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7-18 17:08

原帖由 confidence0207 于 2008-7-17 23:44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vv vv vv vv
久违了:*22*: :*22*: :*22*: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7-18 22:31

●跟风盘以乘船、坐轿为主要参与方式,其特点是跟风。
一、跟风盘股市实战的特点
跟风盘是在股市实战中以乘船、坐轿为主要的参与方式的获利群体,跟风盘一般是以群体行为表现在股市实战中的。跟风盘在股票市场的利益竞争中,由于其成分复杂,数量众多,因此其在市场的交易过程中,具有如下特点:
(一)以乘船、坐轿作为基本的操作方式
为什么产生这种情况呢?这主要是由跟风盘在行情的实际情况决定的。股价波动,实际上是入市各方充分地利用股市实战的基本环境,如基本面、资金面、心理面、技术面等方面的变化,来影响投资大众的投资心态,进而产生的股市操作行为。而主导盘势或股价风险的一方被称之为主力。和主力行为相对应的股市行为是跟风盘创造的。所谓跟风盘,就是在股市中处于被动的、跟风的地位的操作群体。这种力量是被动的缺乏主导盘势的一种市场力量。比方说,对于一个5000万流通盘子,要让股票产生可观的上升空间,主力必须持有筹码的多数,即2500万股以上,或者协同持有多数,才能推动股价向上发展。而持有某股的多数筹码,才算是股市操作中的优势。比如一个股票的评价价格为8.5元,则主力在行情中投入资金至少要为21250万元。这就是说,主力投入股市中的资金要为集团性资。而实际中我们看到的普通入市者,他们入市的资金多则几百万元(有些机构跟风盘可能会以数千万元在市场中跟风炒作),少则几千元,其心态就是寻机入市一博差价。同时,由于这些投资者运作资金的决策主体相差很大,所以其单个个体的力量更为有限。:*22*: :*22*: :*22*: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7-19 15:51

(二)跟风而为
正因为跟风盘的上一个特征,决定了其在股市实战中的战术手法是“跟风而为”。在盘势中采用跟风操作,就是充分利用各种途径来获取影响股价波动的信息,来调整自己的投资心态,以期入市获利。也就是说跟风盘采用东风硬了跟东风,西风硬了跟西风的股市操盘群体,以观察股市风色变化作为自身基本的多空转换依据。
(三)主体力量强大
数量巨大,决定了其成为市场中举足轻重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持有大量的资金,在操作中从总体上来看同主力作对手。经验和历史一再告诉我们,在一般情况下主力的主体部分比跟风盘的主体具有一定的优势和主动,所以通常情况下,胜算较大。相反,跟风盘的主体部分在行情中会具有劣势和被动,胜算较小。且成分复杂,出入市数量不定。但是当市场形成一定的主导的多头或空头市场心理定势,则会形成大众投资者的看多心理认同或看空心理认同,进而形成一股令人生畏的市场力量,涨也可以使市场看不懂,跌也可以使市场看不懂。
(四)感悟具有时间差
由于以上三个特点,决定了跟风盘的主体部分对市场波动的感悟具有时间差。一般的情况是,入市的投资者在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思考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异。因而在行情的底部时,少数投资者会先知先觉,在低位暗中买进筹码。相反,多数跟风者会不知不觉,将底部筹码抛出,以“等待广阔的下跌空间”,这就是大众投资者对股市现象感悟的时间差。同时,在行情的高位,大多数投资者为火爆的行情所迷惑。在高位追进即将滑落的目标股,以等待“广阔的上涨空间”。正因为如此,就形成了在高位入市者众,人气旺盛;在低位入市者寡,人气清淡。:*22*: :*22*: :*22*: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7-19 16:18

