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无弦琴音客

清明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4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年又一年,又见清明.愿这世界上多一分满足,少一份遗憾.尽人事,顺天运,无怨无悔.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4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无弦琴音客 于 2006-4-3 20:29 发表
太多人的失败,其中非常重要的是太急功近利。

这个世界不缺付出艰辛劳动和代价的人,不过是欲望和动力混淆在一体,就会造成心灵的失衡。

二者老想选其一,不知道相和才生。

人生做好了是喜剧,做不好便是 ...
悟!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4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无弦琴音客 于 2006-4-3 20:56 发表
如果趋势没有结束,就让趋势自己走下去。。。

只不过前一个阶段大家理解
包装一下,后一个阶段大家就开始怀疑了自己罢了

结束,不管怎样,都要来临的。
同样,新生也会开始!
收藏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4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弦琴音客
致敬~!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5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润物细无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8 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才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2-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6-4-8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做那流云,如水青烟飘,心依旧,明心慧清;扔却那幻化障眼,动静皆宜。处处安乐,奕奕清明。"
"市场之变,趋势之变,结构演绎,指数生化"
喜欢!学习!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2-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7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6-4-12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无弦琴音客 于 2006-4-3 19:08 发表

有时你需要多看一步,多想一步就成。

      市场之变,趋势之变,结构演绎,指数生化;价格之变,博弈之变,人心之变。俗话说,提前知三日,富可敌国。

      请参考,《清明节》、十五度;延续甲子日至庚午日生变。

                                                                        


4月11日,周二为 庚午 日 ,第一变已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85 天

缠学将上证指数拆解到底艾略特波浪看盘

发表于 2006-4-13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思如泉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4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化繁为简更是经世致用之道

常读无弦琴音客先生的文章,每每揣摩良久,感悟良多,慨叹无弦先生之圆融无碍,不禁肃然起敬,深感先生之巍峨,非吾愚钝之人能及。能读到先生文章,实乃吾之幸事。吾入市一年半载之小股民一个,本只有学习之份而无发言之资,但感先生之诚,感而不发亦乃对先生不敬,故而斗胆谈几句感悟。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欲修身养性需我等深刻体悟学习之,然其本身经世致用又玄而又玄弊病良多,需我辈扬弃。观西学之性,不在理论之完美无缺、放之四海而皆准,乃在实证,故其乃开放之学,世进理亦进,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后人踩在巨人之肩膀上故能越看越远也,正是此才塑造出今之西方文明。而观吾之文明,裹足不前,其因亦简,以儒学及黄老之道经世致用,年复一年,无有进步,何也?其道本身便不是一个开放之理,其道本身便已“登峰造极“,放之四海而皆准,乃绝对真理,其提出之日,便是其裹足不前之时。举一例观之,自老聃创道学以来,出老聃之右者有几?反是后辈无从企及,以此治世能不停滞乎?反观西学,虽亦有《圣经》,但非做经世致用之学。作经世致用之学者乃其实证“科学“,文有哲学、心理学,武有政治学、 管理学、自然科学……..从自然科学来讲,亚利斯多德、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大师辈出,且其理论都是在其前辈基础之上推陈出新,更上一层楼,而中华文明数千年,对老聃之学只有企首顿拜之份,此为中西之别也。
      若论投资投机,有格氏之《证券分析》,迈氏之《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其风格与实证科学可说一脉相承,有目共睹。不似我等著书立说,动辄秘籍、绝计,误人子弟。风格之不同,在思维之方式不同也。
以无弦先生之资,非我等能及,若能扬弃中学之弊,师法西学格氏亦或迈氏之风,定成大业。经世致用若是一味师法祖宗之学,恐会仍然落入数千年中华文明之窠臼,请先生深思。
井底之蛙一孔之见,斗胆发出,可能正是应了无知者无畏这句话。但吾认为只要发乎诚意,无可厚非。不当之处请各位高人指正。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7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6-4-14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qzhbang 于 2006-4-14 11:35 发表
化繁为简更是经世致用之道

