,变成4元以下,再被炒到60元。黑市里,收购一张认购证的价格是当时普通家庭不能承受的价格:11000元,相当于当前的40万元还不止,要知道,花了这样的代价刚刚是完成了第一步----买股票的权利,股票的钱还要另外自己去落实,当时城市中等收入者才每月150元。100万能买下30套内环线以内的房子,所以,100元变成100万----这个奇迹,激励着后面一茬又一茬投资大军蜂拥而入。再好的股票,哪经得起这样的透支?第一批股票的内在价值,就是这样如同被嚼过几次的甘蔗,到手已经几乎没有价值了,中国股民的赌性可见一斑,到现在还是这样,新股上市,在明知原始股东获利极端丰厚、股价一步定位到底,把30年甚至60年后业绩都透支掉的情况下,还是心甘情愿地首日高位放巨量硬接着一棒,哎,每每看到这样的情况,我都摇头,这些股票后面或许的确还能创造财富,但根本不必如此急功近利吧?香港都是3~7倍市盈率开盘的,一旦开高了,承销商还不答应,他们是真正为二级市场的长久生存着想的,所以,才有汇丰银行1元起涨---145元全社会发财的神话。话题扯远了,再拉回来:
大家现在看到的上证指数最左面那个标称100点、“平坦的起点”并不是上证指数的原始出发点,在这之前,还出现过长达3年,振幅高达300%的走势,可惜,当时电脑还是奢侈品,一台长城0520的单板计算机,售价10000元,内存和硬盘加起来也只有0.2G,即便后来3年里逐步推出的、跟国际电脑技术保持同步接轨的286、386、486型电脑也不过1G,要用它来计算交易是不可能的,所以,新中国第一个指数是在黑板上显示的,是用粉笔纪录的,随时改动,随时擦去,交易、结算靠算盘,交割用圆珠笔,营业部通宵加班是家常便饭,这段历史,永远不能纪录在我们现在的电脑上。这段神秘的指数,被国外报纸称为“静安指数”------新中国第一个营业部,设立在上海静安区一个工商银行改制分店,所以,目前的“数浪派”由于找不到“静安指数”这段原始驱动浪,现在是第几大浪----嗬嗬,浪型根本没法数,这也是这类技术派经常出错的原因。
文章未完,有空再续,请勿灌水。
下回讲讲第一次操作:兴业房产与申能股份。
|
[ 本帖最后由 赤狐 于 2007-7-16 00:12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