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4468|回复: 37

我对投资的一些思考(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22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Array

我对投资的一些思考(一)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ssongzf 浏览:4468 回复:37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非常感谢MACD这个网站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不过我没有什么好的研究报告可以提供给大家,为了表达我的歉疚之意,将我这些年对股票投资的一些想法写出来,希望大家在交流中互相提高。
从哪里说起呢?还是先从我个人所认为正确的一些观点说起吧。罗嗦一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操作思路,不同的操作思路导致不同的观点,我个人的观点并不一定适合其他人。

一、中国证券市场的独有特点
      中国证券市场的特点比较多,我着重谈以下几个,这有助于我表达以后的观点。
1、 计划经济的产物
      我国的证券市场脱胎于计划经济,并不是一个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而然出现的产物。行政之手对证券市场的过多干预导致了这个市场经常不按照经济规律办事,这也是导致中国证券市场没有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原因(在中国,凡是被行政之手干预的行业基本上都是没有竞争力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我们的国有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结构。这个问题论证起来太多了,不多说了,改天可以做一个专题。
      目前这个问题随着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有松动的迹象,但政府是否会因为各大国有银行的上市而被迫解决这个问题呢?还是真正认识到证券市场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的对我们的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呢?还是值得观察。
2、在中国的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势的集团公司
      一个有意思现象是:在国外的投资大师的著作中几乎不提“关联交易”的问题,但我们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上投资就经常要思考“关联交易”的问题。因为它可能导致上市公司业绩的虚增或被大股东掏空。
      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一个强势的集团公司往往会占在自己的利益的角度来考虑上市公司的有关安排。所以流通股东的利益能否被保护往往是大股东的“良心发现”或“合作共赢”的结果。这个地位之卑下是大家都认识得非常清楚的。有一部分企业的发展,其实和他背后大股东对其的战略定位有关,和上市公司本身的运营没有多大关系。
     我谈上述两个问题是想说明这个结论:中国的证券市场并不总是按照经济规律办事;中国的上市公司也未必一定按照其自身发展的轨迹在运行。在中国目前大家炒股票亏了都会去骂中国就是这个原因(但我个人认为中国在这个宏观大背景下对中国证券市场还是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我们不能把责任都推给。),在美国估计没有人去骂。
      在这个大环境下,我们的股票投资也就必须要考虑到这些非市场化的因素,而不能完全照搬投资理念来选股。

二、中国目前的市场常常是错的
      说起这个题目,还是从我自己的股票投资的心路历程来说明这个问题吧,可能这样有说服力一些。
      我从98年开始进入证券业,我非常相信投资的理念。从99年开始投资股票,在99年,我经历了从大赚到小赔的过程。深感自己无法对上市公司进行深入理解。从2000年进入投资银行业,希望通过投资银行的锻炼,使自己能够对上市公司进行深入地分析。在99年,我几乎相信除了内幕消息以外,市场是有效的了,因为按照巴非特和彼得.林奇等大师的理论,我几乎找不到值得投资的股票了。自2000年在投资银行工作后,对证券市场有所了解,我更加觉得只有“内幕消息”才是做股票投资最重要的,为此,我一直非常苦闷。到2005年初时,我突然恍然大悟,因为我按照投资的理念可以买到股票了。哈!!!!原来以前的市场是错的!而不是我的理念错了,认识到这一点,让我有“劈破旁门,方见明月如洗”的感觉,自诩为阳明先生的龙场悟道。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是有少部分股票值得投资,但我没有找到。
      因此,可以说中国以前和目前的市场常常是错的,这个错误的大部分原因就是我第一部分所谈的问题,中国资本市场不是完全按照市场规律在办事的。
      假如中国的证券市场是完全市场经济的,没有行政之手,那是不是总是对的呢?我想还是不是。任何一个市场总有投资者的情绪搀杂在其中,乐观就极度乐观,悲观就极度悲观,所以也经常导致股价在短期内被高估或低估,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中这个现象经常会发生。但从长期趋势来说,这个市场应该是有效的。
      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按照基本分析来选股的人是非常重要的,这解决了一个“以市场为判断标准”还是“以自己的判断为标准”的问题。

