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8-26 20:38

原帖由 淡泊赚了就跑 于 2008-8-25 17:53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22*: :*22*: :*22*:
:*22*: :*22*: :*22*: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8-26 20:39

●投资者入市后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上市公司引发的风险。
股市作为利益竞争的场所,市场各方面的参与者,如政府、上市公司、证券商、投资者的心理活动是不一样的。对于上市公司的股市心理特征而言,目的是为了在股市拿钱,如大盘不断走熊,而当时的新股计划,深金曼发行价8.98元,宁波杉杉发行价是10.88元,搞来搞去,总是与“8”结缘。上市公司这一心理特征,被市场称之为“拼命抽血要钱”。“竭泽而渔,圈钱心切”,反映了上市公司在股市实战中的心理活动。:*22*: :*22*: :*22*:

tree_yi 发表于 2008-8-28 09:52

基础性的风险~~~~:*22*: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8-28 21:02

一、克服对上市公司的感知的错觉
在实际的股市操作中,投资者必须注意上市公司方面的一些影响股价波动的重要信息。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提升,则会使投资者感知到股价会逐级上扬。相反,当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一旦出现逐步滑坡,则会使投资者预期到引致股价逐步滑坡。所以,投资者需要注意、研判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两种变化:一种情况可能是经营业绩逐步提升,容易引发市场乐观的心理预期和对涨势的认同;另一种可能是逐步滑坡,绩优股变绩劣股或绩平股,容易引发市场看淡的心理变化。
经验表明,投资者入市后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上市公司引发的风险。特别是那些“上涨十倍”的股票,容易在普通投资者的心目中产生“好股票”、“永远持有”的心理错觉,在市场的调整中或经济走入低谷时,这些因投资者心理错觉而形成的股票,一般会成为最具风险的下跌源。由于股指的波动,投资者对目标股的心理价值估量是随市场波动而变化,股价过快上扬引致价格偏离价值时,应以出货的策略为主。:*22*: :*22*: :*22*:

tree_yi 发表于 2008-8-29 10:29

截断亏损~~~~~~

愚睿 发表于 2008-8-29 11:07

这本书不错,买一本看看,谢谢佛弟的推荐!:*29*: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8-29 12:39

原帖由 愚睿 于 2008-8-29 11:07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本书不错,买一本看看,谢谢佛弟的推荐!:*29*:
好像买不到了!看我的连载吧!:*22*: :*22*: :*22*: 第一章中有一小段没有贴上,论坛不让贴!

淡泊赚了就跑 发表于 2008-8-29 17:25

慢慢学习``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8-29 20:51

:*22*: :*22*: :*22*:

mytess 发表于 2008-8-30 11:58

共多少页啊??

[ 本帖最后由 mytess 于 2008-8-30 16:56 编辑 ]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8-30 17:15

原帖由 mytess 于 2008-8-30 11:58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共多少页啊??
370页:*22*: :*22*: :*22*: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8-30 17:16

