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强、潘石屹等房地产巨头
为什么不针对“第二套房子首付提高,贷款利率提高”发表高见
这样说吧
他们事先或许知道这个政策的出台
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缄默不语
难道他们? 原帖由 zhongtiaoshan 于 2007-9-27 10:12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几天
任志强、潘石屹等房地产巨头
为什么不针对“第二套房子首付提高,贷款利率提高”发表高见
这样说吧
他们事先或许知道这个政策的出台
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缄默不语
难道他们?
任志强等一些被冠以“经济学家”的人,他们大多拥有大量房产和地产,是同时肩负“经济学家和资产持有者(资本家)的双重身份。在以前的一些不疼不痒的阴阳政策出台之后,他们当然心知肚明的深透理解其中的奥妙,对自己有利的东西就要借助自己耀眼的身份,摇旗呐喊一番。
而当今这个“第二套房子首付和贷款利率大幅度提高”政策出台,再配合目前的房价高位,社会矛盾的突出,美国次级债风波,中央高层的首次高度重视,十七大的临近。他们还能说什么呢?他们想说、该说的已经声嘶力竭的都说过了,而且这个该说的时机已经过去了。他们现在不想再说了,他们知道再怎么说都于事无补了。他们现在唯一的工作是默默的去做,尽可能的抓住所剩不多的时间,兑现那些资产的利润。
精彩点评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谢谢 最进这个“第二套房子首付和贷款利率大幅度提高”政策,与以前的政策有什么不同呢?以前的政策都是提高卖出成本,也就是打击卖出,这就间接或直接的缩小了供给,也刺激了购买欲望。而这次的政策是很明显的第一次直接提高购房门槛和成本,打击购买者。显而易见,这次与以前有着质的不同。所以,政策作用的关键性就在这里,任何市场的价格波动都是供求关系决定的。
有人会说:贷款利率的提高不是现在就有的,早在两年前就开始了。这里面有个时间差的问题,现在配合提高购房首付再同时提高贷款利率,是与以前单纯的贷款利率,其产生作用是大不一样的。这类似于以前是温水煮青蛙,让你不知不觉,考验着你的承受力。而这次是直接用旺火看你还能受得住吗。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就好比股市的调空政策。5.30事件人人知道,就是由于出了个调高印花税政策,这个印花税是双相的,照道理说应该互相对冲,不应该引起这么大的恐慌。不是这样的,其实市场的承受于否的原因之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购买者的交易成本,而非卖出者。卖出者是本着兑现利润和必要时的规避风险所发生的行为,相对就比较随便些,也就无所谓交易成本的高低,有时,成本高反而制约着卖出决策。而买进时就要考虑成本问题了,这关乎着这笔交易的利润大小和成败于否,反过来也会引发原来资产或筹码持有者的信心,最终产生蹦盘也就成为必然。
[ 本帖最后由 黄巾贼 于 2007-9-30 00:15 编辑 ] 假如5.30时单相调高卖出印花税,我想应该不会引发如此只几天时间大幅度蹦盘事件。 原帖由 kk5000 于 2007-9-14 19:19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 楼主多虑了只不过地产跟有色一样 4500点是他们拉起来的现在金融已经起来了 金融什么时候调整,地产也又就又开始新一轮行情了
你似乎还没搞清楚这个贴的主题是什么
回复 #131 杨千一 的帖子
要就工程大罗 必须要革命才行 活活 希望房价能尽快稳定下来,不然永远是买不到房了.回复 #209 xqzwk 的帖子
希望是没有用的,事物的发展方向总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我这篇贴子不是在为政策的不力叹息,也不是为至今还未购买房子的人呐喊。(老实说我本人也算是有房有车一族,且早在好多年早已实现。) 我是本着就事论事的态度,理性分析当前的实际情况,结合多方面的因素,发表自己的观点。这里面没有丝毫感情色彩。
世界上任何东西不可能永远买不到!(特别紧缺的资源除外)房子也属于可生产的商品,怎么会买不到呢? 趁现在银行牛抗得住,楼市晚崩不如早崩。
再拖下去楼市和银行一起完蛋。 好贴!
