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月天狐 发表于 2008-3-17 16:15

集装箱是短周期行业,港机周期较长,所以中集的波动比较大,振华相对稳一些。如果两者对决,6:4我买中集胜(我满仓2039,当然要偏心了:*22*: )

酣睡者 发表于 2008-3-17 20:54

振华港机美国钢桥项目将正式开工

证券时报时间:2008-03-12 11:26:49
 材料采购和验收工作就绪振华港机(600320)美国钢桥项目将正式开工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振华港机(600320)中标的美国新海湾大桥项目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安排就绪。随着正式产品钢塔制作开工,美国钢桥项目也如火如荼地展开。

  美国旧金山奥克兰海湾大桥属于世界级高难度项目,该桥总重约5万吨,要求抗8级地震,确保每天30万辆车通过,其设计完全不同于全世界任何地方已建设的桥梁结构。如何建设这样一座高难度的抗震桥梁?这对振华港机提出了挑战。为此,过去一年中振华港机在材料采购和验收、重型码头和车间建设、先进工装设备投入等方面积极准备,确保该工程如期开工,并于2009年底前分批交付。

  据了解,为制作美国新海湾大桥需要采购钢板材料59000吨左右,全部采用国产钢材。目前,这些钢材已经全部运达振华港机长兴基地,其中40000吨已经通过基地自检,24000吨也已经通过美方验收。另外采购的4900吨左右型材也已全部运达长兴基地,通过了基地自检和美方验收。这些材料的采购和验收将确保新海湾大桥工程正式产品的开工。

  不同于一般的桥梁钢结构,新海湾大桥的庞大规模要求更大的码头和生产车间。为此,振华港机与去年11月开工建设20000吨重型码头,用于钢塔整体拼装,该码头正在进行打桩等工程,预计今年下半年可以完工。为新海湾大桥专门打造的重型车间共有2跨,每跨配有4台400吨的行车,总起吊能力达到1600吨。该车间已经全面完成建设,可以投入使用。

  为确保该项目的良好实施,振华港机还投入了数控钻床、3000吨油压机、厚板矫平机等大量先进的工装、设备,其中不仅有国内最先进的设备,也有振华港机自行研制开发的设备,大部分设备都已完成了安装调试。除此之外,振华港机不断选拔优秀人才,创新、优化工艺技术。目前已有600多名焊工通过了资格考试,符合新海湾大桥项目的施工要求。

  今年1月底,美国新海湾大桥项目业主加州交通部、主包商AB/F公司及项目投资方BATA参观了振华港机长兴基地,对新海湾大桥项目的前期工作表示满意。加州交通部副部长Iwasaki赞扬了振华港机为美国钢桥项目所作出的努力以及已经取得的巨大成绩,表示对于振华港机能够完成该项目的能力充满信心,并希望以此项目作为未来进一步合作的良好开端。BATA主席Dodd也表示,现在在奥克兰港到处都能看到印着ZPMC标志的起重机,加州政府与振华港机友好合作关系早已建立,一定会在此项目上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酣睡者 发表于 2008-3-17 21:12

