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zhoujd98

[个股交流] 【】--图表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7-6-15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houjd98 于 2007-6-15 09:18 发表


你说的是投资,你说得没错,投资是共同参与共同分享,确实不是恶性竞争,唯一的敌人就是自己。但是市场中大多数的人都是在投机,这也是事实。

如果说投机,情形完全不同,投机就是一种巧取豪夺,人与人之 ...


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5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道理,企业发展作为长期股价考量标准,短期股价变化当然要看指标图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hk 于 2007-6-15 09:25 发表


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说得没错,不过要能理解,要能以事实为依据,用简单、浅显易懂的、自己的语言表达,否则仅仅是说说而已。
故弄神秘,背几个名人名言、名书名段,谁都会,但永远不是你自己的。

[ 本帖最后由 zhoujd98 于 2007-6-15 09:47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7-6-15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houjd98 于 2007-6-15 09:44 发表


说得没错,不过要能理解,要能以事实为依据,用简单、浅显易懂的、自己的语言表达,否则仅仅是说说而已。
故弄神秘,背几个名人名言、名书名段,谁都会。

’故弄神秘‘  :*22*: 把我都说成这样了。
好吧,我尽量简单的说我的想法,我认为投资股票市场本身的价格变动干扰了我们的投资方法的正确性,让我们认为分析市场才能盈利,其实我们找到自己的参考点(很主观,并且自己要认为会出错)练习放弃贪婪恐惧的方法(会很痛苦),缘到时就会盈利了。
--你刚才用的激将法吧:*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hk 于 2007-6-15 09:58 发表

’故弄神秘‘  :*22*: 把我都说成这样了。
好吧,我尽量简单的说我的想法,我认为投资股票市场本身的价格变动干扰了我们的投资方法的正确性,让我们认为分析市场才能盈利,其实我们找到自己的参考点(很主观 ...


哈哈哈,冒犯。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5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说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价值有相对的一面,例如即使大盘现在下挫1000点,仍是合理的。所以仅仅依靠价值分析是不够的,在熊市中照样头破血流——2001~2005年间哪个基金不赔?它们都是价值分析的精英啊。

股市的波动是行为科学的结果,从长期看,人是理性的,那么股市也是理性的。

由于股市是行为科学的结果而不是自然科学的结果,就不可能用精确的数理逻辑给出百分之百的正确结论,但这并不妨碍用数理手段去分析研究股市。

图表分析(说预测也行)本身并无过错,关键在于成功概率和熟练程度。

前期的印花税调整政策的出台,至少有2个理由:涨的太快,和换手率高(投机现象严重)。政策出台后如果认为行情是中期调整,那么击穿60日均线是首先考虑的目标位:毕竟998点以来有过2次在60日均线下方运行。事实上,上证和深综确实曾跌破60日均线,并且上证在1541~4335回调1/3位置掉头向上(1541.42~4335.96的1/3位置的计算值为:4335.96-(4335.96-1541.42)/3=3404.45,实际值为的3404.15,何其接近)。

再举个例子:2001年上半年推行国有股减持,上证从2245刚刚跌破2000点时,我知道牛市完了,因为从325.89~2245.44做黄金分割线,97年的顶1510(按波浪理论这个位置是3浪顶)就落在0.618位置上(这样的例子在上证指数中不少,如96年512~1510再做黄金分割线试试看)。那个时候用基本分析能做出“牛市终结”的结论吗?那些“著名的经济学家”都说国有股减持是“特大利好”啊。可惜,5年之后才是“利好”。

这是图表分析的优势。

运用技术分析时,多参考基本分析,成功率应该会显著地改善。

我同意“企业的未来决定股价的未来,而不是指标决定股价的未来”这个观点,但①:现实的问题是绝大多数股民并不真正了解“企业的未来”,也无从了解,因而也无法判断企业的价值。现在有一大批市盈率在100倍以上的高价股,为什么,股民不清楚,是投机的结果吗,保不齐明年、后年出年报时市盈率会很低(以现价评判)。②:企业的未来具有不确定性,国家的经济、金融政策,行业周期,技术进步等许多因素都会影响企业的未来,96、97年时长虹、春兰作为成长绩优股是价值投资的首选,现在它们不仅是低价股,春兰都ST了,10年前谁能预见到它们未来5年的命运呢?更不用说现在的命运了。

