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2-3-8
|
|
原帖由 yzswxs 于 2005-10-1 23:29 发表 
v1:=ma(c,5);
v2:=ma(c,30);
v3:=v2>ref(v2,1);
v4:=v>ma(v,5);
cross(v1,v2) and v3 and v4;
呵呵~我就是这个意思,光说有什么用,要验证啊,现在的软件验证非常方便,不要把什么说的那么绝对,很容易误导初学者的,建议这里发表高论的朋友,最好随手编个公式验证下,比如:此方法用分析家公式验证成功率是多少,经某指标某公式滤除杂波后成功率是多少,对于手痒的初学者,你说的非常肯定,往往会手痒一头扎进去的,用了这么久软件,如果连个公式都编不出,我只能说是人云亦云者.
抱歉,楼主,我不是针对你,是想在这里公示我的愿望,其实能写在书上的单纯的指标\图形,据此入市,除了人人是股神的牛市,很难有50%以上成功率的,应该解说理论的同时,多给人一些风险提示,多指导一些滤除杂波的方法,其实1千多的股票,一般我们知道的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找到让人欲哭无泪,绝对相反的例证的,
呵呵~研究个股其实多花时间紧盯盘口,往往你会发现其股性,再配合公式指标等,你慢慢就知道什么是杂波,这种觉悟后的技术最实用,往往让人讲不出道理,但就是那样,对于你了解其股性,熟悉庄家操作手法的股票,就是在连续的空头阴跌中你也不怕抢短线反弹.当然,这需要花苦功,耐得住寂寞.
我可以说,写书公开自己理论的人,要不就是瞎说,要不就是钱赚的够了,想出名了,但一公开,其理论\特别是众所周知的理论,不除杂波,只有在牛市\牛股才很少出错,也就是说根本没用.
得罪好,没有恶意,有争论才会有好学术,谢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