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杂谈——结构失衡、农民增收(8.5)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梦之子
浏览:12702
回复:2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当前中国的经济,除了固定资产投资处于红灯区外,其他指标包括如PPI等都是不温不火的状态,这导致有种声音——不要随便说过热。
其实,躲在温和数据的背后,是冰火两重天的严峻局面。我们需要指出,这一个比过热更棘手的问题——经济结构失衡加剧。
结构失衡主要是两方面,实体经济的萎靡和泡沫经济的膨胀。
1、实体经济。
为什么GDP年年强劲增长,股市还要跌?为什么中国有巨额顺差,上市公司却不赚钱?
中国的民族工业摆脱不了以低加工为主的局面。在强劲的出口数据面前,中国只赚取微薄的加工费,同时外资企业出口占我国出口份额的一半以上,其中的利润,以外国资本的形式留在中国,对外则表现为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所以,在中国经济规模膨胀的同时,大部分中国公司却饱受跨国公司的排挤,而受益的仅仅是资源类企业,这只是中国的资源被贱卖的结果。最惨的是,中国公司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的同时,却因为虚伪的贸易顺差被外国人作为加强贸易保护主义的口实!
2、泡沫经济。房地产投资的井喷,其中有本身的产业周期影响,也有地方利益的推波助澜。中央能做的,只能是抑制投资,避免日后泡沫破裂的震荡。但即使投资下降,房地产价格也不会立即下跌。如果市场价格按照波动规律上涨,是没有人能阻止的。
泡沫经济的膨胀导致社会资源配置迅速向引起泡沫的产业倾斜,而加剧了其他产业硬着陆的风险。在这个背景下,如果剩下的日子里中国不加息,一点也不稀奇。
中国上市公司2006年的中报,不可避免将反映上述事实。上市公司收益率下降,才是中国股市调整的关键因素。但配合全流通与做空机制的完善,将使调整进行得更彻底。我们热切期待股票指数期货尽早推出!
中国未来面临的问题,是摆脱我们以前多次提到的国际经济的紧缩周期,最有效的手段是扩大内需,其中关键是解决农民增收,而关键中的关键是粮价问题。现在世界粮食库存处于几十年的低点,而中国的粮食却连续三年丰收,这是扩大粮食库存的好机会。但也正由于丰收,中国粮食价格处于近年新低,农民增收面临严峻考验。全面做多小麦期货,正是获取巨额利润同时支持中央政策的一举两得的决定!有鉴于此,我们已经轧平几个月来获利丰厚的期铝空头,并建立小麦多头头寸。
[ 本帖最后由 梦之子 于 2006-8-5 22:24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