对散户来说,且不说企业遥远的未来,就连企业半年后是个什么样都很可能无法把握。以600230沧州大化为例,2006年6月广发证券的评级报告分析指出:“今年上半年尿素价格和TDI 价格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但下半年尿素和TDI 价格都可能不乐观,公司下半年业绩也可能因此受到影响。”但实际上“9月以来国内TDI 价格大幅上涨,并创出价格新高”(10月20日某机构的跟踪报告)。可这一点在年报中并未体现出来(3季度每股收益0.323元,全年为0.39元。)其实真正的“价格大幅上涨”是在今年1月份,股价同时也快速上扬,12元以上我才知道1月份“国内TDI 价格大幅上涨”,但怎么个涨法(从多少元/吨涨到多少元/吨)又不知道,股价早已经翻倍了,此时敢“价值投资”吗?我是不敢,顶多敢投机。做纯碱的山东海化、三友化工,磷化工的六国化工也是同样的情况。你想及时掌握准确信息吗,那只能上“中国化肥网”、“中国化肥信息网”等行业网站(在企业网站你找不到有关生产、销售的有用信息),对不起,你得交几百元的会员费,或许才能看到你想看到的信息。

我对基本分析懂的不多,但我知道基本分析确实很有用。600709蓝田股份只在上市第一天做过,在98年还是99年我看到过对其财务报表的一个简评,说其资金周转率是7左右,有问题。是的,从事农业的,什么东西不管是种还是养,平均50天(365/7)就一茬儿,我实在想不出来,所以坚决不碰。000682东方电子99~2000年很火,但2000年一个大学学电气自动化的同事说从来没听说过东方电子,只知道这个行业的老大是南京电力自动化厂(后来上市叫“国电南自”)。那好,东方电子咱不碰。

在我看来,基本分析要比技术分析困难的多,往往需要专业知识(如行业、财务),但不一定能回避风险。典型的例子是600852中川国际,95(96?)年在乌干达的合同项目经当地法院裁定终止,血本无归,新华社的内参曾转载报道,但上市公司是在内参1个月之后才公布,这个绩优股当日便腰斩(好像是从12元多到收盘5.99)。又如沧州大化,谁会想到它会爆炸?

另外,股市中有一种我认为是合理的赌博(好听点叫博弈),例如600477杭萧钢构,2~3月份期间暴涨,因为合同一旦履行,20几块钱就不显高,甚至50几块钱可能也不一定高。000790华神集团也可以看做是赌博。它们应该是基本分析的盲点,因为没有核算的资料,只能估计。

论坛上抨击的预测对象通常是“大盘在××点位如何如何”之类的“精准”预测,我不反对做这样的“精准”预测(自己闷头做),但反对做这样的预言(公告于众),这是在扰乱人心,除非你给出计算方法和大量的实例计算(这一点恐怕不会有人这样做,“好东西”咋能轻易示人呢)。


任何分析方法都有局限性和缺陷,否则就不会有失败,那将是股神了。在客观事物面前,我们要谦虚。


2002年这个论坛曾有过关于预测的争论,核心发言摘录如下:

前行者:
“只要操作,你就是在预测,顺势而为什么的,概率什么的,价值什么的。统统在预测。
然后大家一起说:我们他妈的鄙视预测。
嘿嘿。
精益求精,不求最好只求更好。我操作,所以我预测!”

