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均线多头

均线多头---我的价值投资策略学习与实践贴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8-6-22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mbrose 于 2008-6-22 00:25 发表
其实每个人持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是好的,更是不可避免的,但觉得我们应该讨论问题的时候不要人身攻击,例如可以在回复的开始用:“不同意见,我的意见是。。。”等等,这样就可以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和促进交流, ...


现在是讨论屁股问题,而不是脑袋:*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8-6-22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国牛X圈里,华夏基金经理王亚伟算一个。
但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去跟踪一下他玩过的股票,就知道中国第一是啥了。
我喜欢他,是因为他知道不能拿基民的钱去“投资”,在中国就是要搞“投机”。
最近他炒股炒成股东了,又是一中国神话,完成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价值投资”。
我说过,价值投资不在二级市场上。也许有,但肯定是小概率。
价值投资者就是成为股东,跟什么大盘、顶底都没关系。
在一个错误的地方,错误的年代,使用貌似正确的方法,那个下场就是……

最近刚看完大小非数据,结合600203(这家公司的董事长的底细我比较了解)分析,得出了一个令我咋舌的结论:
如果你在前两年,没有跑赢大盘,就说明你已经被国有资本剥削了。
这是一场与国资剥削的投机战争,而不是什么价值投资……

[ 本帖最后由 chwayne 于 2008-6-22 10:46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8-6-22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扯了一堆,当然要有一个结束语。
在这里出名,实在是没啥意思,要出名当然首选人民网,而且要实名制,呵呵。
只是把一些人“辛苦”靠抄书建立起来的“名声”动摇了一下。

投资和投机永远是对立统一的,大家都说巴菲特是神,为什么这个世界有那么多不跟巴菲特玩的基金?
在金融市场上,没有必胜克法则。巴菲特只是告诉了我们两句话:
1、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家有好多青山,不怕,但你家没有)
2、站在复利的一边,时间会证明一切。(证明他自己吧,呵呵)

小散要做什么事?
1、学习价值。价值可以让你避免掉进自己骗自己的陷井。
2、学会空仓。因为你家没有青山,不能继续开新仓……呵呵
3、不要以为价值投资就能跑赢大盘(有人可以做到,但不是你),如果你满仓的话会被不对称掉,如果你不满仓不会跑赢大盘的,即便你的股跑赢了大盘。
4、学会看财报,当财报与价格不符合时,你就知道财报是如何做假的,从而也就看清了真实的价值。
5、多看陷井,成功就是避开陷井,没有别的。
6、如果有人跟你谈价值投资,你只要问他:如果我给你钱,赔了算你的,跑赢大盘对半分干不干?基本上他是不会干的,因为你已经在价值投资了,哈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2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对于一个只知道屁股,不知道脑袋的人你还能指望他做什么呢?大概也就像他说的只能说些屁话了。而且这种屁话经常是惊世骇俗的,这次是牛顿,下次大概要轮到爱因斯坦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8-6-22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举个机构忽悠的例子:
600276 恒瑞医药
原来觉得它不错,现在看来也只不过是一个剥削工具罢了。
中投给予强烈推荐评级,呵呵,骗鬼。
我只能说它一定要跌到15块,因为我认为它现在只值10块钱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8-6-22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l2918 于 2008-1-18 11:31 发表
摘自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   --一书

好帖,仍不住转了一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2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吵架论战

很好啊!

去年牛市中,均线这贴太“和谐”了!

还记得去年在贴中说的:这个贴,还有讨论600150问题的人吗?可惜,好像没有任何人有反馈,大家自动过滤了不利的信息。

往往一次赚钱的投资,最终在一片合奏曲中达到完美的一致。

看好——股价正反馈——加深看好——再度正反馈——非常看好——完美的反馈——再也没有反面的声音,达到高度的一致。

这个正反馈发生在去年的很多大牛股上:中国船舶、茅台、中国远洋、苏宁等等。

我们是应该反思一下了:大牛市是否影响了我们脑海中的“公司价值”?

