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yantao7788

600550天威保变帖,让所有从太阳能科技进步中获取成果的投资者分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9-13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 新能源十大龙头股投资价值分析(附表)
http://www.eastmoney.com/060913,480376.html
地址请复制后粘帖在打开.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4 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把没用的发在论坛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3-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6-9-14 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是推荐G天威的

一、这股缺少一个向下的竭尽缺口,如果有了这个竭尽缺口,炒个短线到时蛮舒服
二、没有竭尽缺口,到有了一个向上的普通缺口,我认为是普通的缺口,大家估计也不应该有什么意见。这个缺口应下跌后回补。目前有短线风险。
三、目前这个太阳能概念不太火了。主力难道要长期持有,等待这个公司发展壮大成可口可乐,好象中国目前的资金不允许吧。
四、上升通道?没有下跌之前都走上升通道,通道并不可信。只有头部可信。
五、太阳能到底市场有多大,利润有多高?您说的准吗?都用太阳能了,那我们中石油,中石化,天然气。还有我们那么多的煤矿工人,喝西北风去啊????
六、从技术走势看,该股走在周下跌趋势,这是长线标准,也就是说,长线看跌并没有改变,目前只是日线的反弹行情,随时可能结束(当然,也可能上涨,要看大势了)这个股成交量一直没有真正的萎缩,不踏实,不踏实啊。
七、科技创新,与时俱进。太阳能的科技俺实在是个外行,但想来不如搞几个核电厂来劲。太阳能科技估计在美国已经相当发达了,事实证明人家好象也不怎么大力发展这个,第七条纯属虚构,各位 可当一派胡言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14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G天威成第五, 06最有投资价值中国上市公司出炉
http://www.cfi.net.cn/(oumyld45r ... 20060914000162.html

谁是今年最有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胡润给出了他的答案。
  昨天,胡润在上海发布了《2006最有投资价值的中国上市公司》及《2006资本控制榜》。G宝钛以涨幅663%成为2006最有投资价值的A股上市公司;北京物美则拔得2006最有投资价值的海外上市公司和2006最有投资价值的民营上市公司》两项桂冠。
  百富榜今年是第二次推出最有投资价值的中国上市公司。胡润调查发现,A股上市公司整体表现最好,胡润《2006最有投资价值的A股上市公司》的第100位股价涨幅也达到了175%,远高于上证综指62%的涨幅。G中信市值最高,市值500亿元;G张裕股息最高,股息0.63元;苏宁电器营业收人最高,营业收入159亿元;G江铜净利润最高,为18.51亿元。
     ....................................
         ........................................
                 ...........................................

  北京商报

[ 本帖最后由 yantao7788 于 2006-9-14 08:35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14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
600550.GIF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14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
600550.GIF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14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
600550.GIF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14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何祚庥:可再生能源时代,中国准备好了吗?

[作者: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何祚庥]
[发布时间:20060714]
[来源:《科学新闻》 2006年7月14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加工整理]



何祚庥院士最近提出,中国需要像50年前抓“两弹一星”一样抓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开发,直至实现产业化。为此,他建议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重大决策。
他说,2006年1月25日《科学时报》曾报道侯祥麟院士谈“要提前考虑2050年怎么办”?他认为,侯老着重谈的是石油问题,应“放大”到整个能源问题,其中包括石油问题,尤其是可再生能源问题,需要提前做出决策。

他说,中国正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大量节约能源和资源,但又要不失时机地实现工业化。工业化阶段不可逾越,工业化中的重工业化阶段也不可逾越。而能源是发展的硬约束条件。只有可再生能源才是真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不论从当前的发展,还是从长远的发展来说,中国都需要及早逐步过渡到可再生能源。本文主要阐述了何先生的这一观点。

为什么中国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第一,向可再生能源方向发展已为世界共识

周凤起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一文中列举了国际上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六条理由:(1)能源安全和能源供应多元化;(2)减少温室气体排放;(3)减少化石燃料引起的城市环境污染;(4)替代核能;(5)创造就业机会和发展中小企业的动力;(6)扩大技术和装备出口。

2002年,全世界消费的可再生能源为19.66亿t标准煤,约相当于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3.4%。其中传统利用的可再生能源约占77.5%,新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约占22.5%。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17.9%,仅次于煤电的39%和气电的19.1%,高于核电16.6%。

欧盟已规定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要由1997年的6%提高到2010年的12%,2020年为20%,2050年将达50%;可再生能源电力在整个电力中的比例将由1999年的14%提高到2010年22%。2006年3月底,欧盟首脑会议决定:要在20年内拿出1万亿欧元,投入到欧盟诸国新的能源产业,转入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能源的轨道。

美国也提出到2025年生物质发电4500万kW,风电1000万kW,光伏发电3000万kW,光热发电2000万kW。2006年2月20日,美国总统布什开展了“能源之旅”,参观了许多可再生能源研究所。布什还不断发表讲话,呼吁美国要大力减少油的进口,呼吁发展风能、太阳能,并希望2015年美国太阳能发电成本下降到可和火力发电竞争的水平。

印度2012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将达到10%。

拉丁美洲2010年整个能源的10%将来自可再生能源。

第二,中国的理由

(1)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调整能源结构的需要;(3)保护环境的需要;(4)开发西部的需要。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占全国资源总量的70%以上;其中风力资源占陆地风力资源85%以上,太阳能资源占90%左右,小水电资源占65%以上,发展可再生能源必将带动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5)解决农村用能及边远地区用电和生态建设的需要。现在我国边远地区仍有700万农户没有电力供应,有的农民连基本的生活用能都没有保障;(6)提高能源供应安全的需要。可再生能源属于本地资源,如生物质能,不仅可转换为电力,还可以转换为代油的液体燃料,如乙醇燃料、生物柴油和氢燃料,为各种移动设备提供能源。因此,发展可再生能源,不仅可以提供新的能源,而且可以提高能源供应安全;(7)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可再生能源在21世纪将逐步取代化石能源,成为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