任何事物都是一个过程,
社会是这样,股市是这样,房地产也应该是这样。
上帝欲让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
感觉中国的房地产业也快到头了,或许就在2010后。 房子不可能永远买不到,价格也不可能永无止境的上涨。只是目前属于暂时性的供求关系失蘅,且这个失蘅所传递的信息本末倒置。事实是供大于求,却被恶意炒作造成供不应求的假象。
[ 本帖最后由 黄巾贼 于 2007-9-29 23:17 编辑 ] 吹吧你:*22*: 有一些人说:中国由于人数多,人均占有土地资源少,因此造成今天房价、地价飚升、供不应求局面,以后,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土地将越来越弥足珍贵,并纷纷表示房价、地价还将不断上涨,永无止跌回落的可能。
以上这些观点,只片面的看到了表面现象,没有从本质上去理解事物的相互作用。本人认为,土地资源确实是固定和不可再生的,但它的作用是提供人类在有限条件下的选择和开发利用,而并不是想利用就在短时间内一下之全部用光完毕。不然,人类开发了数千年,早就没有后人的余地了。
世间万物总是相互牵制和相互利用着,虽说人口数量从文明之初到现在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但那是数千年文明记载的结果,期间的运行过程是类似波浪式的循环往复前进,而不是直线上升。在这个过程中,人口上升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发生由于争夺资源而发生大小不等的战争,人们也会从积极生育到不愿意生育甚至是厌烦生育,使得人口从相当高密度的饱和状态回落到人烟稀少的紧缺状态。这些战争和生育的态度转换正是这个世界制衡的手段,循环往复的原因也就再于此。
再说人类随着科技进步,对资源的利用也在不断提高。比如在以前,人们自住的房子,无论穷富都建造的很大,占地面积是现代人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而现在人们从农村空旷的大房子离开,去挣相抢购城市里的被以前农民自己称为鸟笼的小房子,这恰恰是现代人观念的改变。那么,这个观念就一成不变了吗?
去看看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曾经走过的路就会找到答案。
[ 本帖最后由 黄巾贼 于 2007-9-29 23:26 编辑 ] 我支持楼主,我觉得楼主没有必要去理会攻击你的那些人。那些傻子们看多你就让他们去看多啊。不赔赔钱,是不会成熟的 房价跟美国接轨,工资跟非洲接轨 说价格走跌,都是有可能的。但是说“崩塌式狂泻,近在咫尺”,出现的几率究竟有多大呢?如果是用90年代的过往经历来这样断言,那么人人都能成为预言家。
如果今年明年还不暴跌,后年还会有人预测会暴跌。只要不曾暴跌,就肯定总有人出来预言暴跌。 股指的出来就是为了不爆跌爆涨 也许慢涨5年或10年来一次爆跌那是可能的 成熟市场如此发展 06 07年这样爆涨的行情了在以后出现的可能性很小了 07年香港股灾政府出钱求市多此一举 在旁边助威则足已 成熟的资本市场涨得过多时候自然也要回归价值跌得过多也要上涨回归价值 成熟资本市场的一个牛熊轮回应该不少于10年吧 股指出来看能不能走上资本成熟这路政府也向这方向进 明显政府也不希望爆涨爆跌 看问题太片面
1.我想问问,哪个房地产股成垃圾股了?
2.只把房地产片面的看成售卖商品房住宅
3.参考前两项引申 原帖由 招财猫眯 于 2007-9-29 23:22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支持楼主,我觉得楼主没有必要去理会攻击你的那些人。那些傻子们看多你就让他们去看多啊。不赔赔钱,是不会成熟的
我觉得弄个炒股粉丝团的人好像没资格说别人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