至于价值投资, 谁也没有定论。

有内涵的探讨,应该都是值得去思索的。

不希望看到这个贴把不速之客赶走,否则,这个贴,也只能成为同一思维的不断强化而已。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2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各位价值投资者:目前的各股价位有没有几个或更多是被你们
看中的到了安全边界的可以进行价值投资了的呢? 000960怎么样?
先谢啦!:*19*:
(以上各位的争论非常精彩比看大段的抄书有趣的多,因为他更多的
加入了各自的思考。道理总是越辩越明的,不过各自坚持自己的看法
谁也说服不了谁也很正常,很感谢你们的争论,很受启发,不过如果
能更加贴近实战就更让人受益拉。多谢各位!:) )

[ 本帖最后由 liza012 于 2008-6-22 23:50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3 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次宋太祖召集手下的将军们开会。会毕,宋太祖想让大家放松一下,就跟这些身经百战的大将军们谈到怕老婆的问题。站起身来说:怕老婆的离开座位站到我这边来,不怕老婆的原地不动。将军们听了太祖的话,纷纷离席站到宋太祖那边去了。唯剩下一位将军,站在原地不动。将军们都很诧异,宋太祖会心的一笑,问这位将军道:"你就不怕老婆吗?"这个将军赶紧行礼,铿锵有力的回答:"启禀万岁,俺老婆说了,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股票市场绝对是人多的地方就是准备输钱的地方.去年没有抢购到中签基金的人一定现在在庆幸自己当初运气好而没有中签买到限量发行的新基金!

  人多与正确无关,甚至往往是反相关,多数人恰恰是错误的!看看今年初高度一致的十大金股榜就一目了然了.

  要做到投资长胜就必须有铁的纪律,独立思考的能力.

  听老婆正确的话与怕老婆绝对不是一个概念,所以这位将军坚定地站在原地而不动半步.

    男人千万不要怕老婆,但老婆正确的话一定要听,而且老婆的话常常是正确的.

  为弱市增多点生机气氛,聊聊怕老婆的话题不失为最佳选择.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3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3-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3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wayne 于 2008-6-22 14:01 发表
再举个机构忽悠的例子:
600276 恒瑞医药
原来觉得它不错,现在看来也只不过是一个剥削工具罢了。
中投给予强烈推荐评级,呵呵,骗鬼。
我只能说它一定要跌到15块,因为我认为它现在只值10块钱了……

:*22*: 有分岐也是一见挺好的事。市场本来就需要多样化。
如果你有还真希望你大卖特卖。呵呵。
      巴菲特发现了一个问题,许多人持有的股票完全不同,风格各异,但在价值投资哲学下,都取得了良好的绩效。
     (希望听听你说的剥削工具的原因,炒股炒赔造成利润大降,基本面仍然很健康)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3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根据价值投资的理论,好的股票的价格越低一般就越有了投资的价值。
多头老师推荐过几只他看好的股票,对我们很有帮助。目前大盘已经跌到这个
份上,各位大师怎么看呢?能不能结合各股给点具体的建议?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3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ting 于 2008-6-22 22:01 发表
吵架论战

很好啊!

去年牛市中,均线这贴太“和谐”了!

还记得去年在贴中说的:这个贴,还有讨论600150问题的人吗?可惜,好像没有任何人有反馈,大家自动过滤了不利的信息。

往往一次赚钱的投资, ...



太多这样的人:对反对自己的人总是火冒三丈。穿上个马甲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 本帖最后由 双土地 于 2008-6-23 12:51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3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双土地 于 2008-6-23 12:49 发表



太多这样的人:对反对自己的人总是火冒三丈。穿上个马甲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呵呵,做任何判断前,请认真想想再说不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3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王石无人性 于 2008-6-21 21:35 发表

多头同志善于用A股的历史来预测A股的未来。可是另一位经验主义者善于用国际股市的经验来推演A股的未来,然而得出的结论却截然不同。其结论是A股或跌至 960 点,孰对孰错,让历史来验证吧!请见视频(图表拼接 ...



