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飞天

☆☆☆☆☆ 2005年10月20日实战看盘交流专帖 ☆☆☆☆☆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19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飞版最近贼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5-10-19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盘底部初显,我觉得可以适量参与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8-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9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一直看跌的,尾盘陕国投涨停莫名其妙,还有几个竟然后抢盘迹象,看不懂,有那位给解释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9-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9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COPY下来,慢慢研习!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8-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9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飞版不错!!!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0-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9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飞天 at 2005-10-19 16:35
     大盘今日走势相当恶劣.MACD的15.30分钟都再次死叉,RSI也相当不妙。看深成指,[url=www.macd.cn/result.php?sn=大盘][color= ...

最近论坛操作黑嘴股成风,这是一股歪风邪气

价值投资才是根本。
我也感觉最近一些股评机构似乎在利用MACD。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9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缘人就看我在均线贴第11页的大 盘图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9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股改“走形”隐忧初现?  

中国经济时报  张东臣
  股改初期,在“开弓没有回头箭”的意志和高层的支持下,一切都在为股改让路,原本没有标准的股改也似乎因试点的成功而有了标准。然而,这种示范效应终究不是一种真正的标准。离开了行政力量的推进,股改试点所树立的“标杆”效应正在渐渐消失,“分散决策”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

  对价创新导致股改“走形”?

  股权分置改革全面铺开后,“国有资产流失论”又一度占据上风,国资部门明确提出要鼓励对价的创新方式。然而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实践来看,种种承诺和创新似乎逐渐演变成非流通东为少支付对价而“耍花招”。

  首先是“承诺额外延长锁定期”。这被美其名曰是为了减轻对股价的冲击,减少流通股东的损失。但实际上,非流通股早晚都要上市流通,未来对股价的冲击仍不可避免。既然股权分置之弊早已成为共识,全流通宜早不宜迟,那么延长锁定期岂不是鼓励非流通股东将股权分置进行到底?这不仅使股改的意义大打折扣,反而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采取这种“钝刀子割肉”的方式显然没什么任何意义。

  可以说,就连“锁一爬二”的政策本身也是一种慢性毒药。这种政策不仅可能直接导致非流通股东以此为由减少送股,而且使流通股东阵营出现分化,短线投机者(包括基金)在投票时为眼前利益而降低标准,而把长线投资者的利益给出卖了。一番“寻宝游戏”的炒作之后,股价不仅短线仍会下跌,而且未来国有股全流通上市时的风险也无人愿意承担。

  其次是“承诺最低减持价格”。这种承诺实际上也是对非流通股流通的设限,其弊端与“承诺延长锁定期”如出一辙。未来当股价高时就趁机减持,股价低就继续维持股权分置格局,股改等于没改。这对非流通东来说并没有任何损失,而对流通股东来说,为了回避大股东的减持压力,股价可能将会长期被压制在最低减持价之下运行,解套可能难上加难。

  第三,“承诺增持流通股”。为此,制订了允许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增持流通股的《通知》,五部委下发的《指导意见》也专门出台了扶持政策——“通过大股东股份质押贷款、发行短期融资券、债券等商业化方式,为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股份提供资金支持”。

  尽管大股东增持的股份在6个月之内不得流通,但6个月之后大股东就等于提前进入了二级市场。由于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内幕交易、股价操纵等问题无疑会损害流通股东利益。特别是在大股东增持股份被套牢的情况下,不排除做假账的可能,以及由此引发对上市公司资金占用问题,等等。目前,还没有证据显示监管层有能力或有动力对这类问题进行严厉的查处。事实上,大股东的增持也并不一定能够稳定股价,G韶钢、G宝钢股价的下跌就是最好的证明,而G宝钢的“模糊增持承诺”也进一步证明大股东总是会在创新中不失时机的“耍花招”。

  “农产品”的“零送股”方案则更是把深圳市国资委推到了与市场对赌的边缘。很显然,12个月后,深圳市国资委要么大出血全部收购流通股,要么一毛不拔获取流通权。试想,如果届时市场仍然低迷,公司经营又没有根本改观,除了业绩操纵或者干脆那几天直接操纵一下股价外,还有什么更好的方式能保证其利益最大化?

