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零风险,睡觉赚大钱。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帆歌
浏览:31062
回复:8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股市零风险,睡觉赚大钱。 | 2007-5-13 0:20:11 | 这是我最近写的一篇短文,很长时间没有在MACD发表文章了,感谢MACD过去对我的厚爱。 | | | 作者:东方博客 帆歌
我们常听说一句话:“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句话有严重错误,它的出发点是把股市当成赌场来对待的。中国股市经过十八年风风雨雨,艰难的走过来了,2006年,这是个历史性的一年,也可以说是中国证券真正的“元年”。这一年几乎全部完成了股权分置的改革,一个与全世界股市完全相同的新股市诞生了。当我们回顾从1990年到2005年这段坎坷不平的股市“实验阶段”,多少幸福与辛酸历历在目,这16年间参与股市投资的人是中国股市的先行者,用自己的金钱与心血铺就了中国股市的康庄大道,没有人告诉他们股市是什么?他们在行情和管理层的双重调戏下,艰难的探索着生财的道路。在“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的教导下,他们高抛低吸,追涨杀跌,根本没明白股市投资的真谛,很多人在连续四年的大熊市中再也爬不起来了。然而,让这些“死去”的人惊奇并感叹的是,那些他们曾经几经摸爬滚打过的“好股票”并没有因为牛市和熊市的蹂躏而同自己一起“死去”,而且十几年后的复权价却飞上了天。你看啊,随便拿几只股票就吓死你,万科,国电电力,云南白药等等。。。。。。这说明,即使在不正常的股市实验期间,成长性股票的基本特性“复利”叠加在起根本作用。当你面对这些被你上上下下过的股票复权价,你肯定傻了。痛定思痛要研究个为什么。
其实这就是你要付出的代价,也叫“学费”。谁叫你是实验品呢,既然敢于当实验品,那就把痛苦当荣誉吧。股市本来是个“聚宝盆”,股市本来是“零风险”,如果股市的风险深不可测,怎么会在美国诞生一个“巴菲特”呢?巴菲特办公桌上从来没有电脑,也就是说,他根本不看盘。这个事我十几年前就知道,就是没有再深入研究下去为什么他不看盘。不看盘就是他不懂KDJ,不懂“波段”,不懂“趋势”,不懂“顶部和底部”,天啊,不懂技术还称大师?然而事实证明巴菲特的确是股市大师,是唯一一位靠资本投资而成为世界首富的大师。痛定思痛后再去认真看一遍大师的经典著作,才还然大悟,原来我们对股市的认识层次处于绝对的低层次,“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它的潜台词是股市是个赌场,在中国的所谓经济学家们里没有一个精通股市投资学的,包括成副委员长,包括那个总是教导我们股市是赌场的“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中国的股票书籍不下几百本,没有一本是讲“股市投资学”的,我看到的都是“战胜庄家”,“最佳买卖点”等等一些投机技巧的书。当我面对700元复权价的万科时,我才明白,这里一定有文章,决不是“战胜庄家”和“最佳买卖点”所能解释的。
谁让股市是西方人发明的呢,就连中国革命的祖师爷也是西方的“马克思”,不服不行,研究巴菲特吧,世界股市的“祖师爷”。这里不展开如何研究的过程了,您自己去看,自己去研究。不过祖师爷的招法并不是高不可攀的玄学,简单得你目瞪口呆,研究巴菲特后的结论,我同样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股市零风险,睡觉赚大钱”。你站在投资的层次上去参与股市,选择最好的上市公司,股市就是“零风险”,股价的波动对于它的巨大成长性来说仅仅是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你站在投机的层次上,你看不到远处的巨额回报,你的眼光只能局限在这些“波动”上,你胜利的唯一标准就是战胜每一个“波动”。从“确定性”上讲,战胜“波动”的概率要远远低于享受“成长性”。这就是投机者失败的根本原因。祖师爷巴菲特没有电脑,他看不见“波动”,自然也就不会掉进对“波动”判断的陷阱,他的全部精力都用在股市屏幕之外,用在对上市公司的成长性研究方面,因为他知道,一个高成长性的股票带给你的回报,与股市价位以及阶段性的趋势变化从根本上说是无关的。所以他赢了,稳坐泰山的赢了,赢出一个旷世首富。再回头看一眼万科,国电电力等等几十只十年以上股龄的成长性好股票,他们的最后结果不是完全证明了巴菲特理论和实践的正确性吗?
股票属性的双重性,它既是“股权凭证”,又是“赌博筹码”,巴菲特站在投资的层次上,把它当作“股权凭证”,他享受到了巨额的投资复利回报;而投机者站在赌博的层次上,把它当作“赌博筹码”,力图通过赚取“差价”来和波动博弈,最终的结果就是全世界通行的一个结论“七赔,二平,一赚钱”。层次不同,结果就不同,您愿意成为“七”呢,还是愿意成为那个“一”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