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小散户1

鲜红的太阳永不落-------我的至爱天威保变!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0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外财经媒体对英利等IPO光伏公司的最新评论
  
  shine2008 2007.5.20
  Chinese solar power companies flock to the US marketBy Anette Jönsson | 17 May 2007
  
      http://www.financeasia.com/article.aspx?CIaNID=52215
  
  LDK and Yingli start their IPO processes as China Sunergy is set to price its initial offering at the top and Trina Solar files for a follow-on.
  
  Investors who haven’t yet caught on to the hype surrounding the solar power sector have the chance right now as there will be no fewer than three Chinese solar power companies selling shares within a short space of time. A fourth was set to price its small-sized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at the top of the range after the US market closed yesterday after receiving strong demand from investors.
  
  Among these, LDK Solar, Yingli Green Energy and China Sunergy are all seeking new listings in the US, while Trina Solar has just filed for a follow-on offering. Together, these companies may raise as much as $1.2 billion.
  
  China-based companies have been a force to reckon with among US-listed solar sector companies ever since Suntech Power’s IPO in December 2005. The solar cell and module manufacturer caught the attention of investors by pulling off the largest US IPO by a Mainland company and then kept them spellbound as its share price almost tripled in the next couple of months. The stock has had a dip since then but is now back up at levels representing a 140% gain since the IPO.
  
  It took a while for the next one to follow, but since November last year another four Mainland companies in the same sector have listed on either the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or Nasdaq. Most of them have seen sharp gains in their market value since the debut, which is obviously helping to attract interested newcomers.
  
  “There is a lot of institutional interest in this space. The margins and the substantial growth, especially for the Chinese players, have attracted a lot of the alternative energy funds out of the US and Europe and there is a lot of new money coming in to the sector as well,” says one observer.
  
  As the number of publicly traded Chinese solar companies continues to increase, investors are also getting a chance to buy into different parts of the value chain. The first few to list were typically focusing on the downstream part of the sector, producing photovoltaic (PV) solar cells, which convert sunlight into electricity, or modules and systems, but with this new batch of companies, investors will be able to get exposure to the upstream part of the sector as well. 最早一批上市的公司主要从事光伏行业的下游,包括电池片和组件,但最新一批(英利、LDK)使投资者能接触到该行业的上游。
  
  That should be of interest, analysts say, since this is where the bottlenecks are – in the form of a shortage of polysilicon and wafers - and companies producing wafers and ingots (an interim step in the production of wafers) in particular have the better margin outlook. 这将是利益所在,分析师认为,因为这正是瓶颈所在,多晶硅和硅片的瓶颈,生产硅锭和硅片的公司有更高的利润率。The reason is that they are able to raise selling prices as the cell manufacturers scramble to get their hands on enough of this raw material to maintain their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satisfy their customer demands.
  
  Of the two larger listing candidates – LDK and Yingli – the former is a pure play wafer and ingot manufacturer, while the latter is a vertically integrated solar sector player that is active throughout the value chain from the production of wafers to the installation of entire solar PV systems.两个更大的即将上市公司-LDK和英利,前者是单纯的硅锭和硅块制造商,后者是垂直整合的光伏厂家,贯穿了从硅片到光伏系统整体的产业链。
  
  Neither of the two has any direct comparables among the other publicly-listed Chinese companies. London-listed Renesola does produce wafers, but focuses on monocrystalline wafers which are less effective than the multicrystalline ingots and wafers that LDK produces.
  
  Similarly, Trina Solar, which started as a solar module manufacturer, has been diversifying its business with the aim of becoming a fully-integrated player but only just started to make its own solar cells last month. And while it has plans for significant expansion in the coming few years, it is still much smaller than Yingli, which is coming to market as a fully-integrated player.Trina Solar(TSL,常州天合)刚开始时是组件制造商,正准备转型为垂直整合,但刚刚才在上个月自产电池片。尽管TSL在未来几年有令人注目的扩张计划,他仍然比英利小得多,英利来到市场时就已经是完整的垂直整合产业链。
  
  “Yingli is a more established version of Trina,” one observer notes. “It is also comparable to Suntech in terms of scale and will be one of the big dominant players when the sector becomes commoditised and starts to consolidate.”“英利是TSL的更高级版本,”一位观察者写道,“在规模上他和尚德有可比性,在光伏市场由供需失衡到进入平稳的时期,他将会是一个有很大优势的厂商”
  
  Trina earlier this week filed for a follow-on offering of 5.4 million American Depositary Shares, of which two thirds are primary and the rest backed by secondary shares sold by existing shareholders. There is also a 15% greenshoe of all secondary shares. Based on Trina’s closing price on May 14, the offering, which will be arranged by Merrill Lynch, could raise about $315 million pre-shoe.
  
  LDK, which kicked off the roadshow of its IPO on Wednesday this week, is seeking to raise up to $470 million from the sale of 17.4 million ADS, or 16.7% of the company. About 77% of the offering is backed by primary shares and the 15% greenshoe is also all new shares.
  
  The ADSs, which each account for one common share, are being offered at a price between $25 and $27 apiece, which according to sources translates into a 2007 price to earnings multiple of 21 to 22.5 times, or a 2008 multiple of 12-13 times. This puts it at a significant discount to Oslo-listed REC Group, which is considered its closest direct comparable and which trades at a 2007 PE of 43 times and a 2008 PE of 30 times.
  
