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qinjiayu

第一次买进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17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就好,是个探讨的氛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7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guliu这也叫现身啊

现丑倒是真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7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茂迪:替代能源逐漸嶄露頭角,後市大有可為 (20060217  13:50:16 時報)

1月因為委外代工情況不如預期順利,造成委外代工利潤不佳,1月營收1.05億元,較94年同期減61.42%%,但是產業人士表示,太陽能上市公司寥寥可數,而且亞洲製造商在成本方面也比歐洲和美國同業具有優勢,太陽能相關產品的需求非常強勁,因此後續有投資價值。

對於1月業績表現不佳,茂迪(6244)表示,目前南科能廠仍處於停工狀態,單月獲利也將創5年多以來新低,不過,法人對其仍有信心並表示,1月與Q1預期會是茂迪今年業績的谷底。另一方面,美國將全力發展替代能源,所以茂迪後市持續看好。


今天茂迪收699元。靠!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7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的机构很势利的,当期没有利润就不会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7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高的楼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7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一段时间不会有作为。今天尾盘抛盘严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7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好但是大跌,考验大家的持股信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7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茂迪高歌猛进
无锡尚德已经连续反弹
天威继续下挫
呵呵,威迷们,郁闷中!

[ 本帖最后由 厚股薄金 于 2006-2-17 17:35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7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里昂证券:新技术对现有多晶硅技术在2010年之前不可能产生多大影响

  中金公司:薄膜技术的挑战就在多晶硅眼前,因为前者的好处显而易见  面对狂涨的多晶硅价格,其实有两条出路,一个是切薄硅片,另一个是采用替代技术。

  截至目前,天威英利以23台多晶硅生长炉成为中国最大的硅锭、硅片制造商。天威英利一直谋求切薄硅片节省硅的用量。事实上,随着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供应商和下游客户都有非常大的动力来提高硅料的使用效率,在整个生产供应链的各个步骤都取得了一定进步。

  天威英利副总经理赵志恒告诉记者,他们的硅片原来切到320微米,去年下半年切到280微米,现在全部是220微米,今年下半年要切到200微米。尽管硅片薄了,但并不影响能量转换效率。不过,这对生产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控制不好碎片率,反而不划算。以现在220微米的厚度计算,碎片率为8%,通过摸索达到5%不是问题。

  据里昂证券的相关报告显示,全球最大的电池生产商夏普部分电池的厚度已经低于200微米。

  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分会主任赵玉文介绍,世界上先进的硅锭、切片技术已固化在设备里。比如天威英利拥有的多晶硅生长炉、碎锭机、切片机,都含有世界级先进技术。而电池片的生产,国际上的技术路线倾向也是固化在设备里。

  赵玉文介绍说,江苏林洋电子公司的电池片生产线,与无锡尚德生产的电池片没有质量上的差异,因为他们购买了同一家供应商的制造设备。

  天威英利即将上马三期工厂,据赵志恒介绍,届时生产的电池片能量转换效率达到16%完全没有问题。

  那么,是否有其他太阳能电池技术呢?当然有,主要是来自薄膜电池(CIS,CdTe和其他非硅技术)的挑战。

  里昂证券分析师Michael Rogol认为,新技术对现有多晶硅技术当然是种挑战,但在2010年之前不可能产生影响。因为与非晶硅生产商相比,晶硅生产商继续享有巨大的成本优势,同时成本每年还在以7%-10%的比例下降。预计到2010年,硅锭、硅片、电池和组件的制造者可以削减30%-40%的成本。这就预示着,多晶硅技术很可能继续成为这个行业的领导者。

  针对技术进步的方向,里昂证券与中金公司的观点再次发生冲突。

  里昂证券分析,2006年以后,随着多晶硅产能投产,非晶硅技术的市场份额会下降。2010年时下降到8%的市场份额。尽管历史上非晶硅技术受到媒体和投资者的很大关注,但事实证明成本很高,或难以大规模生产。

  中金公司则认为,薄膜技术的挑战就在多晶硅的眼前,因为前者的好处是对原料要求低,而且生产工艺要求相对简单。如果能够解决目前转换效率(9%-13%)偏低的问题,晶体硅(多晶硅和单晶硅)电池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因为进一步提高硅电池的转换效率目前已经非常困难,因此电池薄膜技术已成为21世纪行业研究的主要方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7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硅基地调查

  并摄早春料峭,四川乐山大佛脚下雾气缭绕,这里藏着一座尚未爆发产能的休眠火山--目前国内惟一国家立项的多晶硅生产基地,一期年产1260吨的新光硅业。

  嗅觉敏锐的资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好项目。2006年春节长假后上班第一天,四川新光硅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成都的总部便应接不暇。