(一)业绩错觉
所谓投资者的业绩错觉,是入市者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的一种固定状态而不知其变化的知觉,或者称之为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出现误判。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绩优股老是认定其仍是绩优股,而忽略甚至会忘记其存在可能产生的引致业绩滑坡的风险,对可能产生的较大风险处于心理麻木状态;二是对业绩滑坡股则老是认定其是属于垃圾股,不善于从垃圾股的质地变化中来寻找机会。
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业绩错觉一般可包括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对过去业绩不良的股票。不看其基本面和经营业绩产生有利变化的一些条件和因素,在实际操作对这些有利变化没有作有意识的研究和预测,以致封闭自己的眼光而错失机会;二是对业绩良好的上市公司不看其产生衰退的不利条件和因素。如忽视原材料价格涨价会影响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例如,电力涨价对化工、商业、冶金等大类别上市公司产生影响,增加其成本;而对电力板块则会增加收益等。相反降价又如何影响上市公司业绩等。例如,四川长虹对彩电采用10%--15%的降价,而市场份额则大幅上升,而广电等公司的经营状况则老是出现滑坡。三是对公司经营本身的业绩错觉。例如,预期减息可以引致企业经营业绩的提升,因而估计主力借消息推升市场容易对涨势认同的股票。这是市场出现的基本事实。当多数投资者感觉到股价上涨是因为减息会产生企业经营业绩提升的基本情况时,主力常会大幅拉高出货。这一点,在行情的调整中就会出现。问题是这种道理要适用一定的条件才是对的。例如,某年峨铁集团每股亏损0.136元,比较上年下降416.28%。国家虽然两次减息,但由于老贷款老利息率,新贷款新利率,该公司90%以上的贷款属于老贷款,导致公司财务费用大幅度上升。实际的情况是,市场主力利用这些预期来推升股价,在形成一种气氛之后,在获得大众投资者的心理认同之后,又先跟风盘一步抛出了高位筹码。当然,主力由于能及时把握这些信息,所以容易避险获利;而市场跟风盘由于认识的原因、由于对图表与指标的误判,经常会出现被动和不利的局面。:*22*: :*22*: :*22*: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8-30 17:40

(二)股价错觉
在股市实战中,普通投资者由于种种原因对股票价格的预期和判定会出现错误的知觉,这是股价错觉。一般而言,股价错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潜力股实际价值未被市场发现的情况下,股价处于被低估的状态,或者主力有意示形,使多数投资者处于不知不觉的心理状态。例如,四川长虹年报显示,其每股收益为2.07元,并推出10送6配3题材。而当时该股股价为26元左右。市盈率为12.56倍。明显低估。而市场最大的错误就是投资者以为长虹股价已经过高,涨势过大,因而错过了主流热点。二是潜力股被市场挖掘出来之后,经过主力行为的有效运作,经过强烈升势的心理示范,可以强化入市者乐观的心理预期,使股价处于高估状态而跟风盘不知,也就是说使其处于心理错觉状态。过高的股价会引致跟风盘心理认同,出现高位追涨接棒的实际情况,如申华某年每股收益仅0.20元,经过市场主力的大力举牌包装之后,从6.50元上攻至27元,涨势如虹,市场追涨心理被强化,而市场主力则大放要打至40元以上的气球,暗中出脱获利筹码。结果不少跟风盘在25元以上大量追涨接棒。最后大盘出现调整,该股主力就大举出货,引致股票下跌至13元。这是投资者在牛市中经常可以碰到的实际情况。三是熊市中投资者老认为跌得差不多,结果去抄底。损失极大。特别是牛市中的强势股,一旦业绩出现滑坡,其杀伤力会极强。例如,10多年前,美国阿泰利电脑公司,濒临倒闭边沿,股价从20美元一路滑落。有的投资者在研究后,在其下跌至10美元时,估计该股超跌(原因这样该股已下跌50%),进行抄底5万股。事实是,该股一路跌至1美元,使该投资者陷入深套。这里的一个重要的错误,就是这位投资者对该公司的股票未作深入研究的情况下,产生该股超跌的股价错觉,容易盲目入市操作。:*22*: :*22*: :*22*: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8-30 19:10

(三)价值估量错觉
股市实战价值估量的错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当个股基本面好转时,投资者因经验、能力和观念等原因预期目标股不值得持有而产生出货动机或持币意愿,进而抛出了底部筹码;二是当个股基本面出现不利的影响或目标股出现业绩滑坡时,而投资者因缺乏足够的认识而产生价值高估的问题。前者被称之为对潜力股的误判;后者则被称之为对上市公司风险的忽略。一个在股市中参与实战的投资者,就会明显地感觉到这两个不利的因素。
在股市的实际的操作中,不少投资者对目标股群价值估量存在着错觉。例如,对绩优公司始终误以为绩优,不去研究其个股基本面的变化。如沪市原绩优股耀皮玻璃、中川国际等上市公司,原为沪市绩优股,后来耀皮因全国浮法玻璃生产线建设太多,行业竞争加剧,而在国民经济紧缩中需求下降过快,引致绩优变绩平。这一变化引致股价大幅回落,又如中川国际股价从12元跌落至5至6元,则是原为该公司的投资失误而形成的。同样的例子是绩平变绩优。例如,新大洲摩托车在近年业绩提升很快,经过短短两年时间的大幅发展,就实现了质的飞跃。形成了从绩平股转向绩优股的转变。在10送4的基础上,业绩也是大幅提升的。:*22*: :*22*: :*22*: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8-30 19:11