  第四,“承诺利润,承诺分红”。这可能是最近乎荒唐的对价额外承诺了。上市公司为股东创造利润并且分红,这原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但此刻竟然成了大股东和流通股东谈判的砝码。这不是要挟股民么?这等于是间接告诉股民,如果方案不通过,利润和分红很可能不保。管理层岂能坐视和纵容这种内部人控制呢?

  第五,“大股东发行权证”。这正在成为大股东转嫁风险,回避支付股改对价的重要方式。目前,为股改而发行的权证普遍行权空间较小,期限不长,而且行权期很短,大股东和保荐人根据理论测算的价值来折算对价,这实际上是对投资者的一种误导。作为一种创新,权证上市后可能会受到投机资金的追捧,比如宝钢发行的认购权证上市后一度冲高至2元以上,结果大量的投机资金被套牢。流通股东如果着眼于的权证投机而降低送股对价的要求,最终可能会得不偿失。

  而且,这种权证由上市公司大股东发行,而不是真正的第三方发行。大股东可能会利用信息不对称,通过操纵上市公司业绩、发布各种利好或利空消息甚至直接买卖股票等方式,使公司股价和权证价格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运行,这对其他投资者非常不公平。比如,宝钢的大股东可能就希望其股价往下跌,这样其认购权证的持有人就不会来行权。而万科A的股价只要高于3.59元,华润就等于分文不付就获得了流通权。

  “分散决策”面临考验

  股权分置既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对其进行改革时就必然要求政府有所作为。在整个股市体系没有完成市场化改革之前,怎么能指望“非市场化的鸡”生出“市场化的蛋”呢?尤其是在平衡利益、维护公平方面,政府是责无旁贷的。因此,监管部门在“统一组织”方面不但要加强,而且“分散决策”的原则也仍有待商榷。

  股权分置改革本质上是利益格局的调整,非流通股东为获得流通权而向流通股东支付对价,表面上看是一种市场行为、公平交易,但实际上这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行为。早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推出时,市场人士就指出“分散决策”可能是与虎谋皮,有人形象的比喻为是让狐狸与小鸡私了。当然,后来又有专家指出,所有者缺位也可能导致国有资产在改革中流失。事实上,这都是在强调股改不完全是一种简单的市场行为。

  一方面,国有股所有者缺位的问题尚未解决,国资管理部门也并没有建立起科学的委托代理机制。这使国有非流通股的代理人们本身并没有进行股改的动力。相反,改革可能触犯一些既得利益者。比如,送股后可能失去控制权,一股独大的地位不保,就不能继续肆意侵占其他股东的利益,那些代表国有股东的高管们也有“官位”不保之虞。因此,国资部门很容易成为改革的阻力,其直接表现就是过分强调控制权,不愿送股而更倾向于采取其他方式支付对价。

  另一方面,尽管分类表决赋予流通股东“否决权”,但流通股东并没有充分的选择权,交易对象只有一个。何时进行股改、如何支付对价乃至是否进行股改,决定权都在对方。而且流通股东相对分散、成分复杂,既没有统一的组织,也缺乏有力的利益代言人,很容易被分化瓦解,再加上政策倾斜,流通股东在这场交易中仍处于弱势地位。

  在股改试点初期,行政力量起了相当的作用。通过监管部门的呼吁、动员各方面力量,甚至直接以“边缘化”、“再融资”、“从严监管”相威慑,试点取得了成功,树立了市场“标杆”。但当股改推进到一些国有上市公司时,就显然遇到了阻力。监管部门直接打电话要求推进股改的做法,受到了国资方面指责。

  这就涉及到了行政力该如何介入的问题。如果管理层想迅速并成功的推进股改,就要敢于承担责任,要提出更为系统的解决方法,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比如,有国资方面的人士提出,“从股改一开始,对价多少就缺乏理论依据”。什么才是合理的对价?“千股千策”而没有一个明确的基准参照,谁知道又将制造多少不公平?

