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2-5-11
|
|

楼主 |
发表于 2005-3-22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证50:中国A股价值的缩影
--------------------------------------------------------------------------------
近些年来,随着基金、QFII等机构投资者的不断壮大, A股市场的投资者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市场对业绩的重视程度在逐渐提高。不知不觉中,价值投资已经成为投资者在市场上生存的主流投资理念。
资料显示,在过去的7年多时间里,低市盈率指数相对高市盈率指数的走势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自2001年以来,低市盈率指数出现了加速上扬的走势。截至2005年3月4日,低市盈率指数相对高市盈率指数已经出现了84%的超额收益率。这可以说是在过去多年低迷的市场上发生的最令人振奋的变化,那就是市场越来越偏重价值投资,越来越趋于理性,并且,我们认为这种趋势在长期来看将是不可逆转的。从上证50指数推出的时机上来看,我们看到上证50指数的推出既顺应了这种趋势,同时也可能加速了这种趋势。
既然价值投资的趋势不可逆转,那么上证50指数是否真正代表了这种投资趋势的主流,从代表性与投资性两方面我们做进一步分析。
代表性:
上证50与其他市场内的成分股不同的是,作为一个固定50只样本股的成分股指数并不追求市场代表性的均衡和全面,而是着重于追求对市场最有投资价值的这部分股票的代表性。那么这群样本究竟代表了哪个区域的股票?我们取2005年3月4日之前的相关交易数据,分别计算上证 A股(826家)、上证50的流通市值覆盖率、流通股权重、总股本权重、利润总额、日均成交金额以及流通股本分布可以看到,上证50的样本股主要为流通股本在2亿以上的大股本股票;流通市值占到市场的五分之一左右,日均成交量也占据上海 A股的五分之一,流动性良好;总股本占上海全 A股的三分之一,大大超过流通股本所占比例,反映这部分样本股的非上市流通部分所占比重较大;最后这部分样本的利润总额占到上海全 A股的45%之多,利润集中度远大于非50样本的个股,盈利状况大大超过其他股票。
再从所属行业分析,由于上证50所选取的股票注重流通市值代表性,因此50个样本股所涉及的行业较集中于几个大流通市值的行业,从海通行业划分标准来分析上证50样本股所属行业,最多的三大行业分别是:交通运输(11家)、公用事业(8家)和金融(6家),钢铁与信息设备各有4家,汽车与零配件、石油与石化分别有3家入选,其他的医药与健康护理、有色金属、传媒、房地产、食品、通讯服务、商贸、机械工业、基础化工、建材及家用电器则各有1家入选。显然易见,上证50出于对于大流通市值股票的偏好,因此而不能兼顾到各个行业的代表性,所属行业较集中的几大行业不仅在全市场中有较大的市值覆盖率,同时这些行业内也较多聚集着大流通市值的上市公司,而这些上市公司又基本都是基础资源或能源的国有代表企业。即使是在其他流通市值覆盖率较小的行业,50所选的也都是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可见50样本股的两大特点:全市场最有代表性的行业和各行业最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
投资性:
从上证50样本市盈率区间与全市场股票市盈率区间比较可见,上证50样本股最多集中于10至20倍市盈率区间,而全市场股票最多集中于10至30倍市盈率区间,并且仍有约30%的股票集中于40倍以上的市盈率。与全市场股票相比,上证50的市盈率仍偏低,可投资性较其他股票更好。
通过对市净率比较也可看到,上证50样本股的市净率在2倍以上的比例远远大于全市场 A股的比例,净资产状况好于市场平均水平。
从基金重仓持有上证50成分股的情况也可以看出它们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目前市场上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共计超过170家,从2004年基金年报来看,全市场1355家 A股中有125家被基金持有,占总样本的9.23%;其中被10家以上基金持有的有19家,只占总样本的1.4%;而被20家以上基金持有的有11家,占总样本的0.81%。而上证50指数的50家样本中共有34只股票被基金持有,占样本的68%;其中被10家以上基金持有的有13只,占样本的26%,被20家以上基金持有的也是9家,占样本的18%。充分代表了市场中具有良好投资性的这部分股票。
从上述分析可见,上证50入选样本无论在股本、流通市值、业绩、可投资性等各方面都较市场平均水平突出,它代表了市场中大盘蓝筹的主流。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上证50成分股是中国 A股市场价值的一个良好缩影。 |
|
|