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4-6-26
|
|

楼主 |
发表于 2005-11-25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论技术分析
技术分析的误区
我专职炒了十年股票,而且每天都在看盘,可以说是从大盘2000多根日线上爬过来的.而且每天都在学习,可以说只要能学的东西我都学过.我有过3天翻番的经历,3年赚8倍的战绩,3次尝过赔一半的痛苦.可惜直到现在也做不到游刃有余.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是靠技术分析炒股的.我常常走入技术分析的误区.我打个简单的比方,因为出现了(---)买入信号,所以股票就涨.其实无论你在()中,填入什么,都不能保证就涨.但技术分析就是填空.只不过每个人填的不一样罢了.比如唐能通填的是(季托.三金叉-----).数浪的人填的是(2浪回调完毕---)看指标的人填的是(kdj.rsi--)搞公式的人填的长(SMA(MAX(CLOSE-LC,0),--------),顺势而为的人填的简单,一个字(涨)等等等.虽然每个人填的不一样,但都在填.但为什么就做不好股呢.
真正的原因是:因为出现(----)买入信号,所以股票就一定涨.这个命题是错误的.股票涨的原因不是出现(----)信号.因为人们买入的理由太多,以至于股票涨当时是没有任何理由的.当你找到理由的时候,也就晚了.也许有人说,()填的详细些,涨的概率就大了.其实你填的把电脑死机和填macd金叉概率大不了多少.现在讲大道至简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多是填空填的太多不行又转回来的人.
当你学了一新技术,看到讲的那些大黑马都符合老师讲的买入信号很兴奋.有一种大展宏图,美女香车招手的感觉.但一实战你马上就有一种恐惧感.明天吃什么.为什么不灵了.因为老师在偷换概念.涨的一定金叉换成了金叉一定涨.人有双腿换成了有双腿的是人.鸡有双腿是人吗.也许你会说金叉的可能涨,这我信,但一有"可能"两个字我们就可能亏.
这就是技术分析的误区,我到现在解不了,请问那位高手能解决呢?
正如基本分析有其理论上的误区一样,技术分析也同样存在指导思想上的误区。道氏理论和波浪理论作为哲学基石,在迄今为止所有技术分析流派的投资理论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道氏理论和波浪理论,首先是一种关于证券投资的哲学理论,其次才是一种技术方法体系。
很多投资人对道氏理论的了解是通过约翰•墨菲的代表作《期货市场技术分析》一书,在该书中墨菲对道氏理论的阐述具有重大失误之处在于,他保留了道氏理论的技术方法体系的框架,却整个摒弃了道氏理论的哲学思想。这样一来,不但是摒弃了道氏理论中最可宝贵的哲学理论成分,而且也使其遗留下来的技术体系成为没有灵魂的死板的骨架系统。而道氏理论的哲学思想,恰恰赋予了技术体系以生命活力。
艾略特波浪理论比较道氏理论而言又进了一步,他试图揭示和回答人的社会行为与客观自然界运动之间是否存在某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一问题。在波浪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学术分支,其中当代“主观型波浪计数派”的掌门人是罗伯特•帕彻特。
而国内投资人对波浪理论的了解,多数是经由港台书刊(例如许沂光著作)的传递而最终源于此派。事实上“主观型波浪计数派”已经严重偏离了艾略特波浪理论的科学内核,所以才有国内股市分析家们动辄言称多少多少点必有支撑的说法。岂不知波浪理论的科学内涵在于对市场趋势、趋势中的位置以及市场整体结构的把握。假如波浪理论的作用仅仅在于主观地预测具体目标点位的话,那么艾略特顶多是一个算命先生罢了,怎么可能是一个投资理论家?所以现在国内投
资分析界流行的波浪理论,其实已经根本不是艾略特的波浪理论而是书呆子的波浪理论。