对以上两方面的理由,可参看发改委能源所周凤起同志在2005年第6期《上海电力》上发表的文章《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

第三,几点政治、国防上的理由

首先,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需要。(1)当代战争的根源,已由对市场、对殖民地等的争夺,转向对能源,对资源的争夺。当前集中表现为对石油的争夺;(2)中国必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避免卷入由于能源争夺而引起的国际性战争;(3)能源外交,能源合作和争夺,已成为时代的主题,中国需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增强中国在国际谈判中的地位;(4)中国在发展可再生能源中增加的支出,有望在国际能源合作中获得收益,甚而是极大的收益。

其次,如果不幸而卷入一场战争,中国必须保证能以有限的资源,集中供应战争所需要的能源,所以,需大力节约中国自身所拥有的有限的化石能源,从而能保证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能源将决定未来战争的胜负。现在世界范围内正处于和平发展时期,但是,“居安必须思危”、“有备才能无患”。

又次,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最近,锦涛同志在“2005年北京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的致辞中提出两个“必由之路”。“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是应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又说,“加强全球合作,妥善应对能源和环境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

第四,在2050年以前,中国就有对可再生能源的迫切需求

2005年,我国共有电力装机5亿千瓦。其中水电是1.16亿千瓦,火电是3.84亿千瓦,油电是1500万千瓦,核电是684万千瓦。2020年,预期电力装机将是12亿千瓦,其中水电是2.9亿千瓦,火电是7.6亿千瓦,天然气发电是6000万千瓦,核电是4000万千瓦。风电、太阳能发电等一共是2500万千瓦。其中核能仅占3.3%。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我国的资源、运输以及环境容量能否支撑7.6亿千瓦的火电?2050年的中国,其电力装机将是多少?将呈现何种能源结构?如果2050年的电力装机是25~30亿千瓦,而又由煤来主导未来的电力建设,这将是“天文”数字。

2005年的美国,约是人均电力3千瓦,2050年的中国,将是15~16亿人,如果人均2千瓦,就将是30亿千瓦。然而这仅是当前美国人均水准的2/3。由2020年的12亿千瓦,上升到2050年的30亿千瓦,也就是每年仅平均增长3.1%。

一个理论问题:中国能源问题能否由节能、节电来满足?

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最近,在各个报刊杂志上,广泛流传着下列一组数字:2003年,中国消耗的原油占世界的7.4%,消耗的煤占世界的31%,消耗的铁矿石占世界的30%,消耗的钢材占世界的27%,消耗的氧化铝占世界的25%,消耗的水泥占世界的40%……但中国创造的GDP却不足世界的4%。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消耗的能源过大。节能节电大有潜力。

问题出在如何计算GDP。

GDP的测算有两种方法,一是汇率,另一种是购买力平价。2003年的汇率约是1美元=8.4人民币;而2003年世界银行按购买力平价所确定的等价关系,却约是1美元=1.87元人民币。

2003年,世界银行分别按照汇率和购买力平价来测算过两组GDP数字:

按汇率测算的中国GDP的数值居世界第7位,日本居世界第二位;但如果按购买力平价来测算,中国的GDP占世界第二位,日本是世界第三位;中国的GDP是美国GDP的58.4%,日本的GDP仅为中国GDP的57%。

美国当前的电力装机约是8.4亿千瓦,中国约是5亿千瓦,两者的比值是1.6:1。美国GDP占世界GDP的份额约是20%,修正后的中国GDP占世界的份额约是14%,两者的比值是1.43:1。所以,美国的单位GDP的耗电是中国的1.6/1.43=1.12倍。但如果采用未修正前的中国GDP的数值,中国单位GDP耗电却是美国的1.1倍。

所以,中国经济虽然有大量节能的潜力,在中国的经济工作和实际生活中,有许多浪费能源的惊人案例,但中国决不是高度浪费能源的国家。现在中央期望十一五期间节能20%,这一指标能否如期实现,需要仔细研究和出台重大政策措施。

其实,当前中国人均用电量是400瓦,美国人均用电是2800瓦,是美国的1/7。在如此低下的用电标准条件下,能节约出多少电力?!

中国未来的能源以核能为主,还是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我回答是:中国将不能走以核能为主导能源的道路。理由是:中国的天然铀资源供应不足,仅能支撑50座标准核电站连续运行40年(这里已将未来的可能的天然铀资源也计算在内)。

可以考虑进口天然铀。近年,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已和并将和中国签订长期供应天然铀的合同。但是,在世界纷纷大力发展核能的形势下,一些人估计“铀资源大约在40年内就会耗尽”。可以说,在天然铀方面的资源争夺,决不亚于对石油的争夺。

有相当一些人寄希望于快中子增殖堆,因为这将可能使天然铀的利用率扩展60倍。我们赞成大力发展快中子增殖堆,但必须看到快中子增殖堆将面临一个价格成本十分昂贵和核扩散问题。

我国现正在从事钠冷却的快中子实验堆的研究。已知投入是26亿人民币,其预期的电能产出将是25兆瓦,亦即其投资平均至少是每千瓦10万人民币;而通常压力堆或重水堆的投资约是每千瓦为1.2万人民币~1.7万人民币。未来的快中子增殖堆的电价将是多少?