振华港机:麻雀变凤凰

http://www.jrj.com  2008年03月05日 13:24  工人日报

  集装箱诞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由此开启了运输业的一场伟大革命。这一突破性的技术进步,数十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颠覆了港口原有作业方式,运输船只、装卸机械一改旧貌。然而,到上世纪90年代初,港口大型集装箱装卸机械全被国际制造业巨头把持,中国港口集装箱装卸用的全是“洋设备”,关键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当时,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刚刚成立,是一个只有100万美元、几十名员工的小公司。
  转瞬15年,“麻雀”已一步步蜕变为“凤凰”。如今,振华港机已发展成为拥有3万名员工,年产值达15亿美元的世界知名的起重机和大型钢结构制造商,率领中国港口大型集装箱装卸机械制造业颠覆了全球产业格局。由此,中国在这一领域由进口大国演化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强国。
  “振华港机在外国人的眼中不仅是一家中国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一个形象代言人。在振华港机的身上,外国看到的是中国的不断强大。”3月1日上午,提起旗下的振华港机,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总裁孟凤朝掩饰不住内心的自豪。
  一个企业的成功绝非是偶然造就的。“走出去创新和创新中学习。”孟凤朝向记者这样总结振华港机的成长历程。
  1992年成立之初,振华港机生产的第一台港机就出口到加拿大温哥华港,起点是世界发达国家。此后的十多年里,振华港机对用工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生产组织、经营方式、管理体制等进行了一系列大胆改革,改革范围涉及关系企业发展的所有重大事项,建立起一整套有别于传统国有企业的运行新体系。改革和创新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回顾15年的创业史,振华港机的创始人管彤贤感慨颇多。“那时外国人牛啊!我们花巨额外汇买来的洋设备一趴窝,人家的工程师迟迟不来,急得你干瞪眼。花很多钱还受他们的气,逼得我们自己干。”
  “我有生之年的最大心愿,就是让世界上凡是有集装箱作业的港口,都用上振华港机的产品。”孟凤朝告诉记者,这句话是管彤贤的励志名言。15年来,振华港机逐步击败了日本的三菱重工、三井、石川岛,德国的克虏伯、诺尔,韩国的三星、现代等国际制造业巨头,成为雄踞国际市场的“大鳄”。
  技术创新是振华港机的成功密码。管彤贤说:“企业就像厨师,得不断创新才能烧出好菜。开路靠价格,洗牌靠技术,技术越高,市场越大。很多年以前,日立是我们的老师,现在日立已经不再生产集装箱起重机了,三菱重工等都被我们远远甩在后面。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没有依赖心理,善于把外国最好的东西拿来,先模仿,然后消化、吸收、再到创新,成为我们自己特有的品牌。全球港机市场强手如林,我们处在竞争的漩涡中,对创新从来不敢怠慢,而且技术在不断进步,自主创新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的产品必须始终保持高科技含量,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可以说,没有自主创新,就没有振华港机的今天!”
  据孟凤朝介绍,振华港机技术创新的路径非常清晰。从开始的稳步创新,到现在的跑步创新,他们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不断提出新课题,不断挑战自我。近年来,振华港机根据全球港机市场的发展趋势,确定瞄准一流产品,以研发高效自动化、节能环保型新一代集装箱装卸起重机关键技术为目标,走自主创新之路。他们研制的双40英尺集装箱起重机,一次可吊运两个40英尺标准集装箱,比常规起重机装卸效率提高60%以上;GPS全球卫星定位集装箱起重机,定位精确度达到15毫米,具有世界领先水平;超级电容集装箱起重机,不仅消除传统机型的环境污染,而且节能30%,为国际首创。
  高端产品使振华港机在世界同行业中始终处在领先水平。目前,振华港机已占有世界同行业77%的市场份额,按订单排列连续7年居国际同行榜首,年销量连续4年以50%速度增长。如今,国外港口使用的大型集装箱装卸起重机,每3台里就有2台是中国上海振华港机公司制造的,ZPMC品牌已成为国际港机市场的知名品牌。
  孟凤朝说:“企业走出国门可以看到更大的市场空间,所谓站得高,望得远,但是压力也就越来越大。未来,振华港机现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空间已经不大。为了保证振华港机持久的竞争力,我们已经从调整产品结构上下手,开发新的领域。”据透露,振华港机已经掌握了海上重型机械、石油钻井平台等产品的核心技术,很快这些产品将进行批量生产。

酣睡者 发表于 2008-3-17 21:16

上海港机总部研发大楼在康桥隆重奠基(2008.01.02)