妙手偶得:
“经济学研究成果的目的,是要准确解释我们目前的状态,和发展的规律性。
不是用来预测未来的。
脱离发展规律的连续性,采取跳跃式的断裂思维的结论就是预测。
所以预测有脱离科学的一面。”

大枕头:
“分析与预测是何等的相似。”

前行者:
“分析---预测---瞎蒙,是同一件事的三个程度。”

大枕头:
“胡乱分析---预测---瞎蒙,是同一件事的三个程度。”

前行者:
“一个分析是否胡来,那只是个人判断。
凡是对未来的判断,广义上都叫预测。不管你根据啥。”

妙手偶得:
“我认为,分析推理与预测的区别在于:
分析推理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以发展规律为依据的连惯性的推理思维。
预测虽然有些也以事实为基础,但是推理思维却是跳跃的断裂不连续。
如:“凭感觉”,算命等等。
预测方法在任何领域的成功率都很低。这是不争的事实。”
参与人数 1奖励 +30 热心 +5 时间 理由
朱爷吉祥 + 30 + 5 2007-6-16 01:55 帖子很棒,加分鼓励,期待您更多优秀帖 ...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10-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价格信息包容一切,市场永远是对的,这是认识、概念上的混淆。

就好比历史一样,历史真的永远是对的么?

历史包容了一切已经发生的信息和人们对未来的展望,这是正确的,但是其结论“历史永远是对的”是荒谬的。如果你把错误定义成正确,概念混淆就不要谈历史了。
历史的选择就是众人和自然的双重选择决定的,其规律是大小错误不断,但是优胜劣汰,人们的内心总体上崇尚美好,促使历史整体上始终向前。

世界各国各自有不同的历史,差别很大,可见历史的选择也是参差不齐,并不是始终选择最好的结果,往往会选择错误,存在只是代表必有原因,但不并不代表合理。

历史尚且如此,股市难道能够逃脱历史的规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5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22*: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说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价值有相对的一面,例如即使大盘现在下挫1000点,仍是合理的。所以仅仅依靠价值分析是不够的,在熊市中照样头破血流——2001~2005年间哪个基金不赔?它们都是价值分析的精英啊。
公募基金有规则限制,不能清仓,再好的股票不得超过流通的5%,资金比例也不得超过5%,你看看优秀的私墓基金,状况完全不同。况且很多基金是价值套利,并不是投资,套利的不确定因素远远高于投资。

股市的波动是行为科学的结果,从长期看,人是理性的,那么股市也是理性的。
科学不代表可预测,不确定、不可预测也是规律的一种,短期局部波动尤其如此。长期必将围绕企业价值,这是理性的,因此投资才具有可靠性。

由于股市是行为科学的结果而不是自然科学的结果,就不可能用精确的数理逻辑给出百分之百的正确结论,但这并不妨碍用数理手段去分析研究股市。

数理手段可以用但是有适用范围,线性逻辑不可用在混沌系统中,估算企业价值就是用的数理手段。

图表分析(说预测也行)本身并无过错,关键在于成功概率和熟练程度。
这个你可以看看牛顿定律,本身没错,但是用在微观世界和大尺度宇宙,不适用,和熟练程度没关系,因此考察适用性是第一位的。

前期的印花税调整政策的出台,至少有2个理由:涨的太快,和换手率高(投机现象严重)。政策出台后如果认为行情是中期调整,那么击穿60日均线是首先考虑的目标位:毕竟998点以来有过2次在60日均线下方运行。事实上,上证和深综确实曾跌破60日均线,并且上证在1541~4335回调1/3位置掉头向上(1541.42~4335.96的1/3位置的计算值为:4335.96-(4335.96-1541.42)/3=3404.45,实际值为的3404.15,何其接近)。
你可以描绘市场的状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但是你无法预计参与者对政策的确切反应,如果你说的都是必然因素,那么前几次加息、提高准备金为什么就不可以出现调整?

