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7-8 19:32
(3)反映投资者对趋势的固定看法。如实战中经过长期牛市会影响投资者的实战心态,产生“持股、捂筹”等理念认同。进而产生牛市思维,形成中长线操作理念,并成为市场阶段性主流概念,推动大势持续上扬。例如,深市大盘从924点上涨至4500点,整整上涨了一年。而中间市场对报表风险、政策风险的各种提醒均无作用,大盘强烈地表现为大涨小回。一波一波地稳定上推。因此产生了所谓“回挡是买进机会”,“牛市要转变观念”等说法。这是投资群体在牛市中的刻板操作。在长期熊市中投资大众的套牢盘开始时,对熊市特征不予认同,持股等待解套或幻想产生大行情的心态会逐步在跌势中破灭。随着跌势的延续,市场会形成看淡的心理认同感,动摇投资者入市的信心,进而产生熊市思维,会形成短线操作理念,并成为市场阶段性的主流理念。例如,沪市大盘上攻1558点,在基本面看淡(主要是紧缩银根的实际政策、大量扩容、连续加息和实行保值贴补等)利空的影响下,会引致市场看淡心理渐居优势,在跌势中市场各方逐步产生看空心理认同,引致大盘一路下跌。在800点左右,有市场主力在8.18元左右以数千万的申能股接盘来护盘。实际的情况是,市场对护盘力量不予认同,大盘下跌至325点,跌幅达79%。因此在跌势中产生了所谓“反弹出货是正确的选择”;“不要与趋势相抗衡”等等的说法。这就是投资群体在熊市中的刻板。
(4)反映操作手法的刻板,调整自己的心态会调整自己的股市思维。如市场的多头理念和空头理念,追涨刻板体验会引致投资者产生不同条件的追涨心态;低吸刻板体验会引致投资者不能适应热点的转移、题材的转换的现实等,因而在市场中经常会出现错过投资机会的实际情况。
(5)对题材与理念的刻板,主要是投资者不善于调整自己的投资思维。如预期新股题材在市场无方向的情况下比较有用;并购题材及低价大盘股题材,在市场主力的解套行情中都会表现出来,并适用3个月,投资者据此入市后,会产生获大利的机会;绩优股概念是市场永恒的理念,一个投资者若持有真正的货真价实的成长股,则会获取丰厚的回报。绩优、成长股都是沪深股市的主流,投资者若不能及时调整思维,就会出现利用旧思维来看待新情况,这种思维会产生呆板的实战心态,强化了市场的刻板操作,错过市场机会,这种刻板操作往往是在市场主力的有意示形操作下形成的。
刻板操作为市场的广大投资者给予否定的评价,然而这种现象历来会为主力所塑造,以增加其有利的利益竞争的条件。这一点,须为一个高手投资者所注意。:*22*: :*22*: :*22*:
tree_yi
发表于 2008-7-9 08:44
天热~~~兄别热着哈~~~
呵呵~~~:*22*: :*19*: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7-9 11:05
原帖由 tree_yi 于 2008-7-9 08:44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天热~~~兄别热着哈~~~
呵呵~~~:*22*: :*19*:
:*19*: :*19*: :*19*: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7-9 20:48
(三)刻板操作具有特定的股市实战意义
牛市中投资大众的刻板操作,往往是在行情的中高位产生的。原因在于当投资大众在操作中一次又一次地错误判定之后,就会产生一种共同的心理定势。“回挡是买进的机会”,有了这样一种观念,股指会打破理性的推测,使市场一次又一次看空心理被打破,形成“无风险的看多心理”,以推动行情的持续延续。
投资者必须注意到,理智性投资者容易对刻板操作深思熟虑,反复权衡风险与收益的比例关系。情绪化的投资者则容易冲动操作。:*22*: :*22*: :*22*:
tree_yi
发表于 2008-7-10 09:24
控制情绪很麻烦~~~
干扰的东西很多啊~~~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7-10 11:17
原帖由 tree_yi 于 2008-7-10 09:24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控制情绪很麻烦~~~
干扰的东西很多啊~~~
修炼:*22*: :*22*: :*22*: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7-10 20:59
二、打破股市实战的刻板操作
(一)打破刻板操作经常为主力利用
主力行为常会利用大众心理的刻板印象来为自己的获利创造必要的条件,目的是破坏大众投资者对其行为的正确判断能力。例如,通过主力行为的有效运作,沪市在700点以上形成700-800点的箱体,不少投资者在3个月的过程中,在接近700点买进,在近800点时卖出,获利丰厚,从而形成了有关箱体操作的刻板印象。后来的情况怎样呢?就是主力行为通过利用新股发行上市、清理国债回购债务链等消息面因素的印象,通过大手笔沽压石化、马钢、华药、金杯等股票,给市场造成强烈下跌心理预期,进而形成一种低迷的市场氛围,投资大众的心理刻板被打破,使大盘单边下跌至512点。
tree_yi
发表于 2008-7-11 08:55
修炼~~~继续~~~:*22*: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7-11 12:03
原帖由 tree_yi 于 2008-7-11 08:55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修炼~~~继续~~~:*22*:
:*22*: :*22*: :*22*: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7-11 18:29
http://bbs.macd.cn/customavatars/2235483.jpg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7-12 13:47
人之所以有烦恼,完全是我们执着于“境”而产生的。
其实,烦恼原本与我们是无关的,就像镜照物时,我们可以从镜子里看到任何东西,但这万事万物会影响镜子吗?