二、对跟风盘的股市实战心理的认知
从操作股票的角度来说,对跟风盘心理的认识一般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市场主力对跟风盘心理的认知;二是跟风盘个体对其群体的认知;三是跟风盘个体对自己投资心理的认知。
(一)市场主力对跟风盘的股市实战心理认知
据说,一些精明的市场主力经常在研究跟风盘的投资心理活动。例如,在老八股时代,市场主力根据当时市场的基本情况,往往会采用高举高打的策略。这种主力的操盘心态,是主力分析了当时投资大众不成熟时的心理状况而采取的操盘手法。而市场主力根据市场对新股上市后的多数表现心态和市场炒新的心态,先后对中山火炬、西藏明珠、渤海化工等一系列新股进行炒作,从而先后引发了578-927点行情及610-792点行情。
另外,聪明的主力同样也会对跟风盘的心理活动进行了解。如当市场各方纷纷批评“炒绩劣”的事实时,主力就会大幅运作绩优股和高成长股。在市场大力渲染绩优和成长的气氛中,大众投资者逐步对高价绩优股、高成长股产生心理认同,长虹、海尔、深发展等股票逐步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例如,当舆论一片看空或讲风险时,主力会反手做多。
(二)跟风盘个体对群体的股市实战心理认知
单个跟风盘在股市操作中对大势波动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而大量跟风盘一旦行为和看法趋于一致,就会强化和加强趋势的延续和发展。例如,我们经常会说,在股市操作中,要警惕众人行为一致,它在主力行为的心理诱导下,可以使沪市大盘从1558点下跌至325点。同样减息之后,在市场各方的努力下,“减息效应”大大地鼓舞了入市者的心态,投资大众的做多信心在不断增强。在市场主力是心理诱导、舆论推动、多头氛围的塑造等影响下,各路资金在短短的两年时间中,源源不断地推入股市,可以使股指从512点上攻至1510点。单个投资者在行情波动中,要充分地根据自身的投资素质、能力,充分地注意到这一点。:*22*: :*22*: :*22*: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7-19 16:42

:*22*: :*22*: :*22*: 有一天,苏东坡、司马光等一批墨人骚客斗茶取乐,苏东坡的白茶取胜,免不了乐滋滋的。当时茶场尚白。

  司马光便有意难为他,笑着说:“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欲陈;君何以同时爱此二物?”

  苏东坡想了想,从容回答说:

  “奇茶妙墨俱香,公以为然否?”

  司马光问的妙,苏东坡答的巧,众告称善。此事传为千古美谈。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7-19 17:44

(三)跟风盘个体对自己的股市实战心理认知
跟风盘的投资心理主要包括如下属性:
对盘势的感知
跟风盘对盘势的感觉是通过媒体(如报纸、杂志、传真、收听广播、听股评)及打探消息为盘势、目标股信息来达到目的。这种对盘势的感知能力,80-90%是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得的。由于中国股市是一个消息市,所以不少跟风盘在市场操作中,是以打听消息为主进行的。我们经常可以碰到这样的情况,投资者见面的时候,会问这样的问题:“可以买股票吗?”“要抛吗?”在牛市中,“有啥利好消息吗?”“昨日基金放量,基金条例有消息吗?”在公布财务报表阶段,就会出现利用报表出台的消息进行炒作,投资者一见面,谈论更多的是:“某某股票有大剂量送配股消息”;“某某股票要于某月某日讨论送配股事宜”;“某某股票具有大剂量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题材”;“某某股票年报经营业绩大幅提高,据传有多少多少”等等。所有这些是牛市中跟风盘利用听觉进行操作的基本情况。在熊市中或者股市下跌过程中,投资者见面时谈论更多的是:“大盘要跌多少点?”“好抄底吗?”“有啥利空吗?”而所有这些都是熊市或跌势中跟风盘对盘势感知的一个方面。跟风盘对股市盘势的感知取决于自己的判定力。
跟风盘对盘势感知的效率取决于经验和兴趣,其中投资者的实战经验对信息的获知能力影响较大。感知的经验来自于实战,来自于自己对股市规律的研判、有些投资者对盘势的感知会与盘势的大体方向一致;另一些投资者对盘势的感知会与盘势的方向相背离。前一种感知状态被称之为感知之适应;后一种感知称之为感知之不适应。对股市规律的感知能力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感觉器官对股市现象刺激的敏感程度。当然,投资者某一感官对某种股市现象刺激的敏锐程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某种股市现象的刺激时间过久时,感官之敏锐程度就会下降。例如,股市中的老手对股市现象,特别是一些重大变化,经常处于视而不见的状态,就是如此。二是投资者入市是经验也影响对股市的感知能力。经验丰富,则感知能力较强;经验不知,则感知能力较弱。
跟风盘对股市时空条件的知觉是对时空和时间延续的反映。跟风盘在市场的选择性,是反映其对股市时间知觉与空间知觉的反映。例如,每年4月份以前,投资者会感知到在年报中寻求机会,如炒作报表、炒作业绩浪达到;在7月至9月。投资者会把目标对准中期报表。在业绩良好时会通过把握年报来寻求市场机会;在业绩不良时,会有市场人士来提醒大家注意年报风险。又如投资者对于新股会注意其发行时间和上市时间;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分红,会注意其公布年报时间和召开股东大会时间,召开董事会时间,还有方案实施时间,如除权登记日和除权除息日等等。实际的情况是,投资者对股市的时间知觉,是要把握各种时间差,如制定方案与实施方案之间的时间差,对于股市实战具有重要意义。这是时间知觉的一般情况。:*22*: :*22*: :*22*:

