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高兴得很

2005年10月11日周二相关新闻及晨会报告跟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11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thank you so much.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1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反弹还有吗  

--------------------------------------------------------------------------------


  
    长假后的第一天,市场并没有能够延续从9月28日探底后出现的反弹,反而出现了幅度较大的下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两市成交金额再度大幅萎缩,创下7月21日以来的最低成交量。

    B股受到冲击

    消息面上,股权分置改革启动以来,含B股公司股改终于破冰。A股股东独获对价,B股流通股东无缘股改,A股停牌期间B股正常交易。含B股公司股改方案的亮相标志着特殊公司股改正式启动,全面股改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从昨天市场反应来看,由于B股流通股东在股改中得不到对价,所以导致了当天不少B股投资者开始用脚投票。两市所有B股仅有一家红盘,其余均告下跌,其中沪B股指数大跌4.80%,深证B指也是大跌了4.17%。而在节前游资或者说活跃资金还在把"含B股和H股公司的股改方案将在节后推出"的消息当利好炒,使得许多含B股和H股公司股价出现集体上涨。但由于大比例高对价预期落空,开始出现大跌,其中中国纺机二纺机等跌停。含有B股公司股价的下跌,甚至也波及到了含H股公司的走势。股价在9月29日一马当先的中国石化,昨天下跌了2.66%,鞍钢新轧也下跌了4.84%。含B股或者H股公司股价的下跌,表面上看起来是由于受到了两家含B股公司率先公布股改方案的影响所致,但是本质上还是对其前期过大涨幅的一种修正。

    所以,我们昨天还可以看到,在两市超过1000家以上的下跌个股中,跌幅在5%以上的个股,绝大部分均是前期炒作得比较厉害的一些超跌低价题材股,或者可以统称为股改预期概念股。当然了,对于一些开始明显走下降通道,甚至逼近今年6月份新低的股票,例如基金重仓持有的一些二线蓝筹股如福耀玻璃五粮液中原高速等;权重指标股中的中国联通、G宝钢;甚至包括始于6月份的这轮反弹行情,起过非常重要作用的两只游资股海虹控股和晶源电子等,它们的连续下挫,就不能简单地、单纯用涨幅较大来进行解释了,也许必须从股价结构的调整,或者行业的属性、未来的成长等其他许多影响股价的因素来分析。

    反弹延续概率大

    记得,我们在节前曾这样认为,在经过连续下跌,特别是封闭了8月8日的向上跳空缺口1129点以后,众多利好政策的鱼贯推出,促使大盘在9月28日最低探至1129.05点以后,提前出现了反弹,并且反弹有望持续到节后的第一周。那么,在昨天大盘出现了全面下跌以后,这种反弹还会有吗?我们认为,昨日的下跌既可以看作是对市场消息面的一种负面反应,也可以认为是在节前打提前量抢反弹的资金在节后的第一天快速套现离场。

    从昨日两市均创出7月21日的成交地量来分析,说明市场在经过长假休息以后,并没有表现出太多参与热情,而是呈现出非常浓厚的观望气氛。对此,我们在节前对成交量连续两日萎缩到百亿以下的现象,就已经直截了当地认为非常不利于行情的发展。但是,从短期来看,量能的再度快速萎缩,甚至创出近两个多月的新低,是否又意味着要见到一个短期的地价呢?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还是相当大的。也就是说大盘今天在1129点附近将可能产生出另一个低点,在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双底以后,本周的下半周大盘仍有望继续反弹。

    不过,反弹的高点要达到回补上一个向下的跳空缺口1180点以上,恐怕难度不小。而维持一种温和反弹,例如冲击到30日均线附近(30日均线昨日1176点,正在以每日1点的速度下移),还是有可能的。反弹结束以后,大盘将继续向下在1100点整数关口之上至1130点区间调整寻找支撑。

    当然,还有一种小概率走势,就是大盘的反弹在节前已经结束,大盘本周就将直接打穿9月28日的1129.05点。因为,我们昨天毕竟也看到了像上海的基金指数都已经是率先下破了9月28日的低点。所以这种可能不是没有,只是概率偏小而已。总之,空仓者不妨可以考虑在今日回调中,对一些涨幅不大,周一盘中开始拒绝调整的优质股票给予适当关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1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谁夺走了股市的"开门红"  

--------------------------------------------------------------------------------

  
    节后首个交易日上证综指跌去16点

    节后首日,伴随B股上市公司股改的破题,大盘出现深幅回调,同时成交量急剧萎缩。对B股公司股改的预期曾引发市场许多投资热点,昨日该题材的兑现实际上已在预料之中,由于前期已有较大涨幅,套利资金在预期兑现后出逃也就不足为奇了。后市投资机会的挖掘将更多地把股改置于经济环境和估值走向上加以考虑。