再举个例子:2001年上半年推行国有股减持,上证从2245刚刚跌破2000点时,我知道牛市完了,因为从325.89~2245.44做黄金分割线,97年的顶1510(按波浪理论这个位置是3浪顶)就落在0.618位置上(这样的例子在上证指数中不少,如96年512~1510再做黄金分割线试试看)。那个时候用基本分析能做出“牛市终结”的结论吗?那些“著名的经济学家”都说国有股减持是“特大利好”啊。可惜,5年之后才是“利好”。
利好?只是有人这么看,但是理性投资者、真正的市场稳定力量不这么看,并且他们更注重企业,企业不盈利,什么利好都是胡扯。

这是图表分析的优势。
图表优势?那你怎么解释我03年投资茅台和04年投资的苏宁?当时可是熊市,你的优势大还是我的优势大?

运用技术分析时,多参考基本分析,成功率应该会显著地改善。
这是你的想象,但是并不是事实,长线投资若配合技术分析(其实参杂任何分析都这样),有占到便宜的可能,但是却面临彻底丢失机会的重大损失,这种配合就是一个搅屎棍子,有不如无。你没研究过投资,你若深入研究过就会有体会,不要凭想象下结论。

我同意“企业的未来决定股价的未来,而不是指标决定股价的未来”这个观点,但①:现实的问题是绝大多数股民并不真正了解“企业的未来”,也无从了解,因而也无法判断企业的价值。现在有一大批市盈率在100倍以上的高价股,为什么,股民不清楚,是投机的结果吗,保不齐明年、后年出年报时市盈率会很低(以现价评判)。②:企业的未来具有不确定性,国家的经济、金融政策,行业周期,技术进步等许多因素都会影响企业的未来,96、97年时长虹、春兰作为成长绩优股是价值投资的首选,现在它们不仅是低价股,春兰都ST了,10年前谁能预见到它们未来5年的命运呢?更不用说现在的命运了。
股民并不了解好企业,什么叫好企业的概念根本没有,也没打算去建立。海尔、长虹、春兰叫好企业?我看他们都是垃圾,竞争激烈未来毫无保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今天的胜出者可能就是明天的失败者,持续发展哪里能看出来?长虹、春兰5、10年后有没有都难说,怎么投资?我给你几个好企业,你品味品味,起码比你的寿命要长,机场、港口、茅台,中国石油,这些都是有着特殊地位具备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长虹、春兰怎能跟苏宁比?家电厂家拼得你死我活,但是不管谁胜出,东西都要到苏宁那里去和消费者见面,苏宁根本不用争。万华,基础材料研究,拥有大量的实验数据和生产数据,产品研发周期很长,后来竞争者有钱也无法竞争,这是时间积累形成的优势。


好企业不是每股收益,而是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也就是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如果明确这个概念,好企业一目了然,也不必在意他一时,也不用精确计算企业业绩,买入持有,长期必然盈利。没什么复杂的,关键就是一个好企业的意识、以及什么叫做好企业,配合一点点粗略的价值评估技术就够了。


价值套利确实要很高的快速评估能力和信息来源,决非一般投资者力所能及。但是长线投资简单又简单,普通人只要想做并且不受投机诱惑、没有做不到的。就算除此之外还有天灾人祸,那么你持有一个这类股票的组合,你认为还有多少长期风险?


投资就像做人,像交朋友,你必须能够包容朋友的缺憾,否则你不会拥有真正的友情,好企业也是一样,你不能容忍他短期的表现不佳而舍弃他,那你不可能学会投资。


你可以想象,很多企业多年以后将有可能消失,但是你能想象在可见的未来茅台、首都机场、中国石油、烟台万华、上海港口消失?你找出一个未来数年之内对他们有竞争威胁的企业来我看看?就算除此之外还有天灾人祸,那么你持有一个这类股票的组合,你认为还有多少长期风险?