三、短期内,大盘和股票的走势有人能预测吗?
      按照我上面的分析,我认为在短期内,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大盘和股票的走势。我说的是“准确”,因为经常有人说的对,但我认为和猜硬币的概率基本一样。而且说对的人也经常不是一个人。
      为什么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呢?这个原因就是我上面所说的“市场经常是错的”,你认为自己分析的头头是道,而且许多数据也在支持你的分析。但你忘了一点:市场是会犯错误的。这也是老虎基金清盘的原因,她看空科技股没有错,但市场错的时间太长了,所以她清盘了,这可能也是巴非特最近在美圆上亏损的原因(假如未来美圆真的跌了的话)。
      我为什么要提这个话题呢?因为我们不能要求市场严格按照我们的分析去走(假定你的分析是对的),但我们可以要求自己严格去分析我们所买的股票是不是值这个钱,如果我们的分析是对的,市场会在未来某个时间修正她的错误,当然,这个时间什么时候到,谁也不知道。因此,我觉得把时间投入一个最基础的分析工作中,比我们整天看盘,整天去预测要有意义的多。有了这个基础的分析,你才有和市场作对的勇气,才有特立独行的信心。

四、我们在做股票时为什么要相信自己的分析判断
      我们在听所谓的专家的预测时(假定他的预测没有错,而且从长期而言,专家的意见也确实经常是对的),我们可能知道了专家预测的结论,甚至我们知道了他是如何预测的,即达到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水平。但是,理学所谓的“知而不行非真知也”,知道了和深刻理解还是有许多区别。因为深刻理解了,你会有信心相信市场错了;知道了,则往往在一些小波动中犹豫彷徨、首鼠两端,从而错失机会。
      譬如:追涨杀跌,就是因为你的分析被其他人的买卖所左右。譬如:你听朋友介绍,买了一个未来翻了3倍的股票,如果你没有深入分析未来上涨的可能性的话,你可能只挣了10%就跑了,因为你不知道这个股票值翻了3倍后的价格,如果你能够赚了3倍,我个人认为你运气太好了。
      因此,在某只股票上赚多少钱,和你对这个股票背后的企业的了解程度是成正比的,运气成分除外。但是如果是运气的话,那这个结果也可能是“得之易时,失之易”。

五、大盘指数对我有意义吗?
      其实我说这一个问题是画蛇添足,我前面的分析已经隐含了这个问题,我在这里罗嗦几句。
大盘指数并不是我所关注的问题,我只是关注我买的股票是不是值这个钱,如果值这个钱我就不卖,如果被高估了,我就卖。如果我找到一个值得买的股票,我就买进然后关注之,等被高估时卖出。


     太累了,不写了,明天我再写如何选股票吧。
     不好意思,贻笑方家了,请大家指点。

摘录一则禅宗故事给大家做饭后水果:
      参禅者问慧海和尚:“和尚修道,还用功吗?”慧海说:“当然用功啦”参禅者问:“怎样用功?”慧海说:“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参禅者说:“所有人不都这样吗?这跟您用功有什么不同呢?”慧海说:“不同,别人吃饭时,不肯好好吃饭,却百般思虑;睡觉时又不肯好好睡觉,要千方百计地计较,所以就不同啦”。
      点评:人入世间,被七情所迷,难免眩目于许多外在的东西,只有回归到最本原的地方,才能看到你的内心,也才能快乐生活。对做股票投资而言,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我们难免被大盘、技术指标、消息等所迷惑,只有回归到最本质的投资理念,才能更好地做好投资工作。

怎么让字变大呀,太小了,看不清楚了,请大家帮忙指点一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3 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1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3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是觉得"市场是客观存在的", 他无所谓对错. 对错是由分析员自己根据自己的方法去判断的.
就像汇市, 我们很难说美元应该值多少欧元, 除了这个价格或价格范围是正确的, 其他价格都是错误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3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ssongzf at 2005-6-22 23:22
怎么让字变大呀,太小了,看不清楚了,请大家帮忙指点一下。  

高手,非高的高手!:*9*:
在发帖子的时候,上面有个“字号”下拉菜单,选择大一点的数字就可以了。
楼主目前在那里高就,在下也是证券从业人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7-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3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ssongzf at 2005-6-22 23:22
怎么让字变大呀,太小了,看不清楚了,请大家帮忙指点一下。