首先得声明技术无用论,不论是我还是它,顶底首先出现的价值顶底,然后出现的是情绪顶底。情绪顶底,无人能预测。


价值底-----主要一些各股静态市赢率20倍,2010年不足10倍,当然不能说市赢率是判断价值的唯一指标,但从历史来看,已有投资价值,道指平均19倍。我个人认为合理价值在2500点一线
再从绝对价值而言,总市值快接近收购价值的个股逐渐出现。
情绪底-----在非理性下,股价会低于企业内在价值,具体是多少,不好判断。而大部人判断顶底都是用情绪 的顶底。


熊市也有熊市的规律,那就是熊尾大部分人是看不出来的,而且牛市还经常批着熊市的外衣。当非理性(情绪)用来定价时,投资已经开始了。正所谓忍住最后一跌,虽然最后一跌,跌幅较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3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wayne 于 2008-6-22 11:23 发表
扯了一堆,当然要有一个结束语。
在这里出名,实在是没啥意思,要出名当然首选人民网,而且要实名制,呵呵。
只是把一些人“辛苦”靠抄书建立起来的“名声”动摇了一下。

投资和投机永远是对立统一的,大家 ...



我做的不好,不等于价值投资这个方法不好。

价值投资充分的利用了投机的力量进行买卖。懂价值投资的人一定是懂得投机之道的,否则也不会有买其所值,卖其疯狂。疯狂是什么,就是投机者的情绪状态。

每个人都会犯错,关键是能明白错在那里,方法错了,那么利润迟早会回吐。方法对了,损失迟早会回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3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股市轮回 于 2008-6-20 17:59 发表

版主又有涵养和大将风度了?他不就是一个说相声的嘛。至多也就是个逗哏的,不是吗?!



是非成败转头空,
对错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3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都不重耍了

每个人都会犯错,关键是能明白错在那里,方法错了,那么利润迟早会回吐。方法对了,损失迟早会回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价值投资”在股市上运用的困难