所以,我们为什么会被万事万物所牵绊呢?
那是因为我们执着于“境”,认为境就是我们,而产生了贪执的念头,烦恼便伺机而出。 :*22*: :*22*: :*22*: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7-12 16:47
(二)主力打破刻板操作是反复的
一般而言,刻板操作是由主力行为刻意制造的,而群体刻板操作则反映了投资者的心理共识,而主力则利用投资公众的刻板操作来为自己实战的利益竞争服务。例如,在牛市捂潜力股,是一种重要的操作手法。而主力通过反复制造这些刻板操作,使投资者感觉到刻板操作容易获利。当主力达到其实战目标时,则会在高位引诱后知后觉者成为高位刻板操作者,使其对盘势的变化缺乏认识。一旦当基本面的条件和环境出现了有利于空头的变化时,主力一般会通过打破刻板操作来使后知后觉者在高位被套。 :*22*: :*22*: :*22*: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7-12 17:14
三、股市实战的惯性特征
(一)热点表现的股市实战心理定势
股市实战中产生热点心理是投资者面对市场热点产生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在行情发展的初期,主力的一种基本心态是千方百计地阻止跟风盘对未来热点的正确判定。以便能在低位收集到廉价筹码。而跟风盘一个主要的心态就是千方百计了解热点在何处。在一定的时期内在投资群体中流行的操作的焦点,会吸引投资大众的热情。在股市实战中,会产生一定的投资机会。在每一波的行情中,会出现不同的行情心态,如期盼绩优股热点的心态就是希望怎样来把握绩优热点的启动、选股方向的确定、目标股涨幅的估量等心理活动;期盼填权热点就是要研判哪些股具有填权的希望、其内在依据是什么、如何把握等;期盼除权热点就预期哪些股票有送配的可能、送配量有多大等等就是如此。经验表明,在市场操作中,每年年报公布时,市场就会产生一种心理定势,那就是期盼寻找对上市股市业绩提升的心理定势。媒体提醒投资者注意选股,就有种希望买股能买热点股的心态。同样,投资者还有一种投资心理定势,就是对某些目标股进行送配股及股本扩张的心理预期,预期某股可能送配;预期某股可能会填权等。:*22*: :*22*: :*22*: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7-12 20:18
1、一种市场热点经过一定的时段的运作,会由热点变成冷点,这一事实需要投资者经常要把握对热点的注意力的转移,及时调整自己对热点的心态,在热点转冷之前,抛出股票,以图卖个好价钱。投资者在股市操作中,一般会产生希望能预期热点转移的实战心态,以30指数行情吸引大量的投资者入市操作,投资者容易对30股产生投资心理认同,进而经过市场对30股的渲染,会产生对涨势的心理预期。会产生较为强烈的升势。后来这一热点退潮了,需要投资者及时调整投资心态,变换投资方向。而表现一般的老八股,“风水轮流转”而成了市场关注的焦点。投资者只有顺应热点转移来调整自己的心态。来调整自己的操作行为,才能适应自己的获利意图。这些市场热点是主力行为充分地了解市场背景和跟风盘而冷却了两年的老八股延中、飞乐、爱使等股票表现不俗,先后均创新高。
2、一种热点在有些情况下会被另一些热点所代替。在股市操作中,常常会出现强势越强的实际情况。所以,当投资者进入市场之后,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围绕热点的产生和转移来实现自己的获利意图的。如由于入市塑造低价股行情的气氛和环境,感染了市场大众投资者的心态,使入市各方对“大、新、低”实战特征产生心理认同,整个市场上出现了凡低必炒的实际情况。到了后来市场又极力推崇绩优股、高成长股,这一市场绩优、成长氛围的感染,在市场主力的心理诱导下,会形成市场对高价绩优和高成长股的心理认同,因而会引致投资大众的热点心态向高价绩优股和高成长股转移。所以,跟风盘抓住热点获大利的关键在于抓住氛围的转移,来正确判定市场主力实战兴趣的转移。