仰望天堂 发表于 2008-7-19 18:23

下星期要带好鞋
:*10*: :*10*: :*10*: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7-19 20:13

原帖由 仰望天堂 于 2008-7-19 18:23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下星期要带好鞋
:*10*: :*10*: :*10*:
:*19*: :*19*: :*19*: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7-19 20:14

二、对跟风盘的股市实战心理的认知
(一)从市场人气状况来认知
人气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是股市态势和市场跟风群行为的反映。牛市人气较旺,看多心态占主导地位;熊市人气较淡,看淡心态占主导地位。旺盛的人气状况,经常会表现为证券交易大厅人山人海,投资大众投资情绪高涨,容易产生投资激情;清淡的人气状况,经常会表现为证券交易大厅人头疏落,投资大众的悲观情绪愈演愈烈,容易产生恐慌杀跌心态。
人气高涨,则说明跟风群的入市兴趣和意愿要大一些。获利的要求会加大;最大限度地追求获利机会,说明投资大众的牛市心态也强一些,做多的心态要强一些,追高的意愿也相对较强一些。相反,人气散淡一些,则说明跟风群的入市意愿和兴趣也要小一些,投资大众的减磅心态、补仓心态、解套心态会强一些。
牛市心态和做多心态在多头行情中,容易走向极端。例如,当管理层加大调控力度,300亿新股额度推出,市场对如此强有力的调控措施视而不见,在市场主力的心理诱导下,市场的风险意识会大幅降低,沪深股市旺盛的人气,大盘也可以大涨几百点。即从1300点涨至1500点等。:*22*: :*22*: :*22*: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7-19 20:15

(二)从市场舆论判定来认知
1.股市舆论的特点
股市中的舆论是反映投资者对普遍关系的股市现象看法。从股市实战的角度来看,股市舆论一般是反映投资者在股市心理倾向的重要特征。作为一个入市者,经常会注意到股市舆论一般与涨跌相关。所以在任何时空条件下。股市舆论都会表现为两大自相矛盾的股市观点。例如,当沪市大盘下跌至512点时,就有投资者会说。大盘向下的空间很广阔,而另一些股市舆论则认为大盘已经见底。同样在沪市500点、600点、700点、800点、900点、1000点的每一个时间段,股市舆论谈论最多的也是涨跌的方向及影响涨跌的因素。而这些影响股市涨跌的因素,主要是指市场所谓的利多与利空。股市舆论一般具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投资群体对股市现象的看法较为一致,如下跌过程中,对跌势或持续下跌;或利空的看法都是如此。同样在股市的上升过程中,投资者对涨势或持续上涨或对利多的看法,在许多情况下看法是一致的。主力是非常了解这一点的。在实战中,有些利益集团常常利用投资大众对股市现象的不同认识,来为自己的实战服务。在做多时,通过对市场进行利多轰炸,来影响投资大众的心态,以吸引其高位追涨吃套。又有不少利益集团,在做空时,通过对市场进行利空轰炸,来加速大众的恐慌心态,使其交出底部筹码。实事上,股市舆论一般是通过利多与利空来表现的。二是通过公开谈论或通过媒体传播公开谈论的股市现象,主要是通过股评、沙龙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沟通,而这种股市舆论常表现在报纸、杂志上。三是股市舆论极具时段性和反复性,每一阶段,投资者对股市现象的看法是经常反复的。
2.股市舆论形成的特点
股市舆论的形成一般具有如下三个条件::*22*: :*22*: :*22*: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7-20 16:02

