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均线多头

均线多头---我的价值投资策略学习与实践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30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原帖由 qinyong1972 于 2009-3-29 23:30 发表


貌似跟等级相关,八级80阅读权限 九级90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30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申请加分,望均线兄帮助,多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3-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3-30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价值和风险问题,我个人认为这里还是存在点问题的。
1、一块石头放在哪里,放在谁手上,价值是不同的。中国有句古话叫:天时地利人和。老外那些哲学思想跟中国比起来那是差老鼻子远了,专门用来出书卖钱的。只不过,资本的时运在他们手上,所以不得不听他们的。要不然汇源也不会没了“价值”。去看看原油跟黄金是怎么被操纵的,价值只不过是一颗棋子,游戏规则就是价格。
2、风险来自于未来。只要是下一时刻的事情不清楚,一定不可能管住自己的。不要试图和人性做对,当然努力修练一下还是必要的。如果这个观点成立,那么胜败的关键就在于信息不对称。买的永远不如卖的,所以才有今天的商业繁荣。
所谓的方法,只不过是缩小信息处理不对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30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wayne 于 2009-3-30 12:12 发表
关于价值和风险问题,我个人认为这里还是存在点问题的。
1、一块石头放在哪里,放在谁手上,价值是不同的。中国有句古话叫:天时地利人和。老外那些哲学思想跟中国比起来那是差老鼻子远了,专门用来出书卖钱的 ...


投资的技术手段就是“不对称”每个人对于不对称的理解不同,造成不同的交易。但投资的本质不是价值和风险的关系,而是怎么认识和理解“群体行为”
“群体共识”为什么是危险的?
“群体盲区”为什么是安全的?
“群体为什么会成为盲流”?
-----------------------------
研究群体的行为胜过研究什么是价值,什么是有效信息。只有把市场先生弄明白了,才能去做投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30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原帖由 chwayne 于 2009-3-30 12:12 发表
        遥想当年,有个老外就因为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如何进行最佳决策的领域里卓有建树而拿了诺贝尔奖的。我个人观点,信息不在于多,而在于真实有用,价值投资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股市投资最佳或者说较佳决策模式。1、将目光长期集中在少数的几家优质企业身上,过滤掉了海量的垃圾信息,这些垃圾信息如果不是修心养性到了一定层次的人,投资决策时肯定受干扰的;同时由于长期定点跟踪,信息掌握相对系统全面,通过相互质证,可以排除“地雷”(有疑点的票票,真伪未求证清楚前坚决不做),使依据进行决策的信息基本真实可靠,确保选中的是“好股”。2、辅之重置成本,未来贴现现金流等方法确认企业的价值中枢,再给予一定的安全边际,确保了介入时是”好价”。3、剩下的就是长期持有,适时调整仓位了。做价值投资首先要摒弃暴利、快钱的心理,因为价值投资的核心基础是这只票票长期看来是股价向上,股利丰厚的,投资者寻求的是确定的、长期的投资正收益,要有足够的时间跨度才能展现价值投资的优势。任何与之不匹配的做法都会恰得其反,进而怀疑价值投资,步入歧途。这不是说别的投资方法不好,各有擅场,但唯有价值投资做到投资决策零失误的可行性最大,而投资决策失误恰恰是吞噬投资的罪魁祸首。历史经验也证明,寻求确定的、长期的投资正收益的投资者常常得到市场给予的意外惊喜。
参与人数 1奖励 +26 热心 +5 时间 理由
均线多头 + 26 + 5 2009-3-31 00:16 论坛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3-30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实有用”本身就是一种不对称,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A城石头价格是1元,B城是1.5元
假设信息是非公开的,看谁先找到,就成为关键。
假设信息是公开的,是不是所有人都能赚到钱呢?
仍然只有少数人可以赚到钱。

群体和个体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博弈状态,庄家要分析散户的行为,散户也要分析庄家的行为。
假设存在信息不对称,最后决定策略的将是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获取时间。

巴菲特的风险控制能力是超强的,除了股权外,还有资金、股息、套利,等等,这些是非常人可以做到的。
什么是市场先生?本质上就是风险分散机制,中国市场这个机制本身存在缺陷,要小心政策干预哦。

[ 本帖最后由 chwayne 于 2009-3-31 00:17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jub 于 2009-3-30 11:02 发表
我也申请加分,望均线兄帮助,多谢!