在大牛市中不同性格投资者,对热点的认识是有差别的。理智型的投资者容易“看不懂热点股涨10倍的股票”,常会出现所谓的赚蝇头小利的实际情况。情绪化的投资者在行情的开始阶段,追逐热点容易获利。疑虑型的投资者在热点出现时,容易患得患失,错过机会,有可能会高位追涨。:*22*: :*22*: :*22*: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7-12 20:19
(二)传言表现的股市实战心理定势
市场的传言心理就是主力利用传言来实现其做多或做空的意图,并希望能得到市场大众跟风盘的心理认同。跟风盘的传言心理,主要是希望根据传言来揣测主力意向,照顾市场表现及影响大势沉浮的基础性因素,以把握机会获利或避险。
股市是一个消息汇集的地方,在市场波动中经常形成一定传言的心理定势。例如,在股市实战的市场操作中,有关减息的传言会影响金融股的走势,有时居然会引发投机者的追涨认同,引起股价大幅上扬;同时,有关高额送配股的传言会影响目标股的走势,会为市场各方创造“炒作”氛围等等。这些传言和走势一旦形成了一定的联系,就会形成影响大众投资心态的某种实战的心理定势,从而影响投资者在股市中的基本行为。:*22*: :*22*: :*22*: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7-13 09:59
1.涨势中的传言心理定势
(1) 利多虚化
在股市操作中,有一种重要的心理定势,就是利多容易被虚化。例如,央行减息可以造成公众心理定势,那就是时市场各方容易产生上市公司会产生业绩提升的心理预期;对二级市场会产生资金入市和产生行情的心理预期。而实际上,从减息行为到上市公司业绩改善,是一个较长的过程。而这一利多在股市实战中就会经常被虚化,提前反映在股指或股价的波动之中,也就是说减息利好可以提前反映在市场的心态上。例如,有时市场的一篇关于调息的报道,就会引起金融股股价的大幅波动。主要是因为这条信息会影响投资大众的心态,在市场主力的心理诱导下,可以影响入市者的投资行为,因而出现了股价上扬的提前反映。原因在于入市各方在市场操作的一个基本心态就是炒预期,炒朦胧。 :*22*: :*22*: :*22*: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7-13 10:19
(2)利多放大
另一种被市场所利用的传言,就是被放大。在沪深基金板块热点频频,每当基金上涨时,就是市场传言,说“基金条例某年某月某日出台”,传言是假,基金上扬是真,主要是传言为主力行为所利用,在上扬行情中各种传媒的议论又进一步强化这一看淡的市场氛围,因而会引致投资大众的看淡心态。又如,市场炒作送配题材的,就有市场传言,某某股票有10送10题材;还有某某股票有10送8配3题材;还有某某股票税后利润大幅提高,达到某元某角。所有这些传言,在股市操作中,被入市各方充分地利用,强化了市场的乐观心理,感染了投资大众的操作情绪,使心理控制能力较差的跟风盘高位追涨接棒,体现了利多被放大的心理定势。
这些都是股市中投资者中乐观情绪的反映。在市场利好传言的影响下,投资大众的心理预期不断地被放大,例如,赚1元想3元,赚3元盼8元。这种心态从一部分投资者传播到另一部分投资者中间,从少数投资者传播到多数投资者,使大众投资的多数产生乐观的心理预期,涨势逐步为大众投资者所认同,以维持和推动股指向上发展。同时也会源源不断地推动场外资金进入股市,因而会对盘势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主力行为的心理诱导下,各种利多就会被放大。:*22*: :*22*: :*22*: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7-13 13:12
2、跌势中的传言心理定势
(1)利空虚化