后面不一一解答了,时间有限,请谅解。

对散户来说,且不说企业遥远的未来,就连企业半年后是个什么样都很可能无法把握。以600230沧州大化为例,2006年6月广发证券的评级报告分析指出:“今年上半年尿素价格和TDI 价格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但下半年尿素和TDI 价格都可能不乐观,公司下半年业绩也可能因此受到影响。”但实际上“9月以来国内TDI 价格大幅上涨,并创出价格新高”(10月20日某机构的跟踪报告)。可这一点在年报中并未体现出来(3季度每股收益0.323元,全年为0.39元。)其实真正的“价格大幅上涨”是在今年1月份,股价同时也快速上扬,12元以上我才知道1月份“国内TDI 价格大幅上涨”,但怎么个涨法(从多少元/吨涨到多少元/吨)又不知道,股价早已经翻倍了,此时敢“价值投资”吗?我是不敢,顶多敢投机。做纯碱的山东海化、三友化工,磷化工的六国化工也是同样的情况。你想及时掌握准确信息吗,那只能上“中国化肥网”、“中国化肥信息网”等行业网站(在企业网站你找不到有关生产、销售的有用信息),对不起,你得交几百元的会员费,或许才能看到你想看到的信息。

我对基本分析懂的不多,但我知道基本分析确实很有用。600709蓝田股份只在上市第一天做过,在98年还是99年我看到过对其财务报表的一个简评,说其资金周转率是7左右,有问题。是的,从事农业的,什么东西不管是种还是养,平均50天(365/7)就一茬儿,我实在想不出来,所以坚决不碰。000682东方电子99~2000年很火,但2000年一个大学学电气自动化的同事说从来没听说过东方电子,只知道这个行业的老大是南京电力自动化厂(后来上市叫“国电南自”)。那好,东方电子咱不碰。

在我看来,基本分析要比技术分析困难的多,往往需要专业知识(如行业、财务),但不一定能回避风险。典型的例子是600852中川国际,95(96?)年在乌干达的合同项目经当地法院裁定终止,血本无归,新华社的内参曾转载报道,但上市公司是在内参1个月之后才公布,这个绩优股当日便腰斩(好像是从12元多到收盘5.99)。又如沧州大化,谁会想到它会爆炸?

另外,股市中有一种我认为是合理的赌博(好听点叫博弈),例如600477杭萧钢构,2~3月份期间暴涨,因为合同一旦履行,20几块钱就不显高,甚至50几块钱可能也不一定高。000790华神集团也可以看做是赌博。它们应该是基本分析的盲点,因为没有核算的资料,只能估计。

论坛上抨击的预测对象通常是“大盘在××点位如何如何”之类的“精准”预测,我不反对做这样的“精准”预测(自己闷头做),但反对做这样的预言(公告于众),这是在扰乱人心,除非你给出计算方法和大量的实例计算(这一点恐怕不会有人这样做,“好东西”咋能轻易示人呢)。


任何分析方法都有局限性和缺陷,否则就不会有失败,那将是股神了。在客观事物面前,我们要谦虚。


2002年这个论坛曾有过关于预测的争论,核心发言摘录如下:

前行者:
“只要操作,你就是在预测,顺势而为什么的,概率什么的,价值什么的。统统在预测。
然后大家一起说:我们他妈的鄙视预测。
嘿嘿。
精益求精,不求最好只求更好。我操作,所以我预测!”

妙手偶得:
“经济学研究成果的目的,是要准确解释我们目前的状态,和发展的规律性。
不是用来预测未来的。
脱离发展规律的连续性,采取跳跃式的断裂思维的结论就是预测。
所以预测有脱离科学的一面。”

大枕头:
“分析与预测是何等的相似。”

前行者:
“分析---预测---瞎蒙,是同一件事的三个程度。”

大枕头:
“胡乱分析---预测---瞎蒙,是同一件事的三个程度。”

前行者:
“一个分析是否胡来,那只是个人判断。
凡是对未来的判断,广义上都叫预测。不管你根据啥。”