二、对上市公司保持正确的感知
(一)市盈率心态
何为市盈率心态?是指投资者在操作中对市盈率的认识、判定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入市者常见的市盈率心态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认定低市盈率就是持有价值,风险较小;二是认定高市盈率就是不具有持有价值,风险较大、而市盈率是股市中股价与经营业绩的比率、这是一种重要的反映市场投资价值的选股标准、国际上认同的是20倍市盈率标准。低于20倍市盈率的股票被称为具有投资价值。通过市盈率来把握对目标公司的选择,重要的一点是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把握。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持续提升、稳定时,这种选择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并可以为市场投资大众产生心理认同。当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不稳定,或者经营业绩滑坡而投资者把握及时,则定时公布的市盈率经常会造成心理错觉。:*22*: :*22*: :*22*: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8-30 19:55

(二)行业前景心态
一个成熟的股市投资者离不开对上市公司市场行业前景的分析和研究,在研究和分析过程中会产生行业前景心态。而一个投资者的产业前景心态也分为三种:一种叫做投资者朝阳产业心态,也就是说,预测、判断、把握该产业处于上升、成长、成熟的心理过程,并据此作为选股依据。每一个入市者都努力在操作把握什么产业是朝阳产业,希望自己所买的股票是处于朝阳产业的心态。对我国来说,如汽车、微电子等行业都是如此,对于一个没有经验的投资者来说,买汽车股、微电子股,持有汽车股、微电子股的心态会比较强。而实际的情况是,行业前景看好,并不是说该类上市公司没有风险。业绩滑坡、生产过剩,也是经常存在的,会产生较大风险。比如,汽车类上市公司业绩常会出现微利及滑坡状态。所以投资者的朝阳产业心态,会在行情中被乐观地放大,造成投资群体的乐观情绪,进而产生心理错觉。另一种情况就是夕阳产业心态,也就是说,投资者预期、判断该产业处于下降、衰退等心理状态。对我国来说,像纺织等行业。这一心态被强化之后,就会使投资人容易处于过份悲观的情绪状态,这种悲观情绪一旦感染到投资群体身上,产生群体心理认同。在主力做空心理诱导下,会强化入市者对夕阳产业的悲观的心理预期,加重破坏投资者的持股心态和持股信心,推动股价逐级滑落。另一种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心态。对行业来说,可能是已经达到了饱和,但其产业内部在进行着分化重组的过程,这就充分地体现了入市者的矛盾心态。例如,彩电是一种高档耐用消费品,我国家庭拥有量已达近亿台,绝大多数家庭已经拥有了彩电。而我国的彩电年产量也超过1500万台。基本上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第一,从投资者持筹总量心态来看,行业前景不容乐观,减少对家电行业持股总量是一种调整的重要心态。因此,90年代以来,彩电行业出现了战火纷飞的阶段,行业竞争在加剧,产业在分化组合。主要特征是:一是彩电产品开始了大规模的升级换代,即经历了由黑白电视转向彩电电视;由中小屏幕到大屏幕;从模拟式彩电到图像更清晰更逼真的大屏幕的数字式彩电,这些情况说明彩电行业的内含在调整,投资者在投资心态上,也应做相应的调整,使之适应市场的变化。如将持有产品结构调整不及时的西安黄河股票的心态调整为在调整中据优势的康佳和四川长虹,则容易在大牛市中获大利,赚大钱。二是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市场份额的重组心态,例如,预期中国彩电市场经过几年的分化重组,市场份额已经开始向四川长虹、康佳等几家大公司转移,则要注意调整持股结构的心态,增持这些彩电公司的股票,沽出在市场上处于被动地位的股票,因而可以避险获利。如果全国生产销售的彩电电视机,仅长虹和康佳两大公司已经达到全国总量的40%,而广电、西安黄河的经营状况则大幅恶化,引致业绩大幅滑坡或造成巨亏。估计这一集中和分化的过程,仍将继续。因而可以说,善于调整持股心态,则容易获利;反之,固执己见,则容易造成亏损。:*22*: :*22*: :*22*: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8-31 09:09