跌势的产生是以涨势为前提的。一轮强有利的多头上升行情,往往会形成投资者的多头思维定势。由于这种原因,在股市实战中的跌势开始形成时,不少投资者对利空处于普遍的麻木状态。多头的心态占据市场的主要方面,就会使市场的投资大众普遍处于麻木状态。这种由于投资者的多头思维所强化的利空被淡化、虚化的状态,为主力出货创造了条件。这里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行情中,由于主力行为的操纵,某些事实上会出现的利空被掩盖了。例如,一篇关于化工行业前景的文章称:由于国家石油提价、国际市场石油行业景气回落,预计化纤、化工行业将出现不景气、甚至滑坡的可能性。但市场的基本心态并没有受这些因素的影响,这就是市场不成熟时期的基本情况,行业前景看淡可以为市场主力所利用。对此“重大利空”,市场主力刻意低调处理,居然在行业走下坡路的情况下,不加以理会,如市场主力对上海石化采用低调处理利空、刻意实战环境(被市场捧为领头羊、四面大旗等)及巨量资金推升等方式,使市场对上海石化产生积极的心态,并对其强烈升势产生“价值发现的心理认同”。从而顺利地将上海石化从2.7元上推至8元以上。二是在行情中,利空被超前反映在股价上。例如,沪市东方大电机、洛阳玻璃、北大车行、亚泰集团、中国嘉陵等股票上市,其数量并不是很多,但空方主力认定这是最好的做空时机。以此为契机,“利用心理预期的作用大于实际的作用”这一股市铁律大幅沽压行情,刻意渲染各种利空氛围,使大众投资者在“新股压力”,“国债发行、银证脱钩引致券商抛筹”等看淡心理下,单边杀多逐步被强化,投资的持股信心被动摇。大盘从765点下跌至512点。而实际上市新股的数量只有区区几个亿。:*22*: :*22*: :*22*: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7-13 13:36
(二)利空夸张
在跌势中,股市中的利空一般会被夸张,这一点容易成为助空的心理定势。比如市场上市新股,如嘉陵摩托、北大车行、武汉电缆等上市以后,在投资者对扩容巨大的看淡心理定势的压力下,大盘一路下跌,跌幅大多数超过50%。而市场主力借机大幅沽压盘势,传媒也将扩容压力渲染得十分强大。当大盘下跌至512点时,几乎所有的投资者的心态被破坏。而跌势利空被夸张的实质,就是投资者所产生的空头的心理定势。
利空被夸张,是跌势中股市操作的一个经验定势,在市场中常为市场主力用作心理诱导的重要工具。这一心理定势在跌势中会强化投资者过份悲观的投资情绪,特别是长久的跌势会强化市场利空被夸张的心理认同。在跌势的利空传言也会引发市场的大量的抛盘,会加大市场的恐慌心理,进一步对跌势起到了强化作用。对情绪化的投资者来说,其影响则更为强烈。:*22*: :*22*: :*22*: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7-13 19:59
四对股市实战心理的认知
● 一批主力因市场运作得当而成长壮大,也有大量的主力变成跟风盘,或被消灭。
笔者认为,在股市实战的历史长河中,主力与跟风盘的利益竞争是其永恒的驱动力量。在股市操作中,主力是指那些握有巨量资金、操纵个股或大盘的入市者。跟风盘是那些以乘船与坐轿为主要操作手法的入市群体。这一点,同历史上王朝的更迭一样,都是以利益竞争做后盾的,只不过王朝的更迭表现为战争、政变、冲突等,其结果是领土要求、财富分配、权力的重新配制等。所以利益竞争也是王朝更迭的内在依据;而王朝的更迭,一般要具备如下几个条件:一是王朝的衰落;二是新的政治势力的崛起;三是外来因素的干预等。和这种王朝的更迭一样,主力与跟风盘的利益竞争也适合这个原理。一批主力在市场操作中运作得当,就会不断在市场的利益竞争中成长壮大,如摩根、野村等国际性的利益集团就是如此;而市场中同时也有大量的主力与跟风盘在利益竞争中失败,不是由主力变成跟风盘,就是被消灭。这些问题在股市中被成之为风险。中国股市的万国证券、中银信托、中农信等原先的市场大主力都是如此。
所以在股市实战的利益竞争中,存在着如下事实::*22*: :*22*: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