“播种什么,你才能收获什么”

---------------------慢慢学吧。

最好的投资其实是对自己投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qinyong1972 于 2009-3-30 20:59 发表
[quote]原帖由 chwayne 于 2009-3-30 12:12 发表
        遥想当年,有个老外就因为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如何进行最佳决策的领域里卓有建树而拿了诺贝尔奖的。我个人观点,信息不在于多,而在于真实有用,价值投 ...


跟你观点相同:
1:80%的信息无用
2:人类总有20%的信息无法获取
3:在不对称的信息下如何科学决策,你的方法论至关重要。有人写了本书《与上帝博奕》,就是专门论述在不完全知道信息的情况下如何决策。挺有意思。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31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原帖由 均线多头 于 2009-3-31 00:20 发表


我从来没停止对自己投资,想加分仅仅是为了看均线兄关于ST股的帖子。不过反正最近我是不会买ST股的,这超出了我目前的能力圈,以后再学习也未尝不可。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3-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31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重组概念股的操作,最关键的是信息的真实性,这恰恰是很多普通投资者最难以求证的。所以规避风险为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遥想当年,有个老外就因为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如何进行最佳决策的领域里卓有建树而拿了诺贝尔奖的。我个人观点,信息不在于多,而在于真实有用,价值投资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股市投资最佳或者说较佳决策模式。1、将目光长期集中在少数的几家优质企业身上,过滤掉了海量的垃圾信息,这些垃圾信息如果不是修心养性到了一定层次的人,投资决策时肯定受干扰的;同时由于长期定点跟踪,信息掌握相对系统全面,通过相互质证,可以排除“地雷”(有疑点的票票,真伪未求证清楚前坚决不做),使依据进行决策的信息基本真实可靠,确保选中的是“好股”。2、辅之重置成本,未来贴现现金流等方法确认企业的价值中枢,再给予一定的安全边际,确保了介入时是”好价”。3、剩下的就是长期持有,适时调整仓位了。做价值投资首先要摒弃暴利、快钱的心理,因为价值投资的核心基础是这只票票长期看来是股价向上,股利丰厚的,投资者寻求的是确定的、长期的投资正收益,要有足够的时间跨度才能展现价值投资的优势。任何与之不匹配的做法都会恰得其反,进而怀疑价值投资,步入歧途。这不是说别的投资方法不好,各有擅场,但唯有价值投资做到投资决策零失误的可行性最大,而投资决策失误恰恰是吞噬投资的罪魁祸首。历史经验也证明,寻求确定的、长期的投资正收益的投资者常常得到市场给予的意外惊喜。



-------------------------------------
讲出了我想说而又表达不出来的话,谢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4-1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博弈和信息不对称的结果就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不在于“成功”,而在于比其他人更少的“失败”。
所以,没什么必要讨论什么股票涨的最好啊,什么东西最值钱啊,把错误降到最低,做什么都一样赚钱。
上市公司里做什么的没有?卖废纸蜡烛都能赚大钱,何须钾肥黄金?搞的好象要进世界500强一样。
毛主席经典语录:批评和自我批评。巴菲特每天都在自我检讨,不仅如此,还要花钱找人扁他。

[ 本帖最后由 chwayne 于 2009-4-1 12:14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4-1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没人放巴菲特的检查?还有私募对巴的讨论?
这就是人性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wayne 于 2009-4-1 12:09 发表
博弈和信息不对称的结果就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不在于“成功”,而在于比其他人更少的“失败”。
所以,没什么必要讨论什么股票涨的最好啊,什么东西最值钱啊,把错误降到最低,做什么都一样赚钱。
上市公司里做 ...