(上海港机以后也将成为整合后的重工公司之一.所以以后将把上海港机的有关进展加入.朋友们有空也加帖哈)
    岁至,上海港机总部研发大楼继南汇基地开工之后又隆重在康桥奠基,上海浦东康桥工业区管委会领导、南汇区领导、上海港机公司领导及中层干部等参加了研发大楼奠基仪式,公司党委书记夏昕主持了奠基仪式。
    公司总经理孙枫在奠基仪式上致词,他说;上海港机刚刚结束2008年的年度工作会议,确立了上海港机新一轮发展的目标之后,即在康桥举行总部研发大楼的奠基意义非常重大,这是上海港机良好开端的标志。上海港机入驻南汇康桥,得到了康桥工业区管委会领导、南汇区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他表示衷心的感谢,祝愿南汇和康桥工业区和上海港机合作愉快,实现共同发展。
    南汇区副区长施小琳和上海浦东康桥工业区管委会主任井剑平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上海港机这样的大型企业入驻南汇表示热烈的欢迎和大力的支持,他们还表示上海港机把总部和另一个基地放在南汇,必将带动南汇经济的发展,这一合作将为今后的共同发展取得双赢。
    最后上海港机总部研发大楼在一片爆竹声中顺利奠基。

酣睡者 发表于 2008-3-17 21:19

针对投资者担心的振华港机在其全球市场占有率达七成以上的港口集装箱机械产品增长势头有限的情况下,将依靠什么进一步带动其后续经营业绩的问题,周纪昌认为,公司已经有了下一阶段发展战略目标,即在保持原有的港口机械市场份额的前提下,要全面进入桥梁钢结构和海洋重型机械市场,这两大类市场产品较高的利润贡献率将有助于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公司眼下的切入点就是海上大型浮吊和铺管船。振华港机总裁管彤贤也指出,振华港机如今要重点介入海洋重型机械市场是心中有谱的。他称,事实上我们已能够制造海洋工程船舶上必备的大型浮吊设备,如去年所造的4000吨浮吊现已被用于南海古代沉船打捞作业,在建中的7000吨浮吊也将在半年内交付用户。
  管彤贤同时告知投资者,尽管港机产品市场是相对有限的,但产品技术市场创新是无限的,很快我们将会向客户展示全球第一个全自动化码头机械设施,这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周纪昌还就控股股东如何支持振华港机发展问题向投资者坦言,中交集团对振华港机的发展有着长远的考虑,如此次控股股东中交股份也将按定价投入约16亿元全额认购公司增发的A股,就是通过确保控股地位来继续支持振华港机的持续发展。
  周纪昌最后明确表示,为了彻底解决港机重工与振华港机部分业务同业竞争问题,中交股份已计划将在上海港机重工全部完成世博会相关动迁事项之后,通过内部协调,来整合上海港机重工与振华港机相近业务问题,整合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收购、定向增发、港机重工业务转型等,实施上述方案的时间表约在2010年7月之前。

酣睡者 发表于 2008-3-17 21:40

访振华港口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管彤贤 2006-10-20 05:29

(我还记得振华港机在2006年下半年曾有过长达半年的盘整,当时许多人都抱怨不已.回顾一下当时的一篇文章)

振华港机总裁管彤贤(前右)在公司长兴岛生产基地向客户介绍情况
  ———访上海振华港口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管彤贤
  □本报记者 杨伟中   
  
