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什么是技术分析?
鬼仆
世界上最难参透的学问恐怕当属技术分析了。
首先,技术分析不是自然科学,其表面上虽然有一整套概念明确的内容:比如“曙光初现”、“黄金交叉”、“价量背离”什么的,但是其皆不会象“1+1=2”这样有绝对标准的答案;
其次,技术分析类的各种理论、技巧虽然都有比较严谨的体系和概念标准,但又不象学习诸如舞蹈、乐器、美术等只要你达到了各自标准的要求就可以“毕业”了——掌握技术分析的熟练程度和因之赚钱的程度之间好象经常没有什么关系。
学习技术分析有一点象学习围棋里的定式:定式本身是“科学”的、不会定式肯定下不好围棋;但若仅仅只知道定式本身的应对顺序而不了解应变要点、恐怕也是下不好棋的。
由于股价波动是涨跌交替的趋势运动,所以、人们经常感到困惑的是:面对“下跌”,不知道其究竟属于局部的调整、还是属于整体“熊市”的开始。于是,当股价上升到一定程度以后、人们往往不敢介入该股;又由于人们普遍认同“没有永恒的下跌”、故当股价脱离“高点”有相当距离以后人们就义无返顾地大胆介入了。
这就是为什么爱“抄底”的人比爱追高的人多很多的原因。
问题出在99%的技术分析使用者都不掌握(甚至可能都不知道)关于“目标测量”的理论及其应用。若不能辅以目标测量,即使能对趋势作出判断、面对“下跌”行情也都将无所适从:因为大跌是从小跌开始的、而小跌是经常发生或存在着的。
各行各业都有令人尊敬的“大师”级人物--所谓“行行出状元”是也,因为有标准、于是有楷模;惟有技术分析领域很难产生公认的鼎级人物:无它、标准不好定。
无论用什么方法、对市场的预测都是无法做到“精确”的,技术分析以及对股市预测的最高境界是接近准确--即是依靠或通过平均准确率而取胜、不以“百战百胜”为“招牌”;但是,公众却无法接受或容忍“偶像”居然会必然地有出错的时候~!
另一方面,由于股价不是涨、就是跌,于是好象人人都可以对其未来走势发表一下看法--谁敢说谁一定对或者一定错?!不象下围棋、下一步子落何处未必有基本范围--九段高手和业余三级的差别“地球人”都能看得出来,更何况真外行--所以没有谁会在此领域自遭其辱;股票就不一样了:我说“明天会涨”、你能100%地否定吗?我如果说“明天可能会有反弹的机会”、你就更难反驳了~:收市反弹叫反弹、盘中反弹也叫反弹……由于“明天”如此不可确定、于是技术分析从此没有“权威”;由于“明天”不是涨、就是跌,于是仿佛也没有必要发现“权威”……于是,技术分析也就变得越来越尴尬了。
技术分析--进一步说是技术分析的应用--最难把握的一点是: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随着行情的变化不断“修正”分析思路和应对方略的过程,其无法一劳永逸--而人都会有“疲倦”或大意的时候。
技术分析还不能象诸如跳水运动那样可以通过接近无休止地反复练习达到“熟”以至“巧”--并非不能,而是无用:你永远不可能遇上绝对一样的市场背景,所以你面对的总是全新的市场状况--尽管其最终都不过是简单地表现为“涨”和“跌”!
技术分析是一个包括归纳、分析、排除、确认、比较、决策在内的完整的思维过程。
对“技术分析的普遍缺陷”的讨论
问:为什么技术分析总是事后解释是丝丝入扣、事前则成败参半?
以k线理论为例:
k线理论是以股价在单位时间(一般为日、周和月)的走势特征为研究对象的。比如对在该时间段以最低价开盘、最高价收盘且涨幅可观的就称之为“大阳线”,反之则为“大阴线”。其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持续类和反转类。反转类的四大经典k线分别为“黎明之星”、“曙光初现”和“乌云盖顶”、“穿头破脚”。
由于股价不是涨、就是跌,所以在由涨转跌的时候几乎注定会出现类似于“乌云盖顶”或“穿头破脚”这样的图况以及在由跌转涨的时候也几乎注定会出现类似于“黎明之星”、“曙光初现”这样的图况。问题出来了:真正转势的时候的确会出现k线理论所描述的“转势信号”,但是、是不是这些所谓的“转势信号”一经发生就一定或曰必然导致转势的结果出现?!
答案是不容置疑的:8月23日的日k线就是标准的“黎明之星”、但仍未能就此成功地引导一轮上升行情;7月3日、7月12日的日k线也都是标准的“黎明之星”、但是后来的结果已经无须赘言了。
“切线”也存在这个问题:行情有效突破某区间的时候当然也会突破某“切线”--但不容易证明在突破某“切线”以后是不是就一定意味着后市会涨、还是跌?!
移动平均线也存在这个问题:什么单位时间的什么单位的均线和什么单位的均线之间发生“金叉”或“死叉”一定意味着后市会涨、还是跌--虽然伴随着行情由跌转涨或由涨转跌的过程中必然有形形色色的“金叉”或“死叉”。
目标最重要!必须知道还有没有上升空间或曰上升空间还有多大
这就是波浪理论的内容了~!
底部确认和顶部测量(提纲)
一、走出“散户厅”
大屏幕上的行情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即孤立的股票价格不说明任何问题;有意义的是股价的比价关系--即股价在不同时间的不同位置。
二、知道“走势”、了解“趋势”
对股票价格变化把握的关键是“势”。势是客观存在的--打开任何一幅股票长期走势图、你都会很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势也是稳定存在的--即它会在相当规模的空间里持续运行相当长的时间;势的存在还具有规律性--即我们可以对其“事先”感知或在“事后”第一时间对其予以确认。
势在操作上的意义是:买正在上升的股票吧--因为它极有可能还会继续上升;不要“抄底”--因为“底”和“腰”的价位差别不大、但时间成本差别却会很大。
三、必须采用经过“复权”处理的图表
即图表上不能有因除权而人为留下的、不但没有指导意义反而会有误导嫌疑的“跳空缺口”。
四、必要的分类
以方向分类:正在上升的和正在下跌的;
以性质分类:局部上升或下跌的和将要创新高或新低的;
以位置分类:正在新低、在原历史低点附近、在“腰”部、在原历史高点附近、正在新高……
以形态分类:正在构筑(某形态)中、已经完成构筑、处于该(形态)的后果中……
(说明:这里的举例属于抛砖引玉,意在启发新股民了解对股票作分类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以及分类基本原则和思路)
五、关于底部和顶部的分类
底部:“新低”点、原历史低点、局部低点、阶段低点……
顶部:“新高”点、原历史高点、局部高点、阶段高点……
关于底部形态的分类:V形底、弧形底、双底、多重底、头肩底
关于顶部形态的分类:V形顶、圆弧顶、双顶、多重顶、头肩顶
六、如何确认头肩底(道氏理论中关于“势”的确认和演变)
1、从某“历史”低点启动有规模的反弹;
2、反弹结束后再创新低;
3、有规模的创新低后重返该某“历史”低点以上(大底筑成的第一信号);
4、在重返该某“历史”低点以上后居然能继续上升至前度反弹的目标水平(大底筑成的第二信号)
5、在可能的再度回落中居然能在该某“历史”低点附近止稳(大底筑成的第三信号)
6、再度启动上升行情并放量突破前度反弹的最高点(头肩底确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