与此对比的是:在深圳已成功建成了一个太阳能光发电的实验站,其每千瓦投资是6万人民币。

快中子增殖堆的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尚未完全成熟。技术成熟了也还要面对一个可能发电成本过高的问题。原因是:发展快中子增殖堆,必须同时发展核燃料后处理技术,这也是一笔巨大投资。更重要的是快中子增殖堆的运转寿命,亦即材料寿命,将决定着快中子核电站的折旧年限。

有相当一些人建议中国的能源问题将最终由受控热核反应来解决。但这完全是不切实际的梦想。当前,最乐观的估计也仅认为到2050年才能走向商业化。悲观的估计却认为至少要到2100年。更严重的问题是:其电价将至少是当前核电的10倍。

为什么中国将不能期望由快中子增殖堆或受控热核电站来提供廉价的电力?一个重要理由是材料寿命问题。通常的压水堆或高温气冷堆的运转寿命约是30年,现在认为可延长到40年。快中子增殖堆和受控热核电站也有同样的使用寿命问题。

决定材料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是中子的辐照。通常的压水堆中的中子平均能量是0.25eV,而快中子堆的平均能量是0.1MeV,至于受控热核堆中的主导能量是14MeV。14MeV中子对材料引起的破坏要比0.25eV的热中子至少大一两个量级。

目前在理论上也找不出能大幅度有效缓解中子辐射效应的技术途径。

比较实际可行的,扩大核燃料资源的一个办法,也是有可能适当缓解中国天然铀资源短缺问题的办法,是在压水堆或高温气冷堆中利用钍232。

原因是:钍232在吃掉1个中子后,将能转化成核燃料的铀233。在热中子堆中,铀233比铀235或钚239有更大的增殖中子的能力。其理论上的增殖系数可达1.06,亦即每烧掉1个铀233将多产生0.06个铀233,因而原则上可利用铀233可做成慢中子增殖堆。

实际上,仅可能利用铀233较高的增殖系数做成高燃耗的高转化堆,将能利用这种转化堆燃烧钍232。钍232铀233循环的热中子堆有以下一些优点:1)其天然钍的燃耗较高,原则上只要有充足的铀233的供应,就能在慢中子堆中(亦即不需快堆)大量燃烧钍232。2)中国的钍232资源丰富,仅次于印度,约是中国天然铀资源的6~8倍。大力发展钍、铀循环,有可能大幅度扩展中国的核能资源。3)热堆核电站的发电成本比快中子堆低很多,约为快堆的1/4~1/3。4)核燃料投入比快中子堆少得多,约为快堆的6%。5)钍232的价格比铀238低廉很多,约为铀238的5%。6)钍232体系所产生的放射性核废料,约是铀238的1/10。7)可使用“一次搁置”来处理核的乏燃料,因而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但是,大力发展钍、铀循环,必须解决铀233的持续充分的供应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的途径之一,是利用高能加速器将质子能量加速到1GeV,利用质子轰击铀238或钍232,将能释放40~50个中子,再用核反应制成核燃料钚239和铀233。

如果能有流强为100毫安、能量为1GeV的高能加速器,用“铀238或钍232+铅铋合金”做靶和冷却剂,有望年产100~200公斤的钚239或铀233;也可用来解决放射性核废料大量积累造成环境污染的困难。

如果中国的未来要大力发展核能,从现在起必须部署这一新的技术路线的研究和开发。

可再生能源是当前能源领域中的“先进生产力”

可再生能源在资源总量上远远大于核能。中国的水能资源远大于中国的天然铀资源;中国的风能资源亦即远大于在使用快中子堆技术条件下已扩大了60倍利用率的天然铀资源;至于太阳能资源亦远大于所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水中的氘。诚然,海水中的氘和自然界存在的锂可为受控热核电站提供充足的资源,但仍是总量有限的资源。

可再生能源有的已在技术上完全成熟(如水能),有的接近完全成熟(如风能),而且其发电成本将远低于核能。有的在技术上尚未成熟,其发电成本也较高(如太阳能),但太阳能的资源无限,并已找到有望实现大幅降低发电成本,直至和火力发电相竞争的现实的技术途径。中国必须尽可能地转向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能源结构,应大力发展四种可再生能源: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

第一,水能

2005年年底,我国共有电力装机5亿千瓦,其中水电装机1.1亿千瓦。已知中国水能资源约是7亿千瓦,其中技术可开发是5.4亿千瓦,经济可开发约是4亿千瓦。国家计划投入1.3万亿资金,计划再开发1.9亿千瓦。

当前中国是大力发展水电的最佳时机,建议在15~20年内,国家共投入2万亿人民币,将剩余经济可开发的约3亿千瓦的水电资源都开发出来。

第二,生物质能

中国约有5亿吨标准煤当量的生物质能。可以考虑在农村中大量开发生物质能。但由于光合效应的效率仅为0.2%,很难期望用生物质能作为中国的主导能源。但有望和太阳能、风能、小水电等,共同合作成为主导农村需要的能源。生物质能的缺点是,资源总量有限,但能补充解决其它可再生能源在时间上的间隙性,或地区分布不均的重大缺点。

但是,中国的生物质能毕竟有5~6亿吨标准煤当量;而且,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中国也将能大幅度增加桔杆或能源植物的产出。预期这将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重大方向。我以为,其最佳利用方式,是将大量的桔杆经过发酵制成酒精,这将能大幅度缓解机动车和轮船用油的需求。目前世界范围内出现的一种新动向是:用酒精取代石油;用可适用任何比例的酒精和汽油混合的双燃料车取代仅能在汽油中掺入10%酒精的内燃机车。所以,我国农业发展还要为缓解能源紧张问题做出贡献,这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大方向之一。

