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非常感谢MACD这个网站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不过我没有什么好的研究报告可以提供给大家,为了表达我的歉疚之意,将我这些年对股票投资的一些想法写出来,希望大家在交流中互相提高。
从哪里说起呢?还是先从我个人所认为正确的一些观点说起吧。罗嗦一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操作思路,不同的操作思路导致不同的观点,我个人的观点并不一定适合其他人。
一、中国证券市场的独有特点
中国证券市场的特点比较多,我着重谈以下几个,这有助于我表达以后的观点。
1、 计划经济的产物
我国的证券市场脱胎于计划经济,并不是一个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而然出现的产物。行政之手对证券市场的过多干预导致了这个市场经常不按照经济规律办事,这也是导致中国证券市场没有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原因(在中国,凡是被行政之手干预的行业基本上都是没有竞争力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我们的国有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结构。这个问题论证起来太多了,不多说了,改天可以做一个专题。
目前这个问题随着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有松动的迹象,但政府是否会因为各大国有银行的上市而被迫解决这个问题呢?还是真正认识到证券市场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的对我们的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呢?还是值得观察。
2、在中国的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势的集团公司
一个有意思现象是:在国外的投资大师的著作中几乎不提“关联交易”的问题,但我们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上投资就经常要思考“关联交易”的问题。因为它可能导致上市公司业绩的虚增或被大股东掏空。
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一个强势的集团公司往往会占在自己的利益的角度来考虑上市公司的有关安排。所以流通股东的利益能否被保护往往是大股东的“良心发现”或“合作共赢”的结果。这个地位之卑下是大家都认识得非常清楚的。有一部分企业的发展,其实和他背后大股东对其的战略定位有关,和上市公司本身的运营没有多大关系。
我谈上述两个问题是想说明这个结论:中国的证券市场并不总是按照经济规律办事;中国的上市公司也未必一定按照其自身发展的轨迹在运行。在中国目前大家炒股票亏了都会去骂中国就是这个原因(但我个人认为中国在这个宏观大背景下对中国证券市场还是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我们不能把责任都推给。),在美国估计没有人去骂。
在这个大环境下,我们的股票投资也就必须要考虑到这些非市场化的因素,而不能完全照搬投资理念来选股。
二、中国目前的市场常常是错的
说起这个题目,还是从我自己的股票投资的心路历程来说明这个问题吧,可能这样有说服力一些。
我从98年开始进入证券业,我非常相信投资的理念。从99年开始投资股票,在99年,我经历了从大赚到小赔的过程。深感自己无法对上市公司进行深入理解。从2000年进入投资银行业,希望通过投资银行的锻炼,使自己能够对上市公司进行深入地分析。在99年,我几乎相信除了内幕消息以外,市场是有效的了,因为按照巴非特和彼得.林奇等大师的理论,我几乎找不到值得投资的股票了。自2000年在投资银行工作后,对证券市场有所了解,我更加觉得只有“内幕消息”才是做股票投资最重要的,为此,我一直非常苦闷。到2005年初时,我突然恍然大悟,因为我按照投资的理念可以买到股票了。哈!!!!原来以前的市场是错的!而不是我的理念错了,认识到这一点,让我有“劈破旁门,方见明月如洗”的感觉,自诩为阳明先生的龙场悟道。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是有少部分股票值得投资,但我没有找到。
因此,可以说中国以前和目前的市场常常是错的,这个错误的大部分原因就是我第一部分所谈的问题,中国资本市场不是完全按照市场规律在办事的。
假如中国的证券市场是完全市场经济的,没有行政之手,那是不是总是对的呢?我想还是不是。任何一个市场总有投资者的情绪搀杂在其中,乐观就极度乐观,悲观就极度悲观,所以也经常导致股价在短期内被高估或低估,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中这个现象经常会发生。但从长期趋势来说,这个市场应该是有效的。
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按照基本分析来选股的人是非常重要的,这解决了一个“以市场为判断标准”还是“以自己的判断为标准”的问题。
三、短期内,大盘和股票的走势有人能预测吗?
按照我上面的分析,我认为在短期内,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大盘和股票的走势。我说的是“准确”,因为经常有人说的对,但我认为和猜硬币的概率基本一样。而且说对的人也经常不是一个人。
为什么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呢?这个原因就是我上面所说的“市场经常是错的”,你认为自己分析的头头是道,而且许多数据也在支持你的分析。但你忘了一点:市场是会犯错误的。这也是老虎基金清盘的原因,她看空科技股没有错,但市场错的时间太长了,所以她清盘了,这可能也是巴非特最近在美圆上亏损的原因(假如未来美圆真的跌了的话)。
我为什么要提这个话题呢?因为我们不能要求市场严格按照我们的分析去走(假定你的分析是对的),但我们可以要求自己严格去分析我们所买的股票是不是值这个钱,如果我们的分析是对的,市场会在未来某个时间修正她的错误,当然,这个时间什么时候到,谁也不知道。因此,我觉得把时间投入一个最基础的分析工作中,比我们整天看盘,整天去预测要有意义的多。有了这个基础的分析,你才有和市场作对的勇气,才有特立独行的信心。
四、我们在做股票时为什么要相信自己的分析判断
我们在听所谓的专家的预测时(假定他的预测没有错,而且从长期而言,专家的意见也确实经常是对的),我们可能知道了专家预测的结论,甚至我们知道了他是如何预测的,即达到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水平。但是,理学所谓的“知而不行非真知也”,知道了和深刻理解还是有许多区别。因为深刻理解了,你会有信心相信市场错了;知道了,则往往在一些小波动中犹豫彷徨、首鼠两端,从而错失机会。
譬如:追涨杀跌,就是因为你的分析被其他人的买卖所左右。譬如:你听朋友介绍,买了一个未来翻了3倍的股票,如果你没有深入分析未来上涨的可能性的话,你可能只挣了10%就跑了,因为你不知道这个股票值翻了3倍后的价格,如果你能够赚了3倍,我个人认为你运气太好了。
因此,在某只股票上赚多少钱,和你对这个股票背后的企业的了解程度是成正比的,运气成分除外。但是如果是运气的话,那这个结果也可能是“得之易时,失之易”。
五、大盘指数对我有意义吗?
其实我说这一个问题是画蛇添足,我前面的分析已经隐含了这个问题,我在这里罗嗦几句。
大盘指数并不是我所关注的问题,我只是关注我买的股票是不是值这个钱,如果值这个钱我就不卖,如果被高估了,我就卖。如果我找到一个值得买的股票,我就买进然后关注之,等被高估时卖出。
太累了,不写了,明天我再写如何选股票吧。
不好意思,贻笑方家了,请大家指点。
摘录一则禅宗故事给大家做饭后水果:
参禅者问慧海和尚:“和尚修道,还用功吗?”慧海说:“当然用功啦”参禅者问:“怎样用功?”慧海说:“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参禅者说:“所有人不都这样吗?这跟您用功有什么不同呢?”慧海说:“不同,别人吃饭时,不肯好好吃饭,却百般思虑;睡觉时又不肯好好睡觉,要千方百计地计较,所以就不同啦”。
点评:人入世间,被七情所迷,难免眩目于许多外在的东西,只有回归到最本原的地方,才能看到你的内心,也才能快乐生活。对做股票投资而言,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我们难免被大盘、技术指标、消息等所迷惑,只有回归到最本质的投资理念,才能更好地做好投资工作。
怎么让字变大呀,太小了,看不清楚了,请大家帮忙指点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