由道氏理论和波浪理论所遭遇到的理解上的偏差可以推导出下面的结论:技术分析流派的投资理论对于证券投资的作用,绝不在于某种方法或技巧上的精妙之处,而恰恰在于人们对它的哲学认识。在这一点上,技术分析流派和基本分析流派、心理分析流派以及学术分析流派一样,为我们提供了哲学上的指导。就如同道氏理论的重要性绝不是因为他提出了十五项定理(由瑞氏概括),而是由于道氏理论为证券投资的技术分析体系提供了哲学认识的基石作用(波浪理论也有
类似作用)。这种作用是别的技术分析理论所不能替代的。也正是因此才会在分析方法日新月异(许多现役技术分析方法平均的开发使用周期只有一个月就会被淘汰)的今天,道氏理论和波浪理论能够历经数十年的风雨依然长盛不衰,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楼主真是经验所谈。偶也是个十年股龄的散户,到第七年才产生真对自己作有益的体会。
诚如楼主所言,书本总是把买入信号的”必要条件“说成”充分条件“,而据我观察大多散户也如此作,时而成,时而败。所以大家总是处于朦朦胧胧的状态出不来,好象对又好象不对。久了就开始怀疑技术派。
我现在的体会:1。技术分析能保证的最大一点不是让你很快赚多少,而是在关键时让你逃离灾难。买入点不好其实不会让你亏大,跑不好才是最大的亏损原因。而技术分析可以比较明显地告诉应该离场的时候。每一次大跌,指标的信号是很明显的。只是那个时候因为在顶部,有的板块仍非常活跃,吸引人们对大盘再度走好抱幻想,不离场。这个时候是和心理因素有关而与技术无关了。再说一遍,技术分析已经清楚地告诉你了,做不做下去是你的事。
2。不是技术分析多了,而是少了。我是学理工的,向来对技术推崇,所以94年入市后就买了不少书,读完加上一两年实践以为自己可以了。知道吗,直到这上波我都有很大心得咧。股市真的是个没法毕业的大学,什么时候我们技术水平仍要提高。人是两腿走路的,所以两腿走路的就是人。但技术手段再多点,加点修饰,也许就可以更进一步了。苏格拉底说过,人是两腿走路的没有羽毛的动物。看看,加点修饰就进了不少是吧? 所以,加油!
研究心理应该是短线操作的关键.
放暴量,主力行为.
然后研究,为什么会有这种行为的出现.
三种:一出货,吸引人注意.套.
二,拉升,吸引人参与,起到助涨的效果.
三,不希望别人抛.主力怕跌下去,不好再拉上来.或是怕抛盘多了,自己接不住.
OK.
如果分析,结果,或是结果产生的原因,我觉得才是研究技术分析的关键.
技术是表象,后面的人,才是主要研究的对象.
预测未来不如感知现在-走出技术分析的误区
大部分人技术分析的目的,是用来预测未来行情的.虽然认识到做到完全预测正确是不能的,但在努力提高正确的概率上下功夫.这是一个进步.但我认为技术分析最大的目的不是预测未来而是感知现在.很多人在下跌通道中拦截行情被套,为什么他们无视事实呢.人性的弱点心魔在起作用.一个连事实都不相信的人会相信预测吗.如果你预测行情会下跌,结果却上涨了,你的心魔会产生强烈的抵抗.你的第一反映不是改正错误,而是无视事实,马上找出反驳的理由.如果你不去预测而是感知则容易多了.指标金叉了预测的人会出现未来的画面--涨!虽然不一定会成为事实,但我们的大脑却把这个不一定正确的信息当成了事实.而感知的人正确的接受现实,大脑出现的画面是现在的事实--大盘有所上涨.大盘在下跌中,我什么指标都不看,我明白,就是看一万个指标,研究一晚上,大盘就是在下跌.大道至简,讲的是不要过度思考,正确感知现在大盘状态比什么都强.波浪理论,99%的人是预测的,我觉的它最大的作用是告诉你行情现在的状态是走3浪还是C浪,你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一切自然,而不是其他.记住:行情本身是最好的指标.所有的指标都是行情的镜子,它的作用是用来帮助你更好的感知行情.就像B超是用来帮助医生正确诊断病情的,而不是治病的!妄想拥有一面魔镜,使你看到未来只是神话的故事.与市场斗是徒劳的,与自己斗是痛苦的,还是忘掉自己吧.正确的感知市场,把自己融于市场之中,融入的越多,越接近市场本身,作的越正确..能否正确感知行情取决于你的心境.清澈的湖水倒映出垂柳白云,浑浊的池水什么也看不见.功夫在股外!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技术分析水平再高,心态不好也难成功.