  以万科A的股改方案为例,保荐人按照14.11倍市盈率计算出股改后的理论价值为3.53元,而万科A股改方案公告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为3.59元,则得出:为保护流通A股股东权益不受损害,每股流通A股理论上应获得0.0170股对价。

  在保荐人看来,只要保证了当前的市价,股改就不会对流通股东造成损失,这显然是荒谬的。众所周知,股票炒的就是预期,当前股价已经包含着市场对全流通的大部分预期。可以说,流通股东的损失已经是既成事实,而并非尚未发生。从2001年提出按市值减持,到如今“股权分置改革”,流通股东的损失已数以千亿计。保荐人连这样的基本道理都不懂吗?然而,这样的计算方法目前正在变得普遍。

  事实上,如果监管部门公布一个对价指导底线,明确股改方案必须以股权调整方式(即非流通股东直接向流通股东送股)为主,并参照非流通股总股数与流通股总股数之间的比例关系,参照非流通股东与多数流通股东的真实成本之差额,等等,确定统一的送股基准或科学的计算方法,市场才不至于因过度无序博弈而导致“双输”结局。

  相关聚焦一:

  增持撑不直股价的腰 股改公司几家欢笑几家愁  

  节后一周里,增持(回购)再度成为市场热门话题。发布增持(回购)公告的公司接二连三,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竟有10家之多,G苏宁、G亨通因未触及增持条款而“大功告成”,G三一、G宝钢则因增持之后股价依然不振被迫追加资金,出现了几家欢笑几家愁的局面。

   增持撑不直股价的腰

   众所周知,增持是在股改过程中,上市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东为表明对价方案合理,看好公司的发展前景及股价的未来表现而作出的信誓旦旦的承诺;回购计划的出台,上市公司的说法则是因为二级市场股价远低于公司的实际价值。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节后的11日至15日的5个公告日里,发布有关增持(回购)公告的公司有邯郸钢铁、G三一、G郑煤电、G苏宁、G宝钢、G亨通、G中化、G敖东、G韶钢和海王生物等10家,前9家都属上述类型,只有海王生物一家,是在先前没有公布任何回购计划的情况下,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在过去3个月内使用个人自有资金通过二级市场购入的,属于“个人自发行为”,这51万余股已按规定锁定。

   然而,在二级市场上,目前20多家有大股东增持(回购)承诺的公司,绝大多数公司的股票并不因为有了此承诺就能表现坚挺,撑得直股价的腰,相反,其股价依然处于绵绵跌势中,投资者并不给增持概念股多少面子。

   G广控在股改后复牌的8月22日起就进场增持护盘,至8月25日,10亿元资金用尽,仍守不住“增持价”4.35元,股价最低跌至4.08元。后来虽随大市反弹到最高的4.75元,但昨日仅收报4.17元。

   股改第一股G三一,在8月20日公告大股东已增持10317470股后,股价也反复下跌。10月11日又公告,三一集团将再次动用不超过2亿元,择机进一步增持不超过总股本6%的流通股。但这个公告也没能阻止住其股价的跌势,股价从公告日的6.55元跌到了昨日的6.20元。

   其他的例子还有G紫江、G中化、G敖东、G韶钢、邯郸钢铁等等一大批,进场增持的资金均被套牢了,陷入一片愁云惨雾中,而最著名的则是G宝钢。

   对稳定股价信心十足、从不言“败”的G宝钢,股票复牌后没有死守“增持价”4.53元,而是采取了拖延式的“游击战术”,试图用时间换取空间,依靠时间推移使股价自然回到“增持价”之上。可惜,这一办法很快落空了。股价从8月18日的4.58元,滑落到8月25日的4.52元,首批20亿元的增持资金开始逐步进场,但却止不住股价下跌的步伐,股价“一泻如注”,到9月23日增持资金用尽,20个交易日的股价跌到了4.32元。此后仍在不断下跌,一直跌至4.20元附近。10月13日,G宝钢发布公告,宝钢集团将信守承诺,自10月14日开始的6个月内,再投入20亿元增持股份,除非股价不低于每股4.53元或上述资金用尽。此公告见光后,股价只在当日有所反弹,升了0.95%,收于4.26元;14日即高开低走,最高仅4.29元,收报4.20元,跌了1.41%。昨日再加速下跌,一度创出新低4.04元,收于4.10元,跌了2.38%。

   两家公司已“大功告成”

