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2-5-11
|
|

楼主 |
发表于 2005-9-7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证券市场月度报告(2005年8月)
--------------------------------------------------------------------------------
策划:上海证券报全国证券投资咨询公司总裁联席会议
执笔:杭州三元证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8月份市场回顾
8月两市大盘在多种力量的作用下出现反弹,上证综指在一气突破前期1146点的高点之后,仍然震荡走高,直至摸高1201.76点之后才展开高位震荡整理,阶段最大涨幅达到20%,月 K线上以带上影线的中阳线收盘,全月累计涨幅为7.36%。
以游资为主导、以股改为主线的局部牛市成为8月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相对上证指数7.36%的月涨幅而言,两市共有118家个股月整体涨幅超过30%,其中ST丰华、轮胎橡胶的月涨幅达到147.98%和117.13%。而基金重仓股却在本轮行情中表现低调,对其中166家基金重仓股的统计显示,其平均涨幅仅为4%,相对大盘走势明显偏弱。
"开弓没有回头箭",第二批股改试点集中在8月份完成,管理层为确保股改的顺利进行做了积极的部署和努力,因此8月份不免带上一些政策市的意味。作为本轮行情的"领衔品种"中国石化不仅揭开行情序幕,而且在股指的关键位置和时间点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难脱护盘之嫌。两市大盘在游资的主导下围绕着股改主线转战于上海本地股、资产重组、超跌科技等热点,市场在赚钱效应的带动下整体处于强势运行。
翻番黑马频现,赚钱效应凸显
就在8月份股指温和攀升的同时,以上海本地股、ST板块为代表的超跌股却上演了一轮疯狂炒作的好戏,其中的杰出代表ST丰华连续出现了26个涨停,底部以来累计最大涨幅高达272%!同时,凭借着因为股改而加重的资产重组预期,两市ST板块受到了疯狂炒作,其中8月25日和26日连续两个交易日,两市ST股几乎全盘涨停;20日到26日连续5个交易日该板块的整体平均涨幅达到了13.67%之高。而以轮胎橡胶为首的上海本地股,在股权分置高对价预期的影响下也出现了疯狂的上涨,其中轮胎橡胶阶段最大涨幅达到209.25%,同时翻番的个股还包括氯碱化工、ST吉轻工等12家上市公司。
上海本地股、ST板块的连续涨停现象固然是受到股改结合重组等政策面因素的刺激,但是股价经历了长期超跌后投资价值开始凸现,吸引场外观望资金的投资热情,从而选择价廉、超跌、有概念的品种大举建仓是一个更深层次的重要因素,部分程度预示着投资者信心开始恢复,社会各路资金开始流入股票市场寻找获利机会,股票市场正在经历由"熊转牛"的初始阶段,期待中的赚钱效应也开始显现了。
G股------从暴利到自然除权
与疯狂上涨的上海本地股、ST板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G股板块在8月份呈现的是一轮从暴利到自然除权的价值回归历程。
8月4日,G敖东和G传化的复牌后大涨拉开了G股板块填权走势的序幕,首日涨幅分别为18.32%和27.48%。同时,G股的填权效应也开始蔓延到那些没有停牌的二批试点个股身上。鲁西化工和银鸽投资当日涨幅分别为8.4%和7.4%,出现明显的抢权走势。次日,G龙盛、G明珠和G凯诺的填权走势正式的激发了市场的抢权热情,"A股市场股票是含权的"成为当时市场的真实写照。但是随着股指的上扬,许多个股由于在停牌前透支了对价收益,复牌后出现了自然填权的走势。G人福成为首只复牌跌破自然除权价的个股,同时这种跌破自然除权价的走势也开始在其他G股中蔓延,整个二级市场陷入了短期调整。
与此同时,G广控在复牌当日开盘即跌破其承诺的4.35元护盘价格,受到了市场的普遍关注。虽然公司在其复牌后的3个交易日内已经履行了承诺将用于护盘的10亿资金全部用完,却仍然没有改变股价继续下跌的命运。同时,承诺在4.53元以下以20亿资金增持社会公众股的G宝钢也跌破护盘价,股改公司希望通过增持社会公众股以稳定市场价格的预期落空。
宝钢始作甬,权证重回股市
8月市场关注最多、谈论也最多的莫过于宝钢权证了。阔别9年之久的权证一出江湖,就引来市场喧嚣一片,开盘首日即以涨停板开盘,经过连续3个交易日的爆炒最高价格达到了2.088元,最大涨幅达到了203.48%。一边是短线投机者热切欢迎的"T+0",宁可冒着"成为最后一个傻瓜"的风险,也要"一日做几回"的操作;一边是上市之前就在1元以上大肆唱空的价值投资研究员们跌落的一地眼镜片。而与此相对应的G宝钢股价却是一路下跌,连续多日跌破权证的行权价格4.50元,宝钢权证逐渐成为一个电子符号在被市场炒作的焦点。同时,在经过连续3天的连续爆炒之后该权证已经面临了强烈的获利回吐和价值回归压力,谁愿做最后一个傻瓜?相信经过短期爆炒之后宝钢权证剩下的只有一条漫漫的价值回归之路。