  LDK’s offering is being arranged by Morgan Stanley and UBS.
  
  Yingli has also filed for an IPO, which according to an initial notice published on Bloomberg will be about $350 million. The company hasn’t determined how many ADS to sell and hasn’t set a price range yet as it isn’t planning to launch the formal roadshow until next week. Goldman Sachs and UBS will be joint bookrunners for this deal.
  
  According to sources, Yingli is likely to come to market at a higher valuation than LDK because of its integrated nature. They refer to SolarWorld, a European company that is also active in all parts of the solar chain, which trades at a 2007 PE multiple of about 30 and a 2008 multiple around 25 times.根据消息来源,英利上市时将比LDK定价更高,因为其垂直整合的特性。他将参考Solarworld,后者是一个贯穿全产业链的欧洲公司,目前市场价07PE30倍,08PE25倍
  
  “I don’t think you should expect such valuations to translate straight away to a Chinese company, but in terms of scale Yingli is quite comparable to Suntech, which trades at about 24 times on a 2008 basis. Meanwhile, Trina trades at about 16 times, so I think you’d probably be looking at a valuation within that range,” one market source says, with regard to Yingli’s potential valuation.“我不认为你们应该直接把这些定价标准直接套用到一个中国公司身上,但是在规模上英利和尚德很接近,尚德市场价08PE24倍。与此同时,TSL08PE在16倍,因此我认为定价也许该在这个区间内,”一个关注英利潜在价值的市场消息来源称。
  
  LDK, Yingli and Trina are all outlining quite aggressive expansion plans in their offering documents, which fits in with the optimistic forecasts about the solar power industry made by various research and data firms.
  
  Solarbuzz forecasts that PV systems installations will reach 4,177MW in 2011 from 1,744 MW in 2006, while Photon Consulting projects that solar power production will grow at a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of 43.7% from 2005 to 2010. The latter also believes that solar power industry revenues will reach $72 billion by 2010 from $12 billion in 2005.
  
  The key drivers are expected to include continued government subsidies and economic initiatives; technological advances that make solar power more cost-efficient; new distribution channels; rising oil prices; and increasing environmental concerns.
  
  LDK plans to increase its production capacity of multicrystalline wafers from 215MW at present to 600MW by mid-2008. The intention is to boost it even further to 800MW by the end of 2008, but the company doesn’t yet have any contractual commitments for the equipment to cover this last leg.
  
  Meanwhile, Yingli launched an expansion project in April last year that will increase its annual production capacity of ingots and wafers, PV cells and PV modules to 600MW each by 2010 from 90-100MW at present. Trina expects to increase its annual production capacity from ingots to solar modules to 350 MW by the end of 2008 from a module capacity of just under 60 MW today. Its recently opened solar cell plant has a production capacity of 50 MW.
  
  The shortage of polysilicon, which is a raw material for the production of ingots and wafers, is expected to plague the industry for some time yet, however, and this will remain an issue no matter what part of the chain the company is active within. Aside from the actual difficulty on getting enough of the material, the shortage is also leading to higher production costs which could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margins.
  
  LDK, Yingli and Trina all address this issue in their prospectuses and outline how they are dealing with it – typically by securing as much supply as possible through long-term contracts. LDK says it has inventory commitments covering 90% of its estimated polysilicon requirements for 2007 and approximately 50% for 2008, however many of these supply agreements are subject to fluctuating market prices or price negotiations with the suppliers.LDK、英利和TSL在他们的招股书都说明了他们如何解决原料问题,典型的是尽可能地通过长单解决。LDK声称已经解决了07年90%和08年50%地原料,然而其中很多是按散货价或议价购买的。
  
  According to sources, Yingli has secured about 90% of the silicon it needs for 2007 and has an ongoing relationship with Wacker-Chemie - one of the biggest silicon suppliers in the world – which is putting it in a good position to obtain the necessary supply in the future as well.消息来源称,英利已经确定了07年所需的90%原料,其和世界上最大的多晶硅厂商之一Wacker的关系正越来越紧密,这使他在未来取得关键的原料时处于有利的地位。 The company noted, however, that the shortage resulted in an increase of 185.5% in its average purchase price of polysilicon per kilo in 2006, which came on the back of a 106.5% increase in 2005.
  
  After the US market closed yesterday (May 15) smaller Chinese solar power player Sunergy, which is being brought to market by Merrill Lynch, was expected to price its IPO at the top of the $8 to $10 price range for a total deal size of $85 million. This would value the solar cell manufacturer at 12.4 times its 2007 earnings, or at quite a significant discount to most of the comparables in this part of the market.
  
  Copyright FinanceAsia.com Ltd., a subsidiary of Haymarket Media Ltd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3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保菱公司开展“完善培训体制、提高员工素质活动”
  保菱公司针对公司员工队伍相对年轻化的特性,按照学以致用的原则,开展“完善培训体制、提高员工素质活动”。根据公司统一安排,制定了年度培训计划,并且严格按照培训计划狠抓落实,载止目前,保菱公司已完成培训项目23项,占全年计划的50%。

   根据年度培训计划,保菱公司各部门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各项培训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培训内容主要涉及变压器设计、变压器试验、安全管理、现场管理、财务知识、电脑知识等等。