第三,风能

中国在10米高空的风电资源是2.53亿千瓦,海上约是7.5亿千瓦。由于风电的资源将和风速的三次方成正比,所以如果扩展到50米高空,将是25亿千瓦。现在发展的大风机已进入80~100米的高空,所以如果风能的利用扩展到80米高空,有望大幅度增加中国的风电资源。前一时期,美国人曾重新估算了世界在80米高空的风能资源,总计约为700亿千瓦。如果中国大陆占世界陆地面积6.4%,由此可期望中国的风电资源可高达45亿千瓦。

由于风电的运转是3000小时,所以40亿千瓦的风电只能折成20亿千瓦的火电。如果开发其中的1/2,亦即相当于1000座标准核电站。

在世界范围内,风电技术已相当成熟。已出现有单机为5兆瓦的大风机,并正在向10兆瓦进军。风电成本已具有市场竞争能力,在国外风电成本已下降到和煤电成本相当,甚而比煤电还要低廉一些,并仍在不断下降。

中国现有风电装机约为50万千瓦。如果到2020年,年平均以40%的速度上升,将能“期望”上升至1亿千瓦,亦即占2020年电力装机12亿千瓦的8%,或发电站总量的4%。

参考欧洲各国迅速发展风电的经验,平均年增长40%,并不是不可设想的发展速度。近5~6年来,德国风电以年平均36%的速度上升,法国更以60%的速度急起直追。从2020年到2050年,如果进一步年平均以9%~10%的速度上升,将能"期望"风电由1亿千瓦的装机,上升到约16亿千瓦的装机。

中国陆上的风电资源,集中在内蒙古以及东北、西北的部分地区。海上风电资源尤其丰富,特别是东南沿海的台风地区。

中国将能期望由西南地区的水电,东南沿海地区的风电和北部、东北西北地区的风电,较为均衡地分别实现各不同地区发展所需电力。

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有比内蒙地区更为丰富的风电资源。所以,我国风电产业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将是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合作开发风电资源。

风力发电还能有效地遏制温室效应和沙尘暴灾害;风力发电也是解决边远农村独立供电的重要途径。

第四,太阳能

简单的计算表明:中国的太阳能资源将至少是风能资源的100倍。

一个简单的设想是:中国的沙漠地区将能集中提供丰富的太阳能。我国现有沙漠约52万平方公里,有沙漠化土地17.6万平方公里,潜在沙漠化土地15.8万平方公里,三者共计为85.4万平方公里。大部分集中在内蒙古地区和新疆地区。以下是一组重要数据:

(a)在沙漠地的年平均日照约为11~12小时。

(b)夏季在正午时太阳光辐射能最大值是0.73千瓦/平方米,冬季是0.23千瓦/平方米。二者平均的峰值是0.48千瓦/平方米,有效平均功率将是0.24千瓦/平方米。

(c)如果令太阳能转化为电的效率是15%,每平方米的面积将能提供约0.036千瓦的电能,其日平均将能提0.4~0.43千瓦小时的电能。

(d)如果沙漠地区每年有300天的日照时间,那么每平方米面积的沙漠,将能年提供约125千瓦小时的电能。

(e)85.4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将能年提供1.07×1014度电。以火力发电的年运转时为6400小时来计算,上述太阳能供电将等价于1.67×1010千瓦的电力装机。如以每标准核电站能提供106千瓦的电功率来计算,那么85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地区将能提供约16700座核电站的电功率。

(f)某些人估计,到2050年,可能约需2500×106千瓦的电力。因此,仅由沙漠地区的15%的面积,亦即约为12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就能提供所需要的电力。

(g)内蒙古自治区的面积约110万平方公里,其中沙漠和沙漠化面积约为20~30万平方公里,所以,仅内蒙古自治区的沙漠地区的太阳能就能为中国在2050年以及今后的发展提供所需要的足够的电力。

(h)请注意:这里仅假设了光电的转化效率为15%。但太阳能不仅仅能在沙漠地区发电,而且还能广泛地应用到广大的农村、中小城镇,单独提供农村、中小城镇所需电力。

一个尖锐的问题:到2050年,中国是否需要用到太阳能?

如果2050年需求30亿千瓦的电力,一个可能的结构是:9亿火电+5亿水电+2亿核电+8亿风电+6亿太阳能发电=30亿千瓦。

其实,9亿千瓦的火电也是一个不可接受的数字。这意味着中国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远大于当前世界第一的美国。其实,5亿水电、2亿核电、8亿风电都已经达到资源所能提供的极限。所有的缺额,都只能由太阳能发电来补充。

当前,太阳能发电成本约是火电的10倍(一说为11~18倍,可能是与中国的火力发电成本相比较),但是,在未来的发展中,太阳能发电有可能下降到和火力发电相竞争的水平。现在在国内若干地区,已建成了某些光伏发电的示范电站,其发电成本约是每千瓦时为人民币5元。但是,已有一些值得关注的技术方向,有可能大力降低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计有:1)有可能设计出能大幅度降低纯净硅料成本的专用炉;2)已出现某些高效、简易可行,但又成本低廉的集光技术,将能大幅度提高光电池的电能产出;3)目前单晶硅或多晶硅的光电转换率约是15%,砷化镓约是25%,但理论分析表明,上述两种材料均还有大幅度提高其光电转化效率的潜在能力,其理论上可能的转化效率,可高达40%~60%。因此,综合地应用上述技术,将能预期在10~15年的时间内,将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下降到可以和火力发电相竞争的水平。