8·18跳水折现"惊弓之鸟"心态
8月18日绝对是一个难忘的股指高台跳水日。之前股指在一举突破半年线的反压后一路高举高打,二级市场投资者群情激昂。然而这缕灿烂的阳光只在刹那间消失了。午市后1点40至1点50分这十分钟内,G宝钢、G长电、中石化、招商银行等主要大盘指标股和上海本地股纷纷下行,并带动股指迅速下跌,在收市前一个多小时内,卖出盘如本季的雷阵雨一样倾盆而下。这一天创下了今年以来股市交易的两个纪录:单日成交最大和单日跌幅最大,其中两市成交量合计374亿元,上证综指则下跌44.8点。
而回顾当日的国际市场,事实上香港恒生指数的大跌与之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当日13点30分后,香港股市中长实系股票引领恒指大跌,中石油、中石化等大盘H股也一同跳水,极有可能是点燃当日大盘跳水的导火索。同时,A股市场累计的大量获利盘带来的调整压力使得市场心态如同"惊弓之鸟",也是当日快速跳水的内在动因。一旦蓝筹股跳水,立即出现"树倒猢狲散"。
中期业绩下滑,未掀业绩浪
截至8月31日,除4家公司外,沪深两市共有1386家上市公司披露2005年半年报。成本费用的增加以及行业景气度的下降,使得上市公司的平均每股收益下降了2.13%,呈现小幅下滑的态势。同时,由于对宏观调控产生的经济增长幅度下滑的担忧,往年8月份的业绩大餐并没有在今年的8月出现。特别是煤炭、钢铁等行业,由于7月开始的煤炭价格下调以及宝钢下调了产品的出厂价格,加深了市场对两大行业见顶的预期。对于这两大行业上市公司普遍亮丽的半年报,市场几乎没有买账。而一批前期预期半年报业绩将出现大幅度增长的个股如闽福发A、滨海能源等上市公司,由于被提前炒作前期股价反应过渡,在中期业绩公布之后出现了利好兑现逆市下跌。苏宁电器、华微电子等出色的半年报业绩,也没有带来公司股价的上涨。没有业绩浪已经成为今年8月市场行情中的一个特有的现象。
8月份证券市场重要信息点评
■试点方案悉数通过,二批股改完美收官
点评:8月19日,随着第二批股改试点最后两家公司华联综超、中孚实业的对价方案顺利过关,第二批42家股改试点最终以100%的通过率完美收官。本次试点的42家公司每10股流通股平均获得对价为3.2595股,其中10家中小板企业送股比例高于整体水平,平均10股对价为3.48股。至此,股改试点完全结束。在历时1个多月的过程中,大部分预期中的股改难题均找到了合适的对价支付方式,这对接下来全面铺开的股改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同时,在本次试点过程中,大盘没有再像第一次试点后那样大幅回调,相反股指最高涨幅达到11%,这无疑给投资者打了一针定心剂。根据安排,股权分置改革将在第二批试点结束后全面推开。
■巨资拯救券商,机构资金入市节奏加快
点评: 8月1日,汇金公司注资国泰君安证券公司和申银万国证券公司获得国务院批准。汇金公司直接或通过其全资子公司建银公司分别向申银万国和国泰君安注资40亿和25亿元;8月12日建银公司注资重组华夏证券。8月2日,首批获得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资格的37家机构名单公布,中国企业年金入市开闸。8月25日在由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将放宽保险公司等大型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比例限制,保险资金表现开始活跃。要维持在股改背景下的证券市场稳定,必须保证充足的资金。随着股改的不断深入,各路资金纷纷抓住本次机会进入市场,在未来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资金面的好转,中国证券市场4年多大熊市的格局有望扭转,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已经离我们不远。
■五部委联合发布《股权分置改革指导意见》
点评:经国务院同意,中国、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昨天联合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要有利于市场稳定和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在总结试点阶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下一步改革可能触及的各类复杂情况,对试点阶段制度安排作了相应的完善。同时,《指导意见》对改革方案表决的范围和形式作出了进一步明确和规范,针对在一段时期内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和拟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并存的实际情况,在再融资、股权激励等方面作出了有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政策安排,对存在特殊情况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问题作出了妥善安排。《指导意见》对目前我国证券市场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具有纲领性作用,对即将铺开的股改产生重大的意义。