妙手偶得:
“我认为,分析推理与预测的区别在于:
分析推理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以发展规律为依据的连惯性的推理思维。
预测虽然有些也以事实为基础,但是推理思维却是跳跃的断裂不连续。
如:“凭感觉”,算命等等。
预测方法在任何领域的成功率都很低。这是不争的事实。”


关于预测,并不是一概而论,我的组贴中也说过,要看竞争的状态和程度。
为什么我们可以估算有竞争优势企业的未来,因为竞争不激烈甚至没有竞争。
为什么市场波动不可预测,因为表面竞争激烈、充分、分散,所以不可预测。
这我重复了几十遍了,最后一次重复。请问题提出者看完该看的再说,多看看没坏处。







[ 本帖最后由 zhoujd98 于 2007-6-15 11:55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5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5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houjd98 于 2007-6-15 10:59 发表
投资就像做人,像交朋友,你必须能够包容朋友的缺憾,否则你不会拥有真正的友情,好企业也是一样,你不能容忍他短期的表现不佳而舍弃他,那你不可能学会投资。
公 ...


vv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5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4年25倍,牛;去年有投机1年10倍,还是天天上班的工人,也牛。

“公募基金有规则限制,不能清仓。”长期保持下限总是可以的,不算违规吧。做到这一点,就不会赔那么多。

“长虹、春兰怎能跟苏宁比?家电厂家拼得你死我活,但是不管谁胜出,东西都要到苏宁那里去和消费者见面,苏宁根本不用争。”
你看到长虹、春兰今天的下场了,所以你这么说。苏宁也有到头的一天。


“运用技术分析时,多参考基本分析,成功率应该会显著地改善。
这是你的想象,但是并不是事实,长线投资若配合技术分析(其实参杂任何分析都这样),有占到便宜的可能,但是却面临彻底丢失机会的重大损失,这种配合就是一个搅屎棍子,有不如无。你们研究过投资,你若深入研究过就会有体会,不要凭想象下结论。”

我参考基本分析,你怎么知道“这是你的想象,但是并不是事实”?下面的股票组合起来,没跑输大盘。

见顶前我绝大部分时间满仓,见顶的前一天我还是满仓,见顶的当天我一度减到20%(中国重汽、包钢),后又买了点封基,不到30%,后面一两天的事情就是跑,见底那天就是抄。长期的结果看不清楚,那就追求短期效率。

我看你强词夺理了,好比吃羊肉泡膜的人去抱怨别人不该吃蛋炒饭、炸酱面。自己该穿什么样的鞋,自己清楚。大家都是来挣钱的,
用什么方法是自己的事情,用不着别人指手画脚。

自己不懂、玩不转的东西,不可轻易否定。

不说了。

[ 本帖最后由 qpl 于 2007-6-15 12:11 编辑 ]
0605.gif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10-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你继续,你若是价值套利我不说什么,你翻翻前面的帖子,我说过套利配合技术状态有效!是我不懂、不严谨,还是你太粗心、太武断?

现在说的的是长线投资,你看都不看完,断章取义,争什么争?

长虹春兰,我是看到他们的结果,但是海尔今天结果就不错,我长线投资照样不会投资这类企业。

况且你认为一般人有足够的评估能力和快速信息获取能力?能做好价值套利?你这方法对一般人有效?有帮助?

帖子美仔细看,也没明白别人的用意,你简直争得莫名其妙!

你没有做过长线投资,你就是凭想象认为结合技术效率高,看你的持仓,你不可能是一个长线投资者。
不是说你的价值套利不可取,但是至少一般人没这个能力。

“选择成功”帖子里说过,你最好看完了再说,价值套利是聪明人的事业,而我这里要说的是普通人的事业,普通人更多,对普通人更有帮助。

看你持有的股票,就知道你不可能是长线投资者,顶多是个价值套利者,我是不想介绍这个方法泛泛带过而已。你应该明白,价值套利理念和基本技术是长线的基础。只有套利不明白长线的,还没见过长线不明白套利的理念和基本知识。

你说要结合技术分析,至少说明你还不明白长线投资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

巴菲特的投资成就远远超越它的老师格雷厄姆,这就是一个主要原因,一个是投资,一个仍旧是投机。
你看看是巴菲特不懂价值套利还是格雷厄姆对投资理解有问题?