但是,可再生能源的重大缺点是有风有电,无风无电,有太阳有电,无太阳无电。为保证风能、太阳能的持续供应,就要相应地发展能调节供求的调峰电站,而这一技术却有可能通过太阳能热发电加以解决。人们将可能将太阳能聚在某一大型储热罐,并用适当的气体导热,按需求发出所需电力。现在也出现了某些大幅度降低太阳能热发电成本的新的设想。所以,人类的未来,将可能依靠可再生能源充分满足当代以及子孙万代对能源的需求。

我的结论是:人类即将迎来一个广泛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新时代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4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要顶一下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8-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4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何老的话不能不重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14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
600550.GIF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5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夏平稳增长经理:关注三类公司的投资机会

近期股市仍在震荡中前行,正在发售的华夏平稳增长的基金经理张龙,谈到基金投资及市场机会时表示,华夏平稳增长基金的投资目标为实现资产持续稳健增值。而要投资获得平稳的收益,选股非常重要。针对当前A股市场的情况,张龙选股主要关注三类公司,即投资伟大的公司、挑选前瞻性的公司以及利用数据模型筛选出来的公司.
张龙称“伟大的公司”最受偏爱,此类上市企业的最大特点是没有竞争对手,在美国市场上有两种代表:一种是可口可乐型公司,另一种是麦当劳型公司。在中国这两类的代表分别为贵州茅台和苏宁电器。以茅台为例,它有着无以伦比的品牌价值,作为一项奢侈消费品销量连年增长,而且公司还采取了隔年提价的策略。它和普通食品一个巨大的不同就是存货价值,当有些产品为存货担心时茅台却能够越存越升值。华夏基金在2003年11月以25元建仓,到2006年5月获得了超过750%的涨幅。

  另一类极具投资价值的企业为具有前瞻性的公司,这需要投研团队来发掘它们,如宝钛、老窖、天威、洪都等。以老窖为例,在经过市场的一段低迷之后,老窖重新对产品进行了推广定位。“国窖1573”这一悠久历史被当作品牌强力推广,其高档酒产量也有广阔的增长潜力。在销售环节,向经销商定向增发,实现了销售供应链整合。在注意到了这些积极因素后,张龙在2005年年中以2.7元建仓,到2006年7月获得了470%的涨幅。

  第三类是利用数量模型筛选出来的公司。上市公司数量众多,每年的半年报、年报总数超过万份,一般投资者很难从这一大堆数据中理出头绪。投资公司有比较完备的数据模型、选股模型对其进行筛选,将一些当时并非热门、但极具投资价值的股票从数据海洋中分离出来。

  以中科三环为例,该公司是中国最大、全球第二大的钕铁硼材料生产企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医疗器械、混合动力汽车、风力发电机等领域。

  该公司有中科院的强大开发团队,并且设备投资占成本的比例只有国际同业的10%,公司经营业绩连续3年保持40%以上速度增长。根据该公司的关键数据进行判断,它可能会获得较大增长,公司在2004年9月在10元左右建仓,到2006年5月获得了超过200%的涨幅。

  还有烟台万华,该公司毛利率40%,净利率18%,属于典型的负债水平低、盈利能力强的公司,并且产能也有扩大潜力,未来建筑节能将创造更广大的市场空间。2005年6月建仓价为11元,在2006年6月获得了193%的涨幅。

  而华夏基金公司正是从每年上万份财务报表中过滤和筛选出的业绩转好的公司,并进一步深入研究,抓住投资机会。

  张龙表示,华夏平稳增长基金将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和企业成长的发展趋势,把握以上三类投资机会,进一步挖掘具有可持续增长潜力的公司,实现基金的投资目标。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7-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15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G天威总股本3.65亿股,
持有天威英利0.49亿股,
相当于持有7.44股G天威等于拥有1股天威英利(3.65/.49=7.448)
按目前G天威波动中间价格19元计算7.448股价值是141.51
141.51/8=17美金
消息称G天威IPO价格是15美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17 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筹股演义版现身G天威 第二个“无锡尚德”
http://www.cfi.net.cn/(oumyld45r ... 20060916000082.html