【 原创:福尔莫斯  2005-11-10 17:43  多彩总汇   浏览/回复:8849/63】
  如果认为巴菲特是真正的价值投资的典范,那么价值投资至少应具有两个特点:一是长期投资,不是仅持有几年的问题,而是长期到几乎永远——巴菲特和费雪的确都这么说过(“不想持有十年,连十分钟也不要去持有”);二是集中投资,把资金集中到极少数的几家公司上,按巴菲特的话讲一辈子一个人能找到三、四家这样的公司就很不错了。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么两点。这除了人的世界观的局限外,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价值投资在股市实践上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难题:
  1.寻找一家长期创造价值的公司很难。那些以某年或某些年取得较好的业绩的公司,很容易使人误以为找到了这样的公司;那些某段时间看起来有“护城河”般经营壁垒保护的公司更容易被人认为就是这样的公司,但是,他们忘了,市场经济——其游戏规则的本质就是破坏甚至消灭这些“护城河“,使所有资本趋向于相同的收益率。在市场经济制度最完善的美国,不断出现的反垄断法案例正是这一游戏规则不断起作用的实例。其实,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q理论早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从长期看,在市场经济中所有资本的价值都要向其重置价值靠拢。投资人其实只是在寻找某个阶段看起来有超额收益的公司——而这又回到了普遍意义的市场投机范畴:按此,几乎所有的公司股票在某个时机都可以作为高价值公司。
  2.估值技术的不完善。流行的DCF(现金流折现)其实只是个理论或观念定义式的公式,并没有实际的操作性,其弊病如收益的计量、永续经营的假定和会计报表的构建等使其不能成为实际可操作的估值技术(更象是商学院教授们写论文的素材)。至于用某些价值指标:如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等等,更是没有客观标准,随意性很大。
  3.价值投资绩效标准的困扰。估值实际上是做某种公司的收益计量,而与二级市场股价并没有直接联系,且市场上的股价并不能完全反映这种计量。但是,很多人一方面在投资根据上是用以公司的经营素材及财务表现进行的,但“证明”他们决策正确与否的却不得不用二级市场上的市值标准(特别是对一些职业投资人如基金经理而言)。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这种认识逻辑上的矛盾。例如,贵州茅台2001年8月上市后直到2003年9月,长达两年多中一直在阴跌,跌幅1/3,作为职业投资人,即使你有看到今天公司经营业绩及公司内质的远见,但那时就“坚持”奉行你的价值观,可能早被炒了鱿鱼。
  第1和第2点如果说通过主观努力还能从某种程度上进行的话,那么第3点对于一个现在的职业股票投资人而言则是很难做到的。当某年的年末你的市值不理想的时候,你跟客户说它们“未来总会涨上去”的,客户可能会先给你说“拜拜”了。巴菲特?是的,巴菲特正是解决了这个问题(成立了他自己的Bershire公司),才成为真正意义的价值投资者:巴菲特的投资业绩,其实根本不是用他买的股票的二级市场股价衡量的,而是用其投资载体——Berkshire公司的帐面值衡量的,这一点,现在很多人都误解了(他们以为巴菲特每年炒股都能平均赚28%)。从这个意义上讲,巴菲特其实是个实业投资家而不是股票投资家。而目前那些声称这些年他的股票投资收益率达到如何如何的,根本不是在做“价值投资”。
  不要小看第3点。不能正确处理3点的,是不可能做到完全按公司价值来进行投资。这不仅仅是能否不受外界(如客户)业绩年度衡量束缚的问题,而是能否真正把自己的业绩标准建立在公司财务值方面而不是二级市场股价上。关于此点,我想举一个例子。本论坛中,wjmonk在他的《长线是金——贵州茅台》一贴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能买到法人股,我肯定会买不流通的法人股而不会去买流通股。”且在他对茅台的“估值”中计算茅台每年收益如何填补其溢价买入后的“商誉”摊销问题,由此说明他这笔买入的超值性——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意义的价值投资,无论从其投资绩效标准还是从其“估值”上。因此,即使这两年再象01-03年茅台股价跌1/3的情况,我相信wjmonk仍然会满意他的那笔投资,而并不是由于这两年茅台的二级市场股价如何如何涨了。巴菲特早就说过,即使股市关10年,对他也无所谓。而我们的股市如果关了,股民也就没有了,可能也就没有那么多所谓的“价值投资”信徒了。很多人经常会有这样的发问:股票投资,是投资市场还是投资企业?其实这是犯了认识逻辑上的错误:一方面试图用“公司价值”来决定其买卖操作,但却又用二级市场股价表现来证明自己的决策正确与否。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常常被二级市场股价弄混、扰乱了自己的投资思考。
  价值投资,其实是按实业投资的标准来参股一家公司,以所参股的公司财务表现来衡量其投资业绩,而不以二级市场价格做衡量。所以严格意义来讲,价值投资并不适合以市值作为衡量投资绩效的股市投资。而以广义的“公司基本面”做为投资依据,这并不是“价值投资”的专利和特征,市场投机者更是如此,甚至会为此做得更远、更细致——对“基本面”进行夸张的炒作、投经济景气之机等等。从实际操作角度看,严格按价值投资的观念投资股市,其成功性、操作性也并不是明显超过其它投资理念和方法的。在我看来,真正的股票投资大师(在我们现行的股票市场游戏规则下的)是彼得.林奇——他是真正靠股市市值实现其无人能超过的股票投资业绩的。林奇既不是长期持有股票——他只持有股票一个阶段,也不是集中持有——他是最典型也是最成功的分散投资大师。他重视基本面但并不是真正意义的价值投资大师。如果说巴菲特代表了价值投资——或者说实业投资(非实业经营)的最高境界,那么彼得林奇则代表了股票投资的最高境界,甚至他们的长期投资收益率都差不多——林奇连续13年的平均收益率31%,且运作的资金一度也超过百亿美元(如果他不主动退休我想他能将这一平均收益率保持得更长时间,因为林奇退休后的美国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了其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强劲大牛市!),而巴菲特20多年(现已超过他的退休年龄)平均28%的年收益率,运作百亿以上美元的资产。
  作为投资人,每个人都应探索在他自身条件下(投资目标、绩效标准)的投资方法,而不是不顾自身情况照搬别人的东西。


[ 本帖最后由 均线多头 于 2008-6-24 14:09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段时间朋友们争论的很激烈,主要的依据是根据帐户里的市值变化来讨论价值投资的成败
朋友的争论正是上文说提:价值投资的考评体系是什么?---我从来不以市场价格变化作为评判我投资的标的,只是用经营业绩来考核---巴非特


拿到有价值的股票就意味着市值一直是上涨吗?市场价值下降就意味着企业内在价值在减少吗?


如果你把企业的经营作为你的考核指标,而不是股价涨跌,是不是更接近实业投资,而把实业投资的经营效果转换为证券资产,应该是第二步的事情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12 05:54 , Processed in 0.032277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