[ 本帖最后由 zhoujd98 于 2007-6-15 13:03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5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是享受,回贴是美德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5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别争了

我更希望看到:价值投资者谈谈价值投资的风险(或难处):*22*:
                     图表分析着谈谈图表分析的风险(或难处):*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双土地 于 2007-6-15 12:34 发表
别争了

我更希望看到:价值投资者谈谈价值投资的风险(或难处):*22*:
                     图表分析着谈谈图表分析的风险(或难处):*22*:


价值投资也分好多类型,价值套利、长线投资等。风险的对策是不一样的。

价值套利
价值套利考虑的是价值低估和高估以及安全边界,但是仍不可靠,要根据市场的整体竞争水平改变策略。
就算你精确的评估了企业价值(何况这根本不可能),并且或取了足够的安全边界,投资仍可能失败。

企业短期盈利大增,价值大幅波动,造成短期低估,然而市场整体竞争水平低下(如现在的B股和熊市中),常常发生竞争还没开始,企业价值却已经向价格回归,因此并不可靠,安全边界只是尽量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而已。

价值套利本质上还是投机的心理,不过是理性投机,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因此这是聪明人做的事情。

长线投资
长线投资没有低估高估概念,只要企业性质不变,企业价值总是在不断的上涨,如果价格暂时不涨,利益空间会逐渐演变成暴利空间,行情必然发生。
长线投资第一要素是企业性质和不丢失机会,其次是是否能够确保满意的复合收益率,风险则是由相对分散来解决,而不是什么安全边界。
长线投资只需要粗略的评估就够了,对于长年而言,不差一星半点。

因此需要考虑的因素反而更少,一般人都能胜任。


巴菲特的投资成就远远超越它的老师格雷厄姆,这就是一个主要原因,一个是投资,一个仍旧是投机。
巴菲特早期也是个价值套利者,高抛低吸,长年符合收益率21%,后转入长线投资,符合收益率28%,他投资的可口可乐如果按照格雷厄姆安全边界的标准,可口可乐就会和巴菲特说"再见"!。而巴菲特投资生涯中作重要的一笔投资恰好就是可口可乐,买入的时候并没有任何所谓的低估。如果巴菲特更早的建立长线投资理念,就会早10年持有可口可乐,投资收益会比现在还高。

[ 本帖最后由 zhoujd98 于 2007-6-15 13:10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5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双土地 于 2007-6-15 12:34 发表
别争了

我更希望看到:价值投资者谈谈价值投资的风险(或难处):*22*:
                     图表分析着谈谈图表分析的风险(或难处):*22*:




同意楼上老兄的观点!
论坛交流本身就是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5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你强词夺理了,好比吃羊肉泡膜的人去抱怨别人不该吃蛋炒饭、炸酱面。自己该穿什么样的鞋,自己清楚。大家都是来挣钱的,
用什么方法是自己的事情,用不着别人指手画脚。

自己不懂、玩不转的东西,不可轻易否定。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5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双土地 于 2007-6-15 12:34 发表
别争了

我更希望看到:价值投资者谈谈价值投资的风险(或难处):*22*:
                     图表分析着谈谈图表分析的风险(或难处):*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hzm 于 2007-6-15 12:53 发表
我看你强词夺理了,好比吃羊肉泡膜的人去抱怨别人不该吃蛋炒饭、炸酱面。自己该穿什么样的鞋,自己清楚。大家都是来挣钱的,
用什么方法是自己的事情,用不着别人指手画脚。

自己不懂、玩不转的东西,不可轻 ...


如果不想讨论,也没什么见解要讨论,你可以请了,这里没人请你来说疯言疯语。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29 06:19 , Processed in 0.038161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