  当一台台标有ZPMC品牌的大型集装箱起重机,如钢铁巨人般耸立于从美国长滩港到德国汉堡港,再到阿联酋迪拜港等世界54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个码头上,上海振华港口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占有全球港口机械市场70%以上份额的强劲实力,实现着“世界上凡是有集装箱作业的港口,均应有上海振华港机公司的集装箱机械作业”的宏伟目标,也证明了今天的中国装备制造业正重返世界民族之林,在与实力响当当的国际一流“选手” 竞争中屡战屡胜。
  结合振华港机(600320,900947)近日公告的签约2.2亿美元重大合同,据统计,该公司在2006年以后几年内交货的订单已累计达到了20亿美元。正是这么一家优质上市公司,由于近段时间其股价走势似乎游离于大盘,不断有中小股东询问为什么股价难以反映业绩,公司近况究竟如何。为此,记者专访了作风素来低调的振华港机总裁管彤贤。
  “众所周知,我们不能也不会去操控自己的股票价格,但我们有责任告知所有关心公司的投资者———振华港机的经营情况良好,公司的发展前景诱人。”管彤贤日前在公司大楼接受上海证券报独家采访时,朗声说道。接着,他就投资者关心的诸多问题与记者一一展开交流。
  如何防范市场风险
  记者:据了解,外界目前对振华港机比较担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汇率波动、退税政策调整、通货膨胀等问题是否会给公司盈利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这种问题早就存在,呵呵)对此,您怎么看?
  管彤贤:这三个问题,其实就是我们面临的市场挑战。中国老话,“预则立,不预则废”,近两年来我们始终在为之做各种迎战准备。
  关于人民币要升值问题,这对出口企业皆有负面作用,但我们已有相应的对策:其一,尽量签人民币合同,或在人民币合同中加注“合同价随人民币汇率而调整”;其二,采用套期保值来稳定实际收到的人民币;其三,购买远期欧元,或签欧元合同利用欧元坚挺抵消美元贬值的影响;其四,在市场对我们有利时,向买方言明因为人民币坚挺,用美元交易的产品要调些价;其五,以内部挖潜,来降成本、保利润;其六,用增加产值抵消负面影响而保住利润,如今年产值同比有望增加40%以上。
  关于退税问题,国家调整退税政策有升有降,我公司属高技术装备制造业,在鼓励出口之列,继续享受17%的最高退税率。
  关于通货膨胀和其他影响成本因素(如劳动力成本增加)问题,我们也有所应对。由于通胀比较小(2%-3%),我们已适当调整产品价格,也获得了多数客户理解。钢材是公司消耗的主要原材料(约占成本17%-20%左右),今年初已向几家钢厂采购期货,订了60万吨锁定价格的钢材合同,故利润未受钢材涨价影响。
  总之,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将会使今年效益高于去年。
  记者:市场上还有一种担心是,公司近期是否会有高管人事变动。
  管彤贤:我们公司经营管理层是严格按照公司法规定来落实的。现任高管层都是从振华港机创立起即献身于公司,堪称公司最宝贵的财富,他们熟悉业务,富有管理经验,能团结人,能胜任当前和今后繁重任务。迄今为止,我们的高管队伍十分稳定。
  未来市场空间有多大
  记者:在资本市场上,振华港机多年来一直拥有像上投摩根那样以机构为主的投资者队伍长年驻扎,原因不外乎看好公司独有的专业制造实力。但有人担心,港机市场可供发挥的余地已经不大,究竟如何看待公司今后的发展空间?
  管彤贤:应该说振华港机比较幸运的是拥有一个长久不衰的好市场。由于经济全球化,外贸必然大发展,可以说世界上所有国家对外贸的依赖日益增长,中国如此,美国、欧洲也都如此。而外贸90%要越洋实现,这带动了集装箱船舶运输大发展,当前世界每年有2亿只标准集装箱、近20亿吨货物要通过各大小港口或装或卸,因而对集装箱装卸机械有大量需求。加之技术进步,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又扩大了这个需求。这为振华港机提供了大现身手的市场舞台,有着一个稳定扩展中的市场空间。