《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并没有减缓国内企业红筹上市脚步,而G天威式的红筹上市之路,或许成为一种新的范本
  《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的发布,究竟会令多少准备红筹上市的国内企业止步?
  生产光伏产品的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G天威600550)仍然执著于无锡尚德的造富故事,并未停下海外红筹上市的脚步,准备赴美国纽约交易所上市。只是原来的分拆上市演变成"造壳"模式。
  并购新规下的G天威式的红筹上市之路,或许将成为一种新的范本。
  曲折红筹路
  近日G天威在公告中披露,G天威的子公司天威英利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变更为中外合资企业。G天威借子公司实现海外上市的步子已经越来越清晰了。
  G天威的海外上市计划要追溯到2005年年初。G天威作为天威英利的两大控股股东之一,其性质是国有企业,而天威英利的另一实际控制人则是民营企业英利集团。
  2005年2月,作为海外上市的准备工作之一,G天威与英利集团决定按51:49的比例对天威英利增资,注册资本由7500万元增至2.5亿元,这一增资计划后来因英利集团未能及时入资而付之东流。
  2006年3月,天威英利启动了第二次增资计划,拟将注册资本增至1亿元。公司宣布,该次增资后天威英利将计划在海外上市,而在分拆上市前,除先进行增资扩股外,还将改制为股份公司。然而此次增资计划再次在7月底搁浅。
  G天威如此急迫地进行两次增资扩股,正是公司分拆其子公司天威英利赴境外上市的前奏。
  中国证监会《关于企业申请境外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公司申请境外上市的条件之一,就是净资产不得少于4亿元人民币。G天威迫切希望通过增资扩股来满足这样的要求。
  除了对于净资产的要求以外,分拆上市公司到境外上市,不但要经过商务、工商、外汇等有关部门的审批,证监会还要在天威英利分拆、海外发行和海外交易三个环节进行审批。
  "对海外交易的审批,既可能与前述第两项许可一并批准,也可能在上市后单独批准。允许参予的交易者,即可能仅是原有股东,也可能仅是战略投资者的股东。"国浩律师集团(上海)事务所执业律师、合伙人王卫东对《财经时报》说。王卫东曾参与无锡尚德等多家企业完成境外私募及红筹上市工作。上述三项程序,可能会影响天威英利上市的进度。
  "特别是证监会方面的三项审批,在目前法律和规定中,并未有具体的操作程序和批准实质性条件。一般以特批的方式,授予某些大中型境外上市企业(如建行)。而以天威英利作为发行主体,最大的问题在于,除非经过前述第三项的特批。否则,原股东持有的股份不能流通,可能会影响原有股东的利益。"
  造壳计划
  第二次增资扩股计划失败后,仅仅在5天之后,G天威就抛出了替补计划。
  新计划中不再增加新的股东,规避了因利益冲突影响增资计划的风险。同时,G天威放弃了对天威英利的控股权。新的方案中,G天威不但将原来的分拆改为造壳,并提出了"以整体上市为目标,择机分步实施"的解决办法。一方面,回避了目前整体上市可能带来的诸多政府审批的繁琐和拖延时日;另一方面,也保证了G 天威股东对天威英利海外上市后分享其上市利益的合理预期,因此,在G天威股东大会上得到了一致通过。
  而这个方案中,最微妙的变化在于G天威与天威集团的持股比例从去年的51:49变成了49:51。
  王卫东说:"从G天威的角度来看,在前期重组中最为关键的是,G天威作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将2%的天威英利的股权转让给作为民营企业的英利集团,是否能够得到有关国资部门的认可,并按照上市公司决策程序获得批准。"现在看起来,这似乎已经不存在什么悬念。
  从目前G天威所公告的天威英利上市的步骤来看,天威英利选择红筹上市需要经过国内重组等一系列的基本程序和审批。
  其中包括召开股东大会,审议向英利集团转让天威英利2%的股权;进行股权转让变更登记;英利集团就设立海外特殊目的公司(英利BVI和英利开曼)办理境外投资外汇登记手续;英利开曼公司收购英利集团持有的天威英利的股权并办理外商投资审批手续等。
  相比G天威这样的国有企业,近年来国内选择红筹上市的民营企业不在少数,如网易、盛大、蒙牛、携程等都成功地实现了红筹上市。G天威为什么会出现如此迂回的场面?
  王卫东道出了其中的玄机。由于境外上市公司能够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而经营层又在企业中持股,这是海外市场普遍希望看到的企业治理结构标准之一。对于国有企业而言,由于经营者和所有者的分离,在这方面存在着天然的缺失。
  另外在审批程序中,G天威作为国有企业还将面临国有资产监管方面的审批。
  对此G天威方面表示,最初选择以天威英利作为上市主体,是因为这种上市方式属于国家所鼓励的范畴,而且有明确的依据和操作手段可循。"这是一个正式的渠道,但是审批手续非常复杂。"
  王卫东认为,从英利集团的角度讲,对天威英利海外上市应该是已经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特别是英利集团成立海外控股公司(包括英利开曼和英利BVI),进行返程投资的提前申请,并获得有关外汇监管部门的审批,对促进天威英利顺利及时地变更为中外合资企业至关重要。
  第二个无锡尚德?
  天威英利的目标是在2008年建成500兆瓦光伏电池片/年的生产基地,这将使天威英利的组件产能提高6倍。实现这个愿望,将需要付出总计30亿元人民币的代价。在目前G天威资产负债率高达65.03%的情形之下,巨大的资金缺口无疑是天威英利急于上市的主要原因。
  作为同类竞争企业,无锡尚德目前的公开计划是2006年达到240兆瓦的产能。谁会占据行业龙头地位?资金无疑是接下来要比拼的重要"竞技项目"之一。
  王卫东认为,天威英利海外上市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其重组过程中控制权的变动,以及潜在变动所面临的如何与美国会计准则相协调的问题。"对此,估计美国SEC会有反馈意见。"他同时强调说,"G天威目前的方案,对国内国有企业采用红筹上市将会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而业内投行人士则表示,现在天威英利只是解决了资本出境的问题。与当初无锡尚德上市不同的是,按照目前9月8日正式实施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第四十条规定,特殊目的公司境外上市交易,仍需要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因此境外上市的时间和具体交易,天威英利还是给人留下了悬念。
  链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17 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cbcy2003
注册会员