空仓者执著于下跌,满仓者执著于上涨.执著是痛苦的根源.
你执著赚钱,是因为你赚不到钱.但你水平达到了,交易是快乐的.是自然的 .财富随之而来.
于市场搏斗的人,赚一点小钱便手舞足蹈,因为他掩盖不了屡次赔钱总算赚一次钱的兴奋!
于自己搏斗的人,天天生活在懊悔和痛苦之中,来股市赚钱是为了享受生活.不是修行的.
于市场融合的人,赚钱是自然的,交易是快乐的.
痛苦是学习的过程,不是交易的过程 .
我的观点是指标本身不具备预测性.指标之所以有用,是因为我们的肉眼有缺陷.指标能帮助我们更清晰的感知市场的状态,使我们更接近市场的本质.还原于一个真实的市场.比如我们掂量一件物体很重,具体多重是需要秤量的.但物体的重量取决于其本身而不是秤.指标不具备预测性,但具备判断性.指标和市场是同步的,时间具有一致性.但人脑可以通过指标判断性更好的感知市场.
如果指标有什么先天不足的话,就是人没有能力完整的描绘这个市场.每个指标都是从某一个角度描绘市场.完整描绘市场的指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市场本身!在用指标之前首先要明白你想知道什么.是不是超跌看kdj.趋势看macd等等.指标给我们的只是"情报".具体决策取决于指挥员.
抓住技术分析的核心
可能是头脑简单的缘故.我崇尚简单.一句话能表达的不说两句.喜欢目的性明确.牢牢抓住核心.炒股的目的就是赚钱!不要大谈什么其他.当然目的和一厢情愿是两回事.要想赚钱无非就是在k线图上截取一段涨势.我们绞尽脑汁.看报表,探消息,听股评.画切线,量周期,算分割.写指标,上论坛不就是想截取那一段涨势吗?而有些人失去了目的.拿股市做起了学问,又别当另论.把炒股当做学问来研究,其乐趣比搓麻将,下棋.玩游戏更有吸引力.而我们确没有这个资格,想的只是那一段涨势!基本分析也罢,技术分析也罢,无非就是帮助我们感知趋势的状态是否延续会不会发生转折而已!对趋势明确的市场理应是最轻松的.何必自寻烦恼呢?对趋势不明确的市场理应我们更轻松,静静的看不参与就是了,您每天看盘到半夜.您累,您苦吗?不应该呀,搓麻将,下棋.玩游戏一夜的也不叫苦,您苦什么呢?市场成趋势运动.我是不怀疑的,至少历史是这样的.循环是趋势的成因,循环是自然的法则.波浪理论也罢,周期理论也罢,亚当理论也罢.道氏理论也罢.江恩理论也罢都是一个理论.只不过是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而已.都是围绕趋势的模式,时间.空间出发的.我们炒股要抓的核心就是趋势.小到1分钟大到几十年.牢牢的围绕趋势这个核心.拿起勇气抛弃无关紧要的,似是而非的,故弄玄虚的.类似"老王,你贵姓?"的无用功夫.简简单单炒股,轻轻松松赚钱.
炒股首先要弄清几个基本问题:
1.趋势是赚钱的根本
2.什么是趋势
3.为什么市场呈趋势运动
4.趋势有哪些特性
5.怎样感知趋势
6.怎样追随趋势
新手学习技术分析的框架
新手学习技术分析,往往不知从何下手.切入点不好的话,有走火入魔的危险.我试着列出一个框架,仅供新手参考:
第一步:弄清技术分析的目的.并在实战中强化这种目的.
第二步:了解技术分析的原理.
没有理念指导的分析,会使你的分析变成无源之水.进而陷入条理混乱之中.
第三步:了解技术分析的对象.
了解市场的规律特性.使技术分析变得有的放失.
第四步:掌握技术分析的方法
方法很多,要一一学习.
第五步:构建合理利用技术分析的盈利系统
即使你拥有了电脑的所有硬件,不组装起来,也是白搭.
第六步:锤炼运用盈利系统的心态
即使你把电脑的所有硬件组装起来,没有软件的支持,你也不能登陆macd论坛.
一步:弄清技术分析的目的.并在实战中强化这种目的.
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但是包括一些整天搞技术分析的老手在实战中目的性也不是很明确.甚至迷失了目的.