  当然,尽管这个市场我们占了70%的份额,但仍然要居安思危;所以,正如我们已经公告的,近两年振华港机还在开发另外4个新市场,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记者:那么,振华港机如何保持全球港机行业排头兵的地位?
  管彤贤: 保持排头兵的地位,是公司多年来为之奋斗的头等大事。除了在产品质量价格和售后服务方面下工夫以外,我们重在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迄今为止,我们拥有10项“人无我有”的核心竞争力,譬如我们有6万吨级整机运输船18艘,可将庞大的起重机以整机形态跨海越洋运至世界各大港口,而全球20余家重型装备制造企业目前均无此能力。
  谈核心竞争力,必须提到被我们视作企业灵魂的自主创新能力。例如我们4年前首创推向市场的双小车集装箱起重机,是给全世界自动化码头的重大献礼,德国汉堡港哈拉码头已订购14台。再如我们最新推向市场一次吊两只40英尺箱的高效起重机,可提高生产率50%以上,这一21世纪集装箱码头首选的更新换代产品,如今已接有近100台新订单。ZPMC有廿余项值得自豪的自主创新产品,它保证了起重机的高效率和可靠性,是振华港机如今优于对手而称雄世界港机市场的“重型武器”。
  记者:振华港机经过14年拼搏奋斗后,已成为全球港口机械行业的霸主。那么,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是什么?
  管彤贤:对于未来,总的战略方针是要做大做强,永无止境,这也是始终摆在我们面前求解的课题。为此,面对船舶大型化,以及全球港口实现自动化集装箱装卸所带来的新需求,我们还提出了赢得未来市场先机的五项具体措施:首先是“以钢为纲”,钢是我们所有产品的载体,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瞄准有潜力的钢制品市场,打开以钢为主体的各种市场大门,如今已初见拓展成效,新市场产品包括大型钢构桥梁、海上作业平台配套设备等;其次是扩大远洋运输实力,进一步强化远洋整机运输能力,让产品卖出好价钱;再则抓好将农民工改造成产业工人的建设工作,通过培育一支训练有素的能工巧匠队伍,将安全事故降低到最小程度,最终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升;第四是不断自主创新,将高新技术要素注入产品中,谋求领先于竞争对手的实力;五是扩大基建投入、扩大生产能力,我们要盖重型车间、重型码头,添置超重型设备等等,简而言之要靠物质力量来武装。
  这5项措施已经在逐一有序地实施之中,一扇又一扇新、老产品市场的大门正在向我们打开。
  经营目标有望提前实现
  记者:照您这样的描述,振华港机未来几年的发展势头会十分可观?
  管彤贤:当然啊,振华港机是个有报负有打算的企业。落到实处来看,就是我们正在按股东大会通过的决定,在三年内利用未分配利润回投等方式集资,将投入共计53亿人民币建设好产品制造基地,壮大公司实力。我们原定目标是到2010年产值达到300亿元、净利润达20亿元。现在看来,这个目标有把握提前实现。(老管的话好像没有落空:)
  记者:那么,投资者应该对振华港机充满信心?
  管彤贤:是的。事实上,大家已经知道,公司的控股股东已经是经过调整后的更富实力的中国交通建设集团,集团董事长周纪昌又身兼振华港机的董事长,而且他多次公开强调要不断支持好公司的经营发展,所以振华港机的发展前景已经更加明朗了。
  这里,我还想说的是,作为投资人有必要理性地看待公司业绩与股价表现之间的关系问题,毕竟股票是一种特殊商品,它会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同时也受供求关系影响,所以有时候股价未必完全体现公司价值,最近振华港机股票走势主要是供求关系的作用。事实上,我们企业经营一直很正常,今年任务胜利在望,明年合同正在不断到手。最后,我要强调的是:振华港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广大股东的理解和支持,而公司也一定会以更加出色的经营业绩,回报全体投资人。