常读无弦琴音客先生的文章,每每揣摩良久,感悟良多,慨叹无弦先生之圆融无碍,不禁肃然起敬,深感先生之巍峨,非吾愚钝之人能及。能读到先生文章,实乃吾之幸事。吾入市一年半载之小股民一个,本只有学习之份而无发言之资,但感先生之诚,感而不发亦乃对先生不敬,故而斗胆谈几句感悟。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欲修身养性需我等深刻体悟学习之,然其本身经世致用又玄而又玄弊病良多,需我辈扬弃。观西学之性,不在理论之完美无缺、放之四海而皆准,乃在实证,故其乃开放之学,世进理亦进,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后人踩在巨人之肩膀上故能越看越远也,正是此才塑造出今之西方文明。而观吾之文明,裹足不前,其因亦简,以儒学及黄老之道经世致用,年复一年,无有进步,何也?其道本身便不是一个开放之理,其道本身便已“登峰造极“,放之四海而皆准,乃绝对真理,其提出之日,便是其裹足不前之时。举一例观之,自老聃创道学以来,出老聃之右者有几?反是后辈无从企及,以此治世能不停滞乎?反观西学,虽亦有《圣经》,但非做经世致用之学。作经世致用之学者乃其实证“科学“,文有哲学、心理学,武有政治学、 管理学、自然科学……..从自然科学来讲,亚利斯多德、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大师辈出,且其理论都是在其前辈基础之上推陈出新,更上一层楼,而中华文明数千年,对老聃之学只有企首顿拜之份,此为中西之别也。
      若论投资投机,有格氏之《证券分析》,迈氏之《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其风格与实证科学可说一脉相承,有目共睹。不似我等著书立说,动辄秘籍、绝计,误人子弟。风格之不同,在思维之方式不同也。
以无弦先生之资,非我等能及,若能扬弃中学之弊,师法西学格氏亦或迈氏之风,定成大业。经世致用若是一味师法祖宗之学,恐会仍然落入数千年中华文明之窠臼,请先生深思。
井底之蛙一孔之见,斗胆发出,可能正是应了无知者无畏这句话。但吾认为只要发乎诚意,无可厚非。不当之处请各位高人指正。



非常感谢您的宝贵建议和中肯分析,一片爱护之心,谢谢!

      人若是想取得成功,确实需要具备多项优秀品质。特别对于股票市场,容不的半点的“虚假”,能够直视自己,应该是一项基础。既是客观的思辨事物,并做出应变。

      于半年前,深刻体会到这一思维的重要性。也一直在从于某种程度上的转变与融合。东西方文化思维是两种不同的侧重方向,各有利弊。从深层上说中国古代文化代表着事物的本质,西方思维重表体研究是莫。

      本末不可倒置,同样本末皆不可偏。因为本会产生“滞”的现象,则“表”也会过于强调客观。
      
       以我现在的体会,本和莫是一体,各自名称概念不同,表现时空现象炯异。因每个人的学习理解能力不一样,会产生相对的解读与体认,形成了某种“已知认可”的思维模式,并且用来指导行为操作。

       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立足于“客观”,借助仪器来探索反展;中国文化强调于内明,以自身体认来发展持续。这里想说的是,无论向外还是在内,“客观”都是存在与发生变动中,只是单纯向外的客观把观察者脱离出来,而我们的文化则是把所观者和所观物相互融合后去辨而统合其一。

       前几年中西方提出环保和自然,其实与我们的“合一”主题是目标一致的。但是想从外去单纯“合一”是不可能实现的。这点是基于个体,毕竟最终的利益是为了一个具体的人,有思想的人。

       举一个例子:看盘时,单笔成交构成股价波动,分时要融于K线,K线融于形态组合,形态组合融于趋势,趋势回归市场,市场需要人来体认,人需要学习和经验积累,知识的理解对否形成了根本本质层面,然后由此而出在看到外在市场、趋势、K线、成交,等。这是一种逻辑性思维,以上中可以看出上述之间的关系是呈现“直线”与“循环”的特点,简称“螺旋式”发展。

       能够体认每一步,正确思考其中的逻辑关系,这种思维模式称作“客观”,但注意思维本身是主观个体,所以这一步也算是主客融合。因外而内,由内而外。

       这里需要强调,思维是个体主观的。客观是思维正确思辨的结果。而对于“客观”到底如何,或者“客观”到底是什么性质,如何理解等等,缘于思维的智慧-心灵层面,这一面包含上述的“客观、主观”,形成统合之“一”。

       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就是这种融合后的一,非和客观对立面的“一”。但是由于传承的问题,和历史的原因,造成了多数人无法理解。特别是看起来很矛盾的两种东西,愣要参合到一起,似乎是不可能的。玄而又玄也就成了一种理想,或者虚无飘渺,无法指导人们从事于实践活动。