目的性不明确是通病.有时候会不加思索的冲动买入.事后问他买入的理由.说这个股盘中急拉.被一个"媚眼"一勾就进去了.问他想过会不会还会涨.说没有.引诱他买入的不是以后的那一段涨势.而是当时的那一段涨势!!新手和老手就差那么一点点!
更有甚者.在股票下跌中买股票.理由是比以前便宜多了.恰恰忘了买股票的目的是为了卖!你的买家在未来,而不是在以前引诱他买入的不是以后的那一段涨势.而是以前的那一段跌势!
为什么?因为技术分析的目的没有在脑海中得到强化!
一个股民怀着先入为主的思想.情人眼里出西施.看好一个股票.在他眼里指标提示涨的是对的.提示不涨的.他会非常坚定的认为这是"骗线"!
为什么?技术分析的目的没有得到强化.主观喜好占据了上风.
所以说第一步:弄清技术分析的目的.并在实战中强化这种目的.看似简单却不是简单的问题.
好,以前我的贴子只是谈一些理念.反复的谈一些理念.我认为炒股"人"的思想是最重要的.炒股考验的是我们的思维.战术源于战略.我们炒股要有指导思想!指导思想不是一句口号.要贯穿我们的灵魂.强化我们的意识.股票有随机性.我们需要钢铁般的坚定性.很多人讲纪律,但效果不好,为什么?强化的不够.强化到什么地步?强化到不需要提醒自己为止.我阐述的理念就三个字"融者胜".如果你是一个老司机,交通规则得到强化,违章对你来说就不是负担.
我现在的帖子本意是从理念过渡到实践,从认识论到方法论.
我的交易策略就是你的思维正确了,成功的可能就增强了.我是用自己的理念和强化的"心"炒股的.
如何强化技术分析的目的.做到知行合一.
1.开始我们要有自己的一套分析实战系统.定性要明确.摸大波就是摸大波.坚持原则.就怕被小波诱惑.因为摸大波和做短线手法有时是矛盾的.妄想面面俱到就会面面不到.2.运用"暗示"法,强化目的.这个我不想多谈.免得招来非议.
为了感谢老庄的加分.免得再招抱怨.俺想写一段话.
为什么有很多人学习了技术分析效果不好的真正原因.
不能知行合一 是其一.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我一句话说出来又会找来非议.因为太简单了.但说话要说到点子上
就是没有摆正分析系统和操作系统的关系.
很多人把分析系统当作了操作系统.
分析系统的任务是感知市场的状态,寻找最有利于上涨的时机.
操作系统的任务是把握时机.最重要的是眼见为实.
分析系统服务并让位于操作系统.
分析系统是为了给那一段涨势找一个理由.
操作系统是为了追随那一段涨势.
分析系统是恋爱的过程
操作系统是结婚过日子的过程.
分析和操作需要截然不同的态度.
对分析持怀疑的态度!
操作要持坚信的态度!
技术分析的实质是
发现资金的进出轨迹,寻找不同时间段上价格的共振。 时间段上的共振基础是短中长线投资和投机者的共同行动。 短中长线均买的时候,空方力量就难于胜出!
金鱼和图表----再谈走出技术分析的误区
两个小孩在市场上买了两条金鱼,卖鱼人告诉他们,两条鱼品种大小颜色几乎是一样的,回家放入鱼缸就可以养了.一个小孩把鱼放在装有清水的鱼缸,金鱼自由的游动.另一个小孩怕鱼感冒,把鱼放在了装有热水的鱼缸.金鱼死了.
一个大人在股市上买了一支股票,他告诉自己,这只股票的图表和前几年的一支几乎一样.那只股涨了两倍.但他买的股最终跌了,他始终不明白,和牛股的图表一样的嘛,怎么就跌了?
我们技术分析的误区就是分析图表,把图表当成了死物来研究.只注重股票的内在环境,而忘记了股票的外在环境.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是相辅相成的,一张图表离开外在环境和一张纸又有什么区别.如果不结合基本面,我们看到的只是现象,而不是本质.只不过我们对基本面有着错误的理解,基本面是动态的变化,而不是过去东西!
[ 本帖最后由 股市小神童 于 2005-11-30 11:42 编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