   从10家公司发布的公告,以及其股票的实际表现看,目前值得“欢笑”、值得“庆幸”的只有G苏宁和G亨通。

   G苏宁公告说,根据公司控股股东在股改中做出的承诺,自公司股票复牌日(8月11日)起至10月11日止两个月内,公司股票表现正常,未出现连续两日收盘价低于每股25.80元的情况,未触发增持条件,因此在承诺期内未实施增持计划。至此,增持计划亦因承诺期满而自然中止。

   G亨通则称,公司控股股东在股改中曾承诺,在公司股东大会通过股改方案后的两个月内,若公司的股票连续两日的收盘价低于每股4.75元,则于下一个交易日开始,在二级市场上买入公司的股票,直至股价高于4.75元或者累计买足500万股。自公司股改完成之日(8月8日)起至10月8日止两个月内,公司股价未触发增持条件,因此未实施增持计划。截至10月8日,该承诺因期满而自然中止。

   这就是说,G苏宁和G亨通在股改中已经“大功告成”,度过了“安全期”,没有因股价下跌而触发增持,避免了陷入因增持而造成的不必要损失及忧愁的泥潭。10月14日,G苏宁的收盘价为36.29元,逆市上升了0.86%,创出历史新高;G亨通的收市价为6.48元,升了0.62%,两只股票的市价均大幅远离“增持价”。股价表现仍看公司质地

   对于那些有了“增持价”做“保底”,股价却仍然跌跌不休的G股,虽有大市至今未能摆脱低迷的因素拖累,但市场分析人士指出,相关公司未来的业绩表现和发展前景不被看好,才是股票遭到抛售的主因,G股后市的走势仍取决于公司的质地。

   这位人士说,G宝钢所处的钢铁行业,目前已处于业绩的高峰期,受宏观调控影响,以后业绩可能会下滑,投资者减持在所难免。同样是机构投资者云集的G苏宁,能逆市创出历史新高,原因在于其公司发展前景良好,业绩正处上升期,在2004年度向全体股东10送10股派1元后,2005年中期业绩又达到了0.66元/股并10转增8股,昨日又发布了三季度业绩同比增长100%~120%的消息。这两家公司的“好”“坏”,可说是一目了然,股价表现自然迥异。

   个人投资者王先生对此现象的态度则既显得无奈,又有点牢骚满腹,还有点幸灾乐祸:有些上市公司在股改时说得天花乱坠,大股东承诺增持是对公司前景充满信心,相信股价会有好的表现,其实这只不过是“引诱”投资者对其股改方案投赞成票的一种小伎俩。如今市场对其行为用脚投票,将其增持资金套牢了,这些公司以后就不得不关心市场的反应,多做一些对全体股东都有利的事了。(信息时报)

 相关聚焦二:

  股改满汉全席上齐 估计IPO询价细则11月底推出

  昨日开始启动股改的第五批21家公司中,首次出现了含H股公司(鞍钢新轧与ST公司(ST农化。至此,股权分置改革已涉及了所有股权类型的上市公司。而记者了解到,伴随着股改“满汉全席”而来的,将是11月底正式推出的IPO询价细则,市场承受能力将再度被考验,而股改要画上句号还要过市场这一道“坎”。

  IPO询价接踵而来

  记者了解到,昨日中金公司的大部分客户都收到了中金公司的内部消息,称相关部门已开始着手制定全流通IPO询价细则,目前正在整理草稿,预计10月底或11月初可能会出征求意见稿,11月底正式推出。

  此前记者采访了几家券商,都认为A+H和ST公司股改破题还有待时日,因此新股发行以及IPO询价也不会近期推出。但事隔几日,股改形势已发生很大变化。业内人士认为,随着A+H和ST公司股改的破题,所有股改过程中的难题都得到了解决,预期也全部明确,这也意味着股改的进程将会加快。

  而此前经济学家刘纪鹏的观点也印证了11月底全流通IPO“正当时”。他分析,如果股改没完成就实施新老划断,可能意味着:一是恢复新股发行;二是新股都采用全流通的模式。那么,大盘面临扩容压力。因此,欲在全面推开阶段推出新老划断应注意市场承受力:首先从定性上看,主要的试点模式已确立,投资人对预期应比较明确;其次,从定量上看,应做到无论是占市值比例上,还是企业数量上,股改进程已完成相当程度。