你可以调整一下浏览器设置来解决。
IE属性——辅助功能——不使用网页指定的字体大小。
查看——文字大小——较大字体。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3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盘轻个股才能高屋建瓴,胸有成竹!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3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予评论,楼主进入这个市场时间还太短,还有许多东西需要去体会,过几年再回头看看自己的心得体悟可能会觉得很有趣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3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james369 at 2005-6-23 10:50
大盘轻个股才能高屋建瓴,胸有成竹!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为什么会覆巢?因为巢没有建稳。
我更愿意说,大浪淘沙,水落石出。好的可以投资的公司慢慢的多了起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3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我都很少登录的,因为不想吵架,我的修为不够。看了楼主的帖子才进来,有机会交流一下?Q 18448114.实在太寂寞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朋友的指点。回答“PASS”朋友的问题,现供职于华泰证券。回答“没有理想”朋友的问题:不好意思,我没有QQ,有MSN:SSONGZF@HOTMAIL.COM.欢迎交流。
      关于james369朋友的说法,我要罗嗦几句。
      如果我可以有一种方法来准确把握大盘(或者近似准确),我一定会重视大盘指数,可惜我没有能够准确预测大盘的能力。因此,重视大盘的说法就值得商榷了,因为到底应该怎么重视大盘呢?这个问题我想是没有答案的。
      我们以目前的股市大盘来看,有利因素:一、股权分置改革造成的流通股东含权概念;二、政府多头,不断的利好刺激。不利因素:一、宏观经济的见顶,看看中国目前拉动GDP的三架马车,1、投资,投资见顶是毫无疑问的,这不仅仅是政府调控的结果,而是这么多投资怎么转换为最终的消费的问题;2、出口,看来出口也不太可能大幅度上涨,从纺织品的争端可以看出如果你太厉害了,欧美肯定也不干,而且欧美也存在周期见顶的可能;3、消费,看不出启动的迹象。因此,中国经济重新进入紧缩阶段的可能性比较大,有可能重新回到90年代中期的紧缩状态。二、股权分置改革造成的未来股市大扩容(真正好的企业大部分是不愿意让利的,可能他更愿意退市。)在一些发展前景不妙或估值过高的企业中,大股东可能不断抛售。
      那么这些因素中到底谁占上风,谁能决定大盘未来的走向呢?我无法获得答案。我只能尽量寻找一些能够规避不利因素,切合有利因素的股票,进行投资。至于在短期内是否能赚钱,那是市场说了算,不是我所能预测的。因此,我所采用的投资哲学是:做好我的基础工作,剩下的工作交给市场去做。有点“尽人事,以听天命”感觉。


      再说如何投资的问题吧:投资最本源的理念无非是我投入资金和别人合伙赚钱,在这个过程中你要考察项目的收益情况、风险、合伙人的能力、人品等等。举个例子:你隔壁的张三拉你合伙开个小饭馆,由他经营,这时候你要考虑小饭馆的选址,经营的品种,张三的人品,收益的可能性,收益多少,风险有多大等等。所以从完全的投资的角度,我希望我买的股票即使退市了我也毫不担心。所以我觉得买入一个股票一定要注意你是多少钱买的,是否可以为你留下足够的安全空间,所以我从不相信所谓的“重股不重价”的说法,说这种话的人要么不懂,要么是“托儿”。一个万众瞩目的股票肯定不是好股票,当然企业可能是好企业,但它的股价基本上可能已经透支了数年后的成长空间。
      资金的安全至关重要,假定:一个人去年挣了100%,可是今年亏了50%,结果他不赚不赔;另外一个人去年挣了10%,今年又挣了10%,合起来他挣了21%。你说谁的收益好呢?所以我是宁可错过机会,决不在没有考虑清楚风险的情况下贸然行事。
      谈了太多“形而上”的东西了,谈谈具体的方法吧,不过,这个话题谈起来太多了,而且不同的股票有不同的估值方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股办法。我建议大家可以读读《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这本书针对不同类型的股票都有其分析判断的方法。大师之言,值得我们借鉴!罗嗦一句,是自己悟出来的东西才是自己的东西;是你说出来的东西未必是你自己的东西。记得我在99年、2000年,我的前任领导经常找我喝茶,其实就是找我来进行“批评”,在我半信半疑中,他说了句我至今感铭于心的话:“我所讲的这些只能帮你缩短一个探索的过程,而不能帮你跳跃一个过程”。我后来的心路历程说明了这句话是多么正确!因此,实践对一个人思路的成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不能将彼得.林奇等大师的投资方法真正转换成我们深刻理解的东西的话(这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我们还是不能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投资者,即使你把他的著作倒背如流。因此,只有我们的言行是从心底里流出的,我们才是磊落丈夫;只有我们的投资方法是我们心底真实的想法,而不是鹦鹉学舌的照搬,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投资者。
      够能罗嗦的了,但我提醒一下,我们必须重视基础分析工作,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包括以前的中国证券市场中人的浮躁心态、一夜暴富的心态几乎到处都有;另一方面,中国证券市场中的黑幕、欺诈太多,这可能也是举世无双的,如果你不重视基础分析,就太容易踩到地雷了。至于具体怎么做,我不想写了,写出来其实也没有什么,和放屁没有什么区别。
      很惭愧浪费大家的时间了,摘录个小故事吧。
                                    自伞自度
      有一个信者在屋檐下躲雨,看见一位禅师正撑伞走过,于是就喊道:‘禅师!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程如何?’
      禅师道:‘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
      信者立刻走出檐下,站在雨中,说道:‘现在我也在雨中,该度我了吧!’
      禅师:‘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被雨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你,而是伞度我,你要被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
      说完便走了!
      点评:自己有伞,就可以不被雨淋,自己有真如佛性,应该不被魔迷。雨天不带伞想别人助我,平时不找到真如自性,想别人度我。自家宝藏不用,专想别人的,岂能称心满意?自伞自度,自性自度,凡事求诸己,禅师不肯借伞,这就是禅师的大慈悲了。
参与人数 1 +8 时间 理由
james369 + 8 2005-6-24 09:57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3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谢谢,多说无益。心领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4 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想一直潜水不再出来,看了楼主的贴引起偶深深的感触.希望能多看到你的文章,多来交流.辛苦了.:D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4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ssongzf at 2005-6-23 21:47
谢谢各位朋友的指点。回答“PASS”朋友的问题,现供职于华泰证券。回答“没有理想”朋友的问题:不好意思,我没有QQ,有MSN:SSONGZF@HOTMAIL.COM.欢迎交流。
      关于james369朋友的说法,我要 ...