   培训的形式不拘一格,多种多样,有在生产现场由老师傅们进行传帮教的培训,比如:质保部开展的变压器变比直阻测量、变压器绝缘特性试验、变压器空载、负载试验等培训;有请专业讲师进行的培训,比如业务部开展的社交礼仪培训,设计科开展的组部件选用和设计入门、电抗器计算单(含器身震动)设计、电抗器油箱震动计算、气体变结构设计等培训;有在一起释义解惑的座谈交流培训会,比如总务部开展的OA平台培训座谈会,业务部开展的外勤人员常见问题交流会等等。

   特别是公司利用春节放长假的时间,组织各部门骨干和生产一线班组长14人赴日本三菱电机系电赤穗工厂进行培训。通过为期一周的培训,参加培训人员对日本三菱电机的市场管理系统、产品制造工艺、变压器试验及质保系统、安全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等有了真切的感受,培训结束后,参加出国培训人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纷纷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经过二个月的效果检验,各项改善工作都取得明显效果。

   保菱公司通过开展“完善培训体制、提高员工素质活动”,苦练内功,提高了公司员工的素质,有力地促进了保菱公司各项工作的发展。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3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晓星天威公司大干出口产品

  晓星天威公司年初面临着三个出口产品的订单,分别出口到赞比亚、印度、巴基斯坦,共有33台,总价值645万元。这批产品是公司同一时间段生产的最大批量的出口产品。公司决定以此为契机,提升自身质量水平、打造精品工程。

   公司质保科制定了更加严格的检验制度,检验人员检查的力度加大,同时认真考核各部门的工作质量;生产科科学安排,结合采购、外协、设计等各部门的情况组织生产配套,同时利用生产会加强各工段质量意识的教育;设计科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大节材设计的力度,提升公司的利润空间,每套图纸都由设计科长曹剑飞亲自审核;工艺科在产品设计时就和设计科紧密配合,优化产品设计,并对生产制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对油箱工段的箱盖焊接变形、大容量的线圈饶制都进行了针对性的工艺培训;采购科要克服采购时间短、资金紧张等问题,周密组织,保证了按照质量要求的原材料供应,使生产顺利进行。生产中,各工段的员工从春节就开始加班加点,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产品保质保量的完成。他们的辛勤付出换来了验收用户满意的笑容。 (贾 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3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强管理 开拓创新 乘势而上 向超百亿知名企业迈进
集团公司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
丁强作重要讲话 石光瑞作经济运行报告

集团公司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总结一至四月份工作,安排部署今后的工作

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丁强在会上讲话

集团公司总经理石光瑞做经济运行工作报告

集团公司总经理石光瑞与天威保变总经理杨明进签订2007年经营责任书

  为总结分析集团公司1-4月份经济运行形势,安排今后重点工作,5月18日上午,集团公司召开了经济运行分析会。集团公司党政领导丁强、石光瑞、张金琢、李志恒、张国强、边海青、夏巍、景崇友、史全生和各子公司、集团本部各部室领导参加大会。会议由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洪君平主持。

   会上,集团公司总经理石光瑞首先对集团公司1-4月份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他说,1-4月份集团公司生产经营形势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变压器产量完成2897万KVA,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7%、11%。

   关于后几个月重点工作,石光瑞指出,按照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丁强的要求,今年我们的奋斗目标又有了新的提升,这就要求我们各级领导认准新目标,振奋精神,明确思路,踏实工作,继续保持各单位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确保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把天威集团的发展带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石光瑞强调,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我们各级领导不断创新管理思路,提高管理效率,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从量变到质变,实现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石光瑞还就目标落实、加强资金管理、人才队伍培养、加快项目建设工作提出要求。

   会上,石光瑞与股份公司总经理杨明进、特变公司总经理孙福泉、结构公司总经理李明亮、电力线材公司总经理曹利安、保菱公司总经理刘淑娟、顺达公司总经理刘林卉签订了2007年度经济责任书。

   最后,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丁强作了重要讲话,他说,1-4月份天威集团双主业又取得了长足发展,输变电、新能源产业在国内龙头地位更加稳固,企业综合实力和外部形象都有了新的提升。

   当前,天威集团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极为关键的时候,国家电力建设的快速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兴起,为我们实现大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但是我们也面临着发展资金和人才储备等诸多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狠抓资金管理,加大货款回收力度,缓解资金压力,确保生产经营的需求。要善于发现人才,把人才培养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各级领导都要思考怎么使用人,怎么培养人,怎么塑造人。因为人才的得失,关系到我们事业的成败,关系到天威集团能否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天威集团的快速发展,急需要有业务能力的人,有责任心的人,对天威负责任的人。

   他强调,各级领导对企业的发展要有前瞻性,要具有掌握全局的能力和抓住机遇的能力,通过不断的学习,创新思路,乘势而上,把各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使企业实现新的、更大的发展。

   丁强还就新项目建设,合资合作等工作提出了要求。

                                 杨建军 赵士辉/文   李涛/摄

[ 本帖最后由 小散户1 于 2007-5-23 21:39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3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毕竟,你不可能吻遍所有的女孩

        550一路走到现在,可以说是到了一个敏感而又有趣的阶段,敏感,是因为持有的和退出的人都在向以前看,数数日子,算算涨幅,便得出出货的结论;有趣,是因为大胆进场的人都在向以后看,计算着下一个目标位和自己的短线空间,一边高喊坚定信心,一边忐忑不安地关注着消息面的变化。