  据悉,国庆长假后的第一个交易周内,发行部就已致电多家保荐机构,询问其保荐的已过会企业的半年报指标等相关情况,并要求保荐机构尽快上报补充修改材料。一些保荐机构已在为拟上市公司编制招股说明书了。

  记者致电本地一家券商,他们也表示已经上报材料,但是还没有收到IPO的通知。此外记者还了解到,深交所正在配合监管部门筹划股改后的一系列制度创新,包括提高新股发行上市的审核效率、降低发行上市成本等。

  满汉全席未必完美

  有业内人士担心,尽管股改难题一一破解,但是并不意味着股改就可以画上完美句号。股改必须迈过最后一道坎,那就是市场的承受能力。

  从首批股改公司公布方案迄今,除了三一重工农产品少数几家公司由于方案受欢迎,而在市场引起良好反应以外,绝大多数公司都在股改方案公布之后股价遭遇“滑铁卢”,而大盘也表现不佳。

  “本来股改有点悬念可能还会出现一些概念性的炒作,现在反而不知道炒啥。”广州证券一位资深股民对此表示担忧。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市场短期没有预期可炒,长期又承受扩容压力,实在是有点“不负重荷”。

  据悉,股改过程中预期出现的扩容压力,目前是被全部锁定的。这一压力将在非流通股股东至少三年的限售期满后才会集中爆发。这也是包括基金、券商、游资和个人投资者在内最担心的问题。但是也有消息人士透露,监管部门仍在制定一些制度,从制度上规避扩容引起的股价剧烈波动风险,以确保股改成功。(广州日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9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8-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9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一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9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飞版帖的要点:
1.筹码松动的太厉害,有大资金在跑路。
2.最近论坛操作黑嘴股成风,这是一股歪风邪气,早晚是要倒大霉。
3. 明日低开,低走,开盘就急跌。

大家可看看000848600089600628600636等,这些走上升通道的股票都开始出货了,是长线资金离场的信号。我认为下一波的下跌将是由这些走上升通道的股票大面积下跌来引发的。
参与人数 1 +6 时间 理由
神剑飞鹰 + 6 2005-10-19 18:48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5-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9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飞板讲的既是。

明天乘反弹出局!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9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操作难度好大啊,今天已经清空,最近太紧张,不妨休息一下.养养神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9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到要看看这30点的阴线再哪!

价值投资?价值投资?那只不过是基金唬弄股民的晃子罢了!庄家用概念当晃子,基金用价值投资当晃子!中国股市有多少只股票具有投资价值?怎么还在跌?那么好,中国股市没有任何一只股票具有投资价值,那么打着价值投资旗号的基金为什么还买了股票?

有人问我,你现在干什么呢?我回答说,我现在抄股票呢!是抄!不是投资!

抄是什么概念?低了买高了卖!抄股票,不是投资股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9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盘今天再次确认向下
估计见1100,后大盘会再次自行确认
估计27日左右
哈哈哈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9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天可能000001要复牌了。纯属猜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9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9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我在这里说到:“一根小阳线,不能足以证明大盘

调整到位了,还有待未来几个交易日来确认”而从今天股指运

行的情况看,可以说这种可能基本已经宣布被确认,从本站的

大盘分析指标不难看出,股指将继续向下寻求支撑似乎以成为

必然。然而市场游资对个股的炒作热情未有明显的减弱,徐工

科技、万向钱潮宝信软件等品种盘中涨停,极大地激发了市

场对一些超跌低价股或小盘股的热情。昨天提到的华银电力

代表的电力股,以及以上海九百、大连盛亚为代表的旅游酒店、

商业连锁等板块的相关品种也有良好表现。后市仍然可以关注。

综合市场走势来看,短期市场震荡整理的格局不会改变,假如

半年线一旦不保,那后市就不容乐观了。      
参与人数 1 +10 时间 理由
神剑飞鹰 + 10 2005-10-19 18:52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 天

发表于 2005-10-19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日大盘正常走势是:
     低开,低走,开盘就急跌,大多数的前期热门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9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我是新来的,向各位多学习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0-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7-8 04:32 , Processed in 0.047617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