三、对上市公司研判的理念
(一)目标公司的价值心态
反映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持有价值进行分析、判断及把握的心理过程。而反映上市公司是主要价值指标为品牌价值、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 。上市公司的价值可以通过这些指标的综合反映表现出来。入市者的价值心态,主要是通过分析、判断这些指标所反映的市场价值的心理活动:一是注意到了这种价值没有,有心理准备的投资者容易得到这种价值,没有心理准备的投资者就是见了含金量很高的股票,也经常会出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心理状态;二是不同投资者的心理状态如牛市与熊市状态、套牢盘和获利盘的投资情绪和心境等心理状态,对上市公司的价值判断和评估是各不相同的。如重庆百货,资本公积金为12335万元,总股本为6000万股,净资产为20393万元。有了这样一个较为丰富的资本公积金基础,即每股资本公积金达到2元以上,就会预期其可实行1送1方案。心理状态良好的投资者对这些股市现象,容易把握其重要信息,那就是该公司具有小股本、丰厚的资本公积金。心态不良的投资者则不容易把握这一点。
目标公司投资价值的另一个方面,主要是反映在经营业绩提升或衰退上。业绩提升可以引致投资者较为强有力的持有价值增加的心理预期。从而引发对目标公司的股价上扬的丰富的想象和预期。而业绩滑坡会引致投资者看淡的心理预期。从而引致投资大众的抛售风潮。在牛市的上扬行情中,目标公司具有持有价值的一个方面,主要反映出该公司具有较高的成长性。对于这一点,也容易引发投资者研判热情;相反,在熊市操作中,则投资者容易误判目标股的持有价值,特别是要注意已经持有的套牢的但没能及时预期到经营业绩大幅滑坡的上市公司,这些股票的杀伤力极大。:*22*: :*22*: :*22*:

tree_yi 发表于 2008-8-31 13:15

价值心态~~~~~~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8-31 17:24

原帖由 tree_yi 于 2008-8-31 13:15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价值心态~~~~~~
炒股愉快!:*22*: :*22*: :*22*: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8-31 18:07

(二)目标公司价值评价
投资者对目标公司的价值评价,就是认定股票是价值高估还是低估,是具有持有价值,还是不具有持有价值的心理过程。投资者才股市操作中,对目标公司的获利期望值决定其对目标公司持有价值的心理评价。如中国嘉陵对全体股东10送10,使投资者感到上市公司很有持有价值,引发市场的追涨心理认同。由于市场各方刻意渲染中国嘉陵绩优股市场氛围之后,当时市场各方所产生的心理预期,就是认为该公司可能会保持持续的股本扩张能力,业绩不会滑坡。因而,每当该股股价回落时,就会有人逢低买盘介入。后来,该股在次年中国嘉陵中期报表公布之后,出现经营业绩滑坡。这一现实打掉了市场的种种预期和幻想,引致市场出现了恐慌抛盘。
在股市实战中由于主力的运作和行情的波动及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改善和滑落,从而使目标公司的价格与价值相背离,因此产生的上市公司的价值评价内容一般可以分为如下方面:一是价值高估;二是价值低估;三是价值再发展。:*22*: :*22*: :*22*:
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查看完整版本: 连载学习《股市实战心理》-张世国著(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