我一直相信,一个人决定买入股票的时间和持有的时间是成正比的,你用5分钟决定买入天威,相信将来卖出天威的时候,也只会用5分钟便会做出卖出的决定,所以,有时候感觉自己对天威的感情非常复杂,复杂到不希望550持续上涨,生怕自己持有550得时间太短,而经受不住短期利润的诱惑,就像有的人讲的,夫妻往往可以共患难,同享福的太少太少,因此,我相信现在受到的痛苦越多,将来获得的回报也会越多。

直到今天为止,我并不认为550有任何卖出的客观理由存在,包括有些威友认为自己赚够了,我也觉得并不是可取的观点,试想,除非彻底离开股市,否则卖出来的钱你还得换成股票,才能不会错过中国资产全面增值的时代浪潮,错过这一次的财富增值,可能有些威友会跟本人一样,此生再难求,毕竟年龄大了。

股票涨得太快了,如果能够成为卖出的理由,那只怪他们把熊市的痛苦忘记的太快、太多了。 550现在的经营情况一切都在计划当中,仍然是买入的时候(包括今天)。我还是坚持认为,股市如人生,值得一个人一辈子携手一生的真正爱人并不多,即便你有可以吻无数女孩(男孩)的机会,与其徘徊,不如执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3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哎,不提了
我买的成本68。7,这两天看这就头疼阿:*27*: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3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投资投机两种不同的获利模式

投机是一种对赌行为,有人赚了就必有人赔了!就象现在市场上的认沽权证,个个深度价外,它从0而来也必归0而去,在它的一生中,所有在它上面赚的钱的总和必等于所有在它上面亏的钱的总和!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也是一样的,它们都是金融衍生品,本身是不创造价值的。对冲基金就是利用其庞大的资金优势投机轧取钱财的!!

投资则不同,投资一家有赢利能力的上市公司,本质上是公司为广大投资者赚钱。如投资大盘蓝筹股由于其赢利能力强且稳定,每年都会有高分红,股价虽然长期较稳定,但长期投资有稳定的收益。投资成长股是投资获利的最佳途径,成长股就是每年利润都有复合增长的股票,这类公司都是处在扩张期,就象前几年的万科、茅台,现在的招行、天威!

以天威为例:假设其10年内年复合增长率为50%,现在40元股价是合理的,那么10年后它的股价理论上就应该是40乘以1.5的10次方,大概是2300元!也就是说你如果每年都投资于年复合增长率为50%的股票、或者说你每年都能赚50%,10年你的财富将增加到现在的57.7倍,20年将增加到现在的3300倍,现在投入10万元20年后你就有了3.3亿了!!

这就是巴非特、林园们的成功秘诀,努力吧朋友们!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3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楼主换签名了
感觉还是以前那个挖散户尸体的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3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天威英利路演的具体情况
Yingli Green Energy Holding Company Limited
29,000,000 American Depositary Shares
Representing 29,000,000 Ordinary Shares
  
       Yingli Green Energy Holding Company Limited is offering 26,550,000 American depositary shares, or ADSs, and Yingli Power Holding Company Ltd., our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is offering an aggregate of 2,450,000 additional ADSs. Each ADS represents one ordinary share, par value US$0.01 per share. The ADSs are evidenced by American depositary receipts, or ADRs. We will not receive any proceeds from the ADSs sold by the selling shareholders.

       Prior to this offering, there has been no public market for our ADSs or our ordinary shares. It is currently estimated that the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price per ADS will be between US$11.00 and US$13.00. Our application to list our ADSs on the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under the symbol “YGE” has been approved.

天威英利路演

天威英利路演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3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avigne-wang 于 2007-5-23 21:49 发表
哎,不提了
我买的成本68。7,这两天看这就头疼阿:*27*:


目前这个价位还不存在套牢的风险
由于路演的最终结果还没有出来
A股股价暂时进入盘整很正常
后期走势反复向上毫无悬念!   vv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3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不迁怒不二过 于 2007-5-23 21:54 发表
呵呵,楼主换签名了
感觉还是以前那个挖散户尸体的好:)


那个签名还是熊市时候写的
现在看有点恐怖和过时了
人毕竟要与时俱进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4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天威(600550),你站在哪一边? 2007-5-23 22:59:56     

作者:十年如一

近来,天威还有天威英利上市,询价等等各方面的信息都很多,总的来说,散户们觉得是询价和预期有差距,消息以偏空为主。所以大家都在热切的讨论,包括重新讨论天威的估值,再加上天威这两天的股价在大盘连升3天的情况下,天威的股价倒跌了6%。

    近来在天威里做短线,认为天威今年的估值就是这样的人数明显多起来了,而且在盘中,大盘越是上涨,天威越是往下跌。有挺多人挺心焦的。越来越多的人因为询价的结果较低,或者因为天威近来不断的调整而离场,我觉得挺可惜的。

   首先在这里我会问两个问题:(希望持有威迷们去回答这两个问题)

    1.假如550未来几天去补涨停跳空高开的缺口,你会怎么想怎么操作?

    2.假如未来几天大盘开始调整(或者是中级调整),你会怎么样想怎么操作?