  陈总,S市副市长来电,说要带专家来厂里考察,我们接不接待?秘书问新光硅业总经理陈绍章。回答是:副市长来Yes,专家来No。S市拥有纯度极高的硅矿石,但尚未解决提炼多晶硅的关键性技术问题。显然,陈绍章不欢迎专家们参观自家的技术。

  很正常,四川省主管工业的副省长邹广严5年前去德国瓦克(Wacker)技术取经,就直接吃了'闭门羹'。业内人士说,太阳能光伏产业是'拥硅为王',而多晶硅的提炼又是'技术为王'。 多晶体硅的提纯和精炼技术基本掌握在美国、德国和日本八大厂商手中,称为改良西门子法。八大厂商为了垄断市场,技术秘不外泄。

  从冶金级硅到多晶硅的提纯对技术要求非常高,相当于10亿人中只允许有一个坏人,其余的你都得挑出来。陈绍章说。

  新光硅业前生

  据日本《稀有金属新闻》统计,按2004年立项项目,八大厂商占据全球多晶硅和太阳能级多晶硅市场份额约94%,剩下的6%是留给新光硅业的。他们认为新光硅业投产后会全部生产多晶硅。

  改良西门子法不是由八大厂商独享吗?这里面有一段令人唏嘘的故事。

  对于改良西门子法,数十年来中国欲购无门。前苏联解体后,2000年左右中国政府终于寻到机会,从俄罗斯购入改良西门子法,放到新光硅业的前身峨嵋半导体厂。

  2001年,在四川省政府大力推动下,由国家计委立项(技高技[2001]522号),在四川乐山成立新光硅业,专门运作多晶硅项目,峨嵋半导体厂的技术及设备划拨到新光硅业。

  新光硅业当时的大股东是四川电力公司,电网改革后,四川省投资集团公司(下称川投集团)受让成为大股东。4年间新光硅业缺乏运作资金,项目进展缓慢,直至2005年引入新股东。

  无锡尚德、航天机电、深南玻等下游厂商都曾闻香而至,但四川省最后选择了兼有国企和上市公司身份的G天威(600550)。股权调整后,川投集团仍为大股东,占38.9%;二股东天威保变占35.7%;省电力公司控股的四川启明星控股公司占23.34%;乐山嘉能电力公司占1.3%;乐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占0.8%。增资扩股后注册资本金3.085亿元。

  股东们都是现金入股,现在我们的账上趴着12.9亿项目资金,陈绍章说,到2008年后,新光还要再扩建3000吨,到时候我们就是全世界老四。2003年经四川省计委批复,同意工程总概算调整为12.9亿元,资金来源除资本金外,9.6亿由银行贷款解决。其中2936万美元用于直接向国外购买设备。

  多晶硅项目建设周期一般为18-24个月,每吨产量需建设投资5-10万美元。照此计算,目前12.9亿元人民币应付1260吨产量绰绰有余。

  涌上门的订单

  2006年2月7日,《证券市场周刊》记者在新光硅业施工现场看到,厂房尚未建好, 部分设备也存放在库房里未安装,确保1260t/a多晶硅工程2007年2月底投料标志牌醒目地插在工地上。

  尽管如此,已有很多下游厂家向新光硅业订货,但陈绍章不敢答应任何一方。一则公司产出时间尚难准确预料,二则国际期货价格变幻,届时,多晶硅的价格还不知红火到什么程度。

  对二股东天威保变,新光硅业亦不承诺供应。尽管天威保变去年的参股合同中包括这一点:新光硅业生产的多晶硅优先供应天威保变旗下的天威英利。

  我们的理解是,按照市场同等价格,新光应该优先供应英利。天威保变副总经理、新光硅业副总经理李忠说。

  新光硅业9个董事中,3个来自川投,3个来自G天威,其中包括G天威董事长丁强、天威英利总经理苗连生。

  新光硅业2007年预计产量1260吨,而天威英利2006年预计装机容量100兆瓦,就需多晶硅1300吨。

  宣传中的多晶硅项目花开遍地:洛阳中硅300吨(二期3000吨)、宁夏石嘴山1000吨、重庆云阳1000吨、辽宁凌海金华1000吨……据《证券市场周刊》调查,只有洛阳中硅拥有达到国家标准的多晶硅技术。

  新光硅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技术专家认为,除了洛阳中硅拥有改良西门子法技术外,其他项目都不太可能产出几百吨或一千吨的多晶硅。

  竞争者

  洛阳中硅是峨嵋半导体材料厂派生的一个支脉。改良西门子法在国内调试时,由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下称有研总院)承担总设计,峨嵋厂的建立也是由有研总院设计的。有研总院在新光成立之后把技术放到了洛阳中硅,因此在核心技术上可以说是两家花开并蒂。