[ 本帖最后由 酣睡者 于 2008-3-17 21:46 编辑 ]

一腔热情 发表于 2008-3-17 22:11

酣睡兄辛苦了!市场就是这么奇怪,疯狂时就是企业有问题都不能制止股价的上涨。每个人都对公司的期望越来越高。但当市场下跌时,就算公司变的越来越好都没信心。什么都没变,就是自己的心态跟着市场变了,对自己看中的公司没信心了,哪怕是在几个月前信誓旦旦说要拿3年的现在觉得拿3天都烫手。

tge123 发表于 2008-3-17 22:33

酣睡兄辛苦了.

酣睡者 发表于 2008-3-18 15:23

哈哈,大家都辛苦.振华B现在PE15,值钱了.

酣睡者 发表于 2008-3-18 17:04

这些话看来印证了.呵呵

lalake

涨停了,估计还会涨停两次吧

--------------------------------------------------------------------------------

酣睡者

振华现在的价值不值这个价格,PE47实在太高了,泡沫是不可靠的,理智的讲,宁愿它跌回来,等明年再说,如果想持有十年,不急这么点时间.

现在唯一担心的是振华的接班人问题,任何一个常青公司,都是提前几年,甚至几十年培养接班人的,才能保证公司稳定持久地把理念贯穿下去.我们不奢望找到张良,但至少是曹参类型的忠实守业者才好.
如果有上海或港机内部的朋友,希望大量提供有关消息,非常感谢.

本帖最后由 酣睡者 于 2007-9-16 22:06 编辑 ]
--------------------------------------------------------------------
这些话看来印证了.呵呵

酣睡者 发表于 2008-3-18 17:18

以下内容摘自振华港机通讯67期:
a、风力发电的钢构,大概有3亿多美元的产值,今年第四季度可能要开工
b、28000吨浮吊净重16万吨,相当于两艘重型航母,我们要在3年里完成(什么时候拿下的订单?)
c、双5000T浮吊,原来只做浮吊部分,现在船体部分也可能给我们做。还有大型港口项目,如洋山三期、盐田项目、新加坡项目(据内部调查,已在进行)等
d、07年创汇共28亿美元,平均换汇率达到1:7.6元,有效的回避了汇率风险(经查询,07年年初1月4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是7.8073,07年年底12月28日则是7.3046)
e、07年底净资产114.5亿

以下内容摘自振华通讯第68期:
a、已有几家港口表达了对自动化码头的意向,要加大推广力度
b、2月14日,荷兰28000T浮吊项目客人参观我长兴基地

如果按净资产114.5亿,合每股3.45元,嘿嘿,现在B股市场市净率2.63 :)

数字研究 发表于 2008-3-18 19:54

一般一般
涨的慢跌的快
机构都是没有眼光的

tge123 发表于 2008-3-18 23:29

原帖由 酣睡者 于 2008-3-18 17:18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以下内容摘自振华港机通讯67期:
a、风力发电的钢构,大概有3亿多美元的产值,今年第四季度可能要开工
b、28000吨浮吊净重16万吨,相当于两艘重型航母,我们要在3年里完成(什么时候拿下的订单?)
c、双5000T浮吊,原来只做浮吊部分,现在船体部分也可能给我们做。还有大型港口项目,如洋山三期、盐田项目、新加坡项目(据内部调查,已在进行)等
d、07年创汇共28亿美元,平均换汇率达到1:7.6元,有效的回避了汇率风险(经查询,07年年初1月4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是7.8073,07年年底12月28日则是7.3046)
e、07年底净资产114.5亿

以下内容摘自振华通讯第68期:
a、已有几家港口表达了对自动化码头的意向,要加大推广力度
b、2月14日,荷兰28000T浮吊项目客人参观我长兴基地

如果按净资产114.5亿,合每股3.45元,嘿嘿,现在B股市场市净率2.63



现在最令人期待的就是全自动集装箱码头, 不知道一个单子会有多大?
另外, 振华有点报喜不报忧的感觉. 这次的事故, 到现在还没有公告, 而且国内的媒体也没有报道.

双5000T浮吊不知道是哪家的, 以前好象没有看到过啊?

tge123 发表于 2008-3-18 23:38

原帖由 酣睡者 于 2008-3-18 17:04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酣睡者

振华现在的价值不值这个价格,PE47实在太高了,泡沫是不可靠的,理智的讲,宁愿它跌回来,等明年再说,如果想持有十年,不急这么点时间.