    我相信会有很多的答案,还有我们的朋友们会设计很多种方式去进行操作。而我的看法是这样的:

    1.如果出现上面的2种情况,我绝对会站在主力那一边,假如下跌,我有钱则大力加仓补货,没有钱则持股不动。

    2.天威从18元区域上到现在65元附近,这一段路程正是因为有很多坚定的威迷一直坚定的持有,并且锁仓,然后伴随机构一起向上的。其实要知道机构主力要运作一个股票,其实是需要一些很坚定的用户(或者是散户)或者是机构帮助其进行锁仓的,只要有一点证券行业的人都会比较清楚,机构并不会很排除散户的,反而机构和主力是很希望有和他们同样十分看好股票前景的散户和他们共同持股,因为这样机构的拉升成本会低很多,机构冼盘的目的就是想将短线客或者意志不坚定的人冼出去,因为这些人在拉升过程中是最不坚定的,最容易给主力带来大的卖盘。

   3.天威每天的成交量都控制得十分的好,既使天威回补58元的缺口,既使大盘开始调整,我仍然持有天威,因为我站在机构这一边。因为目前的价格还不是天威的价格,还不是目标价格,我愿意和主力站在一边,目标一致,等不看好的人下车之后,我们再关门,开车,享受新的一段旅程,新的一段上涨。

   天威的估值空间不用去计算,我们现在所有的计算依据都是以今年的现存数据去计算的,而对于我来说,我是以行业或者以国家对新能源的态度和将要采取的政策来计算的,既使天威不能短时间超越尚德,但是天威也有足够的能力分享整个太阳能行业的高速增长所带来的利润,我还是那个观点,当苏宁电器电话涨了10倍的时候,任何的估值都是徒劳的,那时候没有估值告诉我们,它还可以再涨多10倍。

    所以天威原来高速开行的列车,现在缓慢进站,有人觉得这是目的地,就下车,有人觉得这是起点站就上车,不久,列车门就会关闭,开始新一段的旅程,我仍然是车上的一员,因为我的票的终点站不在此,还远着呢,主力和机构就是列车,所以我愿意站在主力这一边,随着列车的重新启动,开始一段更加奇妙,快乐的旅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6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保定与省发改委等签署保定·中国电谷合作协议
--------------------------------------------------------------------------------
来源:保定晚报    2007年05月25日 11:26

  中新河北网保定5月25日电 5月24日,省发改委、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发展计划局、市政府在保定市签署“建立‘保定·中国电谷’建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议书”。三方决定发挥各自的优势,在保定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基地的基础上建设“保定·中国电谷”,使之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基地。兵装集团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尹家绪,副省长张和,市委书记宋长瑞,市长于群等出席协议签字仪式。

  根据协议,三方共同推进“保定·中国电谷”建设。兵装集团把“保定·中国电谷”作为集团公司调整产业结构、涉足新能源产业的战略基地,今后公司投资的有关新能源产业的项目,优先放在“保定·中国电谷”内建设,“保定·中国电谷”优先向兵装集团推荐优质项目,充分利用保定国家高新区现有优势,对兵装集团在“保定·中国电谷”的建设项目给予优惠和支持。三方将组建协调机制,建立高层会晤机制,就解决“保定·中国电谷”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讨和决策。

  张和在致辞中说,此次战略合作伙伴协议的签署,必将为“保定·中国电谷”建设注入新的活力,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将一如既往地给予全力支持。希望保定市进一步完善政策,强化服务,为兵装集团参与建设中国电谷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同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扩大与兵装集团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尹家绪表示,多年来,兵装集团与河北省、保定市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发展新能源产业是兵装集团确定的新战略目标,保定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为兵装集团提供了新机遇。兵装集团愿意在河北、保定这块热土上,投入资源、人力、精力,全力参与中国电谷建设,和保定市一起把中国电谷从规划、蓝图变为美好的现实。同时,希望河北省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对兵装集团的投资继续给予高度关注和支持。

  于群说,三方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协议,标志着“保定·中国电谷”在成长的道路上又将迈开新的一步。保定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紧跟世界能源产业发展的潮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聚焦国家发展战略,聚焦重大产业项目,聚焦自主创新,打造光电、风电、生物质发电、节电、蓄电、输变电等“电字号”产业平台,全力建设中国电谷。相信通过三方的合作,特别是依托兵装集团强大的技术力量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会为中国电谷发展插上翅膀,为保定新能源产业增添动力,也为兵装集团调整产业结构、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保定市委、市政府将进一步密切与兵装集团的联系,认真落实战略合作伙伴协议,积极创优发展环境,全力以赴支持合作项目的建设、发展。

  副市长曹汝涛主持签字仪式。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谦代表市政府签字。兵装集团有关部门负责入,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签字仪式。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6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兵装集团副总经理尹家绪来保考察中国电谷
--------------------------------------------------------------------------------
2007年05月25日 11:09

  中新河北网保定5月25日电 5月24日,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尹家绪率团来保考察中国电谷建设,并与副省长张和、市委书记宋长瑞、市长于群等领导举行高层会谈。双方达成了广泛共识,建设中国电谷,必须抢抓机遇,大干快上,做大做强。

  尹家绪一行在张和、宋长瑞、于群等陪同下,考察了多家中国电谷企业。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把握市场先机,凭借领先的技术、精益的管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迅速崛起为国内光伏发电领域的领军企业。尹家绪认真听取技术人员的讲解,仔细查看生产流程和该公司三期工程项目,对公司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惠德风电整机项目已完成一期工程建设,二期工程完工后有望成为国内风电企业中最具综合实力的设备制造商之一,尹家绪饶有兴致地参观生产车间,查看了风电整机的内部构造。在天威集团,尹家绪考察了风电整机项目、超高压变压器生产车间等,同企业负责人交谈,询问产品德性能、市场开拓等情况。参观中,保定新能源产业的良好发展态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给兵装集团客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考察结束后,兵装集团、河北省、保定市举行了高层会谈。