这几点说得不错,老弟已近似悟道了,这里有个帖不知道老弟看过没有?呵呵,我本人是从22页开始加入讨论的:


http://bbs.macd.cn/viewthread.ph ... ghlight=&page=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4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良好的基本面加上完美的技术面才是黑马诞生的本质原因。

多来交流.辛苦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1970-1-1 08:00
post_deleted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5-6-24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答JIBE朋友的问题:我们就说看财务报表吧,应该说不是所有的公司的财务报表都是胡编乱造的,大部分企业的财报还是基本能反映企业情况的,当然这些财报中可能有一些技术处理,你应该仔细看。给你举两个例子,供你参考,从这两个例子中,也能说明大量阅读和基础分析的重要性。例子一:2000年,上海汽车公布年报,同时公布上海通用投产当年赢利6个亿(创了个奇迹),我立即就买了上海汽车,其原因在于:上海汽车持有上海通用19%的股份,20%在会计上是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分界线,上汽持有19%就是为了规避上海通用的投产当年的亏损,等通用成长了,一定会持有20%以上的。
例子二:2003年底,宇通客车公布持有的股份被司法拍卖,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买点,因为宇通客车当时采用的会计方法极度保守,折旧双倍余额法,大量的存货跌价准备,资产减值准备,应该说他藏了很多利润。其管理层这么做的用意,其实就是为了完成MBO,MBO完成后,就是他不再藏利润的时候。
这两个例子都是通过读财报来完成的短期投资机会,当然找到这种机会并不容易。但你每天坚持读,对你把握拟投资的公司是非常有帮助的。勤奋是成功的不二法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4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答sundapao朋友的问题:我看了你的文章,有道理。希望多多指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4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双倍余额递减折旧法

  又称“双重定率递减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根据固定资产净值(原值减累计折旧)乘以折旧率来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折旧方法。随着固定资产净值的逐年减少,各年计提的折旧额也逐年减少。因而它是递减折旧法的一种。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折旧法计提折旧时的折旧率和折旧额,按下列公式计算: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月折旧率

又按现行财务制度的规定,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折旧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例如,某项机器设备原值为100 000元,预计净残值为5 000元,折旧年限为 7年。则:





按2.38%月折旧率计算,前5年各月的折旧额为:

第1年第1月 100 000元×2.38%=2 380元

第1年第2月 (100 000元-2 380元)×2.38%=2 323.36元

第1年第3月至第5年第12月计算从略。

第6、第7年各月的折旧额为:


:D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4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sundapao at 2005-6-24 09:30

这几点说得不错,老弟已近似悟道了,这里有个帖不知道老弟看过没有?呵呵,我本人是从22页开始加入讨论的:


http://bbs.macd.cn/viewthread.ph ... ghlight=&page=1


楼主satingbo哪去了?咋看不到最近的发帖啦?????????????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4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ssongzf at 2005-6-24 13:00
回答sundapao朋友的问题:我看了你的文章,有道理。希望多多指点。

客气了,大家共同探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30 23:20 , Processed in 0.037574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