    含B股公司对价无惊喜

    在前期的主升浪中,含B股的A股普遍得到大幅度炒作,而炒作的一个重要理由是这些公司可能会推出令人惊喜的对价方案,而从上海永久来看,这种预期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据统计,在7月19日至9月20日的中级反弹中,含B股的A股一半以上的涨幅超过50%,轮胎橡胶氯碱化工等6只股票的涨幅则达到100%以上,但从业绩和估值状态看,这些公司的上涨行情整体上并不具备内在价值支撑。2005年半年报显示,含B股公司中每股收益超过0.15元的只占1/4,亏损的占20%。剔除亏损股,以2005年半年报推算的动态市盈率在30倍以上的占58%,这说明前期含B股公司的行情以投机成分居多,因此在并无太大想象力的对价预期兑现后,整体上很难再有好的表现。

    此外,万科的单一认沽权证的对价方式,对绩优股的股改预期产生了一些不确定性影响,尽管万科大股东在送出率、送得率和含权系数等指标上位居前列,但由于权证毕竟是一种虚拟的对价,相对于实实在在的送股方式而言,投资者可能不怎么认可。另外,万科方式似乎也代表了优质蓝筹股的对价预期------相对较少的对价比例。当然从内在素质方面考虑,优质蓝筹股的对价含金量高,获利风险小,其对价少一些是可以从价值层面得到合理解释的。万科作为地产业龙头股,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业绩稳定性好,现金流充沛。正是这种经营优势赋予了万科较强的对价谈判能力,可以说,能以较小的对价水平实行股改是一个公司素质较好的表现。我们认为,只要切实存在内在价值的支撑,对价高低并不会影响投资者对优质股票的持有态度。

    寻觅特有的股改机会

    尽管从整体看, 含B股、H股的A股溢价水平依然不低,但部分市盈率水平低、A股溢价水平低(简称"双低")甚至贴水的个股已出现投资潜力。

    按照现有的股改方案,外资股不获得对价,A股对价后的自然除权效应会使市盈率进一步降低,从而产生相应的投资机会。就含B股公司而言,投资机会来自两个方面。一是A股溢价水平小于30%且市盈率低的A股投资机会。按照30%的平均对价水平,A股溢价低于30%意味着对价除权后将出现A股贴水,因而会出现股价的市场纠正。而像万科A,目前其A股价格对其B股价格的贴水幅度接近20%,A股动态市盈率不到8倍,虽有宏观调控的影响,但规模效应、并购优势、土地资源的垄断性等方面的特点,使该股有能力保持业绩的稳步增长。虽然该股不实施送股,但仅就估值状态和溢价水平而言,也具备相当的投资潜力。招商地产威孚高科振华港机等也属于"双低"股,在未来的股改行情中产生相应的投资机会是可期的。二是B股本身的投资机会。含B股的公司中有一些业绩不错、市盈率水平低、但B股价格却较A股严重缩水的公司,相应会凸现出B股的投资机会。像海立B股的动态市盈率仅在5倍左右,而A股约在14倍,A股价格高出B股160%,B股价格自然存在向上纠正的估值动力。金桥B股也具有这种特征。

    目前含H股的A股公司有31家,部分公司A股与H股的估值水平已非常接近,一旦实施股改则会出现A股对H股的贴水,由此产生相应的A股投资机会。考虑到增长前景和绝对估值水平,可选择目前市盈率低而业绩增长仍有持续性的公司参与。像中国石化中兴通讯兖州煤业等股票的估值和溢价指标也不错,可作为投资选择。

    行情向基本面回归

    随着股改行情逐渐趋于平静,未来行情走向将更多地取决于经济运行态势。目前看,始于2000年的最近一轮投资周期在2004年达到周期顶点,今明两年将继续小幅调整。从外部经济环境看,世界经济增速趋缓、贸易摩擦加剧、高油价时代的到来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压力等因素,可能使2006年中国出口增幅继续下滑。显然,未来一段时间内,投资和出口难以对经济增长产生理想的推动作用,而目前国内消费尚不能成为需求拉动的主要力量,需求不足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预计至2006年,新增的生产能力将逐步释放,产能全面过剩和通货紧缩的压力加大。目前钢材、水泥、铝材等部分产品已经出现了过剩,预计煤炭、电力等一些生产资料也将可能出现过剩。

    经济增长的减速必然影响到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基本可以确认2004年是上市公司业绩的高峰期。据统计,2005年中期可比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降了3.47%,加权每股收益0.138元,低于2004年中期的0.143元,下降了3.49%。周期性行业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在2004年四季度达到了最高点,2005年一二季度逐步下滑。22个大行业中电子、传播与文化产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12个行业中期净利润同比下降,有可比性的上市公司2005年中期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07%,而2004年中期同比增长32.51%。总体而言,行业利润增长情况忧大于喜。

    毫无疑问,当前的经济环境无法构筑市场反转的价值基础,在股改行情基本得以兑现的情况下,整体市场机会较为有限,但基于股改推动和业绩潜力股的挖掘机会仍不间断。股改的机会在于前期表现不充分且估值不高的股票挖掘,回避大肆炒作的纯粹股改投机品种。在行业选择上继续关注抗周期能力强的零售、食品、医药等行业,重点挖掘业绩增长有持续性的子行业,如化肥、基础化工原料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1 08:48 , Processed in 0.046683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