不好意思, 我就是在40多倍PE 买入的, 均价27多元. 现在几乎被腰斩, 痛啊.
我当时认为, 按照振华的计算, 到2010年的产值约为400亿元, 那么每股收益我估计在 1.0 -- 1.3元左右. 这样的话, 如果按照25%的成长性, 给予25倍的市盈率, 到2010年会在25 -- 32.5元左右. 这样的话呢, 现在高估不过20%--30%(按照10%折现). 而买的时候是牛市, 我想其他股票都高估了50% -- 100%, 如果振华也高估50%, 那么就在37.5 -- 48元之间. 再者, 当时中交建设的市盈率在55倍左右, 我想振华做为中交集团最优秀企业, 给予55倍市盈率应该讲的过去吧. 于是就有了今天.

能请酣睡兄批判一下我的错误思路吗?



现在唯一担心的是振华的接班人问题,任何一个常青公司,都是提前几年,甚至几十年培养接班人的,才能保证公司稳定持久地把理念贯穿下去.我们不奢望找到张良,但至少是曹参类型的忠实守业者才好.
如果有上海或港机内部的朋友,希望大量提供有关消息,非常感谢.


我也一直关注这个问题. 特别注意中交和振华在公开场合的照片. 从增发路演那次来看, 我猜测站在周董边上的那位应该是继任者. 但是只要管总愿意, 中交应该不会赶他走人的. 现在大家都有默契吧.

tge123 发表于 2008-3-18 23:44

再回顾一句振华的老话:


振华港机总裁管彤贤分析说,近几年由于船舶的大型化造成港口、航道和装卸机械大量新的需求。据悉,近3年将有1000条超巴拿马船下水,增加的能力350万TEU,是现有能力的1/2。因而,必然带动装卸机械更新换代。
  此前不久,国务院通过《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渤海湾区域沿海港口建设规划》,国内港口群的建设将提速。到2010年,我国三大港口群的吞吐能力将至少增加一倍,达到35亿吨,港口起重机需求前景看好。到2010年,仅上海洋山深水港和天津港就将新增深水泊位20个和15个,按照每个深水泊位5台岸桥计算,至少需要170台岸桥。这为振华港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保证

tge123 发表于 2008-3-18 23:45

振华这个价格, 我都想把中集B的仓位卖掉, 买振华B. 唉, 40多倍买的太多, 现在没钱了.

酣睡者 发表于 2008-3-19 09:24

原帖由 tge123 于 2008-3-18 23:38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好意思, 我就是在40多倍PE 买入的, 均价27多元. 现在几乎被腰斩, 痛啊.
我当时认为, 按照振华的计算, 到2010年的产值约为400亿元, 那么每股收益我估计在 1.0 -- 1.3元左右. 这样的话, 如果按照25%的成长 ...


tge123兄:没什么好批判的.在牛市里什么奇迹都可能发生.
                小巴同学说过,好股好价.你选对了好股,只不过在好价上急了一点,损失了一些时间成本. :)

[ 本帖最后由 酣睡者 于 2008-3-19 22:26 编辑 ]

一腔热情 发表于 2008-3-19 10:49

是啊,振华在30左右时是有高估,但没有过分高估。如果是价值投资、长线投资,个人认为是没有理由抛掉。因为自己没能力做短线,没能力预测股市的涨跌,那就只能静静持有,等待振华的成长。时间是成长公司的秤重器!

tge123 发表于 2008-3-19 16:31

谢谢酣睡兄与热情兄的鼓励.

记得巴菲特说过一句话, "惜售者手中才有好股票". 这次振华增发, 明显能看出来中交建设不愿意被稀释哪怕一丁点的股权. 不但全额认购网下发行的股票, 也积极参与网上发行. 我想这能与中远增持中集媲美.

风水轮渡转, 早迟到我家. :)

股市活佛 发表于 2008-3-19 16:34

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查看完整版本: 振华重工(600320,900947)长期跟踪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