(1)方式与股市现象相关的事件
股市实战中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与股市现象的直接的联系。例如,上市公司高额送配,引致股价大幅上扬。这些股票都会有一个共同的实战心理特征,就是与股市现象有直接联系的因素,可以引致股价的波动。例如,沪市在数年的运行过程中,经常有有关人物健康传闻,而会引致股价下跌。某一个股由于业绩提升,会引致股价大幅上升。而与其间接联系的同地域股、同行业股会出现大幅上扬行情等。
(2)能引起入市各方普遍关心
股市实战的舆论容易为入市各方所普遍关心。例如在中国上市公司年报业绩提升的机会,会引致股价上扬,深发展、深科技、新大洲、四川长虹、东大阿派、青岛海尔等股票,因公布经营业绩大幅上升,在市场对成长、绩优产生良好的心理预期和市场氛围,引致市场对绩优股、高成长股的关注,不少著名的股市评论家撰文,主张投资者低吸纳绩优股、高成长股,产生股市实战的一系列绩优、成长的市场舆论。
(3)该事件能够迅速为市场所重视
某一股市现象一经出现,就会迅速为市场各方所注意。例如,央行推出减息举措,引致金融股深发展、鞍山信托及准金融股爱建股份等股价的大幅上扬。因此,各种传媒如报纸、杂志、传真等,就开始传播减息的效果、作用,哪些企业受惠较大,哪些企业受惠较小等。有些舆论则更直截了当地说,减息意味着中国股市正在逐步走牛。:*22*: :*22*: :*22*: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7-20 16:21

3.舆论导向能引起投资者心理变化
舆论导向能引起投资者的心理的变化。例如管理层为激活股市而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手续费减半、减息等因素,可以引致投资大众的入市热情。又如在深市大盘上攻时,深市主力以发展为突破口,提出“发展不倒,大势向好”。在这里形成强烈的多头牛市行情,使大盘从924点上攻至4500点。在沪股的历史上,通过浦东开发开放的报道,引致浦东概念股陆家嘴、浦东金桥、东方明珠、外高桥等成为行情的主力热点。媒体对低价大盘股的价值发现的舆论导向,引发投资大众对股市中的一批低价目标股群的追逐。:*22*: :*22*: :*22*: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7-20 16:30

●投资者对股市波动心理变化的认识,必须照顾投资各方盈亏心理的变化一、基本面变化引起的股市实战心理变化
:*22*: :*22*: :*22*:

[ 本帖最后由 fbl125-2008 于 2008-7-20 16:32 编辑 ]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7-20 19:42

对股市基本面的知觉的心理因素,会受投资者的态度、知识经验和心理定势等方面的影响。一般的投资者在对股市现象的心理认知过程中,在牛市行情中,注意好的方面多一些,关注坏的方面要少一些;在熊市行情中,投资者一般会注意不利的情况多一些,对有利的方面注意则不够。而股市实战的实际的情况是,股市是盈亏的世界,有盈必有亏。所以投资者对股市波动心理变化的认识,必须照顾投资各方盈亏心理的变化。:*22*: :*22*: :*22*: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7-20 19:43