博弈和信息不对称的结果就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不在于“成功”,而在于比其他人更少的“失败”。
所以,没什么必要讨论什么股票涨的最好啊,什么东西最值钱啊,把错误降到最低,做什么都一样赚钱。
上市公司里做什么的没有?卖废纸蜡烛都能赚大钱,何须钾肥黄金?搞的好象要进世界500强一样。

小时候收废纸的人,现在大部分变成老板了 ,真是只有在不起眼的地方才能更安全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聂夫之道(证券市场周刊)-----均线兄能否给加点分啊

最近看到证券市场周刊对聂夫策略的一个检验,很是有趣,本质上无非是利用了市场先生的变化无常,但却取得了相当不俗的成绩,转过来,与大家分享一下,虽然有点长,但是认真领会,必有所得。均线兄给加点分吧,我只有80的权限啊,可怜啊。:

    股市是一个容易诞生英雄的舞台,每一轮牛市都会造就大批“股神”及其暴富的神话。但通常退潮之后,这些所谓的英雄同样也是“赤裸裸”的,来得快去得也快。
  经历了漫长岁月检验的成功投资者并不多,而约翰。聂夫就是其中之一。聂夫执掌温莎基金长达30余年,该基金收益率平均每年领先市场超过3%,而能够长期做到这样成绩的只有巴菲特等少数几个人。

  聂夫的成功之道,并不是使用了高深的投资技巧及数学模型,而是广为人知的低市盈率投资法。对于A股市场投资者,聂夫的投资之道更可复制——低市盈率投资法很容易做到定量选股,而且实验的结果相当不错——2001年至2007年期间,运用修正过的聂夫选股方法年均收益率可达到24.61%,而同期上证指数年收益率只有14.23%,超额收益率为10.38%。

  股市变幻大王旗。每一轮牛熊市的交替,都意味着一大批所谓“股神”的倒掉。时间成为甄别成功投资者的最有效武器,只有如巴菲特等那些最顶尖的人才能在漫长的时间中屹立不倒。

  巴菲特“股神”的美誉经受住了时间的建言,而且从逻辑上说他的投资方法适应性颇强——如果你以低于其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优秀企业的股权,怎么可能不赚钱呢?但不可否认的是,有相当多的人怀疑巴菲特、怀疑价值投资会在中国水土不服。

  说服这些人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拿出事实依据,可惜由于巴老的投资理念博大精深,而对优秀企业进行评判和估值又有相当的主观性,我们无法简单地构建定量模型。不过,现在有办法了,同为价值投资者的约翰·聂夫的低市盈率投资法很容易做到定量选股,而且实验的结果相当不错!

  聂夫执掌温莎基金长达30余年,期间创造了让人瞠目的纪录——这只大型共同基金在超过30年的时间里,收益率每年领先市场3%以上。聂夫并没有使用什么高深的投资技巧及数学模型什么的,而是使用了最广为人知的投资方法——低市盈率投资法。

  运用修正过的聂夫选股法,根据每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并在新年第一个交易日以开盘价买入市盈率最低的10只股票每只投入相同金额的资本。则自2001年初到2008年底,聂夫投资组合年均收益率达到了24.61%,而同期上证指数年收益率只有14.23%,超额收益率为10.38%;而自2001年初到2008年底,在上证指数年均收益率为-1.61%的情况下,聂夫投资组合的年均收益率为8.44%,年均超额收益率达到10.05%。

  聂夫选股七式

  概括起来,聂夫的选股法则主要包括以下7条:

  1。低市盈率;

  2。基本增长率超过7%;

  3。收益有保障;

  4。总回报率相对于支付的市盈率两者关系绝佳;

  5。除非从低市盈率得到补偿,否则不买周期性股票;

  6。成长行业中的稳健公司;

