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5-3-7
|
|
原帖由 zswangzq 于 2006-2-14 16:13 发表
新能源概念股点评(附表)
............
进入2006年,市场出现了新的变化需要重视。太阳能级多晶硅的快速上涨,已经带动了电子级多晶硅的连带上涨。半导体晶片厂家目前多半处于盈亏平衡或亏损状况,他们对电子级多晶硅的进一步上涨的消化能力是很差的,因此部分半导体级多晶硅厂家转而生产太阳能级多晶硅是自然的事情,如:ASiMi退出硅晶圆材料市场,2006年主要面向太阳能级多晶硅市场。ASiMi是全球第五大多晶硅供应商,2006年1月1日开始它将不再出售多晶硅给硅晶圆市场(2005年,ASiMi公司拥有3,000吨的多晶硅生产能力,其中大约2,800吨用于硅晶圆市场,而余下的部分用于太阳能电池面板)。2006年元月加州32亿美元PV激励计划通过,多晶硅厂商信心明显得到提振,纷纷扩产。德国大厂WACKER正式开工了其扩产计划,由目前5500吨扩产至2008年初的9000吨,扩产2500吨。而我国内地开工或立项千吨级多晶硅的项目正在增加,初步统计有四川新光1260吨,洛阳中硅3000吨,重庆1000吨,宁夏石嘴山1000吨,辽宁凌海金华1000吨等。所以总体上,多晶硅的产量与价格造成的的瓶颈作用,可能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严重,光伏产业爆发性增长的态势依然存在。
...........
德鼎投资
以上这段,其语句字词,与我去年11月28日和今年1月20日的两个原创贴居然大部分一模一样,欢迎借鉴,欢迎抄袭,今后也一样,呵呵~
附:2005.11.28贴:
http://www.mfzq.com.cn/Blog/Diar ... ta=S&Tid=404943
原创:天威英利还值不值钱?
Shine2008 2005.11.28
太阳能级多晶硅今年可谓是涨势如潮,目前大概是60美元/公斤。明年由于仍然供不应求,仍将处于涨势。但太阳能级多晶硅上涨过猛,已经带动了电子级多晶硅的连带上涨,甚至已有太阳能厂商直接购买电子级多晶硅。而半导体晶片厂家目前多半处于盈亏平衡或亏损状况(可以参考国际半导体股现在的表现),他们对电子级多晶硅的进一步上涨的消化能力是很差的。既然这样,部分半导体级多晶硅厂家转而生产太阳能级多晶硅是自然的事情。(如:ASiMi退出硅晶圆材料市场,明年主要面向太阳能级多晶硅市场。新闻来源:国际电子商情,日期:2005-11-10 9:59:00。Advanced Silicon Materials LLC(ASiMi)将会很快停止销售用于硅晶圆产业的多晶硅材料(polysilicon material)。Soleil Securities分析师Paul Leming发出警告,这将使全球市场多晶硅产品短缺情况恶化。Leming估计,AsiMi公司用于硅晶圆制造的多晶硅供货量约占全球5%。这一决定可能冲击硅晶圆的价格体系,Leming预计,2006年硅晶圆价格增加5%到10%。2005年稍早,日本小松公司与挪威Renewable Energy Corp(REC)签署协议,将旗下多晶硅业务分部AsiMi公司75%的股份出售给REC。作为计划的一部分,REC计划将ASiMi的业务范围从硅晶圆多晶材料转换为太阳能电池应用。Leming在报告中说,REC没有说何时开始转变过程。ASiMi是全球第五大多晶硅供应商,“该公司已开始通知外部客户,到2006年1月1日,它将不再出售多晶硅给硅晶圆市场。”2005年,ASiMi公司拥有3,000吨的多晶硅生产能力,其中大约2,800吨用于硅晶圆市场,而余下的部分用于太阳能电池面板。 Leming在报告中预测,2005年全球多晶硅产能约为36,100吨,其中14,900吨用于太阳能面板,大约21,200吨用于硅晶圆。)简单地讲,由于半导体行业的不景气,多晶硅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多少会受到一定限制,明年,至少应该不会象今年这样涨了。组件的涨价能力相对较差,毛利率也最低,solarbuzz数据表明今年组件价格指数较去年同期上涨约6%。电池片好些,国内报道上涨约20-40%(新闻:太阳能电池板商面临无米为炊2005年11月23日 尽管今年以来,欧盟对我国太阳能电池板等新能源产品的订单量翻了几个跟头,且电池板的售价也高涨了20-40%,然而我国企业却喜忧参半。由于原材料的供不应求,日本等主要的核心材料供应商大大削减了对我国的供应量,我国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面临“无米为炊”的窘迫局面。 同时,随着市场需求的快速攀升,太阳能电池板的价格也水涨船高。上海太阳能学会秘书长崔容强表示,去年2月电池板售价2.6美元/瓦,现在涨了近40%,达3.5-3.6美元/瓦)。至于硅片,个人认为,由于硅片生产线投资大,设备交货周期长,产能形成不易,故硅片的价格转移作用也会较强,至少不会比组件差。
2006.01.20贴:
http://www.mfzq.com.cn/Blog/Diar ... ta=S&Tid=421138
重申对2006多晶硅价格的看法―(兼评中金1月20日光伏市场报告)
Shine2008 2006.01.20
2006年元月加州32亿美元PV激励计划的通过,其意义不仅在于拉动了巨大的需求,而且在于有可能最终加强了多晶硅大厂扩产的决心("In the short term we probably are not going to see enormous growth," Roper,Schott Solar, said in reference to what the CSI plan could do to boost the market. "But this gives us, as an industry, confidence to work with silicon producers to expand capacity. This enables us to secure the feedstock.")。而我们知道近两年的多晶硅短缺,前几年国际多晶硅厂商信心不足导致扩产不积极也是原因之一。有趣的是,就在加州CSI计划通过的同一天,德国大厂WACKER正式开工了其扩产计划,由目前5500吨扩产至2008年初的9000吨,扩产2500吨,也算无独有偶吧。再看中国,如前次所言,由于俄罗斯已经向中国转移千吨级多晶硅(改良西门子法),西方国家长期对中国大规模生产多晶硅技术的封锁实际上已打破,不除外今后反而竞相向中国各地企业出售多晶硅生产技术的可能。由于多晶硅的暴利,目前各地开工或立项千吨级多晶硅的项目正在增加,初步统计有四川新光1260吨,洛阳中硅3000吨,重庆1000吨,宁夏石嘴山1000吨(至少),辽宁凌海金华1000吨等。另外还有百吨级的项目,如福建连城去年12月23号就开工了200吨级多晶硅,二期还要翻两番,这些百吨级项目技术是国内的成熟技术,虽不先进,但在多晶硅暴利的驱使下,难说哪天又会冒出几个来,加起来总量也不小。在这种扩产的前提下,多晶硅大厂优先巩固硅片大厂的长单合同是现实的问题。英利70MW的硅片规模现在已经是排得上号的。此外,PV硅片的兄弟,IC硅片的赢利能力目前不佳,很难承受电子级多晶硅的进一步上涨,客观上也限制了PV级多晶硅的进一步疯涨空间。简单讲,如果过去投资者对多晶硅上涨有很大恐慌的话,今年这个恐慌应该打折了。一位朋友说得好,国外上市的PV主导企业近期连续大涨,难道他们就不怕多晶硅上涨,而我们这里有的人怕得要死。这里我还是去年讲过的一句话,关键是看你投资的企业是不是PV的优势企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