■宝钢权证上市,衍生产品推出拉开序幕
点评:8月22日市场关注的最大焦点非宝钢权证莫属。这是我国证券市场在阔别9年后迎来的第一个权证产品,同时也标志着我国重新打开了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大门。宝钢权证上市后意料之外的受到了疯狂炒作,也使得一些券商均产生了发行宝钢备兑权证的意向。本次权证作为股改工具上市,在极大的程度上给出了一种暗示:股改将催生更多金融衍生品。有消息称,中国主席尚福林8月10日在美国期货行业协会亚洲衍生品大会上表示,正在积极推进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研究开发。此前因为市场存在股权分置问题,推出一些金融衍生产品有困难,但随着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更多的金融衍生品将有机会推出。一个成熟规范的金融市场中,永远不会缺乏各种金融衍生产品,且不管金融衍生产品何时才会真正推出,至少宝钢权证的上市已经让我们看到了中国金融市场走向成熟的曙光。
■国际油价高歌猛进,一度突破70美元大关
点评:8月31日,虽然国际油价触及了每桶70.90美元的历史新高,但是如将通货膨胀的因素考虑进去,油价还未到达实质意义上的历史顶点,依然有继续上攻的可能。就算这样,中国经济已经明显受到油价高涨的影响,由于国内炼油企业产品价格严重滞后,虽然今年发改委已数次上调了成品油的价格,但是依然不能改善炼油商巨额亏损的状况;一些石油下游工业更是由于高油价而产生了相当巨大的亏损。八月下旬,中国华南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油荒"的现象。由于石油行业站在所有行业的最顶端,其价格的波动不断转移到下业,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最让人担心的,若油价持续高位运行,将对化工行业、制造行业以及汽车行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持续高油价所引发的连锁反应以及负面效应将在第三第四季度显现出来。
■上海力争一年内完成股权分置改革
点评:近日,上海市政府有关负责人在股权分置改革专题座谈会上表示,上海将力争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全市股权分置改革工作。上海市已经形成由市国资委、市金融办、上海证监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共同组成了工作推进机制,将股权分置改革作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发展资本市场和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大机遇,全力加以推进。作为中国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上海市政府将本次股权分置改革作为重点工作对待,并希望通过加快推进本地股股改进程,成为全国股改的重点先行区。此后,辽宁、山东、贵州等地区也明确表示将全力支持本地区股权分置改革的快速稳定开展。
9月份行情展望
股改是引擎 行情有后劲
大盘自7月22日开始展开一波有力度行情,最大涨幅为20%,8月上中旬是行情的高潮,此波行情为市场勾勒出一个阶段性的扎实底部,同时在很大程度扭转了市场的熊市思维。在此基础上衍生的9月份行情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属于对7、8月份行情的一个整固和夯实;另一方面则是肩负拓展新高度的重任。从背景上来看,9月份股改将全面铺开,这是行情继续向好的重要推动力量;从市场结构来看,目前属于局部牛市,对于很多资金而言,尚有非常大的运作空间,尤其是基金力量尚没有充分释放出来,行情是有后劲的;从市场的心理层面看,投资者思维由熊转牛以及投资信心的恢复是一股不可低估的力量,此外长期的熊市思维使投资者完全忽视A股市场大量品种的阶段性价格投机价值,当市场转暖后,大量股票的投机价值将被市场重新发掘。