  7。基本面好。

  这些原则看上去很简单,但应用起来却很复杂。如第5条,聂夫认为“周期股⋯⋯投资者需要一定的技巧并能够在最好的时机进入——也就是在前一个经济周期让股价滑落了深谷,又正好在大家都意识到公司收入开始回升之前”。

  具体来说,“温莎基金一般在周期公司业绩回升的6-9个月前购买它们,然后随着人气的高涨缓步抛售。技巧之处是猜测产品价格的增长。我们首先要研究的是行业的产能,然后对信息和数据进行加工判断,得出需求增长的大致时间。”

  这是一件常人难以做到的事情,聂夫却做到了,一是因为他本人执掌的温莎基金是一家成功的基金,作为专业投资机构有其特有的优势;二则聂夫本人极其敬业,甚至在旅游途**煌?亩痢痘??秩毡ā贰{
参与人数 1奖励 +50 热心 +5 时间 理由
均线多头 + 50 + 5 2009-4-2 02:26 帖子很棒,加分鼓励,期待您更多优秀帖 ...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显然,尽管聂夫清楚地阐述了他的投资方法,我们却不可能全盘复制,所幸这并没有妨碍我们为大家奉献出令人满意的结果。
  构建投资组合
  在具体做法上,我们主要根据聂夫7条原则中的第1、2、7三条原则进行数量化选股,且有所变通(数据来自Wind资讯)。假设投资者根据每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选股,并在新年第一个交易日以开盘价买入,起点为2000年年底,终点为2007年年底,构建的投资组合将在8年的时间里与上证指数赛跑。
  第1条原则是低市盈率。聂夫一般会选择市盈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40%到60%的股票,不过,如何计算市场的整体市盈率首先就是一个问题,聂夫在《约翰·聂夫的成功投资》一书中也未谈及。我们采取的变通做法是依次选择市盈率最低的10只股票(剔除不符合2、7两条原则中的股票),每只投入相同金额的资本。
  由于是在每年年底选股,此时上市公司的年报尚未披露,我们只能采用上一年度的财报数据计算静态市盈率。而聂夫认为动态市盈率和静态市盈率没有优劣之分,精明的投资者应全部拿来细做分析,我们也想做精明的投资者,却苦于多年以前的盈利预测数据难以获得,只能作罢。
  第2条原则是基本增长率超过7%。按照聂夫的标准,基本增长率是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所有的净利润)5年的平均增长率。低于6%或者高于20%的增长率很少能被聂夫选上,理由是他厌恶过高增长率附带的高风险。
  在具体选股过程中,我们发现A股市场的低市盈率股票基本增长率往往都很高,但我们剔除了依靠投资收益或营业外收支取得高收益的股票,具体标准是任何一项不得超过税前利润的20%。此外,计算5年平均增长率时基期亏损的上市公司也被剔除。
  第7条原则是基本面好。这是一个内容极为丰富的原则,聂夫本人的论述就不少,而实际要做的可能还要多,为了便于量化,我们只选择了净资产收益率要超过8%这一条。ST公司由于净资产很少甚至为负,其净资产收益率难以与普通公司作比较,被剔除出去。
组合战胜市场
  根据上述方法(下称“聂夫选股法”),我们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自2001年初到2008年底,根据聂夫选股法构建的投资组合年平均收益率为8.44%(未考虑印花税和手续费),期间,上证指数从2073.48点跌到1820.81点,年均收益率只有-1.61%,聂夫投资组合的年均超额收益率为10.05%。
  其实,如果采用2001-2007年这个完整的周期对于评价聂夫选股法更为公平。这样的结果是年平均收益率达到24.61%,而同期上证指数年收益率只有14.23%,聂夫投资组合的年均超额收益率为10.38%。
  之所以选取2001-2008年的时间段,一方面是我们想在尽可能长的时间段里来做验证聂夫选股法,另一方面我们也试图以此来证明价值投资的鼻祖格雷厄姆说过的一句话,“投资环境的变化沧海桑田,犹如地震一般不可预期,但健全的投资原则会产生健全的投资结果。”在我们看来,很多人对未来的经济形势感到悲观,但这并不能成为远离股市的理由。
  自2001年至2008年,聂夫投资组合在8年中有5年战胜了市场,胜率为六成,似乎并不算高,但这其中颇有些值得深思的地方。
  首先,投资绝对需要信心。聂夫并没有使用什么高深的投资技巧及数学模型,而仅使用了最广为人知的低市盈率投资法。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投资成绩的好坏往往并不取决于是否掌握了某种投资圣经,而是取决于投资者是否能够坚持简单却符合逻辑的投资策略。