http://bbs.solarzoom.com/viewthr ... &extra=page%3D1

新会计准则与天威

1、根据新的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分为两种,一是具有控制力的控股子公司。这类光伏太阳能论坛 Photovoltaik Solar Forum@wK0E1_u vK
子公司在母公司会计报表中要由成本法来体现其投资成本,不再适用权益调整法,因此会调低母公司净利润。当然由于子公司年度分红母公司可以相应确认其实际投资收益光伏太阳能论坛 Photovoltaik Solar Forum6z1Q(E!v:g"w{
但这类控制子公司由于要合并会计报表,而新准则允许在合并报表中按权益法调整其实际收益,bbs.solarzoom.com}+M AvTx+ru
所以新准则对这类公司的合并会计报表及净利润没有影响
SR!LZ!i7^光伏太阳能论坛 Photovoltaik Solar Forum2、另一种是参股和联营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比例达到20%以上,但没有#p(Hvp-S!FMN        t#D'h
实际控制权),这类公司的母公司按新准则当然也要采用成本法核算其投资成本(原来是权bbs.solarzoom.com        R*Tc        `%R k
p
益法),并不再确认由于子公司利润增减带来的投资收益(现金分红另外计算投资收益)。Vn;RM;^4b
由于对这类子公司没有控制力因此母公司并不合并报表,所以母公司报表和合并报表完全一
4o_.Rl jwQ
P9hV+`致,但均受新准则影响调低了净利润;`5X4FC%Xd1C2a
3、新准则对G天威的利润影响不在于母公司和合并报表的差异,而在于对公司实际
X2J.L Wz盈利能力及净利润的大幅调低
v:l1ea6gG天威06年预计净利润2亿元,天威英利净利润2.5亿元,公司控股51%,
$t f3T+FHYy)^投资收益1。25亿占净利润总额60%,但如果天威英利上市,公司对天威英利股权将摊薄到38%
sP.X [8U@g'oC*S?~2z\1w
q%`
G天威对天威英利将没有实际控制权。因此显而易见,根据新的C"sQ~7X bnA1i
会计准则,G天威对天威英利均只能采用成本法核算其投资成本,不能再
/Q[(F[b
eS采用权益法依据子公司盈利情况调整投资收益。投资收益的唯一来源只能是天威英利每年的现金分红,天威英利这两年缺钱是不会现金分红的。因此G天威根据新的会计准则07年G天威从天威英利将没有收益
'Ax9r{-E   规则双刃剑,按照目前英利资本运作状况,海外上市后天威仍将控股,则新制度对天威按权益法构成重大支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6-9-17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均线已成空头排列,已破半年线,强烈建议有的人尽快抛售!!!快快快!!!

[ 本帖最后由 chenjhsm 于 2006-9-17 10:32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12-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7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俺不是说你的股不好,俺想说太阳能技术其实不成熟,BAIDU有个太阳能吧,问题多多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9-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17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cbcy2003
初级会员
http://bbs.solarzoom.com/viewthr ... &extra=page%3D1
我两年前介入天威时,海富通旗下一对活宝基金曾分别把守一、二流通席位,后贴钱落荒而逃;去年股改前,海系又先后向天威伸手“火中取粟”,却于股改后不久“小富即安”撤单,随后“地球人都知道”,其被云国投的蔡明猛煽耳光,出尽奇丑。
z*_6GC3w3dS b    至今年一季,HFT又伙同富通银行从13元以上抬货,并削尖脑袋抢到900万增发筹码,反正建仓成本呈“大幅跳空”之势。但在其后拉高中大肆派发,及至杀到14.8元腰斩位。从两年来海系的“超短线”作为看,怎么也难看出百亿基金操作套路,难怪其在外有“垃圾基金”之恶名,而这也是天威的一大隐患。

[YfUa \(Ubbs.solarzoom.com     我思索再三,海系屡屡反向操作的原因,或是砸出筹码喂鼠(反正基金钱是别人的),或是前景短视,按权证思路操作天威。如结论正确,天威股价未来皆会有表现:前者,在鼠饱后,海系自然会倾力“成人之美”,而后者,价值巨手会将天威高举过顶。
}/I3a3D"wQ E`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海系判断正确,天威仅限于“概念”短炒。可研究海系自公募以来的战例,似乎除了怡笑大方的种种愚行,尚未有令人拍案的经典之举,难不成天威“如此命嗟”,居然去成就海系“英名”?bbs.solarzoom.comf*Wm1zWu M8Qx
    我与天威缘深,我深知其中内幕。突然想到体彩:买了多年两手空空,难道明年就能中彩?!bbs.solarzoom.comLY.EZ%h+^!W        @/{
    至于谁会坐不住,是涌身抢进门,还是夺门而出,我们接着看肥皂剧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17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cbcy2003
初级会员

http://bbs.solarzoom.com/viewthr ... &extra=page%3D1
萨班斯法案之一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仅供参考!
Qx,|?v7月15日,美国颁布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以下简称“SOX法案”)将适用于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一场残酷的萨式考验正在逼近。中国移动一位负责SOX项目的工作人员焦急地对记者表示:“公司花了重金在聘请国际知名咨询公司或会计师事务所来协助其建立相关的配套制度,但由于没有经验可循,试点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成本也超出想象。”404条款成“绊脚石”
5P
M^@u(`yX+ag bH h9_
{Rz!K@P&^2so