技术测市:2005年的走势基本呈现复合头肩底的形态,我们认为9月的行情将是形成头肩底的右肩过程。从月线上看,上证综指自6月和9月两次探底1000点以来,已连续收出了4根阳线,月线的MACD和RSI指标已形成了低位金叉,指标的转强加之成交量的逐级放大,9月继续收阳的概率较大,7月的高点1083点将对股指形成支撑。从周线上看,8月的后三周在1140点收出了三根长下影线,可见多头力量较弱。目前周MACD指标的红柱仍在向上发散,我们认为9月份的前二周延续上涨的概率较大,而9月后二周随着周RSI指标和周威廉指标的逐渐走高,将有回落的可能。从周线的大形态来看,2002年、2003年的低点与2004年9月的低点的连线构成一条强阻力线,目前指示的点位大致在1280点,这也可能构成9月行情的强阻力点位。
综合月线和周线的分析,我们认为9月行情的运行区间在1080点至1280点,收阳的可能性居大。
影响9月份大盘的两大重要因素
一、股改的全面铺开属于推动行情的主要力量。
从外部环境上来看,9月份股改将全面铺开,管理层为了确保股改的顺利实施进行营造了一种做多的环境,为行情的上扬创造了诸多的有利条件,《股改指引》颁布也为股改的实质性操作指明了方向,对于行情的展开是很有利的。从市场层面来看,股改属于阶段性的利好,是9月份行情的主要推动力量。
首先,制度上的全流通和实际的大规模流通之间存在时间差,这个非常关键,为市场展开阶段性行情提供了充裕的时间。目前虽然完成了45家的股改,但还不具备新老划断再融资的条件,我们认为最快也将在年底才会启动G股的再融资。暂时去掉了扩容效应的股改对市场的正面意义无疑是很大的。
其次,股改在目前阶段是提升了市场的整体价值的。对于优质股而言,从G宝钢、G长电实践看,股改为流通股股东带来了实质性的补偿,含"权"是明确的;对于业绩比较差、复盘后自然除权的个股而言,流通股股东虽然没有得到利益,但通过除权降低了这些股票的价格水平,使它们在目前市场中相对价格优势有所体现。
最后,目前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G股板块如何表现很关键,如果G股板块在9月份能够有所表现,那么会给市场带来一股强劲的上涨动力,其承上启下的效果将推动市场的整体重心往上移,激发市场参与股改的热情。如果G股板块得不到市场的认同,那么9月份行情在空间上将大打折扣。
二、权重股的表现以及众基金以何种形式参与市场
从市场结构上来看,指数的高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权重股的表现,如果权重股不动,那么大盘的空间势必有限。从资金的角度看,7、8月份的行情是游资主导的,基金基本上是无所作为,作为市场中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以何种方式参与9月份的行情对大盘的走向相当关键。无论是选择前期的基金重仓股,或是有估值优势的G股,或是寻找其它的突破口,一般而言对行情的发展是积极的。基金的大量重仓股目前处于一个乏人问津的尴尬处境,股改则是能否激活这些重仓股的重要机会,借助这个绝好的机会,基金势必会充分利用。基金对于这些权重股在股改前后的态度也相当重要,如果基金将其视为减仓机会,那么行情势必受压,如果表现积极的态度,则多方力量大大增强。
9月份市场投资机会分析
一、审批权下放,区域性股改中蕴藏投资机会
上海本地股良好示范效应,可以预见在股改全面铺开的过程中,会有一部分省走在前列,从而引发区域性的投资机会,投资者可密切关注各地股改的动态。
二、股改为绩差上市公司重组提供契机
"指导意见"对绩差公司股改作出了很明确的规定,对这些上市公司而言,可谓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对于重组方来讲,因为有了退出途径,重组的积极性大为增强。从市场层面来看,股改是ST股、重组股面临的一次很好的契机,是产生一轮行情的扎实基础。
三、全面股改给中小板带来变革性投资机会
中小板的股权分置改革将进一步提速,除了已经进行试点的10家公司外,剩下的40家公司将在10月底以前完成股改,而此前的股改试点中,10家中小企业板公司全部采用送股方式,且平均对价水平为10送3.81股,明显高于市场整体对价水平,多数还配套以相关承诺,有利于锁定流通股股东的风险,而且中小板民营企业为主体,试点的积极性较大,机制相对其他企业更为灵活,更能在较大程度上满足流通股股东的对价支付要求,各类较为优厚的"先天"条件,使中小板个股更容易受到主流资金的青睐。
四、低价超跌股阶段性投机价值重估带来的机会
回顾本波行情,可以发现此波行情的投资机会大多是顺着这条主线展开的,"低价超跌+新鲜题材"成为游资主流选股思路。中期业绩公布完毕,业绩对股价的束缚作用弱化,题材等其它因素对股价的影响将居于主导地位。由于目前市场尚处于局部牛市状态,市场中尚存在着大量的低价超跌品种,给资金留下很充裕的运作空间,这类个股在9月份会有比较好的表现机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