       至于后人依形画行,依字解意,就更属于末流了,偏的太远太远。套用西方客观模式,更是相互冲突。形成了更大的心理障碍。久思不得其解,惑出而乱。

       股票市场是资本市场,和国外比较,我们只是在婴儿期。而目前相当多的国外书籍和投资理论,那都是经历了多年、甚至是近百年的验证、实践而总结的。这缘于经验,我们的市场所缺的,恰好是这些。所以,更是突出了国外经验理论的价值于实用功能,这一点必须承认,人家过的桥比我们走的路还多。我们应该学习人家的“优点”。

       从这个角度,借鉴他们的经验和技术,肯定有助于投资者的学习和交易。于国内的众多股票书籍比较,国外的更加逻辑合理,从于实践,得于客观。

       最为经典的当属《道氏理论》,百年资本市场,百年之路,百年所观之得。基于客观走势,得于于外向性思维的观察思辨方法。这是优势。

        最,究竟于交易者,也提倡于“心灵交易”境界。包括近几年的《混沌论》,《股价漫步随机论》等等。展开“自然”,试图人与市场的完美融合。

        市场是自然客观的,认识则是主观个体的,融合的深浅层次,就是心灵所起的主导功能。

        观察客观需要眼睛和所能借助的工具,细节是对客观的详细描述,随机论是如此。

       主观基于所学知识,强调“思维”模式与否,即认识的是否正确还是错误。合于客观对应。

       心灵包含主客,或者说主客合体形成心灵状态。

       如:交易者、市场、博弈,形成三方。相互利用、作用。角度解说各异,实则一体,实难区别。

       分则肢解,合则整体,一而入心;客观存变,主观应变,内外整体。

       写的有些稍杂。在实际用应用,多重于应变,非上述理论。但此简出于复杂中,简又填入根本中。
  
       行为指导,以简规范复杂。顺势、顺行、顺变。

       简、复合体,无所分。。。一是简单的。

       再次感谢您的一片心意!欢迎常交流!

                                                                   无弦随笔

[ 本帖最后由 无弦琴音客 于 2006-4-14 20:55 编辑 ]
参与人数 1奖励 +8 热心 +3 时间 理由
何必过客 + 8 + 3 2018-7-9 20:43 感谢分享^_^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6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弦先生文章吾研读数遍,求能解先生真意。然资质所限,难尽领悟,或有失偏颇。但蒙先生不弃,愿讨论一二,求对先生真意有更深领悟。

本末不可倒置,同样本末皆不可偏——亦如中华医学之标本兼治。因为本会产生“滞”的现象,则“表”也会过于强调客观——先生理解有深意。但吾个人以为,本出于末,无末何本之有?恰似西学之共性、个性。

前几年中西方提出环保和自然,其实与我们的“合一”主题是目标一致的。但是想从外去单纯“合一”是不可能实现的。这点是基于个体,毕竟最终的利益是为了一个具体的人,有思想的人。然先生想过没,强调于内明的市场参与者不是一个具体、有思想之人吗?若是,一个具体有思想之人强调内明就能合一吗?


市场参与者动机不尽相同,然获取财富应是目的之一,亦是光明磊落之事。投资投机与修身养性毕竟侧重不同,修身养性不能一劳永逸解决投资投机问题,同样亦不能一劳永逸解决其它问题,如同哲学不能替代其他科学一样。科学之发明发现、艺术之创新不能依赖耶稣、释迦牟尼亦或是老聃。非是有丝毫贬低之意,只是术业有专攻之因,亦如伟大成功之革命家少有亦是伟大之思想家、理论家, 据吾了解,此应该是历史之事实,强求其合一恐难奏效, 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心灵之本在能动性,然指导吾之行动者乃占据心灵之思想,作为市场参与者强调内明吾以为在于为道日损,损掉侵入吾辈心灵之不能合于客观的主观臆断思想,令能圆融而不偏执,因变易乃万物之道,然思想一旦形成,便具惰性。交易之道仍需努力,不能期望凭修道而通之,正如修身治国之关系,治国需修身,亦更需深研治国之道。交易需修身亦更需要深研交易之道。市场永远是对的,但吾感觉多数交易者也包括吾在内失败在缺乏强大之信心,任何成功离不开对己之大信心、信念,以及大勇气,吾辈常谈人性之弱点许多,但对己缺乏大信心、大勇气可能更是最大之弱点之一,传说中释迦牟尼出生第一句话“天上地下,惟吾独尊“还是有深意的,做人做事第一重要的乃自信、自尊,并非狂妄之言。狂妄自大者所以失败在于不能确定何时自己确实错了,甚至在事实面前亦不承认其错误,而非其它;交易勿论投资投机吾认为勿入局,有道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入局便埋下不幸之祸根。此为吾对市场参与者应有基本素质之感悟,请先生见教。具体技术层面的问题可能各个不同,需要探索适合自己的模式。

先生之言许多身有同感,与我亦受益良多,也深感先生见地不凡。交流贵在求异,才会有所得,故谈及都是差异之处,相信先生明白。另见先生有外向内向性思维之说,不知出自何处?吾模糊记得曾见诸气功之中,不知是否?