  张和介绍说,近年来,河北省经济建设飞速发展,一批重大建设项目顺利实施,产业布局和结构进一步优化,初步形成了钢铁、机械、建材、医药、食品等主导产业。兵装集团具有雄厚的经济、技术实力和独特的人才、管理优势。省政府十分重视与兵装集团的合作,对兵装集团参与“保定·中国电谷”寄予很大希望并将全力以赴给予支持。

  对河北、保定有着深厚感情的尹家绪回顾了近年来兵装集团与河北省、保定市的合作历程,介绍了集团未来发展构想,表达了支持、参与河北省及保定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真诚愿望。他说,我对中国电谷概念的提出非常赞赏。这个概念新颖、站位高、符合国家政策、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他特别强调,一步为先,步步为先,想要在发展上有作为,必须抓住机遇,争取时间、抢速度,尽快做大做强。我们与保定有较好的合作基础,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双方应在更广阔的领域加强合作,加快发展。

  宋长瑞对兵装集团高层考察中国电谷建设表示热烈欢迎。他向客人们介绍了保定的区位、投资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南车北电东纺西绿城文”的产业发展格局以及“3+4” (三大战略支撑产业、四大成长性产业)的主导产业定位。

  宋长瑞说,从国内、国际能源市场发展的趋势看,新能源产业的成长性好,兵装集团选择投资新能源产业非常有远见。发展新能源产业,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世界能源产业发展潮流,不仅为保定市、河北省高度重视,也为全国、全世界所关注。在河北长安汽车的发展中,兵装集团与保定市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希望以此次考察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加深合作,谋求双赢。

  于群在谈到与兵装集团的合作时说,兵装集团机制灵活、实力雄厚,决策层思想解放、作风务实,善于用大手笔谋划大发展,值得我们学习。保定市委、市政府把中国电谷作为战略支撑产业,只要有利于大发展、快发展,我们就全力以赴支持。

  尹家绪等还观看了保定市情宣传片,听取了“保定·中国电谷”建设和保定汽车等重点项目介绍。双方就推进在中国电谷、汽车产业等领域合作的具体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省政府副秘书长于万魁,省发改委副主任张少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谦,副市长曹汝涛,兵装集团有关部门负责人等参加考察和会谈。

  来源:保定日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6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太阳能股照亮美国市场
新闻来源:中企传媒网  日期:2007-5-26 10:26:36  
      
中国的太阳能企业接二连三地涌入美国上市,这为投资者开辟了一条进入可再生能源行业中一个迅猛发展领域的新途径。
               
投资者对中国太阳能类股的热情在上周再次显现出来,总部设在南京的中电光伏(China Sunergy)在那斯达克首日上市股价即飙升了51%。投资者期望另两家太阳能设备制造商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LDK  Solar)和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Yingli Green Energy  Holding)未来几周在纽约证交所上市时也能有类似表现。已经在纽约证交所上市的天合光能(Trina  Solar)提出了大股东转售申请,还有两家中国太阳能公司明年可能在美国募股。
            

LDK将于6月1日上市。该公司融资规模可能高达4.70亿美元,从而成为2004年以来在美国IPO金额最大的中国大陆企业。
               
            
如此多的太阳能公司进行IPO是两大趋势相互作用的结果:对清洁技术类股日益增加的兴趣和投资者希望进一步参与到中国经济中的要求。在美国、中国等数十个国家推广替代能源的新政策推动下,太阳能行业的年增长速度达到了30%左右。中国公司现在正跻身前列,已经危及到了美国、欧洲和日本竞争对手的地位,这也显示出,中国的制造业优势在向新兴的清洁技术行业延伸。
               
Piper Jaffray清洁技术分析师杰西&S226;皮切尔(Jesse  Pichel)说,最终该行业的发展基地将位于中国,原因就同在那里生产手机和电脑一样。
               
中国的太阳能类股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升温,当时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商之一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Suntech Power Holdings of  China)在纽约证交所上市。4.55亿美元的IPO是当年中国公司在美国募股的最大规模。该公司股价在一个月内上涨了一倍,随后出现了回调。
               
尚德太阳能的IPO定价为15美元,该股周二收于34.79美元。CIBC World Markets的数据显示,尚德太阳能的市值约为55亿美元,目前的股价约为2008年预期收益的19.2倍。
               
自尚德太阳能上市以来,又有四家中国太阳能公司在美国募股,其中几家涨幅巨大。所有这些都带来了可能存在太阳能泡沫的担忧。
               
CIBC World Markets股票研究部主管杰夫&S226;奥斯伯恩(Jeff Osbourne)说,在某种程度上说,这种热情是合理的,但其中一些股票的估值正在失去控制。4月17日,在那斯达克上市的两只中国新股晶澳太阳能(JA Solar Holdings)和林洋新能源(Solarfun Power Holdings)超过了他的目标股价后,他下调了这两只股票的评级。
               
分析师称,许多投资者认为尚德太阳能最初的成功代表了中国的整个太阳能行业,但一些新公司在目前的行业发展情况下可能并未占据有利位置。Piper Jaffray的皮切尔说,市场尚未分出赢家和输家,不分青红皂白追涨的资金太多。
               