(一)投资者的操作经验对基本面变化知觉的影响
1.投资者知识经验对股市心理变化的知觉
基本面变化的正确经验知觉是赢家必须具备的。经验丰富是投资者会透过基本面的细微变化体察到行情的性质,如央行停办保值储蓄,有经验的投资者会认为深市会产生大行情;在央行宣布减息之后,有经验者依据这些条件,就得出了深市是当年股市主战场的结论,因此主张开深市帐号、买深股的预报。而实际的情况就是如此。当时若投资者买入深圳股票之后,就会在大牛市中获取很好的利润。
股市基本面的变化,在开始阶段,其表现是比较细微的。不容易为市场所感知。而其对股市波动产生的影响是随后逐步表现出来的。正因为如此,经过熊市摸打滚爬的一个投资者,一般会对股市基本面变化(淡化或改善)的知觉容易产生错觉。
投资者必须注意的是,入市者对股市基本面变化经常会存在经验错觉。会在操作中影响入市者避险获利的能力。
所谓经验错觉,是一些投资者在股市操作久了,就会形成一系列依据经验看待股市现象、基本面变化的固定看法或心态。而这些经验错觉与投资者的个人素质、对股市研究的样本限制(比如,参加交易2至3年,时间的有限性等等)等因素有关的。重要的是由于投资者在操作受自我认识不足、套牢亏损、挫折的心理影响有关。例如,在牛市中入市的投资者,往往会形成股市低风险的经验错觉。又如,投资者在熊市中入市的投资者,往往会形成股市高风险的经验错觉。:*22*: :*22*: :*22*: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7-20 19:43

2.基本面变化的经验错觉是造成股市亏损的重要诱因
投资者对股市基本面变化的经验错觉主要是指入市者对股市基本面变化的知觉与实战事实不相符合的基本情况。投资者对股市基本面变化的错觉状态主要有如下形态:一是预期看淡,实际上看好,比如不少投资者认为股市的基本面看淡,预期大盘将下跌至300点,而实际上却走出了大行情;二是预期看好,实际上看淡。每一波行情经过强烈的升势之后,市场会普遍看好。实则会出现看淡的基本事实。投资者对股市的认识不能使其避险获利。也就是造成其亏损或深套的不良心态。股市经验错觉主要是投资者因为老经验而对股市基本面新变化的错误知觉。为了讨论问题方便,我们引入时间错觉、空间错觉、图标错觉、指标错觉等概念,以帮助投资者认识其在股市实战中的心理过程。:*22*: :*22*: :*22*: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7-20 20:00

(1)时间错觉
股市实战中的时间错觉主要包括如下方面:一是投资者对过去热点的错觉,如上海股市在老八股时代,投资者选择了老八股,和上海小盘二线股,在低价股行情形成之后,仍坚持持有老八股,就会错过这些热点所带来的市场机会。这就是投资者对股市热点的错觉;而是错误用不同时段所形成的操作经验。同时,经历熊市的投资者会因对时间的错觉而误判牛市中的特点与操盘规律,以致失去股市走牛条件下产生的投资机会。而到了牛市行情中,经常采用获取差价的手法,以获取小利而错过重大的机会。比如有投资者认为沪市550点以下,深市1000点以下,具有广阔的下跌空间。而深市成交量在日益放大,明显超过沪市,则暗示数年沪强深弱的情况在发生变化。许多老手从上海比深圳具有较多的实战经验出发,老觉得“沪市就是比深市强”。在市场强弱态势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下,拒不调整沪深股市投资心态和操作策略,则会出现错过深市大机会的实际结果。而这些情况,就是以中国股市的实战经验,来套用以后的行情的实际,就会犯时间错觉的错误。:*22*: :*22*: :*22*: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7-21 16:01

:*22*: :*22*: :*22*:

tree_yi 发表于 2008-7-21 16:55

导向问题~~~

坚决不上当~~~

顺势而为~~控制情绪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7-21 21:11

原帖由 tree_yi 于 2008-7-21 16:55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导向问题~~~

坚决不上当~~~

顺势而为~~控制情绪
vv vv vv
页: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查看完整版本: 连载学习《股市实战心理》-张世国著(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