以上为个人浅见,谬误之处愿闻先生指教。

[ 本帖最后由 qzhbang 于 2006-4-16 12:36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6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文化是可以应用于当今金融证券市场的。
单提易学用之于金融证券市场,这个毋庸置疑,了解的和经历的有太多的例子啦,只不过现在都还处在研究阶段。
中华的文化精华基于易学的说法并不为过,儒释道的理论在我国已是深入人心,易学并未列入其中这并不是其难蹬大雅之堂的原因,而是其为纯知识的原因,不以教派立论而有所分别,它就象水,象风,象思绪,随行变幻莫测,而又不离其中,哪里都有它的身影……。它阐述这个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并不强调什么,也不期望什么,平白直叙,简单明了。
守着这个宝藏,在当今的资本市场,我们都希望能用它的智慧打开那扇“芝麻之门”,有多少人在为之不懈努力着……
东方演绎与西方归纳的思想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融合过程,我们知道中华文明里有着人类文明的精华,但是并非说明我们能够自如的应用它,它给我们启示了一种新的认识观和方法论,变易的思想使我国在二十几年的时间里飞速发展,现在提出的创新型社会无不是变易的精神体现,目的只有一个方法可以多样。这是一个明确的启迪,中国人必须在今后的文明发展道路上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康庄大道,各行各业融合中华的文明精华是真正能够屹立世界之林的唯一之路。完全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模式进行发展是行不通的,就像国内的金融证券市场一样,“海归派”的影响有目共睹,现在一系列金融政策变得更具有积极性,创新性,特色性,这是支持今后多年大牛市的动力所在,基础所在。
国内不乏精通中华文化精髓的人士,诸葛亮,刘伯温古之有之,今之有之,未来更会大为有之,他们会以多重身份亮相于世人面前,他们的出现将会对社会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推动力,用有色眼光看待他们不是积极的态度,也不是科学的态度,更不是为后人着想的态度,原因很明了,不可否认西方发达国家潜意识里并不想中国发达起来,这是对他们的威胁,就像旧社会土豪劣绅害怕农奴翻身作主人一样,他们不惧怕我们学习他们的西方知识,反而鼓励学习他们的知识,因为他们是知识产权的所有者,我们只会按照他们的标准行事,超出标准的将被视为错误,不科学,伪科学,这正是牵制我们的有力武器,自主创新是不被西方甘心承认的,这是他们所最担心的事情,统治地位得到动摇谁不担心?!
单就金融市场的情况,创新型市场是势在必得的道路,我们不缺乏高超的智慧,我们需要开放的心态,融合的思想,这是我们必胜之路,西方文明加东方文明将大于二。我们由于历史的原因,不能正视自己的真面目,反而人云亦云,不知所终,这是极大的悲哀,现在能有这样一个良好的发展大环境,创新形的思想指引了大方向,我们更不可轻视自己的文明优势,现在需要我们补上传统文化这一课的时候了,我们的贫乏不代表传统文化的贫瘠,我们的无知不代表传统文化的无为,我们现在只是站在自己的有限高度去评判传统文化的高低,而不是站在传统文化的智慧高度去认识世界!这是一个简单的视觉转换的问题,简单的换位将捅破那层窗户纸,重新审视自己认为熟悉的其实是陌生的世界,这是一个奇妙的经历。
对于这个客观世界,东方文化给出的是一个结论,而西方文化进行的是不断求证,这个结论正在不断的被证实之中,完全证实这个结论将是一个极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一千年太久,只争朝夕!”,等到证实之全日,一切都将化为微尘,我们无需等待而是拿来就用,不断融合,简单的也许很复杂,复杂的抑或很简单,世上的事就是这么戏剧性。传统的智慧精华无需求证太久,也无需太多重复验证,要得是应用,再应用。
在资本市场上中国人要利用自己的优势,成就自己的辉煌,这将是一个令西方叹为观止的结果,中国人善于制造奇迹,而奇迹的背后散发着传统智慧的光芒。

[ 本帖最后由 风雷激 于 2006-4-16 15:07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6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4-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30 16:56 , Processed in 0.039754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