            
新公司出现分化的关键一点在于多晶硅的供应。多晶硅是一种将日光转化为能源的材料。整个太阳能行业普遍受到了多晶硅短缺的局限。由于硅占太阳能板成本的40%左右,今后几年公司获得多晶硅的价格将对其利润产生巨大影响。尚德太阳能等签订了长期硅供货合约的公司可能比从现货市场上购买的公司支付更低的价格。
               
            
这是LDK前景看好的一个因素。该公司通过利用回收多晶硅控制了成本。LDK生产晶圆,这是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而太阳能电池则用于太阳能板中。
               
           
LDK的另一个优势是处在太阳能供应链上的一个有利位置,竞争对手很少。竞争主要集中于供应链的末端,即生产太阳能板成品的企业之间。预计LDK将发行740万股普通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7%左右,价格约在25美元至27美元之间。
               
            
英利绿色能源在获取硅供应方面也处于有利位置。同尚德太阳能一样,它也是一家垂直一体化公司,生产从硅锭到成品太阳能板等几乎所有产品。据知情人士透露,英利已经同中国一家主要生产商签订了长期的硅供应合约。
               
            
该公司计划通过IPO融资3.50亿美元左右,但还没有确定具体条款。一些分析师表示,由于公司的一体化构架,英利的估值可能会比LDK更高。据了解此次IPO的人士称,英利可能将价格区间定在11美元到13美元之间。
               
            
对硅价的担忧让一些分析师对中国另一家垂直一体化公司天合光能的大股东转售持谨慎态度。该公司目前主要依赖中短期的硅供应合约,这意味着它更容易受到硅价波动的冲击。该公司周一发布了第一季度业绩,其中运营利润率从2006年第四季度的15.1%降至10.5%,显示出硅价上涨可能导致了该公司赢利能力的下降。
               
            
天合光能的美国存托股票去年12月份在纽约证交所上市,目前已经比IPO定价上涨了两倍左右,市值约为12亿美元。上周,该公司提交了向大股东转售540万股股票的申请,预计融资额将达到3.15亿美元左右。Thomson  Financial的数据显示,目前该股股价约为2008年预期每股收益的14.9倍。
               
            
硅的供应和价格还不是中国太阳能企业面临的唯一问题。中国侵犯知识产权现象的猖獗意味着欧美企业可能不愿将先进太阳能技术的应用外包给中国供应商。
               
而且,激烈的竞争可能促使中国企业牺牲利润以抢占市场份额。这将更加不利于太阳能行业的发展,而硅成本的居高不下已经侵蚀了公司的利润。
               
            
而且,太阳能并不是解决全球能源问题的万能灵药。尽管太阳能价格在这几十年里不断下降,但在全球大多数地区仍大大高于普通电网的电力价格,该行业仍严重依赖于政府补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6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热评:太阳能企业意图何在?

新闻来源:人民网 作者:曹默   日期:2007-5-21 14:06:25

无锡尚德不再寂寞,5月11日,天威英利提交上市申请,拟赴纽交所IPO,融资最高将达3.5亿美元。与此同时,江西赛维LDK也于同日提交纽交所IPO申请,准备募资4亿美元。如果上市成功,纽交所的上空,将有三个“太阳”照着,而这些光芒来自遥远的大洋彼岸———中国。

  只是这些“太阳”所散发出的光芒能维持多久?这样的疑问似乎不是危言耸听,有清晰的数据可以佐证。目前,中国已经有各种光伏企业超过500家,其中6家公司先后在海外上市。2006年太阳电池产能1200MW、产量约400MWp,是上年的280%;组件产能2000MW、产量约600MW,是上年的210%。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已经成为继日本、欧洲之后的第三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国。

  在能源消费量日趋上升、节能早已被提上战略层面的中国,这些数字着实让人欢喜。欢喜的同时,当然也有忧患的一面。因为中国的光伏市场严重落后于光伏产业的发展,使后者隐藏着很大程度的风险。除了制造外,中国光伏产业中的上下游市场都远在国外———硅材料、制造装备、消费市场主要在国外,95%的产品用于出口。

  不仅如此,太阳能光伏的原材料供应也日趋紧张。日本、西欧等核心原材料生产国纷纷削减了对中国的供应量。去年,无锡尚德和无锡源畅开发了非晶硅,但是这种技术目前似乎并不成熟,尚德在上海斥巨资开发出的非晶硅项目,目前仍旧没有开始生产。即便这样,在国内,非晶硅的原料也并不多。

  去年,有篇评论这样描述当前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现状———在这一产业链条中,中国的光伏发电设备企业所扮演的角色,与珠三角多如繁星的贴牌加工企业已经没有太大区别。但是,为什么众多企业还在蜂拥进入呢?