  从理论上来说,低市盈率投资法有其合理性,但如果时间只是从2001年截止到2006年,则采用聂法选股法构建的投资组合收益率还不如上证指数。如果同样在2001年初投入100万元,那么到2006年年末,聂夫组合的净值仅为115万元,而指数为129万元。如果有投资者开始按照聂夫选股法投资却不能坚持下去,他就会错失2007年辉煌的成果。其实,无论是巴菲特和聂夫,都有些年头战绩不佳,并且受到市场的质疑,但他们能够不为之所动,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
  其次,波动大的投资方法未必不好。在8年中,聂夫投资组合有3年损失超过20%,而上证指数却只有2年;8年中,上证指数只有1年涨幅超过100%,而聂夫投资组合有2年。由此可见,聂夫投资组合的资产波动幅度要大于指数,但是如果我们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承受得起大涨大落带来的压力,就将迎来光明的结局。
  最后,“市场先生”是价值投资者的好朋友。聂夫不相信有效市场理论,他认为, “市场有着惊人的误判能力,任何时候总有不绝如缕的冷门股。”或许正因为如此,温莎基金的股票仓位才能一直很高,“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把股票的销售收入重新投入到前景更加光明的股票中。但是,如果市场定价过高,温莎有时会选择增持现金,比例可达20%。(我们认为,对于一只股票型基金来说,持有更高比例的现金则有失英明。)”
  一开始,我们对聂夫的上述做法并不理解,但出于对他的尊重,同时也为了更加严格地检验他的理念,我们在构建投资组合时假设自始至终都要满仓。根据南开大学孟庆斌、周爱民和靳晓婷三位学者的研究,自2006年11月开始,A股市场开始出现泡沫,但恰恰是在2007年聂夫投资组合的净值出现了大幅增长。这其中的奥妙何在?
  答案是即使在2006年末,人们还能够以平均9.11倍的市盈率买到10只股票,从历史来看,这个水平并不高。只是到了2007年末,平均市盈率上升到了20.75倍,已经接近2000年末(上一次熊市起点)的水平,看来这才是需要引起注意的时候。
  仍有改进潜力
  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说的,在构建投资组合时,我们并没有完全、也不可能完全按照聂夫的理念来做,这意味着投资者在实际操作中仍有取得更高收益率的可能。
  从表3中可以发现,某些入选组合的股票损失相当惨重,有时可以达到平均水准的2倍以上,甚至会在组合整体盈利的情况下仍然亏损两位数以上。显然,在真正按照或借鉴聂夫选股法则做投资决策时,有效地避免类似情况的出现是非常必要的。
参与人数 1奖励 +50 热心 +5 时间 理由
均线多头 + 50 + 5 2009-4-2 02:27 帖子很棒,加分鼓励,期待您更多优秀帖 ...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开始。。每天一顶。真到达到50学习权限为至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4-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4-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早已够了。。。还是有每天一顶啊。。学习中。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4-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6 天

发表于 2009-4-1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价值投资其实最难克服的是内心的恐惧,越跌越买对心态的考验非常难熬,一方面你所理解的基本面和真实的基本面可能有偏差,导致投资失败;另方面你的资金能不能支持越跌越买也是个问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0 03:55 , Processed in 0.042633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