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转载于徐星价值论坛的分析:
2007报表分析之一:
1、 关于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这里与报表计算的有些不同,报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包括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这里将其一并扣除,则公司07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8.8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ROE=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资产=15%,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资产也将计入资本公积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扣除了
98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23亿,10年来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的年均复合率为26.7%,10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ROE均值为19.6%,这就是剥去高超的利润平衡术和以04年井喷情况后的相对低潮公司真实的长期业绩表现。还39一个真面目,之所以再次用10年数据,并非事后诸葛亮,而是因为10年前市场对39的态度和对老麦的疑问与今天一模一样,那时不管用宏观经济、行业、战略、核心竞争力等任何分析都很难分析到今天的情况,长期持有唯有靠信念这一与学历、知识水平、个人资产等无关的因素,长线投资知不易行更难,10年后39又会如何?只有天知道,老麦也不知道。
2、 关于集装箱业务
2007年的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只有可怜的9.3%和4.1%,毛利率未来还会不会下降?
Ø 除非集装箱产业发生转移到其他国家,否则连胜狮(主要在大陆生产集装箱)都要亏钱的行业毛利率可能再大幅下降吗?
Ø 集装箱产业不会转移到印度,因为没有印度足够的钢铁,也不会转移到越南因为越南的贸易量不够;
07集装箱业务的净利润约为14亿元,为EPS贡献了0.53元,假定行业内其他公司不赚钱,则全行业的利润不足2亿美元!真是一片惨烈的红海!39的今天是中国许多制造业公司的明天.
39需要转型,幸好06年的股票大牛市为其转型帮了大忙.
2007报表分析之二:
关于车辆业务
1、39从事车辆业务的包括车辆(集团)公司和CIMC USA INC
2、车辆(集团)公司历年业绩
2005
2006
2007
收入
34.32
58.11
90.24
营业利润
1.11
3.26
2.71
净利润
0.43
2.05
2.44
净利润率
1.3%
3.5%
2.7%
ROE
23.5%
13.2%
公司自2002年进入车辆领域, 5年后的今天仅为公司贡献了不到15%的利润, 净利润率也只有2.7%,应该说, 车辆业务的发展没有预想的好, 车辆领域是一片比集装箱更红的红海,正因为如此,07年39的以下的一些举动就很好理解了
Ø 对车辆业务进行激励,年报披露,2.2亿份受益单位一期已分配4500万份,其中,老麦认购1000万份(元),赵庆生、吴发沛、李?辉等三人各认购300万;
Ø 迫不及待收购博格、安瑞科、烟台莱佛士,进入能源装备和海洋工程领域,3项并购约需61.7亿元,占07年末公司总资产的15%,净资产的39%,确有些悲壮,它表明39未来可能已不会将曾经寄以厚望的车辆作为重点发展产业,罐式设备和海洋设备才是39心中的理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