  仔细思考,其实不难理解。最终都可以归结到资本上。500家太阳能企业真的都是在做太阳能吗?或许连他们中许多人自己都不会相信。笔者曾经与一些投行人士闲聊,他们认为,资本在这里起着很大的作用。许多企业并非在搞实业,而在于概念,然后拿着这些概念去融资,带着资本市场对容光焕发的太阳能的膜拜。

  去年下半年,笔者在调查无锡源畅与香港华基光电的一笔交易中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合作是关于非晶硅项目的。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截至2006年9月,华基光电营业额仅为841.9万港元,2005年全年收入不过为200万港元出头。而华基光电突然达成一笔4.805亿美元的签单,如此利好因素并没有让其股市节节攀升。去年12月21日,签约当日华基光电股价竟下跌2.74%。据分析师推测,资本市场的反应,是害怕华基光电系仰融家族关联企业,巨额订单只不过是“左手换右手”罢了。

  笔者深入调查发现,源畅集团公司在中国内地的名誉控制人仰翱,正是前华晨中国董事局主席仰融的二哥。仰融显然是位资本运作高手。据说,他现今在国外逗留,但从来没有放弃过回国投资的打算。借手无锡源畅,仰融染指太阳能产业,达到“曲线回国”目的并非没有可能。无锡源畅是否在发展太阳能实业,或许只有他自己清楚。

  再看500家太阳能企业中,能够上规模的屈指可数。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做什么,不得而知。这些还待深入调查后才可给予定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6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最大太阳能企业挺进中国

新闻来源:中金在线 作者:陈其珏  日期:2007-5-22 10:26:29

中国日渐清晰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以及深不可测的光伏产业市场潜能已经吸引了全球最大太阳能企业———德国康能集团的目光。昨天,康能集团上海分公司正式揭牌,宣告这条光伏产业的世界级大鳄终于向中国迈出了试探性的第一步。

  目前,亚洲可再生能源市场年增长率超过30%。按照中国政府的构想,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替代传统发电模式的重要方案,计划在2020年由可再生能源提供总发电量的15%,并在2040年之前提高到30%。

  “中国政府正在加强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和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份额。为此,今后的大型建筑项目都将采用光伏发电技术。政府的政策以及能源需求的趋势预示着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巨大的市场潜力。”康能集团亚太区常务董事Guergeli说。

  他同时介绍,建筑/光伏一体化技术能够将太阳能模块与大楼外墙完美地整合,尤其适合城市高速发展的中国,例如承办2008年奥运会的北京以及2010年世博会的上海。

  然而他在接受上海东方早报记者询问时并未透露此次投资中国的具体金额。不过,他仍然向上海东方早报记者透露,康能集团已制定了一项“双50%计划”。根据这项计划:康能集团到2008年将至少有50%的业务量来自亚洲,而所有业务量中又至少有50%是来自非光伏产业。

  康能集团在全球超过25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拥有2000多名员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6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首部光能太阳能手机长沙上市

新闻来源:中国能源网  日期:2007-5-22 10:56:14

全球首款可以使用光能为手机锂电池充电的手机昨日在长沙市场正式上市。该款名为“昶”的恒基伟业商务通光能手机,机身表面全部被太阳能电池板覆盖,在中午阳光直射下,充电60分钟,可保障40分钟通话,在多云、阴天、甚至蜡烛光下,充电可照样进行。

    对于用户来说,光能手机投入市场,意味着手机实现了永久待机。专家测算,目前,仅中国的手机保有量就超过了4亿部,如果这4亿部手机每两天充电一次,每年将耗电14.6亿度,这相当于葛洲坝全年发电量的8%。如果光能手机得到迅速普及,将引导中国庞大的手机市场进入节能时代。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6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定寰近日表示:世界关注中国太阳能市场

新闻来源:经济参考报  日期:2007-5-23 10:37:32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21日表示:“世界对于中国能源前景和中国太阳能市场十分关注。”

  石定寰是在一次名为创建绿色家园推广活动中做上述表示的。此次由台达环境与教育基金会发起的主题为“太阳•创想•家”活动,旨在向社会公众特别是高校学生普及太阳能和可再生资源知识,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节能环保意识,共同营造绿色和谐家园。

  石定寰说,虽然世界对于中国能源前景和中国太阳能市场十分关注,我国目前在太阳能利用方面也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社会大众对太阳能和可再生能源方面的了解程度还有待提高。而本次活动恰恰就是面向社会公众宣传普及太阳能相关知识的一次难得机会,唤起公众对可再生资源的关注,从而使太阳能研究和利用不再局限于少数专业人士。

  台达环境与教育基金会董事长郑崇华强调:“近年来,环境议题日益重要,与之相关的环保节能教育就显得尤为紧迫。台达环境与教育基金会发起这次活动,就是希望借助世界太阳能大会首次在中国召开的机会,向全体公民特别是未来社会的主力—青少年宣传太阳能和可再生资源的重要性,树立自觉使用清洁能源的新理念,共同建设美好的绿色家园。”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6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太阳能上市首日股价大涨

新闻来源:hc360  日期:2007-5-24 9:23:23

周四,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China Sunergy(CSUN)的初始股在纽约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上市。该股以高于原始定价开盘,终盘飙升了50%以上。

    该公司此次共发行850万单位美国存托凭证(ADS),单位发行价格11美元,募集资金总计9400万美元。

    中国太阳能的初始股定价为8至10美元之间。由于市场认购兴趣强烈,该公司提高原始定价。周四,该股以12美元开盘,终盘上涨了5.56美元,涨幅达50.55%。

    中国太阳能位于中国南京,是一家太阳能电池生产商。该公司2006年净盈利1180万美元,营收为1亿5000万美元;2005年净亏损30万7000美元,营收为1400万美元。

    该公司及其他能源公司上市的背景,是全球对太阳能行业的需求。目前,太阳能行业对中国强大的生产能力的依赖程度已越来越大。

    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太阳能公司还有晶澳太阳能(JA Solar) (JASO)、林洋新能源(Solarfun Power Holdings) (SOLF)以及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Suntech Power) (STP)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7-23 11:48 , Processed in 0.038471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