  新光硅业技术专家认为,新光在峨嵋厂改良西门子法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主要体现在:将导油冷却改成了水冷,水源取自厂房附近的不花钱的大渡河,但其他厂家用导油就贵很多;改良了大还原炉的节能和密封性能;提高了氢化技术;改良了尾气的回收和分离。这四个环节是新光的技术优势,能直接降低成本和提高纯度。

  洛阳中硅不是加压合成,是常压合成。我认为,加硅粉的连续性问题是洛阳中硅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这位专家说,新光的产品质量是达到ASTM、SEMI国际标准的,国内仅此一家。

  陈绍章认为,我国多晶硅在工业生产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工艺、设备落后,导致物料与电力消耗过大;二是生产规模小,现在公认最小经济规模为1000吨/年;三是超高纯产品(B<0.03ppb)难以获得;四是成本没有竞争力。

  上海一个已经停产好多年的硅料厂也想上马多晶硅,我首先就问他:上海有没有3毛钱一度的电?新光硅业购电价只有0.20元/KWH,即使这样,电费也占到成本的30%。

  多晶硅行业专家认为,从技术上讲,洛阳中硅能否从300吨放大到1000吨,尚是一个未知数,3000吨就更未知。而在投行评估者眼中,新光硅业能否在2007年2月顺利达产,也有待证明。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7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不是shine反驳中金的观点吗?怎么他们认同我们shine的观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7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声明:1.本人现在并无持有天威,只是已旁观者的角度探讨,力争客观.      2.本人曾在天威上有一定的获利,也是其粉丝,现在发文纯属技痒,个人观点纯属参考!          首先我先谈结论 :如果说前期天威在13 14元我发表诚实分析告诫这只是假突破已被事实证明是正确的话,这次我要告诫的是 天威的下跌已不是洗盘,而是机构对其面对两大利空的正常反映!原因有二:  其一:硅料的不足超出英利自身和机构的意料!    其二:国际风险投资投资英利蕴涵潜在重大利空!                                                我想这俩观点会有许多人批评, 但这正是业余和职业观点的区分!下面我详细阐述:  其一硅料不足的严重性英利和机构前期都未深刻认识!证明有二:年初英利公司调研(或是普通股民电话询问),英利公司对原料问题都是非常肯定2006基本没问题,原因是国际原料商会重点保护和英利这样好公司的长期合作!而机构也认为至少能保障70%的原料,(以上资料均可用心查询)但是现在呢?先是中金因原料问题看空该行业,而且现在该公司无论电话还是调研均不敢对原料问题肯定,而是首先强调全球太阳能都缺原料,公司现在原料能保障而全年却不敢再提没问题!而丁强已将全年的产值由30亿降到了10亿!更有甚者公司人士竟然说即使硅料200美元一公斤也只要有就买,(已上资料引自最新的中国硅基地调查  虽然该文也提到英利今年硅料满足3\2,但与同文上两段话明显冲突,根据现实我们只能相信上两段话)要知道硅料一但突破130美元,企业都已亏损!!可见英利硅料缺货以达到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再好的基本面无原料也是无米之炊!可惜这一点机构看的清许多天威粉丝却看不清!                        其二国际风险投资投资英利蕴涵潜在重大利空,说到这我不得不说论坛有许多对天威研究很深的粉丝,像卡布.shine 2008等(不包括虚伪的top),我很佩服,但很可惜他们对股市的条条道道知之甚少!所有把这当作利好的粉丝们我想问你一句:你知道英利25%转让价是多少钱吗???是卡布算的2.5亿美元还是shine对英利估值几十亿或更多100多亿的百分比???那我告诉你:未知!!!!!!!!!!!!!!!!同时我要提醒你,如果英利12.5%的股权只有2.5亿人民币怎么办???600550会不回大跌?你想过吗???也许你哈哈大笑说:"傻子,不可能!看看尚德,英利在美如上市绝对不会比尚德底多少!"我同意,但是我希望你面对一个现实:现在论坛天威粉丝所有对英利的估值都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前提上,就是拿英利在美上市的估值来估计对风险投资对英力的投资!!!!!!(这是俩截然不同的概念)你们不知道国外风险投资的原则是什么??没有10倍已上的利润是不会轻易投资的!!!!!!!!!那么如果风险投资20亿买了英利25%的股权,这基本就是英利在美上市的股价,风险投资挣什么????许多人都在有意无意忽略一个事实:尚德最初股权结构是施25%,其他75%,后引进8000万美元,发行15%股份上市,施的股份46%,这有两种算法:一是8000万风险投资含有替施够买股权的一部分,意味着8000万美元买了尚德75%股份!二是8000万风险投资不含有替施够买股权的一部分,意味着8000万美元买了尚德近50%的股份!(有心人可自己详细算)你觉得英利25%的股权会比尚德80%或50%的股权高300%吗???尚德目前股价比机构最初预计的13美元高了不到300%,我们如假设英利转给风险投资也增加300%的话(请注意不是英利上市后的估值)英利转让价应是大概25%8000万美元或1.2亿美元(根据尚德75%或50%计算),即600550只能分到4000万或6000万美元,是不比你想像的少的多???这还是最好计算方法,短短的几个月英利能比尚德增加300%吗???假如只增加200%呢???那600550只能分到2600万或4000万美元(根据尚德75%或50%计算),假如有一天英利发公告:25%的股权转让价是5000万或8000万美元.600550回怎样走???这就是机构眼里的不却定性!!!!!!!!!!!!!!!!!!!!!!别急着否定我所说的话,接合600550近期的走势好好想想吧!别让主观迷惑了理智!               希望卡布或shine能就分析给出自己的意见!希望天威好是共同心愿!但不希望和爱天威爱到听不得一点不同意见的人交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7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只是这个价,还用得着转让股权吗?笨得要命