4N!a JN)~-mabbs.solarzoom.com9t)h8A6K8uT&CG'C
2nu`5d7WVNM
VK'Y        dz2F
0fS*e9Z7v(J
  “要想在‘萨式’挑战中成为赢家,首先要搞清楚游戏规则。”长期关注该领域的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副秘书长张玉说。张玉所指的游戏规则,即SOX法案中最难操作、最复杂、成本最高的404条款——“完善内部控制”。M3C%a%e        {!m h
光伏太阳能论坛 Photovoltaik Solar Forum0K8mG&F+n
  404条款让经理负责保证公司有一套“充分的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结构和程序”,细化到产品销售的条件、记录付款的时间和人员等每一个环节,披露所有实质性缺陷,同时出具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必须为管理层的内控保证做出证明并披露所有“材料缺陷”,违者将面临严厉的惩罚措施。光伏太阳能论坛 Photovoltaik Solar Forum_.cgX,up,Z
光伏太阳能论坛 Photovoltaik Solar Forum/Y+A U"F;G
  “这是中国企业遵守SOX法案的最大难点。”普华永道中国区运营和系统风险管理经理杨丰禹说,“它要求对照美国COSO(美国反欺诈财务报告委员会)报告建立上述内控体系,包括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馈、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8要素,过程严密而繁杂。”
"L1zI:lX+V%G
#}x)XTYilf|Qk  在安达信做了多年审计的友联时骏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文昭说:“目前,国内企业的内控程序多流于流程,监管不力,将很可能无法预防年报中存在的重大虚假陈述。”两年前,中国人寿因财务违规行为被股东提起了集体诉讼。去年,更是连续有UT斯达康、中航油、前程无忧网站、新浪等数家公司在美遭遇“提供虚假信息”和“隐瞒重大事实”的集体诉讼。
{3Jz|d/j7qj+z  
q1f s1kR?  达成404条款的成本更令人咋舌。统计资料显示,大型美国公司在404合规工作第一年为建立一套内部控制系统的成本平均高达430万美元。这些成本包括35000小时的内部人员投入、130万美元的外部顾问和软件费用以及150万美元的额外审计费用(增幅达到35%)。“由于中国公司的内控体系远未达标,他们的投入将更高”,普华永道全球风险管理合伙人刘祖新说。
HjXdILQ`O3B光伏太阳能论坛 Photovoltaik Solar Forum
X?6{o_MGd.Mbbs.solarzoom.com  进入倒计时光伏太阳能论坛 Photovoltaik Solar Forum+tg
R$GQ.E
光伏太阳能论坛 Photovoltaik Solar Forum U
iAPmw3DE
  用“摸着石头过河”来形容目前国内公司的内控改革并不为过。梁文昭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家国内注册的上市公司完成了404条款要求的整个过程,外部审计师也还没有出具任何一份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光伏太阳能论坛 Photovoltaik Solar Forum_!h&d        _"F.I

(z        Cdd,ei
A6L!](| w  梁文昭分析,一是中国企业不知道自身走的这条路是否正确,二是有些公司高管不予支持,三是很多审计师事务所并不合作,导致中国企业起步晚、进度慢。bbs.solarzoom.com9n L^}(H+t6U

M0m+vCHOM  中海油的一位中层人士对记者表示,从去年开始,他们就在按照萨班斯法案的要求,对内控系统做出调试,但因为中途遇阻而一度搁浅,“主要是国内企业的危机意识还没有树立,对于不符合法案的后果还没有足够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
/Z%D4P#g%c2E:hbbs.solarzoom.com |5_"t%C`x2R
  “标准和文件的建设、实现和评估工作量巨大。”自去年9月20日中国移动率先在福建、天津、湖北、山西4家省级公司开始内控项目试点以来,中国移动副总裁薛海涛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在SOX项目上,并引入毕马威公司作为执行顾问。“眼下,广东、辽宁、西藏等地的分公司也即将加入试点,不论是内部流程梳理、财务投资监管,还是资源分配更是不能同日而语。” 赴美上市公司转身  
萨班斯法案之二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仅供参考!
i!c'OQy        KR#_#{k光伏太阳能论坛 Photovoltaik Solar ForumH*w5ux-s
美国知名专业咨询服务公司Resources全球审计咨询服务主管Lester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SOX法案的推行提升了海外公司在美国上市的门槛,这已经使得一些中国公司萌生了退市之意。
JGI/s3SvV光伏太阳能论坛 Photovoltaik Solar Forum]E;S\
t%Wx[2W:Y8Y
  虽然Lester没有透露考虑退市的企业名单,但他称,1999年美国股市中的退市公司仅有30家,2004年已经升至135家。2003年,全球最大的计算机声卡制造商新加坡创新科技退市正是萨班斯法案导致创新科技在纳斯达克上市成本高昂。
5oOh|v
i%Ae
Fi-?;PoL.Am
  就在中国企业家正在惊羡美国资本市场是淘金的良好场所时,也开始注意到了资本市场的另一类现象,即原本打算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都悄悄改变了上市地的计划,转而向伦敦、香港等地寻求上市机会。

bHc U'T*~        ?
Y!|i$Pm.l
}  ITGov中国IT治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孙强强调,这些都肯定和萨班斯法案有关系。第一合资成本非常高,第二有潜在的法律风险,第三一般来说中国国企不熟悉国际会计准则,不熟悉国际投资人对透明披露的要求。] @;d#Js$h*Q?5PVj

m+`py1c$`  “在众多国际交易市场中,美国证券市场的监管要求最为严格,而且在美国上市的成本相对较高,上市后的维持费用也不菲。虽然不如美国交易所那么严格,但香港交易所总体的规则是良好的。放宽大型企业赴港上市在赢利与业绩连续计算方面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为这些大型国有企业赴港上市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国航股份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有消息称中国国航股份就是因为“404条款造成的高额财务费用和较为苛刻的内控要求”,从而决定将上市地点从原先的美国修改为英国。
E/l$[FB k)z|光伏太阳能论坛 Photovoltaik Solar Forum
A4IE`uj3_vtG&B  与之类似的还有上海电气集团、神华能源和中国远洋控股公司,都只在香港上市而放弃在美国上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18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
     因为600550和600089主业相同,同时都参股了光伏行业,这两个公司完全有可比性,走势上60089明显强于600550,从流通盘\每股收益\等指标比较看,这两个股票的市场价值应该相同,但现在600550的价格*流通股数量<600089价格*流通股数量.
      结论600550价值低估了.
600550.GIF
6005501.GIF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7-19 00:28 , Processed in 0.051664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