如有一天英利发公告:25%的股权转让价是5000万或8000万美元.

5000万美元,不用国际投行来买,国内能买的人可以排一个车皮。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7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信,事实胜于雄辩!我疑惑的是:所有的股票都是开始下跌后才出这些利空,上涨是为什么不出,我明白了,出了也不信!!!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0-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7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见到高人了!佩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7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来得晚了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7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雨下走好路 于 2006-2-17 23:09 发表
先声明:1.本人现在并无持有天威,只是已旁观者的角度探讨,力争客观.      2.本人曾在天威上有一定的获利,也是其粉丝,现在发文纯属技痒,个人观点纯属参考!          首先我先谈结论 :如果说前期天威在13 14元我发表 ...

第2点暂且搁下,第一点我来说说,前面关于多晶硅已经说了很多,似乎你没有看明白。。
你说硅料涨价连天威自己都估算不足,这可能么?中金那帮人懂材料么?唉
硅料暂时的短缺是正常的,再说一次,不过是产能暂时跟不上突发的光伏行业需求,这仅仅是个短暂的问题,跟资源的紧缺是完全不同的!
详细说下材料的流程吧
石英石->工业硅->多晶硅 单晶硅
工业硅跟高纯度多晶硅之间的转化一般有:三氯氢硅还原法、硅烷法和流化床法,现在大多数都是用三氯氢硅还原法(也就是所谓的改良西门子法),原理并不复杂,以HCl(或Cl2、H2)和冶金级工业硅为原料,然后把工业硅粉和HCl在高温下合成为SiHCl3,然后对SiHCl3进行精制提纯,接着对 SiHCL3进行多级精馏,使其纯度达到9个9以上,其中金属杂质总含量应降到0.1ppba以下,最后在还原炉中在1050℃的硅芯上用超高纯的氢气对 SiHCL3进行还原而长成高纯多晶硅棒。这个方法能耗比较大,年产1000吨多晶硅大约需电15000万KWH,不过其他的主要是氯气,氢气,石墨等等,都是廉价品。。
这个方法是成熟的,并没有太多秘密可言,只是经委的头头脑脑们从来顾及不到这个,没有超前意识,同样,这个猛增的需求也是出乎99.999%人预料的。所以才会在现在措手不及。
不过中国人一窝蜂上马的勇气是不用担心的,我相信以现在大学的水平,只要有人把产研两块抓在一起,解决其中的工艺问题并不难。那时候做的纳米级碳化硅晶须,难度和其中过程并不比这个简单,结果到了2000年便已经遍地开花,有了市场和效益,研->产的速度会超过很多人的想像。中国人从来不缺一窝蜂的精神。。。

再说一次,太阳能用的多晶硅纯度要求还远不如半导体用的。工艺根本没有中金和那帮什么也不懂的记者想的那么复杂。。

最后补充一句,上学时候(毕业10年了 ),光伏技术就已经在实验室了,硅并不是最好的材料,碲化镉和铜铟硒才是更理想的选择,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应该是他们的工业化。。之所以现在的选择是硅,正是因为不管是直拉单晶硅或者铸造多晶硅的工业化都不复杂!!!!!!!!!!!!

硅料近期的短缺是必然的,但是长期说来,应当不是阻碍企业发展的因素!!!!!!

潜水。。唉

[ 本帖最后由 garyxr 于 2006-2-18 00:09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8 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中国人一窝蜂上马的勇气是不用担心的...................

经典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2-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8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下山了,大盘也危险,进入寻底.大牛市不是说来就来的,它要在底位反复很多次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8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农民伯伯进城 于 2006-2-17 23:19 发表
如有一天英利发公告:25%的股权转让价是5000万或8000万美元.

5000万美元,不用国际投行来买,国内能买的人可以排一个车皮。



我想买!但美国上不了市,别人不卖?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8-15 12:53 , Processed in 0.045813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